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成功密码
2018-08-13 17:27:59  来源:林建刚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战时期的浙大是非常成功的。这不仅表现在浙大历经千难万险万里迁徙(杭州—天目山禅源寺—建德—江西泰和—广西宜山—贵州湄潭、遵义)依然屹立不倒不屈服于日寇的骨气,而且还体现在如此恶劣环境下,浙大依然培养了李政道、谷超豪、腾维藻等杰出的人才。因此,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抗战时期的浙大为何如此成功?读完此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值得重视:

  第一、庐山谈话会中的知识分子的建议得到了政府高层的采纳。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了庐山谈话会。竺可桢、胡适、傅斯年等学者名流都参加了这次谈话会。在这次会议上,政府高层与大学中的知识分子达成了以下几个共识:第一、战争发生,大学不停办。第二、战时教育即常态教育。第三、党派势力退出大学校园。

  这三点,以后世眼光来看,至关重要。1937年战争爆发后,许多人都主张将青年学生训练成士兵,补充兵员,由此出发,主张大学停办或者大学为战争服务,并进一步主张学化学的去造炸药,学物理的去做枪炮等等。这种战时教育的思维,无疑是杀鸡取卵的功利教育。为此,浙大竺可桢、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等人坚决反对,并提出了以上主张,这些意见影响了蒋介石,最终两者达成共识。这三点共识,奠定了抗战时期的大学能成功的重要因素。

  第二、阴差阳错形成的导师制与书院制。书院制,是中国古代行之有效的教育制度。民国时期,清华国学院的创办,很大程度上参考的就是古代的书院制。抗战时期,浙大西迁,迁移的地方在古代都是书院,例如江西泰和的大原书院。不特如此,竺可桢还特聘了国学大师马一浮来此任教。这样,师生之间,每日都有长时间的接触,这样的从游之乐,是身居都市的学生所未曾经历的。这种建立在书院制度上的导师制,是抗战时期浙江大学之所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对此,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此间导师制制度实行以来尚称顺手,学生既觉有一师长时可问询,而老师亦有数青年为友不致寂寞,天目山实为导师制之理想地点”。

  第三、游学与旅行。人们在谈教育时,多习惯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实在蕴含至理。抗战时期的学生,跟随学校迁徙万里,自是倍尝艰辛,有时候甚至还有性命之忧。不过,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种万里迁徙,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视野,让青年人充分领会了中国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也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这种“行万里”的教育,也是固守在城市的大学中的学生所不能领略的。在这方面,既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又是“九叶派”诗人的穆旦就是最好的例证。倘使穆旦没有经历万里迁徙,他很难写出“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这样的诗句。

  第四、士绅阶层的大力支持。抗战时期,几乎每所大学在选择迁徙地时,都要考虑当地士绅的因素。当地的士绅,绝大多数都非常热情的接纳了大学。同济大学计划迁到李庄时,当地的开明士绅罗南陔表示欢迎,并发出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的电文。具体到浙大,也有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1939年,面对日寇的节节进攻,浙大教授李絜非来到浙江丽水寻找合适的办学地,他看重了一件中西合璧的宅邸—曾家大屋。屋子的主人,是当地士绅曾水清。得知李絜非的意图后,他说:“先生真的看上这栋楼了?那就借给你们吧!想借几年,就借几年”。可以说,抗战时期,那些受过古典教育的士绅阶层,明是非,具远见。在他们看来,教育,乃是国家的命脉,乃是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因此,这些人都张开怀抱接纳了颠沛流离的大学师生。抗战时期的大学,正是有了这些士绅阶层,才会弦歌不缀,书声琅琅。

  第五、竺可桢的个人魅力。抗战时期的浙大之所以被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竺可桢的个人魅力。具体而言,在浙大任上,竺可桢在关心师生、捍卫学术自由、聘请名师这三个方面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说关心师生。在竺可桢执掌浙大的13年中,他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浙大师生的故事。记录背后,自然是关心。浙大西迁中,竺可桢的妻子张侠魂病故,为纪念她,竺可桢捐款设立了“侠魂奖学金”,帮助了王爱云等家境贫寒的学子。此外,竺可桢在日记中还详细记载了浙大名师在抗战时期的生离死别,不论是数学家章用,还是文史天才张荫麟,抑或是“不要钱,不怕死”的心理学家黄翼,他们的死亡,都让竺可桢伤心欲绝,一一记载了日记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费巩,莫名其妙“被失踪”,竺可桢依然念念不忘,即便不做校长了,依然让有关部门彻查此事。此外,作者李杭春通过竺可桢日记,还勾勒出了西迁途中浙大亡故师生名单,有64人之多,既有校警、校医、又有借读生、学校会计等,由此可见竺可桢对全校师生的关心。

  其次,再说学术自由。1936年,竺可桢在担任浙大校长之前,就与当时的国民政府有约定:“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费巩在当时是知名的左倾教授,但竺可桢照样聘用。针对学生在浙大校园中的政治活动,竺可桢不尽同意。他说:“希望学生应埋头学问,否则从军可也。在学校闹党派,则不特于抗战无益,学校亦不成其学校,故本人主张政党一律退出”,“学生在校,尽可以自由信仰,但不得有政治活动”。可以说,温文尔雅的科学家竺可桢在捍卫学术自由方面,是毫不退让的。有了学术自由,浙大才会成为新思想的发源地。

  第三,在聘请名师方面,竺可桢也不遗余力。执掌浙大初期,竺可桢就认为“振兴浙大的第一步在首先觅得一群志同道合之教授也”。为此,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竺可桢邀请军事学家蒋百里来校讲学,邀请李约瑟做学术演讲,聘请马一浮给浙大学生讲国学,邀约丰子恺来给浙大学生讲艺术史。正因如此,抗战时期的浙大,既有左倾学者费巩,又有国学大师马一浮,还有“学衡派”主将梅光迪。竺可桢的这一做法,恰恰是继承了蔡元培“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的做法,恰恰实践了梅贻琦的那句名言:“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8-13 17:29:2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战时,浙江大学迁到贵州,为啥没衰落

下一篇:抗战时期,因为什么原因,让浙江大学最终落户遵义湄潭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