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交大记忆]抗战内迁 烽火岁月中交大打造大后方“教育高地”
2018-03-17 09:53:21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点击:  复制链接

  [编者按]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今日的交大源于那些被铭记至今和默默奉献的昨天,而无论震撼或平凡,都值得记取和思索。走进交大记忆的长廊,回瞰那些通往此刻的真实和感慨,注目历史,为了更好地迈向未来。

  抗日战争期间,交通大学师生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先后迁至重庆小龙坎、九龙坡、溉澜溪等地艰难办学。面对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捉襟见肘的经费困境,交大师生依然百折不挠,斗志昂扬,埋头苦干,潜心育才,将交大打造成为了大后方的“教育高地”,为抗日前线和国家建设源源不断输送了大量高端人才。历经70多年变迁,交大渝校当年的校舍如今已经成为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2015年12月8日,交通大学渝校旧址纪念碑落成活动仪式在四川美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位交大校友齐集重庆九龙坡,共同见证交大渝校旧址纪念设施的正式落成,一起重温抗战时期交大荡气回肠的烽火岁月。

  克服险阻,迁校重庆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已在上海徐家汇校址上办学41年之久的交大,校园被侵占,交大千余名师生被迫疏散到法租界内,借震旦大学(今交大医学院)、中华学艺社(上海文艺出版社)等处艰难维持。1939年8月,鉴于租界内校舍狭促、师资不足及局势难料、学校朝不保夕等客观原因,校方建议在四川筹备设立分校,暂时设立电机、机械各一个班级。这一提议立即获得教育部和交通部的同意,决定将增加电机、机械的经费,用于在重庆设立分校。

抗战期间,交通大学徐家汇校舍被日本宪兵队、东亚同文书院占用

  与此同时,大后方广大校友也一直为母校身陷孤岛、处境险恶而担忧,多次希望母校能够内迁。当得知设立分校的消息后欢欣鼓舞,校友们纷纷伸出援手竭力相助,以促成分校早日建成。交大四川同学会表示,愿意全力为母校服务,协助寻觅校址,并号召校友前往任教。重庆中央无线电器材厂厂长、交大校友王端骧(1930年电机)愿意将器材厂空闲宿舍借给交大作校舍,宿舍地处重庆市郊小龙坎,有平房2幢,大小房间60余间,可以成为分校的暂时栖身之所。1942年分校又迁至重庆九龙坡,校园大为扩充。

  现实版《围城》: “从上海至重庆”

  大家也许看过《围城》,方鸿渐、赵辛楣等人从上海内迁至重庆,一路上经历了重重困难,但艰辛中透露着许多诙谐幽默。交大的老师学生内迁重庆的历程,可谓这一段故事的真实版,只是艰辛程度,远远大于书中的叙述。

  1940年,位于上海租界里的交大被迫接受汪伪管辖后,不少师生不愿合作,愤而离校。同时,重庆九龙坡的交大升为总校,积极为离开沪校的师生提供内迁的条件。不久,师生纷纷背起行囊,悲壮地奔赴大西南。

  土木系教授康时清,是南洋公学时期的毕业生,后留学英国,曾被选为英国皇家科技学院院士,1928年交大复设土木科时来校任教。汪伪接管上海交大后,康时清不愿接受聘书,毅然退出从教十余年的母校。他变卖住房自筹了一笔路费,不顾自己体弱有病,携带全家老小,经过半年胆战心惊的水陆兼程,到达九龙坡总校任教。像康时清这样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赴重庆的教师,还有钟伟成、熊大惠、沈奏廷、吴清友等多人。

  学生的内迁同样充满艰辛。在途中,有的学生为了躲避日伪军的搜查,离沪时请皮鞋匠人把鞋后跟挖空,将学校签发的证件和成绩单藏在里面;有的由于缺少路费,几个月的艰难行途,每天只靠几个烤山芋维持生活;住的旅店又破又脏,令人难以容忍的是无穷无尽的臭虫,灯一熄灭,就爬满了身体各部;有的染上了流行痢疾,当地没有治痢疾药,也没有补液的静脉注剂,只得把盐水注入骨瘦如柴的大腿里,大腿便膨胀得像一纸晶亮的灯笼,令人痛不欲生;有的女生为了躲避到处寻花问柳的日本败兵,只得闷在船壳夹层里,不敢外出……

