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童年生活忆趣
2017-08-10 10:56:57  来源:今日重庆网 红岩春秋 作者:翟允洪  点击:  复制链接

  歌乐山保育院于1938年在重庆歌乐山建成。我4岁多进入歌乐山保育院,时间大概是1940至1941年。虽然日子很艰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它却是那样地亲切,那样地甜蜜,那样地风趣,又那样地充实。

歌乐山保育院教学区.png

歌乐山保育院教学区

  自制的得螺转得好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保育院,玩的较普遍的东西,要算是陀螺了,我们都以它的方言名字“得螺”称之,做法与一般的陀螺也不太一样。一般的陀螺都把木头的下端削成锥形,由于我们缺乏得心应手的工具,对粗一些的木头,根本无法加工,当然做法就简单得多。一开始是用一寸来粗的小木棒进行加工,但这种小木棒做出的得螺太小、太轻,一鞭子抽下去常常跑很远,甚至还飞了起来,可一掉到地上就不转了。

  不知保育院的哪位大哥哥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这种小得螺的外面,套上一节两寸来长、两三寸粗的竹筒,竹筒一头开口,另一头带有竹节,再把小得螺放在竹筒的中央,四面用废纸或者布条、湿泥土塞紧,下方只露出小部分的得螺锥体。为了耐磨,有的同学还在锥尖上钉上一颗钉子,并将露出的钉头打磨光滑,这样一来,得螺达到三四寸粗,也够重了,抽起来不会乱跑,而且鞭子抽上去会“啪啪”作响,不但转得稳,而且抽一鞭可以转好长时间。玩法也多了,除了一个人抽,还可以两个人同时执鞭,面对面,你一下,我一下,轮流抽。甚至还可以一人一个得螺,在鞭子的控制下,使两个得螺相互碰撞,谁的得螺被撞倒在地,谁就输了。当然,往往是得螺个头大的取胜。

  大一点的同学还爱在晚上放天灯。他们先用竹篾扎三四个二三尺直径大的圆圈,再用细线把几个圈连成桶状,然后用浆糊和白纸,把顶上和四壁都糊起来,形成一个大白纸桶。又在最下面的竹圈上横栓一根铁丝,在铁丝的正中间,绑上棉布、纱布条。晚上放灯前,在纱条上面浇上一些油,由两个人面对面将纸桶提起来,另一个人在下面把油棉纱点着,不一会儿,纸桶里的空气加热到一定程度,一松手,天灯就冉冉升起。在繁星闪烁的夜空,一个个又白又亮的天灯在歌乐山的山风吹拂下,越飞越高,轻盈起舞,那光景,真是令人欢呼雀跃,魂牵神往,又遐想万千……

  童趣来自大自然

  我们这帮年纪小的难童娃,由于制作能力差,只好去找一些不费力又不花钱的玩法,比如逗蚂蚁打架。歌乐山的蚂蚁品种不少,个头大小悬殊,颜色也各不相同。有一种体形细长的黑蚂蚁,约一厘米长,我们叫它“蛇蚂蚁”,它的尾端长有像蜜蜂一样的刺,如果被蛰一下,也是很疼的;还有一种体形很小的棕色蚂蚁,它们各自的窝,相距也就三五尺,只要在两个窝之间,放上一些葫豆沫子、饭渣之类的吃食,往往就能令它们打起仗来。

保育院的孩子们.png
保育院的孩子们.png

保育院的孩子们

  观察蚂蚁是一件有趣的事。先是出来几个巡逻的蚂蚁,它们缓缓地逡巡前进,当发现有吃的后,就急忙掉头回去报信。不一会儿,双方就会领着各自的队伍,顺着我们洒下的食物前来搬运,搬着搬着,两队蚂蚁就短兵相接了。它们互相碰碰触须,立即知道不是一家人,于是很快就打起来。接着,双方又回去搬来更多的“兵力”,“大将”(即兵蚁,比工蚁个子大好几倍,头上有大钳子)也纷纷出动,投入战斗。再过一会儿,两窝蚂蚁倾巢而出,兵对兵、将对将地杀成一片,互不相让,直至尸横遍野、两败俱伤。我们兴奋地围着看它们打仗,一面吱吱喳喳,一面指手画脚。小蚂蚁们哪里知道,这只不过是几个小淘气为了看热闹而一手策划的把戏。

  我们也喜欢抓蜻蜓。歌乐山的蜻蜓很多,红的、黄的、蓝的、花的,既有个头很小的“豆娘”,也有个头很大的“老虎蜻蜓”,真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通常,我们会在一根小竹竿上插一个竹篾小圆环,圆环上粘满厚厚的蜘蛛网,等蜻蜓停下后,便举起小竹竿将网轻轻朝它背上一贴,翅膀就牢牢地粘住了。捉住蜻蜓后,我们把它的尾巴揪下来,换上一根小小的细竹棍儿,一放手,任它飞。但它的尾巴是个小棍儿,很快就掉下来了,反复折腾,蜻蜓精疲力竭。这时,我们开始想办法怎么吃它们了。蜻蜓的脑袋上是两只大眼睛,不能吃。细长的尾巴只是一层皮,也没吃头。只有胸脯上一块长方形的瘦肉,插上竹签,用小火烤一烤,十分可口。听大人说:昆虫的肉是高蛋白,吃一块,你就长一块肉,比猪牛羊肉强得多呢!

