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不可遗忘的奇迹,而这一奇迹开端于长沙临时大学。长沙临时大学在1937年11月1日正式开课,次年2月中旬开始迁滇,“暂驻足衡山湘水”约一百日。抗日烽火蔓延,危城弦歌不断,赓续民族文脉,短短一百日亦弥足珍贵。
临时大学来了
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平津极端危急,1937年8月下旬,国民政府决定分别在长沙和西安筹设临时大学。长沙临时大学以南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为基干,委派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杨振声、胡适、何廉、周炳琳、傅斯年、朱经农、皮宗石等为筹备委员会委员。不过,胡适、何廉、周炳琳、傅斯年没有到任。从9月13日起,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多次开会商议,9月下旬确定在双十节开学。当时,冯友兰、陈铨、邵循正、陈岱孙等教授已到长沙,潘光旦、沈履等正在来湘途中。稍后,推迟到10月25日开学,而正式上课已是一周之后了。那时,陈寅恪、吴宓、郑天挺等还颠簸在艰险的来校路上。同时宣布筹设的西安临时大学,11月16日才举行开学典礼。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工作相对较快,离不开较充分的前期准备和当地政府大力支持。早在1935年11月,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受教育部长王世杰之托,为清华大学南迁在长沙勘定校址。此后,清华大学在长沙设立农学院,湘省政府在岳麓山下划定了校园,新校舍开工建设。尽管新校舍没能用上,但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很快落实了长沙圣经学校、涵德女校以及部分军营的租赁,在南岳衡山落实了文学院的校舍。平津各大学先期流亡到长沙的学生成立了留湘同学会,负责联络和接待各地校友,有力推动了筹备工作。
成立之初,长沙临时大学就公告了四院十七系的设置和各系主席名单。
(一)文学院:中国文学系主席朱自清,清华教授;外国语文系主席叶公超,北大教授;历史社会系主席刘崇鋐,清华教授;哲学心理教育系主席冯友兰,清华教授;
(二)理学院:物理系主席饶毓泰,北大教授;化学系主席杨石先,南开教授;生物系主席李继侗,清华教授;算学系主席江泽涵,北大教授,未到前由北大教授杨武之代理;地理地质气象系主席孙云錡,北大教授;
(三)法学院:经济系主席陈岱孙,清华教授;政治系主席张佛泉,北大教授;法律系主席戴修瓒,北大教授;商学系主席方显廷,南开教授;
(四)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主席施嘉炀,清华教授;机械工程系主席李辑祥,清华教授;电机工程系主席顾毓琇,清华教授;化学工程系主席张子丹,南开教授。
1938年1月,又明确了各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胡适,未到前由冯友兰代理;理学院院长吴有训;工学院院长施嘉炀;商学院院长方显廷。除原属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学生之外,还招收了部分借读生,共计学生1452人。