  1943届校友、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许国志曾做诗一首,为我们描述了他当年奔赴重庆途中的一段艰难行程:

崎岖七日似登天,几见骷髅倚道边。

小店鸡鸣凉共被,酒家虎咽饱加鞭。

南来北往多商贾,东云西输半帛烟。

堪笑书生身瘦弱,行囊尤得假人肩。

  逾越险阻奔赴重庆的师生,在路途中得到了广大校友的大力资助。内地校友利用多在交通部门工作的便利条件,在各地车站、旅社张贴联络方法,给西去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车票,还发给一定的旅费补贴。赴渝的师生千里迢迢,途经多个省份,穿过日伪军封锁线,克服重重苦难,经过数月的艰苦跋涉和辗转劳顿,最终有将近100名师生到达了重庆九龙坡,给正在扩建中的重庆总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悬梁作书桌:九龙坡的艰苦岁月

  九龙坡地处距重庆市区大约20公里的长江江畔,远离闹市,环境优美。但是,与其他内迁院校一样,国难期间的交大校舍简陋,图书仪器稀缺,生活艰苦。

  教室是竹篾、糊泥为墙的简易房屋,用土坯垒起来或用木料钉成简单木架,搭上木板,便成了桌凳。学生住着篱笆墙抹白灰的大宿舍,一个班级三四十人挤在一大间里,喧闹拥挤,空气混浊。床铺分上、下两层,仅有的少量桌椅供放置脸盆及招待来客之用,没有专供自习用的桌椅,学生们便各具匠心,睡下铺者用衣箱当书桌,用床铺当坐椅;睡上铺者用绳索吊木板悬挂在屋梁下,当作书桌,两腿下垂,高坐在上铺上,伏板自习,偶一欠身就摇摇摆摆,好像演杂技一样。

  教师大多住在校内,住宿条件比起学生宿舍也好不了多少,即便教授也是如此。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归来的青年博士张钟俊教授,住的就是一间十一二平方米的宿舍。室内仅有一张斗桌,一椅一凳,还有一竹架、一床,房间便显得很拥挤。房间的窗户朝西开,正好对着相隔仅两米远的大厨房,以至于室内光线很暗,厨房里的油烟味,一天三次飘入室内。他很有风趣地说:“我是最先享受到饭菜的香味,太幸福了。”这种乐观情绪,带动大家在艰苦的条件下,把学校办得很有朝气。

  战争年代,很多学生家乡沦陷,日常费用接济不上,生活十分困难。不少学生连笔记本都买不起,只得将用过的一面翻过来,再用一次。学生的用书,也是“代代相传”的。上届学生用过的书,大都留给下届学生,学生们还通过这种书缘关系因此成为至交。因囊空如洗,学生的伙食是差之又差,常常数日难见荤腥。饭厅里也没有凳子,大家都站着吃饭。这种情形被同学们形容为“饥肠辘辘野蔬香,日进三餐立桌旁”。不过,学生们也有改善伙食的机会,那就是碰到老师请他们到家里吃饭的日子。虽然生活清苦单调,但是师生接触较多,上至校长吴保丰,下至一般教师,自家的餐桌上有时会有三五个学生客人。一遇到师长请客,学生们便以风卷残云之势,将饭桌上的菜肴一扫而光。所以吴保丰把这帮客人笑称作“蝗虫”。

重庆九龙坡校园内朝气蓬勃的交大学生

  生活标准“低三下四”,考试标准“高不可攀”

  抗战开始之后,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比较薄弱,严重影响了重庆交大的招生质量。尽管如此,交大仍然坚持“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要求高,考题难,择优录取,尽力确保新生质量。

