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医学部:西迁抗战、扎根建设大西北的高等教育先行者(二)
2018-03-17 09:44:47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教育八十周年网站 作者:杨龙  点击:  复制链接

  1944年5月底,受校内罢课学潮影响,徐佐夏教授辞任院长,李宝田等16名教授、讲师和助教离院。著名生理学家侯宗濓教授继任西北医学院院长并于8月上任后,前往四川等地奔走,聘请李赋京、张效宗、李佩琳、汤泽光、汪美先、马仲魁、方怀时、康振玉、丁春波等来校任教。

  抗战西迁后,医学院学科建置齐全,学制延续北京时期6年制。师资力量堪称国内一流,教授多在国外(德、日、英、美等)留学,洪式闾为部聘教授(其中1956年被评为国家一、二级教授者达10余名之多)。汉中地处偏僻,交通阻塞,办学条件极其简陋,校舍设在破庙破寺和茅草房,课桌为土打垒木板,一个大教室容纳相背的两个班讲课。身处日机轰炸的危险环境下,临时校舍多次被日机炸毁,损失惨重;教务长兼耳鼻喉科教授杨其昌和学生陈德庥、栾汝芹惨遭在日机轰炸中不幸罹难。但广大师生不屈不挠,愈挫愈强,不断扩大教学规模,遵“以研究高深学问,培养专门之宗旨”,实行导师制,开展抄读会,建立多个基础学科研究室及多个临床专科诊察室,开设基础、临床课程近50门。教师们在校舍附近自行租赁民居,自编自印教材,秉烛备课研读;上课往返于田间小路,冒酷暑战严寒,顶风雨迎霜雪;在附属医院为广大群众诊治疾患,带教学生一丝不苟。学生在简陋的茅草房内认真读书学习,立志服务社会、服务抗战。同时,还主办护士、战时救护、公共卫生训练班,指导县卫生院和当地各诊所工作,组织诊疗队到乡村巡回医疗等。

  师生们抱长期抗战之决心,以蜡烛之光点亮民族希望,以坚强步履走向复兴之路,与侵略者进行精神和意志的较量。国立西北医学院在八年全面抗战期间艰苦努力,发奋进取,每年在校学生200-300名左右,培养大学本科毕业生210余名,输送学生支援前线抗战,为抗战胜利乃至新中国的医学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端医学人才。

  原北平大学医学院校址于1938年5月被由日伪华北政府议政委员长兼教育总长汤尔和主导成立的伪北京大学医学院复校开课,学制减为4年制。抗战胜利后,被从原西南联大解散分离的北京大学复校接收,经各期发展,成为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

  国立西北医学院师生们于抗战胜利后要求复校北京的愿望未能实现,遂服从国家建设发展大局,于1946年从汉中迁校西安至今,成为永远扎根建设大西北的先行者。经西北大学医学院、西北医学院、西安医学院、西安医科大学各期演变,现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经北京25年发展和在陕78年努力拼搏,走出的毕业生遍及海内外,为人类健康事业建立卓越功勋。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辉映人间,激励着后来者继续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图片说明:上图为国立西北医学院第一届学生毕业纪念照。前排:儿科学副教授隋式棠(左1),院长徐佐夏(左5)、学长兼寄生虫学教授洪式闾(左6)、儿科学教授颜守民(左7)、内科学教授李宝田(右2)。本文图片原照由徐佐夏之子徐褒提供。

  作者:杨龙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17 09:46: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医学部:西迁抗战、扎根建设大西北的高等教育先行者(一)

下一篇:[交大记忆]抗战内迁 烽火岁月中交大打造大后方“教育高地”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