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左起: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长沙临时大学一成立就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无论是校内活动还是社会活动,都表现得可圈可点。1937年12月,湘省政府成立战时设计委员会,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都被聘请为委员,省主席张治中一上任就约请临时大学、湖南大学校长商议时政。张伯苓为学生做《抗战前途的观察》的讲座。法学院教授李祖荫上书省主席张治中,提出应对时局的三条陈:慎命县长、保卫民枪、妥护伤兵。在基督教长沙市青年会,临时大学教授崔书琴、胡觉分别以《中日战争与国际变化的可能性》《战时青年与战时教育》为题,先后向公众演讲,一时影响颇大。
湘省诸多抗日救亡团体,如省会大学生联合会、全省大学生抗敌会、晨呼团等,都离不开长沙临时大学的组织和参与。临时大学联合各校成立省会大学生联合会,与湖南大学、国立戏剧学校、湘雅医学院、湖南群治政法学校一道当选为常委单位。全省大学生抗敌会就在临时大学宣告成立。每天清晨六点到七点,晨呼团成员每队数人穿行大街小巷,高呼爱国口号,高唱救亡歌曲,要唤醒迷梦中的同胞,青春豪情盖过了冬日严寒。临时大学全体女学生发起缝衣慰劳运动,每人自购布料亲手缝制灰布棉衣裤一套,寄赠前线将士,并联络其他女校同学参与。临时大学篮球队和军校篮球队举行劳军友谊赛。临时大学战时工作团每天派人到各伤兵收容所慰问,校剧团和歌咏队也经常参加。
短短百日,长沙临时大学社团活动也务实而丰富。校学生会开办战时讲座,本校教授孟昭英等培训无线电知识、国防化学知识,聘请徐特立讲演《民众组织与民众训练》,还有其他的抗战形势讲演。临时大学学生发起组织志愿军训团,为奔赴抗日前线做准备,得到学校当局大力支持。
西南联合大学先后有三次从军高潮,长沙临时大学期间为第一次高潮,从军大学生有295人。
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如一二·九运动两周年纪念日、南京沦陷日、元旦等,长沙临时大学都举行了盛大的集体活动。一二·九两周年纪念会,邀请了中央党部特派员赖琏和本校教授曾昭抡出席。曾昭抡高度肯定五四运动和近二十年来学生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清醒地指出:“大学生决不可徒唱高调,而应照常努力读书。至于参加各种救国工作,也很重要,但不妨于课余及寒暑假中,尽力在此方面发展,而不必停课以救国。”南京沦陷的消息传到长沙,临时大学在校内大草坪召开全体大会,在长沙的1067名学生参加,“在国旗曳曳上升时,同学多有嘘唏涕下者”。大会议决数条:通电全国拥护政府抗战到底;联络各界举行市民大会;请求当局实施战时教育;请求湘省分派本校同学参加全省民众组织训练工作;定期召开欢送本校同学赴前线工作大会。
湘省文化界理所当然关注长沙临时大学的到来,湖南《大公报》《湖南国民日报》、长沙《力报》等,大量报道临时大学的消息。湖南《大公报》在显目位置刊载启事,特约一批名家撰述文章,以唤醒全民抗战之情绪,其中就邀请了长沙临时大学的陈之迈、崔书琴、许德衍、曾昭抡、潘光旦、袁同礼诸教授。
暴风雨的前夕
运用文艺开展抗日救亡是长沙临时大学的亮点。临时大学成立了剧团、歌咏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多次参加社会演出。师生激扬文字,评点时政,抒发爱国豪情。“泪与湘江一起流”,陈寅恪、吴宓、冯友兰、朱经农等在当时或之后,都写下了深情的诗作。一位名为展谛的同学撰写长篇通讯《从徐水到长沙》,山川大地、流民、军队、文化遗迹等尽在眼底,文笔流畅优美,爱国之情坚实内敛,在湖南《大公报》连载一个多月。还有名叫陈一沛的同学,在《战时青年》发表散文,记叙学校见闻,诉说就学与从军的矛盾。曾昭抡在湖南《大公报》发表《起来吧,湖南的人们!》,激励湖南人不要被日军的空袭吓倒:“湖南人不是常说,若要中国亡,除非湖南人死绝吗?现在这张空头支票该兑现了!”