  草地里有一种头很尖的蚂蚱,俗名叫“扁担”,我们也经常捉些来玩。在我们保育生中有一个传说:有几个小难童因为误吃了一些桂圆核,在中毒去世后,一个个都变成了“小扁担”。可是怎么才能区别哪些“扁担”是保育生变的呢?这时,我们会问一问被抓住的小蚂蚱,方法是用两个手指捏住它的大腿后半截,然后问它:“你是不是我们保育生变的?”如果它的大腿伸一弯,身体上下摆动,这就是“点头”,表明它在说“是”;如果它一动不动,就证明它“不是”保育生变的,必须立刻放掉。

  儿童的玩法真是令人啼笑皆非,但当时却浑然不觉。

  保育院轶事多

  初冬的一天,阴雨连绵,天气奇冷,我们都冻得发抖,但身上仍穿着单衣。其实衣服就摆在寝室中的木案上,洗得干干净净,叠放得整整齐齐,只是没有老师的命令,不得擅自穿着。当时老师不在,同学们实在冷得受不了,不知哪位同学带头,大家都跟着把衣服穿上了。老师回来一看,十分生气,当即决定每人打三板屁股。

  打屁股是有“标准”姿势的:先跪下,再趴下,把屁股撅高,以迎接板子的降临。我们全屋十几个小孩排成长队,先有三四位同学,在挨打之后不声不响地揉着屁股走开了。轮到一个叫侯有田的同学时,只见老师打一板,他一面“哎呦”直叫,一面向前爬几步;再打一板,又一叫,又向前爬几步……三板子打完,他早已爬到了床底下,同学们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声大作,连打板子的老师也笑起来。这一打一笑,老师的气也消了,其他同学也就免去了惩罚。由于这个同学挨板子的样子,颇像老牛耕田,农夫向牛屁股上抽一鞭,牛就朝前走几步。再抽一鞭,它又走几步。这个同学姓侯,又叫有田,正好“对上号”,自此之后,同学们都叫他“猴子耕田”。他也不反对,每当有人叫“猴子耕田”,立即大声回答道:“哎”。好像他本来就叫这个名字似的。

  生活在保育院,难童们基本上都能吃饱饭,虽然也到外面弄些诸如青菜、小鱼、青蛙什么的来吃,但多半是好玩、好奇。由于经常躲警报,饿肚子还是免不了的,这时,吃饭问题就变得重要起来。从一首由同学们自填的《上饭堂》歌词中,可见一斑:“上饭堂,上饭堂,大家上饭堂!离了课堂,别了操场,拿起筷子碗上饭堂,拼我们的命,尽我们的力,不管,干饭有好多,不怕,稀饭有好烫,拿起筷子碗就开抢!”

  后来,每次开饭,就由4个帮厨的同学坐在两个装满了米饭的大甑子旁,手持一把木勺,向排成长队的同学们的碗里,一勺一勺地盛饭。早来的早盛、早吃,晚来的晚盛、晚吃,容易产生差距,特别是来晚了的人,往往得吃着碗里,还要留心甑子里的“新动向”,随时调整吃饭的速度,否则,填饱肚子的计划就落空了。有时吃不饱,只得去外面弄点能吃的东西“垫补垫补”。

  印象最深的要算拾野板栗。离伙房不太远的地方有一个厕所,不知哪位哥哥把厕所后面的竹篱给抽掉了,形成一个离地一二尺的豁口,我们这些小不点从这里钻出去是很方便的。从这里可以偷偷上歌乐山的云顶寺,那里林木繁茂、野草丛生,其中有一种树,长得十分高大,每当深秋,树上掉下许多小果,其果形、皮质、果肉和板栗一样,只是果实比胡豆还小,我们都叫它野板栗。有时我也带上自己缝制的小布包,和同学们去捡些回来,到伙房铲一些很烫的炉灰倒在地上,然后把野板栗摊在上面,再铲些炉灰盖到板栗上。只需要几分钟,就听见“噼噼啪啪”的声音,当炉灰崩起一股股烟尘,就说明野板栗熟了,吃起来味道和板栗没有两样。只是捡野板栗的人多了,三五天里就很难再捡到。

