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乐山岁月
“1938年初,面对日军铁蹄侵入华北、华东的步伐日渐加快,为了躲避战火,武汉大学600余师生携带着重要的图书、仪器,溯长江而上,几经辗转,最终抵达乐山。”
现在的武汉大学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乐山与武大,血脉相连,患难与共。在那些风雨飘摇的艰苦岁月里,这一群肩负复兴中华之重任的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忍辱负重,自强不息,谱写了一曲气势恢弘高亢激昂的民族自强之歌。
选址乐山
走进乐山师范学院前校门,顺着珞珈路往西,绕过旷怡楼,“国立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赫然出现在眼前。
纪念碑主体高8米,台基长宽8米。在设计中大量融入“8”的理念,旨在铭记武汉大学西迁乐山血与火的8年,苦难与辉煌并存的8年。标志部分由1938至1946年期间国立武汉大学使用的校徽等图案组成,碑身上半部分飘逸的“叶”形组成交织的双手,体现两校血脉相连的真挚友谊,也寓意武大精神在乐山得到了传承与光大。
昔年武大的多处遗存——工学院教室、工学院图书馆、实习工厂等都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南馨苑、办公楼、师院附小等现代建筑。如今,人们只能从武汉大学西迁纪念碑和那些以“梅庄”“松柏楼”“珞珈路”等命名的建筑与道路中,去寻找那段峥嵘岁月的点点印记……
乐山师范学院路牌
时光流转到八十多年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日益彰显。
地处中国腹地的武汉,自1937年南京沦陷后,成为一座随时可能易手的危城。为此,刚刚在珞珈之麓、东湖之滨落成新校舍的武大不得不把西迁提上议事日程。
今日武汉大学一角
1938年初,武大委派法学院院长杨端六和工学院院长邵逸周两位先期前往四川考察迁校地址。“当时高校搬迁的方向主要有四川、云南、广西三个地方。这些地区都是当时中国的大后方,有利于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乐山文史专家、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唐长寿表示。
多次派员实地考察后,武大决定迁往四川乐山。至于为何选择乐山,王星拱在给上级的呈文里总结了六条:
一、该处尚无专科以上学校之设立;二、地处成都之南,叙府之偏西。水陆交通,均称便利;三、生物矿物,产蓄丰富,可资研究,以备开发;四、民情风俗,颇为朴素,而文化程度亦不低于其他大城市;五、公私建筑物颇多,其破旧者加以修理,即能通用;六、地方深入内地,不易受敌机之威胁,学生可以安心读书。
溯流而上
武汉到乐山,今天的公路大约1200公里,开车也就十多个小时。如果是飞机,则不超过两小时。但是,80年前,飞机还是罕物;即便公路,也是东一段西一截,完全不成体系。因此,从武汉到乐山,最主要的路线只有一条,那就是溯长江抵宜宾,之后,折向北行,逆岷江而达乐山。(《溯流而上:武汉大学的乐山岁月》)
这不仅是一条逆流之路,同时也是一条需要穿越夔门天险的艰辛之路,还是一条时时可能遭遇日机轰炸的危险之路。
1938年3月10日,武大第一批办理迁校工作的教职员10余人,从武汉启程前往乐山。经宜昌、巴东、万县、重庆、宜宾,全程水路两千多公里。
入川行程曲折艰辛。师生们从武汉乘轮船出发,在叙嘉段浅水期间还要换乘木船。汉宜段购买船票较易,船体宽大,师生染病者不多;宜渝段船少客多,购买船票委实不易,甚至有些师生在宜昌等候轮船达两月之久,加上船小行客拥挤,染病者较多。难怪时任武大中文系教授的苏雪林说“一路上经过了唐三藏上西天取经的苦难与波折”,才到达“理想中避难的圣地”——乐山。(《老武大西迁往事——当乐山遇上珞珈山》)
武大西迁始于1938年3月10日,到6月下旬,全校师生计1200余人抵达乐山。此后八年,武汉大学师生扎根乐山这个“第二故乡”,潜心学术,立志救国,与乐山市民互帮互助,给乐山留下了一段宝贵的回忆。
文学院
文庙内部
文庙复课
初冬季节的老霄顶,清冷萧瑟。站在高处往下看,绿树掩映间,一片红墙黄瓦托举的古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乐山文庙,也是当年武大西迁至乐山的主校区。
1938年4月29日,先行到达乐山的师生,在乐山文庙那些破陋的校舍里复课,暂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嘉定分部”。当年7月,王星拱校长抵达乐山后,正式易名为“国立武汉大学”。乐山文庙作为校本部、图书馆及文学院和法学院的教学地址,理学院“落户”高西门外的李公祠(现白塔街附近),工学院“落户”三育学校(现乐山师范学院),学生男生宿舍主要在龙神祠,女生宿舍则位于现在的白塔街。教师们则分散租用民房,共度战争岁月。
