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蒋鉴和她的100多个孩子
2017-08-22 09:26:47  来源:老舟山的新浪博客 定海新闻网-今日定海 作者:孙峰  点击:  复制链接

  看过电影《三毛流浪记》的朋友,一定记得那个可怜的流浪儿童小三毛。一个身世凄凉,饥寒交迫,受尽欺辱,贫穷得只剩下三根头发的漫画儿童形象, 就是抗战时期许多流浪难童的真实写照。比三毛幸运的是,也有不少孩童遇到了好妈妈,遇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共合作建立起来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派遣来 的好妈妈,她们收留了这些流浪儿童,像抚育自己孩子一样地细心照料着,并实施教育传授知识。出生于定海白泉金山村后岙蒋家的蒋鉴,就是当中最杰出的模范保 育员之一,她被邓颖超、冯玉祥等抗战时期的社会各界人士称为“伤兵之母”“难童之母”。

  蒋鉴生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8岁时母亲去世,由舅舅、外婆带到上海抚养长大。肄业于上海裨文女子学校。

  蒋鉴后来和同济大学医学生、原籍宁波镇海的周明栋结婚,两人先在杭州开设诊所,抗战时,夫妻俩随家人一起避难到武汉。

  周家也算民国时候宁波帮里的中产阶级,婚后的蒋鉴,成了“周太太”,完全可以做一个有钱人家的“阔太太”。然而,国难当头,蒋鉴看着武汉三镇满 城的从前线转运过来的伤兵,她坐不住了!“该死的日本强盗,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我一个小女子,理应为国家做一点事。”她毅然报名参加汉口妇女后援会护士 训练班受训和实习,结业以后和丈夫周明栋一起,义务参加护理抗战伤兵的工作,在汉口第五陆军医院(伤兵医院)任护士长,任劳任怨,不怕脏,不怕累,获得上 千名伤兵的一致赞誉,由此而赢得“伤兵之母”的美名。

  抗战初期的武汉不仅仅伤兵多,流浪的难童也特别多。当时逃难的人从各个敌占区蜂拥而入,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难童,他们衣衫褴褛,蓬头 垢面,到处游荡,白天沿街乞讨,夜里蜷屈街巷,每天早晨都有冻饿而死的难童,惨不忍睹。邓颖超联络各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保育会,决心要把这些孩子救下来, 并运送到相对安全的西南地区。

  早就认识蒋鉴的邓颖超和冯玉祥夫人李德全都想到了蒋鉴,这位富有爱心的妇女。当时蒋鉴所在的第五陆军医院正好要转移到重庆,于是蒋鉴接受了一项 临时任务,由她把100多个难童一起护送到重庆。蒋鉴愉快地答应下来,这一答应,让她和数百名难童结下了一生的情缘,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在长江轮船上,百名难童的护理、生活忙得她和几位随行的老师几乎没有休息和吃饭的时间。最要紧的还是要确保孩子们的安全。长江沿岸还屡遭日本飞 机的扫射,蒋鉴要随时和船长、老师商量躲避追踪扫射的敌机问题,有时孩子们只能长时间呆在下舱。正值夏天,考虑到船舱里又闷又热,蒋鉴特意从商店里购买了 100多把扇子,每个孩子一人一把。这些孩子还不同程度地带着病,因此,蒋鉴和他的丈夫周明栋倾其家庭和诊所所有,把孩子需要的药物尽数带上,又特意到商 店里购买大量的万金油等防暑、防治痢疾的药品。蒋鉴考虑得真周到,一定是做了很多的“预案”。第一次担任这么多孩子的“临时妈妈”,真不知道要费尽多少心 血啊!

