上个世纪30年代末,流离战火致使的大内迁改变了下坝的命运,高等学府复旦大学几经辗转最终落定此地,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取其谐音,并寓以爱国之意,改称之为“夏坝”。从此,复旦大学与夏坝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光流转,曾经书声琅琅的校园早已人去楼空,面前的江流绿了又黄,黄了又绿,登辉堂、寒冰墓旁的桑林青草重复着一岁一荣枯的宿命。然而,有关复旦大学的记忆却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淡——
壹 乡坝上复兴的学术殿堂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民党迁都重庆。因为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发展基础,小城北碚被划为迁建区,接纳了大批学术机构和院校的迁移。1938年初,复旦大学几易校址,最终选择在有着千余亩平坝的夏坝立校。
▲1937年12月底,复旦大学师生到达重庆时合影
“现在的登辉堂其实都是在之后才建起来的,最开始,这里是什么都没有,他们连教室都是借来的。”熟知此段历史的当地居民回忆说。复旦迁来初期,教师和学生们大多借住在镇民家中,民众们相当支持复旦办学,不但借出黄桷小学教室和店堂堆栈,就连供奉河神的庙堂紫云宫也腾出来供学校使用。
但对于一所综合性大学来说,这样的规模着实不够。于是校方代表们请来当地名流与土地的管业者,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换了意见。“国难当头,复旦要办学,我们自当尽到绵薄之力。”到会的人们或是允诺捐赠土地,或是愿意租佃、被征,就这样,经济相当紧张的学校没有花费过多钱财就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1938年5月,复旦大学正式复校。
▲复旦大学西迁至重庆后,选址北碚夏坝重新建校
复旦当时的规模是4学院,16学系,后来又发展为5院,增加到20多个学系,学生一度达到数千人。而那时的夏坝,没有公路,也没有电灯电话,仅有十来间小商店和七零八落的民房,完全一副乡村小镇的模样。
没有通电的夏坝,夜晚,学子们点燃朵朵鱼烛,或探讨学术、或关注国事,求知与求真的信念把学生们的心里照得份外亮堂。
▲复旦大学迁至重庆后,在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办学
1939年,复旦新校舍破土动工。第二年,根据校训命名的4栋学生宿舍建成,分别为博学斋、笃志斋、切问斋、近思斋。1942年,取自校长李登辉之名的主要办公楼“登辉堂”建成,复旦也由私立大学改为“国立”。
随后,越发壮大的复旦建起了自己的图书馆、科学馆、新宿舍。陈望道、周谷城、顾颉刚、洪深、曹禺、方令孺、叶圣陶、童第周等著名作家和学者在此执教育人,郭沫若、邵力子、翦伯赞、老舍、姚雪垠等中外学者也曾来校讲学或演讲。彼时落破的夏坝,俨然已成为了光耀一方的学术殿堂。
贰 烛光中的新闻晚会
在复旦的众多学系中,新闻系可说是最闪亮的一张金字招牌,也是吸引众多有志青年争相报考的热门科系。在当时的大后方,也仅有复旦大学、燕京大学和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开设了新闻系。
那时,系上不仅拥有自己的新闻通讯社和油印报纸,还有每周6固定举行的新闻晚会。直到1944年,夏坝依然没有电灯,但新闻晚会给那深沉的黑夜带来了光明。
▲由复旦青年社刊印的《复旦青年》
新闻晚会是当时全校最受关注的盛会,甚至连当时在重庆报纸上也可见到相关的报道。每周,同学们都会选出一位新的晚会主席,主席与师生们商议好当期晚会的主题后就会约请发言人,张贴自制海报,布置好会场。待到周6夜晚的来临,新闻系和外系的同学们纷纷秉烛涌入会场,一场热闹的新闻晚会就此展开。
晚会主题多半是围绕当前形势的热门话题展开,当然,不仅有重大时事,学生们也谈文学艺术、青年修养,每次的主题都不同。学校倡导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都在此得到清晰的体现。
大作家姚雪垠所写的《春暖花开的时候》一书刚出版时,他就参加了晚会,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创作历程;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也为学生们讲解过漫画;还有一次是以“诗是否一定要有韵”为主题,吸引了不少诗歌爱好者前来发言。每次晚会前,大家还会拿着油印的歌单学唱新歌,比如《快乐的人们》《在森林和原野》等中外歌曲。歌声划破夜空的寂静,感染着一方的山山水水。
