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伟大的事业。”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指出:“伟大的抗战必须有伟大的抗战教育运动与之相配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分析形势,明确提出“只有提高了干部的军事政治程度,才能使战斗员的军事政治程度真正提高。”他在政治局扩大会上指出:“要弄西北局面及全国大局面,则要办个高些的大的红军学校。否则将来无干部。没有大批干部是不行的,现在不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犯罪。”他亲自抓干部教育,在新校舍落成典礼上题词“这是我们伟大的事业”;亲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亲自为抗大制定教育方针;亲自审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经常给学员讲课、作报告。从抗大总校成立后的3年时间内,毛泽东22次到抗大讲话,总共26个记录稿件题目,为抗大的题词、文稿、书信等手迹也有19件,多次听取抗大领导汇报工作和与他们研究工作。在毛泽东的带动和影响下,许多在延安的中央领导担任了抗大的兼职教员,朱德讲授党的建设,董必武讲授中国现代革命史,张闻天讲授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博古讲授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罗荣桓、罗瑞卿等讲授政治工作课等等。中央还选调了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具有丰富军事或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到抗大工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深知,抗日战争的胜利,需要千千万万的干部。正是因为党中央把干部教育作为伟大的事业来推进,才取得了革命的一个又一个决定性伟大胜利。
“革命熔炉,把成千上万的革命青年锻炼成共产主义战士。”在这样全民抗战的背景下,进步青年为了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纷纷选择“到前方去,到延安去”,在这所“红埔”大学里接受“革命熔炉”的锻炼与考验。毛泽东在抗大开学典礼上作《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的讲话,指出:“你们可以学一样东西,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学一个宗旨,这个宗旨也就是全国的全中华民族的宗旨——抗日救国。”《抗大学习法》明确指出:“我们的学习目的与资产阶级相反,我们不把学习看作‘镀金’、‘镀银’,装装门面的事,而是为了提高每个革命青年的政治觉悟与理论水平,使每个革命者能更好地献身于民族解放与阶级解放的伟大事业。”抗大每一期的教育内容,不光是军事教育,更多的把哲学、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作为政治教育内容,加之形势、任务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学员自觉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世界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形势,处理问题,广大师生逐步树立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毛泽东为抗大制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校训的熏陶下,学员白天苦练杀敌技能,晚上伏案苦读,抗大创办9年多,共培训10多万军政干部。历史已经证明,“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红埔”战胜了“黄埔”,绝大多数抗大学员都经住了考验,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德才兼备的好干部。
“共产党领导的抗大,是不怕困难和一定能够克服困难的。”抗大是在政治环境和生活条件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而且“越抗越大”。对于抗大的办学条件,毛泽东指出:“我们这里要教员,没有;要房子,没有;要教材,没有;要经费,没有。怎么办?就是要我们艰苦奋斗。”学员们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每个学员的背包后面,挂一块木板、学习牌,目的就是为了让打造一种边走边学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当时还流传着“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顺口溜。1939年起,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封锁,延安的生活极端困难,有时每天只发几两黑豆面。为了填饱肚子,学校经常组织学员出去挖野菜、采树叶,掺和玉米熬成稀粥充饥。延安苦,抗大累,但进步青年凭着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责任,以苦为荣、以苦为乐,政治上朝气蓬勃、精神上充实乐观,聆听革命领导者的教诲、学习战斗的本领,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必胜信心。
“教育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抗大一成立,各级领导机关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就十分明确。1939年7月,中央电示抗大,强调“教育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抗大坚决执行这一指示,要求全校工作都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各级领导深入教学一线亲自授课、教材编写都由校首长分工主持、一切组织与制度都围绕教学开展工作、经费和物资按照“凡是抗大要求的财务一律照发”的指示给予保障、教学人员投入全部精力“保证教育任务的彻底完成”,全体教员始终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总方针,实行“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原则开展教学工作。学员的学习热情很高,他们学军事、学政治、学文化,学习之余,学唱抗日歌曲、排练文艺节目、走访群众、宣传抗日。此外,按照“在学习中战斗,在战斗中学习”的教育原则,学员还积极配合主力部队多次参加战斗。
“巩固正规制度,坚持已定方针。”如何让青年学员成为真正的革命者、抗日的先锋和骨干,党中央提出“根本改革过去的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那些“不急之务和不合理的办法,一概废弃”。1936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后及时作出了“大规模的培养干部”的战略决策;1938年抗大颁布《组织条令》;1937年8月,党在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提出实行抗日教育政策,要求“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1939年1月,中央就教育检查作出了《关于抗大工作检查总结决议》,对抗大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和鼓励。1939年7月,党中央根据当时敌我斗争的形势、任务,适时作出了抗大总校挺进敌后,在各抗日根据地普遍建立分校的决定,发出了《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强调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1943年春,党中央又决定抗大总校及第二、第七分校返回陕甘宁边区办学。这些决策保证了抗大在错综复杂的斗争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此外,抗大还在加强军事教育、政治教育的同时,要求学员在校学习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军事纪律和生活纪律,对于违反规定,触犯法律者,不管资历多深,贡献多大,绝不姑息迁就,一律从严查处。
抗大存在的九年多时间内,以富有中国气派的教育方针、创造性的办学实践、崭新的抗大新风,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十万军政干部,培育了抗大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党的干部教育史上的“革命熔炉”和光辉旗帜。
责任编辑:何青龙 最后更新:2016-12-06 15:30:5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抗日激情燃燕京大学校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