  在船上,蒋鉴细心地服侍着这群苦命的孩子。途中,她每天把难童们的衣裤等洗得干干净净,挂满船舱,这些五颜六色、样式不一的衣裤,好似船上飘扬 着万国旗,让同船的旅客们在新奇中也感受到爱的氛围、爱的力量,有不少旅客甚至还解囊相助。船舶开开停停,经过一个多月航行,船抵达重庆朝天门码头,终于 把孩子如数带到重庆临时保育院。不知不觉,这一个月里,蒋鉴妈妈瘦了许多,声音嘶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她办完交接手续要离开时,孩了们围住了她,拉手的拉手,扯衣的扯衣,有的抱腿哭成一片,死活不让蒋鉴离开:“周妈妈不要走!”“周妈妈到哪儿, 俺也跟到哪儿!”她落泪了,临时保育院负责人也落泪了。是回第五陆军医院继续护理伤兵?还是接手抚养难童?这让蒋鉴一时难以选择,她心痛不已,苦于分身乏 术!

  不久,蒋鉴接到电话说难童思念她,有的甚至不肯吃饭,她没听完电话便赶回临时保育院,孩子们见了她便抱住腿死不撒手。她被孩子们的童心感动了。

  她自小失去母爱,尽管她儿童时代生活在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但是她一定特别羡慕那些拥有母爱的同学。或许是这个原因,她对难童渴望母爱的心情有更多的切身体会。她更理解这些难童们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的就是母爱!

  她觉得她有责任去承担母亲的责任。我,就是这100多个孩子的母亲。

  在这种情况下,她接受了总会请她出来办保育院的委托。院方立即集合难童,请蒋鉴任意挑选,并向她介绍一些年纪大一点、身体好、听话好管的孩子给 她。她谢绝了这种好意,偏偏挑选那些年幼、瘦弱、多病的孩子。她说:“这些孩子特别需要照顾、医治。我丈夫是儿科医生,我是护士,有条件使他们在短时间内 恢复健康,强壮起来!”挑选的结果,100名孩童中,有肺结核的7人,支气管炎的16人,得疥疮的90人,还有贫血症的,等等。她让自己的丈夫周明栋一一 为孩子们免费救治。

  在四川合江,蒋鉴建立了四川省第五保育院。当时保育院的开办费只有1000元,这些钱仅够为孩子们购置衣服被褥、床铺书桌及办公厨房用具等。合江县提供的校址是一个破庙,破烂得不成样子,维修费不够,她把家里的钱拿出来,还不够,求助朋友赞助。她自己更是不拿一分钱的工资,成为第五保育院义务院长。

  蒋鉴在保育院的工作,不仅仅只是把难童们养大,她还要把孩子们培养成对国家有用之材。她和她的同事,自晨到晚片刻不停地轮流教读,上课是老师,下课是妈妈,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难童。

  抗战时期的西南后方,物价上涨很快。她充分发挥“定海帮”的智慧,在秋收时节稻谷价格稍低的时候,动用家族的财产收购稻谷大量囤积起来,托农事 局保管,大大节约了保育院的运作成本。蒋鉴还组织了宣传队,带领30多个孩子努力训练,每逢周末到合江各地演讲,宣传抗日,还组织公众开展捐衣活动,为前 线将士捐献御寒冬衣……由蒋鉴担任院长的四川省第五保育院,成为抗战时期的模范保育院。

  随着难童数量的增加,蒋鉴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蒋鉴病倒了。后抢救无效,于1940年10月5日逝世。逝世前她断断续续地 说:“我对得起国家、民族了。但是我没有看见抗战胜利啊!”逝世时蒋鉴年仅38岁。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连续发表20篇的追悼文章,邓颖 超、冯玉祥、邹韬奋等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追忆蒋鉴这位伟大的母亲。 蒋鉴,抗战时期的平民英雄,就这样走了。她当年曾经抚育过的100多个孩子,后来很多成 为教授、学者,成为演员、工程师,成为新中国的建设者。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22 10:24:41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伟大慈爱下的合江保育院

下一篇:巴山蜀水宝光情——直属第五保育院院史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