1938年元旦,举行声势浩大的湖南各界元旦日抗敌宣传大会,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长沙临时大学剧团、歌咏队作为主要表演队伍参加。在天心阁、中山街、教育会坪等处,临时大学的同学们演出街头剧《疯了的母亲》,表演歌舞节目,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一点,观众如堵、好评如潮。
长沙临大湘黔滇旅行团辅导团成员合影(右起:毛应斗、吴征镒、曾昭抡、袁复礼、闻一多、黄钰生、许维遹、李继侗、郭海峰、李嘉言)
1937年11月,基督教长沙市青年会为了向世界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争取国际支持,增强抗战意识,举办了大学生国际宣传比赛,征集优秀的英文作品,计划寄往友邦著名杂志报纸及全国学生会等发表。该活动得到了叶公超、陈福田、李宝荣、刘荣恩、刘南山等英文教授的鼓励赞助,各校大学生一百二十余人参加。稍后,由基督教长沙市青年会总干事张以藩组织专家从思想、文法、内容方面综合评选,评选出前十名,对第一名奖励三十元。让人惊奇的是,除了第七名、第九名来自湘雅医学院,其余名次都是来自清华大学亦即长沙临时大学,良好的外语水平和文学功底令人刮目相看。
1938年1月15日晚7时,应基督教长沙市青年会之邀请,长沙临时大学剧团在大四方坪青年会礼堂公演三幕剧《暴风雨的前夕》,为负伤将士俱乐部募集款项。公演前,由一家商号赞助在报纸上刊登了两日广告。该剧由阳翰笙编剧,由临时大学教授陈铨导演,陈铨当时已是名满全国的作家。主要剧情是,卢沟桥事变前,天津汉奸头子白次山为敌人活动,最后身败名裂、骨肉分离。主角白次山由南开大学高景隆扮演,其助手刘济成由清华大学徐贤议扮演,其侄女白青虹由南开大学宋哲夫女士扮演,郑文萱由燕京大学吴无若女士扮演,林建平由南开大学何方扮演。各男女演员均具话剧天才,英气勃勃的青春形象和良好的演技,让内行的观众耳目一新。南开大学是我国现代戏剧的摇篮,张伯苓曾经亲自参与话剧运动,校园戏剧演出水平很高,由南开学生担任主演就理所当然。
演出之后,陈铨发表了《论暴风雨的前夕》,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品”,高度评价剧本和演员:“临时大学这一次公演《暴风雨的前夕》,可以说两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这是我很愿意报告给大家的一个好消息。”陈铨说,是这个剧本让他认识了阳翰笙,并由此认定他是“极有希望的戏剧家”。几位演员“都能够游刃有余”地成功演出,“一面达到宣传的使命,一面得着艺术的收获,真是太不容易了”。
长沙临时大学剧团和《暴风雨的前夕》,以不同寻常的审美形象展示在长沙舞台,虽然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不适应,却对湘省观众产生了陌生化的审美引导和提升,促进了此后的抗战精品力作出现。
迁和留的抉择
正式上课第一天,日本军机就在长沙上空侵扰,11月24日长沙遭第一次大规模轰炸。吴宓在日记中有详细记载:“日本飞机忽至,在东车站投炸弹,毁交通旅馆(方举行婚礼)及中国银行货仓等,死二百余人,伤者众。此为长沙初次空袭。当时,远闻轰击之声,楼壁微震,街众奔喧。”随后南京沦陷,抗战形势大变。其实,临时大学当局早已酝酿西迁,此时更加快了行动。蒋梦麟亲赴武汉向教育部请示后,1938年1月22日正式公布了西迁方案,决定在寒假期间由粤汉路循海道经越南入滇。稍后,教育部又来电,提示要妥善考虑迁校时间与路程、是否已届必迁时间,整批大学生万里长途入滇是否发生困难。临时大学当局修改方案后,又由梅贻琦赴武汉向教育部请示。最后仍决定西迁,时间不改,路线则变通分为两条:一条仍依原定路程;一条则组旅行团,徒步入滇,并成立交通运输委员会、图书仪器护送委员会。
西迁方案一公布,大多数学生反应强烈,开展反对迁校签名运动,签名人数很快超过三分之二。校学生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学生会主任干事陶家淦报告迁校动态,公开反对意见,本埠各日报记者到会者十余人。同时,推选学生代表易甲欧、郭见恩二人,乘车赴武汉向教育部请愿,又电呈国民党委员长蒋介石,坚决要求叫停学校当局西迁行动。学生会向教育部的呈文公开发表,义正辞严、慷慨激昂:
窃自属校常务委员会一月二十二日布告迁往昆明后,社会舆论哗然责难,同学之间群相懊虑,学生等自平津沦陷,流亡来湘,仰承政府德意,设立长沙临时大学,俾得继续读书。半年以来,自念国家情形艰危若此,学生等既蒙政府免除兵役,复得安处后方,从事学问,种种优容,实深愧悚。方期从此砥砺奋发,专心学业,以期无负国家爱护培植之至意,乃未及半载,属校竟以迁滇闻。敬按长沙现距战区千里之遥,尚为极安全之后方。方今对外抗战,行政官吏必须严守疆土,其擅自撤退者,律以严刑,已经领袖一再昭示。国家大学乃国家精神文化之所寄托,战时教育青年,尤须注重坚贞不屈之精神。目前长沙生产文化机关,尚未闻有先我而迁者。我临大最高学府,举国瞩目,乃自先行远迁,不特沮丧民气,非战时巩固后方之所宜有。抑且临难苟安,有违政府教育青年之宗旨。即以全国国立大学情形而论,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湖南大学、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均尚安居原地,国立中山政治大学、国立浙江大学虽以原校所在沦陷敌手,亦仍在湖南芷江江西吉安分别复课。
属校安处后方,实无丝毫理由,可以单独自请远避,且属校在湘草创,半年以来,惨淡经营,一切设施,方见略具规模。昆明方面,无论校舍设备,均尚毫无准备,迁滇后欲求教学之安定,势必又须一年半载之经营,际此抗战紧急时期,坐令盈千大学青年,一再流徙。亦国家莫大之损失,是以属校迁滇消息一经公布,长沙报章连日责难纷趸,本省张主席来校训话,亦复表示反对,学生等昔者就读平津,未能固守国防前线,偶一自省,赧复内愧,何日再免不必要之流徙,用敢沥陈下情,敬乞迅予严令属校停止迁滇准备,剋日在湘复课,以维教育,而安民心。
在湘省各界人士也希望临时大学留在长沙,一者作为本市最高学府,大部分抗日救亡活动临时大学都参与其中,二者可以提振人气、安定民心。还有谭丕模、曾昭抡等湘籍人士,更有一份别样的恋乡情结。1938年1月18日,省主席张治中到临时大学讲演,明确反对西迁,要留下这一批知识分子,既安定人心又为建设湖南、保卫湖南提供人才。他有些激将地说:“际兹国难当头,你们这批青年,不上前线作战服务,躲在这里干什么。”显然让大学生们受到不小的刺激。
永州籍民国大学教授谭丕模发表《为临大西迁进一言》指出,西迁完全是临时大学当局的主张,学生多力持异议,虽然本意是保持民族文化和保存培养抗战人才,但是路途艰险、费时数月,又云南条件落后,不利于研究学问,实际上得不偿失。谭丕模提醒临时大学当局慎重考虑,并对青年大学生提出期望:
我们希望临大同学以昔在平津反对南迁的精神,继续的反对临大西迁,以昔日在平津支持平津危局的精神,继续支持后防重地的长沙。现在长沙在国防上确负有重大的使命,一方面要负起后防建设和动员民众的一责,一方面又要准备布置国防前线的责任。因为我们不能担保长沙绝对不会变为前线。此间党政当局,正在动员知识分子来完成这个任务,不料制造知识分子的最高学府准备西迁,要迁到中国的堪察加去,这不能不说是逃避。以昔日英勇的救亡战士,一变为逃避的怯士,想为临大同学不愿为。
稍后,湘乡籍临时大学教授曾昭抡发表了《长沙安全论》,以欧战的伦敦被轰炸对比,分析长沙的战略地位,结合当时军事形势,得出了结论:“总观以上各点,长沙目前的安全,实在毫不成问题,不过我们在后方的民众,绝不可因此歌舞升平,而应该努力于基础的生产建设事业,以图培养国力,为前方浴血抗战的将士,作有力的后盾。”曾昭抡没有直接对临时大学西迁发表意见,但是含蓄表达了不必西迁的观点。对西迁的异议并未影响曾昭抡执行集体决定,其后他作为重要组织者参加湘黔滇旅行团,带领学生历尽辛苦徒步到达昆明。
学校当局有策略地做了大量工作,西迁方案最后成功实施。从2月17日开始,一千多名临时大学师生陆续告别长沙城。此后,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军机炸毁,长沙城几经易手、遍地焦土,在长沙的大学全部搬迁到偏远的城镇办学,充分证明了以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为首的临时大学当局的远见和果断。但是,青年学子大义凛然要求坚守危城弦歌不断的行动,正是民族气节所在、爱国血性所在,同样值得肯定和尊敬。
责任编辑:石庆慧 最后更新:2024-09-11 15:01:1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