  偏方治好了癞痢头

  不知是营养不良,还是由于水土不服,保育生中患上夜盲症、疥疮(重庆人称它为干疮)、癞痢头(癞子)的人特别多。保育院的妈妈们治癞痢头有一个偏方:先用烫水、刷子给他们洗头,把头皮刷得红红的,然后用布擦干,再用一块白布,里面包上用生姜、麻油、硫磺混合成的糊糊,在头上用力地擦。我当时虽然没长癞痢,但长了一头癣,痒得很,一抓就掉白屑。可能这种药是头癣、癞痢兼治,所以几乎大部分男生都要“治一治”。生姜多辣啊!发红的头皮上再擦上它,就像好多虫子在咬、蜜蜂在蛰,人人疼得“哎哟”直叫,但效果奇佳,几次就治好了。

  夜盲症当时也较普遍,此症也是重庆人口中的“鸡公眼”。这叫法太形象了。只要太阳下山不久,即使天还很亮,公鸡们就看不清了。癞子好识别,俗话说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但夜盲症就不是这样了,人若患上这个病和公鸡类似,一到晚上,眼睛睁得大大的,但就是看不清楚。妈妈们想尽一切办法,每天给患夜盲症的同学喝一碗猪肝汤,还有半个皮蛋。当时保育院不具备检查夜盲症的手段,有些同学为了这份伙食优待,就假装得了此症。后来,优待取消了——是经济不支?还是病治好了?还是假冒人士太多无法分辨?就弄不清了。

  一般的感冒头痛,我们从不去找医生,顶多是去伙房抓把盐,泡点盐水喝下去,再到太阳下晒晒就行了。一天,我感冒了,头晕鼻塞,浑身没劲,我又如法炮制,到开水房舀了一大瓢开水,放点盐,准备端到外面边喝边晒太阳。但是,头小瓢大,挡住了我的视线,正巧路上有个煤坑,我端着瓜瓢刚走两步,就一脚踏空,掉进坑里,一大瓢开水“哗啦”一下从前胸直浇到下腹,当即烫出长长的一串水泡。这一烫一惊,感冒也吓没了,赶快往医务室跑。医生用红药水先把我身上的水泡弄破,挤掉积水,用纱布浸上红药水贴在伤口上,再用绷带从右肩到胸腹包裹了好几圈。幸好伤口没有感染,半个多月后就好了。只是身体上留下长长的一块“地图”,成为我在保育院的“永久性纪念”。

  热闹的嘉陵江边

  有时候,我们还悄悄跑到山下的嘉陵江边去玩。尤其是冬天到初春时节,江水较浅,水流较慢,清澈见底,这时的江边也热闹起来。有耍把戏的、拉“西洋镜”的、卖凉粉凉面的、卖炒米糖开水的、卖担担面的、吹糖人的、卖膏药的(我曾见有人把盘成圈晒干后的小蛇,放在锅里熬成黑糊糊的膏药)。沿着江边,有一排排的大瓦缸,上面盖着棕片,下面装着黄豆——生豆芽的。缸下面有个洞,可以把水漏出去。人们一天数次从江里舀起一桶桶水倒进一个个缸里,只见水从缸下面的洞又流回江里去,如此反复数天之后,缸里的黄豆就长成了白白胖胖的黄豆芽。

旧时重庆的嘉陵码头.png

保育院的孩子们

  另外,江边还有一些竹竿和竹篾搭成的临时棚户,是专门做撑杆(用于撑船和撑木排)的作坊。人们把一根根长竹的弯曲处,先放在小火炉上烤,烤的时候不能只烤一处,要不断地旋转、移动,使竹子弯曲处的周围温度均匀上升。等到竹子烤得黄里带黑,好像烤出了一层油时,将弯处放到一个架子上别一别。把它别直后,立即用一个像衣服掸子那样的东西沾上冷水,淋到烤好后又别直的地方,只要用水立即把它浇凉,它就不会再弯回去了。直到整根竹竿都弄得直直的,再在粗的一端钉上一个锥形的铁帽,这样,一根撑杆就算做好了。我们学着用这个办法做挖耳勺也颇为成功,做好后就在自己耳朵上试验,我就是这样养成了挖耳朵的毛病,几天不挖,耳朵就痒得难受。

  江边停着许多木船和运输木材的木排,有一天,我们在停木排的浅水处,手扶木排,两脚交替着打水玩。不知怎么搞的,我的手一滑,什么也抓不着了,两脚又够不着江底,于是“扑通扑通”一阵手忙脚乱,一面“咕咚咕咚”地喝着水。周围竟无一人发现我被淹了,幸好,扑腾了一阵子,不知怎么又抓住了一个木排,就这样保住了一条小命。

  (作者:翟允洪)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10 10:57:3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如歌的童年

下一篇:难忘父母心和手足情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