这样热闹的晚会在复旦总共举办了110多次,对众多学子来说,这是永生难忘的盛会。
叁 复旦旧址现状
时至今日,复旦大学旧址依然坚守在嘉陵之滨,登辉堂、寒冰墓、校址纪念碑,忠实还原了历史的每一件珍贵遗迹。来来往往的当地居民、远道而来的老校友们,在看到登辉堂那古朴的黄墙灰瓦、笔直矗立的大理石碑后也不禁感慨万分,进而怀念起半个多世纪前那段峥嵘岁月。
▲复旦大学旧址正面
近年来,我区对于抗战文化遗迹的保护一直没有停止过,2007年,复旦大学旧址进行了第3次全面的修复,并正式作为纪念馆向公众开放。
肆 端木蕻良与《嘉陵江上》
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这首类似于歌剧咏叹调的歌曲人们并不陌生,这首名为《嘉陵江上》的歌曲是在1939年由正在复旦大学执教的端木蕻良所作。曲名即是创作地点,也就是在夏坝的嘉陵江边。
▲钟耀群(左)、端木蕻良(右)夫妇
大作家端木蕻良原是东北人,来到重庆后,大后方相对平静的生活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却也更激起了他对家乡的眷念。一天,诗人方殷来探望端木蕻良,两人在言谈中提及到时下传唱很广的思乡之曲。端木蕻良表示,希望能有一首能够激励人心的歌曲,来激发人们的斗志。方殷就建议:“既然这样,不如你来写一首激昂的词,我再请人谱曲。”
在那之后,端木蕻良每每行走在波涛汹涌的嘉陵江边,看着不远处生机勃勃的校园,与同样生机盎然的碧树青草,眼前的一切总是那么鲜活而生动,让人充满了无限的力量与希望,再思及沦陷的家乡,他脑海中最理想的诗句横空出世:“……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把我那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
这首诗作后被转交到音乐家贺绿汀手中,深受触动的贺绿汀在长江边获得了灵感,为它谱上了激荡的曲调,后来,这首歌迅速在中国大地上传唱开来。而词曲之间所唱响的,便是复旦师生不可磨灭的爱国之情。
伍 民主摇篮与斗争岁月
说起抗战时期北碚最著名的院校,必然是复旦大学无疑。抗日战争期间,复旦不仅有着浓厚的学术氛围,还有着相当浓厚的民主氛围,是西南大后方坚强的民主堡垒,其所在地夏坝与沙坪坝、江津白沙坝一道,并称为重庆的“抗战文化三坝”。
▲复旦大学旧址
1938年7月初,复旦建立了第一个地下党支部,民主风气在当时国内的高等学府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复旦教授陈望道就曾对学生们打趣道:“3个新闻系,就我们学校才子多,只会‘吹牛’。”这个看似调侃的评语,其实是他对学生们的赞许。
▲陈望道在夏坝复旦大学任教时的住所——潜庐
在“抗战文化三坝”中,因为复旦身处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都相对良好的北碚,具备了开展学生运动的优良条件,学生们以建立同乡会、同学会,布置各种壁报,成立学术团体为契机,进步学生逐渐进入学校系会与学生会。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以复旦为基地的全国性学生报纸《中国学生导报》出版发行了,一个跨校的青年革命组织“民主青年联盟”也诞生了。
▲1965年5月校庆日陈望道与复旦大学新闻系师生在一起
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即使是堪比“世外桃源”的复旦,也难免有特务、反动派等人物来校宣扬反动言论,屡屡打压进步学生。然而正是有着陈望道、张志让、周谷城、洪深、万家宝(曹禺)等一批进步教授的鼎力坚守,学校的进步势力才能保持坚毅不倒。
▲新闻系师生合影
历史学教授周谷城曾痛击国民党政权,称“民主的潮流不是任何人、任何党派,甚至任何国家能阻挡的”;搞戏剧的洪深教授也曾在全校大会上慷慨陈词,抨击国民党政府,主张响应中共的号召;法学院院长张志让在课堂上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进步思想……
▲陈望道与复旦大学新闻系全体师生在校园内合影