  抗战期间,政府当局在各大中学校实行贷金、公费制度,继续鼓励发展工科院校,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生源质量的回升,加上交大历来的办学声誉和毕业出路较好的优势,前来投考交大的学生还是比较多,竞争激烈,入学率。在重庆渝校,“学校单独招生,考生约四五千名,几乎全是各中学的优秀学生,擅长数理化。成绩一般的学生望而却步,不敢问津。”这是一位当年“上线”考生日后写的回忆,从略带自豪语气的描述中也可以看出报考交大的火爆场面。

  交大素以严格要求学生而著称,课业重,课时紧,考试多,要求高。抗战时期的渝校教师在万般艰难困苦当中,皆抱定为国培养抗日和建设人才的决心,仍然一如既往地坚持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在渝校,考试分为学期考试、临时考试、补考、甄别考试、会考等五种,题量大难度高,交大学生虽属沙里淘金筛选出来的,但要考得八九十分,却如挟泰山以超北海,绝对难以做到。多数学生的目标是60分,如果问一个学生考了多少分?他若回答“我赢了,他输了”。就知道他及格了。所谓“他输了”,是指教师而言,没有将他考倒。

  交大的低分标准,还曾引起一次交涉。当时安徽省政府规定:凡得80分以上的安徽籍在校大学生,可按学期发给奖学金。交大皖籍学生一听就急了,推派代表去安徽省教育厅请愿。官员们听了代表们的陈诉,也觉得把交大的分数和其他学校的分数同样看待确实有失公道。经研究特准交大皖籍学生,凡平均分数在65分以上者,也发给奖学金。

国立交通大学九龙坡校园(今四川美术学院)

  科工救国,投笔从戎,舍身捐躯

  全面抗战爆发后,东南沿海一带工厂企业纷纷内迁,内地工业建设任务繁重,急需大批交通、工程与管理人才。交大校友怀揣救国热忱,奔赴内地,服务国家工业工程建设。

  抗日战争时期,1915届土木科校友、交大校长凌鸿勋先后担任陇海、粤汉、湘桂、天成、宝天等铁路的工程局长兼总工程师,辗转于西南、西北各省的筑路工地,实地指挥铁路、公路的修筑、抢修工程以及开辟国际通道等,兴建新路1000公里,测量路线4000公里,管办公路5000公里,对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民运输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继詹天佑之后的中国的“铁路之父”。

  贡献卓著者还有1915届电机系毕业生冯简,他在重庆主持建设我国第一座短波电台——The Voice of China,在整个抗战时期,日寇不断对重庆狂轰滥炸,而The Voice of China坚持对全世界广播,从未中断。这是我国自己建设的第一座短波电台,也是抗战期间盟军在远东唯一可利用的短波电台,日寇对这个电台恨之入骨,称之为“重庆之蛙”。

  1944年秋抗战后期,交大渝校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征调军中翻译员、组建青年军入伍抗敌的政策,成立从军征兵委员会,学子们掀起报名从军的热潮。1944年秋—1945年春,学生参加青年志愿军45人,政工人员6人,海军81人,空军高级机械班17人,空军飞行及领航12人,译员16人,总计177人,占当年在校生的13.21%。其中,不乏舍生忘死、英勇捐躯的抗日烈士。如1942级机械系四年级学生杨大雄,时任国民党第79军美军翻译官,多次参加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1945年6月,在柳州前线与日军遭遇,奋勇杀敌,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国立交通大学部分从军学生合影。前排左起董金沂、杨大雄、罗祖道、严棣;后排左起俞鲁达、施增玮、朱城、李呈英、夏邦瑞、程学俭

  承袭传统,精英辈出

  日军侵华的浩劫,使交大失去了校园,在物质上遭受到从未有过的损失和煎熬。然而,交大师生在民族危难之际,体谅时艰,自强不息。教学师资基本上来源于校友,原在他校任教或学成归国的20多位交大校友响应母校号召,相继从大后方聚拢而来,组成以校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在设备简陋、经费短绌、生活困苦的条件下,几十位交大优秀教师认真执教严格要求,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品学兼优的年轻学子。

