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这几所大学竟然溯出同源——都与成立于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研究西北联大的历史过程当中,研究者们通过走访,搜集到了丰富的口述史资料,并与从浩如烟海的档案、期刊中查阅到的珍贵历史资料相互印证,逐渐将其历史脉络梳理清楚:从一定程度上讲,成立于80年前的西北联大,为北方特别是陕西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许多口述史资料都收编在《西北联大史料汇编》中
《西北联大史料汇编》中资料图片
西安联大(最初成立时叫西安临时大学,后改为西北联大)刚在西安成立时,没有那么大的校舍可以安置,学校众多院系被分别安置在庙后街、通济坊和西南城角;日寇逼近潼关,成立不久的西北联大南迁,出发前,师生们准备了锅盔、咸菜等干粮,“把西安城里的咸菜都买空了”,一路跋山涉水到了汉中。在那里,西安临时大学改名为西北联大,后又分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等五个独立的办学主体,而在此基础上组建起了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诸多大专院校,为北方特别是陕西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揭开西北联大神秘的面纱
西北大学西北联大研究所所长姚远告诉记者:“1937年9月10日,西南联大与西北联大分别在长沙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和在西安以国立西安临时大学的名号宣告成立,旋又分别改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与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西北联大包括了当时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西北联大刚到西安时,来自各地的师生们分别被安置在西安市的庙后街、通济坊和西南城角。其中,西安联大第一院也就是校本部设在庙后街,联大的国文系、历史系、外语系、家政系等在此上课办公;西安联合大学第二院设在现在的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体育系和工学院在这里上课;西安联大第三院设在西安市北大街的通济坊,法商学院、医学院、教育系、生物系、地理系等则在此上课办公。“当时全校有教授100余人,学生1400多人,西安市以前哪有这么多大学和大学生啊,青年学生的到来,给西安平添了许多生机。”
1月23日,记者见到姚远时,他正在撰写《西北联大简史》的书稿内容,他说最初是在研究西北大学校史时关注到西北联大这一研究课题的,但他发现两个同时成立的联合大学的历史研究,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他发现网上有关西南联大的著作有300余部、文章1000余篇,而有关西北联大的著作为0,文章亦仅有300余篇。“这就促使我去更深入的了解西北联大的历史。”随后的日子里,姚远和他的学生们走访了60多位西北联大毕业生或他们的亲属,搜集到丰富的口述史资料,“从这些口述史资料当中,发现了很多研究西北联大的线索,线索越多,越觉得研究的价值巨大,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方向。”这些口述史资料,最后都收编在《西北联大史料汇编》,与其他历史档案、期刊相互印证,并一起成为西北联大宝贵的研究资料。
陕西理工大学教授陈海儒、李巧宁2010年6月开始,利用周末带领学生前往西北联大的故土城固县采访。“当时,我们对西北联大几乎一无所知,在城固县城我们采访了许多老人,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我们才了解到了西北联大的点滴。”
从2010年6开始到现在,陈海儒、李巧宁采访过约40位知情人。陈海儒说:“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张振钰及古路坝村民夏金仲等。经过多次采访,使我们基本了解到国立西北工学院在古路坝办学的一些细节,包括西北联大师生的故事、各系的具体地址及当时的社会民情、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家国情感等。”
那些跋山涉水南迁汉中的日子
1938年,日寇逼近潼关,并对西安等城市进行轰炸。在此情况下,西北联大往南迁移,并在汉中的城固、勉县等地安置下来。
1938年3月16日,西安联大师生从西安出发,开始了南迁的步伐。西安联大学生尹雪曼口述的迁校往事,记录了那段难忘的岁月,“那时,我即是一位新生,又是位土里土气的河南乡下人。那时我的家乡豫北汲县已经沦陷,想回家也不成。只记得一天晚上上了开往宝鸡的陇海路火车,车厢里堆满箱笼和行李;我们大伙就趴在行李上,有说有笑的到了宝鸡。” 到了宝鸡后,师生们扛着行李,一路翻越秦岭,跋山涉水的徒步走到了汉中,“学校还专门请来四位好汉,腰里别着盒子炮,护送我们到陕南。后来我们在栈道上步行了十三天,平平安安的到达了褒城。”西北联大学生谷景耀回忆说:“每人自备背包一个,草鞋两双,二人合组轻便行李一件,于1938年3月间前后分成四批,开始南行。”北师大的赵慈庚、西工大的刘德润等也在各自的日记里记述了南迁的情况,再加上档案、期刊等资料的相互印证,就让后人对南迁的情况有了真实的了解。姚远说:“当年西北联大师生出发前,带了8000多斤锅盔,把西安城里的咸菜都买空了,一路当干粮吃。”
到了汉中之后的1938年4月,当年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全体师生被安置于城固、勉县和南郑三个地方。时隔不久,西北联大又分立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等五个独立的办学主体。后来五个院校部分师生回去后,建起了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留下来的则建起了今天的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等。
抢救性“整理”西北联大的历史
陈海儒是陕西理工大学西北联大研究所所长,他说:“西北联大和西南联大最不同的一点就是,西南联大的学校后来基本上都回迁了,而西北联大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留了下来,为西北尤其是陕西的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西北联大口述史在西北联大研究中占重要的地位,它是档案资料的重要补充,可以鲜活西北联大,将一个已经故去的学校及西北联大师生以立体的形式‘再现’出来。西北联大研究工作方兴未艾,西北联大口述史的抢救更是迫在眉睫。”
姚远告诉记者:“今年是西北联大成立80周年,这么长的时间过去了,很多当年的亲历者都已辞世,从这一点讲,西北联大的口述史工作具有抢救性的意义。口述史的讲述人不可避免地会有个人的主观意愿,所以我们会将其和查找到的档案、期刊等文字资料进行印证,去伪存真,力求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真实,从这个角度讲,口述史是我们研究西北联大时非常重要的补充资料,一些档案上无法记载的细节,都能从口述史中体现出来。”
责任编辑:吕凤 最后更新:2017-02-13 10:06: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西南联大千名学子戎马沙场
下一篇:抗战中的北京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