复旦大学进步学生队伍中也涌现了许多英勇的革命战士,在激烈的斗争中,他们或是经受住了严酷的考验,或是将青春的热血挥洒在武装起义的战场上,或是牺牲在特务的血腥屠刀之下,他们把短暂的青春谱成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成为复旦史上永恒闪光的丰碑。
陆 最伤痛的离别
复旦在碚的8年时间,有过许许多多的生离与死别,其中最为伤痛的死别有两件——即孙寒冰教授罹难与复旦覆舟事件。
▲孙寒冰教授,时任夏坝复旦大学教务主任、法学院院长
1940年初,孙寒冰由港抵渝,时任学校教务长。彼时正值侵华日军对大后方疯狂袭击之时,北碚就曾遭遇过多次轰炸,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40年5月27日。当时同在复旦任教的胡风先生用纸笔记录下惨剧发生的经过——当天中午,27架日机呼啸而至,疯狂地投下百余枚炸弹,“炸弹就像带翅膀的飞鸟,纷纷向下降落,等我们听到轰轰的响声时,四面天空已乌黑一片,尘土飞扬。”
那次轰炸夺走了教务长孙寒冰的生命,汪兴楷、朱锡华、刘晚成等师生也在炮火中遇难,当时的朝阳镇(现朝阳街道一带)、黄桷镇(现东阳街道黄桷片区一带)两处共有101人身亡。
▲复旦大学文摘社(第二排左一为孙寒冰)
孙寒冰罹难时年仅37岁,因为多年来坚定不移地投身爱国事业,并且精于讲学,因而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尊重与敬佩。他逝世后,复旦师生为其举办了盛大的追悼会,文化界众多名人志士撰写了大量悼念文章,夏衍就曾在悼文中痛呼“一个勇敢地讲真的‘中国话’的人消失了!”
▲孙寒冰墓
此后,孙寒冰便长眠在夏坝后山,守望着他深爱的校园。1944年,新落成的复旦科学馆以“寒冰科学馆”命名,作为永久的纪念。1987年末,孙寒冰墓被迁至登辉堂旁,新建了墓园,并存留至今。
孙寒冰与其他师生的罹难是令人遗憾而悲伤的,然而1945年的又一桩惨剧,再一次留给复旦人无限的伤痛。
当时,连接夏坝与北碚城区的是一艘小小的渡船,船老板为了多赚钱,准载8人的小船常常超载。7月20日那天正值江水暴涨,小船竟也挤了30多人。在渡船靠近夏坝码头时不幸倾覆,船上所载之人全部掉落江中。此时,如施救及时,乘客们都能安然无恙,然而当时学校的管理者,同时也是经营渡船的老板陈昺德却不肯出手相救——陈昺德是反动组织“三青团”在北碚的头目,因为落水人中有进步青年,他便以“我的船都打烂了,还救什么人”为由,拒不施救。
熟悉水性的乘客挣扎着游上岸,不会水的11人则被汹涌无情的浪花吞没,其中就有束衣人、王先民和顾中原3名复旦学生。学生们的遗体最终被安葬在孙寒冰墓旁,但事件并没有就此完结。追悼会后,全校师生强烈谴责陈昺德,并对事件的最终判决进行了不懈抗争……
柒 复旦旧址现状
1945年8月15日,这是一个令全体中国人难忘的日子——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捷报传至夏坝,师生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是夜,大家点燃灯笼与火炬,环校游行庆祝,狂欢三日方休。
赶走了侵略者,人们追求真理与正义的脚步仍未停歇,师生们与特务的抗争仍在继续。第二年秋天,在碚复旦师生尽数东下返沪,复旦夏坝校址由留川的校友创办了相辉学院,一段新的历史由此开启……
时至今日,复旦大学旧址依然坚守在嘉陵江之滨,登辉堂、寒冰墓、校址纪念碑……真实还原历史的每一件珍贵遗迹都历历在目,历久弥新。来来往往的当地居民、远道而来的老校友,在看到登辉堂那古朴的黄墙灰瓦、笔直矗立的石碑后也不禁感慨万分,进而怀念起80年前那段峥嵘岁月。
复旦精神不灭,而拥有这一伟大精神遗产、历史文化遗产的北碚,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把这笔财产传承给子孙后代,让它们继续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闪光。近年来,我区对复旦大学北碚旧址的保护利用高度重视:2005年,在复旦百年校庆之际,对复旦大学北碚旧址进行了保护维修;2010年复旦105周年校庆之际,登辉堂挂牌“抗战时期复旦大学校史纪念馆”并对外开放;2012年,登辉堂再次进行保护修缮,展陈提档升级,成为复旦大学爱国荣校教育基地和北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前路漫漫,我们不断前行,对那段记忆的挖掘与保护也将永不停歇……
责任编辑:宋吟霜 最后更新:2020-04-18 09:09:0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