  曹鹤荪,这位交大1933届高材生,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工程博士学位获得者,时任航空委员会下设的成都空军机械学校基本学术组组长。1940年暑假,曹鹤荪到重庆招生时,得知交大将设分校的消息,当即前往进谒筹备主任徐名材,主动要求回母校任教。徐名材当场决定聘他为分校教授,使这位年仅28岁的年轻学者得以在交大一展抱负。曹鹤荪来校后聚集起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年轻教授,在艰难困苦中主持成立了航空工程系,成为交大历史上最年轻的系主任。

  比曹鹤荪低一届的校友张煦,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读完博士学位,毅然在祖国母亲最困难的时候踏上了回家的路,听从母校的召唤,受聘为交大重庆分校电机工程系的教授,在低矮昏暗的简易教室中,悉心传授着国外先进通讯理论和技术。曹鹤荪、张煦等一批刚从欧美留学归来的年轻学者,精力充沛,爱国爱校,坚忍不拔,成为一支富有朝气、掌握世界科技先进知识和前沿动态的优秀师资力量。

  1942年8月,迁往九龙坡新校址,顺势升格为交大总校,规模日益扩大。11月九龙坡总校正式开课时,增设了航空、土木、管理三系,连同原有的电机、机械共有5个学系,也逐渐恢复了工程、管理相结合的传统学科体系。1943年暑假,学校增设了工业管理系和财务管理系,将原设管理系改为运输管理系,三系合成一个管理学院。至此,学校规模迅速扩充,人数急剧上升。到抗战胜利为止,重庆交通大学已经发展到9个学系,2个专修科,1个研究所,囊括“陆海空”在内,门类较为齐全的工科专业,教育层次上以本科为主,兼有专科和研究生教育,学生达到1700多人,教职员有280余人。

  人才培养方面,交大成就丝毫不逊战前。抗战期间,从交通大学走出来的院士(包括中国两院院士、美国两院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多达32人之多。其中,从交大沪校走出来的院士11人,如1940届数学系吴文俊,成为世界著名数学家、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1944届化学系同班同学后成为院士夫妇的“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化学家高晓霞,等等。从渝校则走出院士则更多,有21之多,如1945级造船系、“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1944级造船系、我国第一艘万吨轮的设计者许学彦,1945级电信所女研究生,电子计算机专家,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夏培肃,1943届机械系、中国运筹学奠基人许国志、1946届航空系、世界著名流体力学家吴耀祖,等等。此外,还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教育家、实业家、文化名人都在此时就读或执教于交大。如茅以升,举世知名的桥梁专家、土木工程学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院长,并随校南迁贵州平越。1943年,茅以升曾被选为交大渝校土木工程“部聘教授”,在九龙坡授课二年多;还有钟兆琳,我国电机工程创始人,中国电机工程专家,电机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朱兰成(1934届交大电机系毕业,抗战期间曾任交大渝校电信研究所客座教授)著名电磁波专专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周同庆,著名物理学家。1943年起受聘到重庆九龙坡的交大物理系任教,抗战胜利后随学校复员上海,后又任交通大学理学院院长。1952年调往复旦大学任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萌发于唐文治掌校时代,经过二三十年代不断实践大致定型的交大教学传统——重视招生质量、要求严格、注重基础和实践教学,在抗战时期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并得到继承和发扬。在物质几度贫乏的情况下,交大人的精神却岿然屹立,创造了交大校史上的奇迹。

  1943年在抗战大后方培养出的第一批交大学生毕业,图为吴保丰(前排左五)等与毕业生在九龙坡校园文治堂前合影

  抗战胜利后,交大逾两千名师生,前后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分六次陆续复员回沪。三百余亩校园移交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该学院即今西南大学前身的一部分。1950年,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随解放军入渝,选址交大渝校旧址,创建西南人民艺术学院,一九五九年改制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渐成完备之高等美术教育体系。从国难时期的交大,到西南女师,再到四川美院范,冥冥之中,不负斯土,一方文脉,起承转合,由科学而艺术,不啻为九龙坡文运之传奇。值可谓:危难之秋,青云之志不坠;风雨七十六载,弦歌之声不绝。

  (资料提供:上海交大党史校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3-17 09:55: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医学部:西迁抗战、扎根建设大西北的高等教育先行者(二)

下一篇:抗战时期的清华大学特种研究所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