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贵州伯特利保育院——独山分院简史
2017-08-07 14:49:42  来源: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网 作者:刘伍福 襄樊 张天文  点击:  复制链接

  抗日战争初期的1938年,计志文牧师受伯特利教会委派,向重庆战时儿童保育总会领养了一批难童,在贵州独山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上海伯特利孤儿院独山分院。先后到达独山分院的有三批同学:第一批是l938年秋从湖北应山、大悟等地来的八十余名,第二批是同年底在重庆总会病愈出院的十余人,第三批是1939年由教养院转来的十余名河南藉同学,三批共百余人。

  院址是借用独山基督教内地会的房子。前后都是两层的楼房,中间隔个大院子。居中是礼拜堂,礼拜堂两侧种有果树,左侧有一花坛,花坛左有一座飞檐式小角楼,花坛对面是一口水井和一排平房。环境十分怡人。

  第一任院长是时赓明牧师。时院长为开办初期的许多工作,如各种设备的购置,生活、学习的安排,患病同学的治疗,同学思想情绪的稳定等,臂出了艰辛的劳动。1939年秋,时院长因病住院,林景康牧师接任院长。最早到达独山的老师有王大珍师母、姚淑修、周霭清、张韵隆、王敏慎、张文娟等,随后程培英、张建国老师和师母侯宜洁也来到独山。1939年春,彭启结老师应计牧师邀请来院任教,1940年春,王家鹤老师由云南来院。1941年又先后调来余师母、胡爱比、秦美景、邱钰源、曾霖芳等老师和钱泰云师傅一家。分院地处贫瘠山区,条件十分艰苦,院长和老师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生活上,一日三餐,周末还加一次餐。冬有棉衣,夏有蚊帐,每年添制新衣,有一年是用总会拨给的罗斯福布做的。一般小病可在角楼下的医务室随时得到治疗。刚到独山分院时,许多同学都长有头癣,院长和姚淑修等老师每天都为同学换药、擦药。第二批到独山分院的王桂芳同学,年仅三岁,满头长癣,林院长亲自为她调制药膏、敷药。患重病的同学,如黄正恺患肺病,魏祖培患伤寒,都被送到角楼二楼进行隔离,经过老师精心治疗、护理,终于痊愈。周末卫生大扫除形成制度,李政启、周上年两位同学以往当过理发学徒,这时派上了用场,每周末为同学理发。同学们以大带小,逐步学会生活自理。在院长和老师们的精心照料下,生活逐步走上正规,健康迅速得到恢复。1939年夏,独山发生霍乱,县城一片哀嚎,由于我院及时采取有力防范措施而无一人染病。

  学习上,把礼拜堂用屏风一隔,便是我们的教室。同学们按程度分班,人数不足的班,则两班合用一个教室,采取复式教学。按当时教育制度,各门课程基本开齐,高小还增设英语。当时教学设备缺乏,凡事因陋就简,如秦老师教我们地理,没有地图。她就自己绘制,同学们从而也学会了放大地图。还请来当地的一位老先生教我们语文,他很重视书法教学,要求同学们临贴练大字,有的练颜体,有的练柳体,一时形成热潮。那时年龄小,也学得快,从而为同学们的书法打下基础。为了弥补因战乱而耽误的课程,从1940年起,连续两年采取一年读三学期的措施,没有寒暑假,由王家鹤老师亲自抓这一学制。有一次独山拉警报,为了不耽误上课,老师一边带我们跑警报,一边让同学把课本带上,在山上给我们上课。老师对同学们多能循循善诱,同学们也都能自觉刻苦地学习。

  早晚祷时,院长和老师教唱赞美诗,给我们念的第一段经文,便是约翰福音第三章第十六节。同学们从院长和老师们的言行中感受到了基督的博爱,逐年有同学领洗信仰基督。

  课外活动也十分丰富。林院长常利用课余时间,对同学们讲当时的国内外形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当地的一位军官太太曾来院教同学们唱《中国父母心》。院方还组织同学排练活报剧到街头演出。一次县里在体育场举行文艺汇演,我院参演的《流亡三部曲》,唱得台上台下热泪盈眶。有一年在王家鹤、邱钰源等老师指导下,参加了当地的大型抗日歌曲演唱会,获得社会高度评价。院方还组织同学参加县体育运动会。老师还带领同学们郊游,观赏贵州特有的风景——瀑布,有的同学在瀑布下戏水,有的在石缝里捉螃蟹,大家都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周末,院方还组织同学搞文娱活动,记得一次邹根元同学表演的双簧,曾惹得大家捧腹大笑。韩宝树同学擅长讲古典小说,一到傍晚,一些男同学就喜欢围着他,听他绘声绘色地讲《西游记》、《岳飞传》等,个个听得入神。每逢圣诞节、春节,院方总是组织庆祝晚会,还给每个同学一份礼物,大家都沉浸在大家庭的欢乐之中。

  从1940年起,逐年有同学小学毕业,除少数到社会上谋生外,多数都被送往毕节伯特利分院读初中。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底,香港伯特利神学院迁来独山。由于住房拥挤,半年后.保育院师生五十余人迁至距独山三十公里的平塘县。院长是姚淑修老师,同去的有张有光老师夫妇、程培英、余师母、胡爱比、朱季女、温慕勤及许敬之老师。姚院长结婚后,由程培英老师主持工作。

  1944年,一个班小学毕业,除张有光老师把十几个女同学送到毕节外,男同学再回独山,走读当地黄埔军校四分校附中。

  1944年11月,日寇入侵贵州,独山吃紧,独山、平塘两地的保育院及神学院师生,分成小组,迅速撤离。在计牧师率领下,一路逃难,经贵阳辗转集中到毕节。至此,独山分院工作结束。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07 14:50: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临江保育院——川二院点滴

下一篇:碧湖儿童保育院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