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一个离休老人的回忆——在歌乐山第六育幼院的日子(下)
2017-08-29 10:14:32  来源: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网 作者:傅震垣  点击:  复制链接

(三)

  直属第一保育院比起那时的公私立小学还要正规得多,课程一个年级衔接一个年级,院内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学习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生产劳动都有完整的一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指导思想方面,表面说的是秉承宋美龄的办院思想,实际上是尝试着马列主义儿童公

  育的理念,并吸收了解放区的办学经验、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当然也注意了宋美龄办院思想的合理部分和中国传统教育中的有益的东西,把这些都融合在一起,渗透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院内每个学期的工作计划,大都出自傅淑华同志之手,傅淑华同志在直属第三保育院工作时,许多管理条例、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也都出自她之手,可以说是赵君陶同志和她两人开创和主导了三院的工作。计划中自然不能提这些指导思想,但实际工作中却贯串了这些思想,办得有声有色,不是一般人以为的那样是难童收养所。

  第六育幼院继承了直一院优良的办学传统,院名虽改了,但教育的实质内容并未改变,可以说是后保育院时期。无论是原保育院时期的学生,还是后来各育幼院合并过来的学生,大都为贫困人家的子女,稍加引导,很快就能提高她们的政治思想感情和分辩是非的能力。这方面老党员刘力生同志的工作做得特别出色,深得学生爱戴。就是新合并过来的,原来对共产党抱着敌视态度的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转化了。

  那时我白天工作,晚上却偷偷地阅读挺进报和收听新华社播放的消息,阅读一些马列主义的书刊,如联共党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等。有时也听傅淑华这位革命的老党员叙述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艰难历程、经验和教训、党的优良传统,还交换对当前国内外大形势和院内外情况的看法,并研究相应对策,有时一直谈到深夜。这些不仅有利于巩固这个据点,也为解放后我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8年上半年学期快要结束时,有武汉大学同学来邀我到北碚兼善中学工作,他们那里急缺英语教师。当时正值重庆地下党遭受破坏之后,傅淑华同志考虑到院内外复杂的情况,觉得分散一下也好,就同意了我去北碚。暑假过后,歌乐山育幼院平安无事,开学时我就又回到了六育,一直工作到49年2月去武汉,9月又随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返回重庆。

(四)

  重庆解放后,年龄大一点的学生都参军,或参加工作,或升学,无论是参军、升学和参加工作的都表现不错,这与她们当年在院内从政治上、文化科学知识上、品德行为上、身体健康上、生活能力上打下的良好基础分不开。

  如今55年已经过去了,徐篆、傅淑华、刘力生及其他一些老一辈革命的教育家都已先后去世,活着的已不多,就是那时的儿童也已是70左右的人了,最小的也有60岁,也都成了老人了。但这些老人们心中都永远怀念着她们在儿童时代曾为之呕心沥血的老师妈妈们。如今的保育路两边,当年栽种的小树都已挺拔参天,浓荫密茂,仍然生机勃勃;云顶寺上空飘浮着的白云,仍旧是千载悠悠!人生有限,大自然却生生不息,让它们作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在歌乐山上留下的这段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充满爱心崇高事业的见证吧!

附录:徐篆、传淑华、刘力生等同志简历

  徐篆,照片右起第一人。中共党员,生于1897年,山东枣庄市人,毕业于枣庄师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为一与我党长期合作的无党派民主人士,曾任战时儿童保育会临时保育院院长,抢救战区儿童,后又在泸州七院,北碚直三院任总务、教务主任、歌乐山直属一院院长等职。解放后先后在重庆市妇联、北市妇联任妇女儿童福利部长,后辞职去中央教育部从事她心爱的幼教工作。50年在北入党,1976年病逝。相片右起第一人为直一院医务室主任,老党员师哲同志。解放后在北任中国防痨协会理事长。

  傅淑华,中共老党员,生于1901年,湖北省麻城市人,毕业于武昌中山大学。1926年加入共青团,27年转党。抗战前曾任湖北省地下党省委宣教委员。中央长征后失去与党的联系,38年经由董必武、邓颖超二同志介绍重新入党,任董老机要交通员。后派往战时儿童保育会泸州七院、北碚直三院、歌乐山直一院,以教务总务主任等公开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由南方局妇委直接领导。解放后任重庆市妇联秘书长兼重庆妇女联谊会理事长。53年病逝。

  刘力生,中共老党员、老红军,生于1905年,四川泸县人。成都大学肆业一年,曾参加刘伯承泸县武装起义,后转入地方,先后任泸县、宜宾、乐山等县县委书记。抗日战争期间,在沪州七保育院,歌乐山直一院、第六育幼院任教师,从事儿童保育工作。解放后任六育幼院院长、重庆小学(市府市委机关直属学校)校长、重庆三中支部书记、教师。1979年离休,经四川省委组织委批准享受地专级政治生活待遇。1998年病逝。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29 10:15:19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一个离休老人的回忆——在歌乐山第六育幼院的日子(上)

下一篇:宋美龄在汉口的一段往事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