今天的乐山文庙大约十多亩,比当年略小。
长期致力于武汉大学在乐山办学历史研究的文史爱好者、作家张在军先生说,当年乐山文庙的大成殿设为武大图书馆。王禹生《嘉乐弦歌忆旧》云,“武大的图书馆藏书之富为后方各大学之冠,初入学的一学期,大部课余时间是在图书馆翻书目,阅览室宽敞高大,冬暖夏凉,各同学都是抢先占位子,否则难有一席之地。”
文庙大成殿
大成殿前面是古木苍苍的庭院,庭院两侧,是年代久远的老建筑。两座钟楼式的阁楼遥相呼应,它们分别是法学院和文学院的办公室。阁楼之下的东西两庑,大小14间屋子,是文、法二学院的教室。这些教室,大者可容90人,小者只能容30人。王星拱时常绕过大成殿里那些危乎高哉的书架,信步走到殿前的台前上,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从各间教室里传来的教授们南腔北调的讲课声。(《溯流而上:武汉大学的乐山岁月》)
叮咚井旁,泮池依旧。曾经拥挤热闹的文庙而今铁门紧锁,空冷寂寥。透过冰冷的铁栅,能清楚地看见“棂星门”,两侧“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几个字仍在,穿越时光的长廊,似乎仍能听见当年武大学子的朗朗书声。
“白宫”记忆
小小的乐山城一下子来了一所1000多人的大学,根本没法找到足够大的地方容纳,教室自然分作几处,宿舍更是化整为零。
乐山八年,武大学生宿舍共有七处,包括位于龙神祠的第二宿舍,叮咚街龙兴丝厂的第三男生宿舍,位于露济寺的第四宿舍,兴发街的第五宿舍,白塔街的女生宿舍等。
龙神祠是曾经的男生宿舍之一
白塔街的女生宿舍,公认是武大最好的房子,学生们将其称为“白宫”。据杨静远回忆,由于房少人多,只有三四年级的师姐才能住,一二年级的学妹们只能住在白宫脚下的中式平房。杨静远在1941年11月10日的日记里说:“早上下雨,院子里又湿又滑,难走极了。我端着一盆水,差点儿跌一跤。”
抗战时期武汉大学学生在乐山留影
齐邦媛印象中,杨静远羡慕不已的白宫,其实也就是一栋普通的四层建筑。它系教会所建,勉强可容百来人居住,自成院落,比较安全,显是安顿女生的最佳之选。但由于年久失修,“既不白也非宫”。当然,齐邦媛也承认,与男生宿舍相比,白宫还是要”好得多。(《溯流而上:武汉大学的乐山岁月》)
男生宿舍有六处,每一处都无一例外地阴暗破旧,拥挤不堪,不仅多老鼠,甚至还有蛇虫出没。并且,还发生过因宿舍门外没有路灯,几个学生从高处失足跌下造成严重伤亡的惨剧。
再到白塔街、兴发街等地,那些承载着当年武大学子青春记忆的地方,大多已不复存在,七处学生宿舍,只剩下龙神祠还在。但是2014年的一场大火,将龙神祠烧毁,而今仅存当年大火之后的破壁残垣……
老街生活
老城区陕西街,是一条充满闲适幽静生活气息的老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条仅几百米的街上,曾住了十几个教授,还走出过两名院士。
若时光倒转八十年,这条街热闹无比——抗战期间,众多机构内迁乐山,许多武汉大学的教师就居住在此。作家苏雪林当时任教于武大,租住在陕西街49号一所名为“让庐”的中式楼房里,一住就是八年。在这里,她潜心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
老陕西街
与苏雪林比邻而居的,还有众多的武汉大学师生,包括经济学家杨端六一家、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陈登恪、以及后来的中科院院士吴新智、杨弘远等人,一时间,陕西街上文风炽盛。
这份宁静在1939年被降落在乐山的炮火打破了。8月19日,日机第一次轰炸乐山,炸死武大师生员工15人,炸伤20多人,学校图书馆资料1000余册被炸毁。杨端六、袁昌英一家的院子就在“8·19大轰炸”中被夷为平地,一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942年,空袭少了,他们一家才搬回城里,住进陕西街的“让庐”。(《烽火八年,珞珈文脉在乐山这条老街上绵延》)
乐山8载,数千武大学子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难忘的锦瑟年华,从中走出的佼佼者不泛其人,诸如美国阿波罗号登月飞船发动机设计者黄孝宗,中国计算机之父张效祥,中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总设计师欧阳予,台湾“经济部长”赵耀东,海浪理论奠基人文圣常,哲学家李匡武,历史学家严耕望,经济学家刘涤源、刘诗白,法学家端木正,数学家张远达,化学家彭少逸,生物学家张致一……
而今,时光飞逝,哲人其萎。往事已经苍老,一个曾经鲜活生动的时代杳杳远去……
责任编辑:李娟 最后更新:2019-05-07 14:18: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