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的烘炉场、荣昌的白象山,是国立第十五中学(国立荣昌师范学校)的先后校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许多保育生却长远地记忆着这两个地方。近些年我住家的附近有个叫永昌坝的地方,每当经过那里,很自然地引起许多对十五中的回忆——就因为“永昌坝”地名中有永川、荣昌的各一个字。
烘炉场地处山区,据说原先有个姓彭的人在这里造了一个小王宫,准备做小皇帝。小皇帝未做成,小王宫就成了后来的文庙,我们教室就在这里。这是很富丽堂皇的一栋建筑。进门后的畔池和门前的大黄角树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仿佛还看到了一些头上绕缠白布、穿着长衫、打着光脚、牵着猪牛的农民在大树下,在长衫襟下、袖中捏着手指讨价还价的情景。经过一条青石板路,穿过一段街廊,就到了武庙,那是我们就寝和吃饭的地方。大家穿着木板拖鞋——一种自制的、不花钱的鞋子,它几乎是十五中的制式鞋,走在路上,啪嗒啪嗒的声音,就仿佛在跳踢踏舞。街那边的操场坝,是我们早操、跑步的地方。长期习惯以童音高唱:“我们离开了爸爸,我们离开了妈妈……,”一下子该唱“伟大民族抗战,燃起了正义的火光……”,顿时觉得自己的喉音变得宏亮、雄厚有力了。是啊!我们已经结束了小学的课业,跨进了中学的门槛。
烘炉场产煤,操场旁就有一个小煤矿,矿工们与我们这些学生有着友好的关系。夏天,我们推着小煤车下到井下去看工人采煤,他们光裸着身子,汗水在他们黑亮的皮肤上流淌,很是辛苦。冬天,我们到矿工的休息屋里去烤火,矿工也不拒绝,并关照说:“烤火就莫烤鞋子,烤起鞋子就特别臭。”
烘炉场武庙后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一个寨子,那是有钱人住的地方。山后有一条不小的溪流,那是我们洗衣、洗澡的地方。我们先把衣服洗了铺在大卵石烤着、晒着,再下水游泳,游完泳衣服也干了。水中有一个石洞,扁扁的、弯弯的,我们从这头游进去,从那头钻出来,心情很紧张,但谁都愿意去试试。
小街上平时很安静,逢三、六、九赶场,就很热闹。50年代黄金轩同学和我在成都回忆烘炉场时,还想起了一段顺口溜:“烘炉操场坝,煤炭未涨价,每担二十元,两筐装不满,一筐装不下,你若有不信,请来搞一下。”
1977年的秋天,阔别30多年后,我一人回到了烘炉场。我是从双石桥坐永荣矿务局的小火车到达文庙旧地。文庙没有了,黄角树也没有了,原址上盖了一栋楼房,挂着“永川县烘炉乡人民公社”的牌子。文庙的一些旧墙角仍依稀可见,文庙右侧原来老和尚住的平房和门厅,居然还存在着。与几位公社干部闲聊,年轻人不知道30年前这里是一批流亡学生读书、生活过的地方;倒是在一家小饮食店吃面时,问一个老者:“大爷,你晓得抗战时这里办有一所中学?”老者说:“是有一个难民学校,后来都走了……”
武庙也没有了,原址成了一个铁匠作坊,操场坝已是永荣矿务局的宿舍,盖了几排平房。
我原想找个小旅馆住下,第二天去当年洗衣游泳的地方看看;但后来还是带着多多的感慨,无限惆怅地匆匆离开了。
十五中在永川建校,基本上利用了烘炉场的原有的建筑稍加改造而已。十五中在荣昌建校,卧佛寺可利用的面积不多,就在山坡上盖了简易的平房当教室,在烈士墓的一边和西北角盖了几间平房当男生寝室。还有大门进来的大礼堂,都是新盖的,这是两地不同的地方。
次日到荣昌后,先找到了胡长明同学,由她陪我重游白象山。成渝公路旁的白象山,已是面目全非了。上述的那些建筑早就没有了,而巍然的卧佛寺呢?解放初期胡方太同学在参加成渝铁路的通车典礼经过荣昌时,还看到了它;但其后,正在当地政府拟申报作为名胜古迹保留时,在一次暴风雨中寺庙大梁倒塌后,也就逐渐消失了,就连白象山也被采石开平了。我站在原址上,不禁又是思绪万千,心中默默地呼唤着:“当年白象山的同学们,你们可好!你们现在在哪里?”除了白象山南面橘林仿佛依稀外,一切都已湮没,都已没有当年的模样了。
我们走到濑水河畔施济桥旁,当年同学们提着木桶、端着盆子来此洗衣、洗澡,仿佛还是昨日之事。但比起记忆中的濑河,似乎河面变小了,河水也变混浊了。
记得当年桥下有许多小木船,有一次我和魏福茂、周裕梅、杨宗英四人划了一条小木船,在濑水河上畅流……
任天觉同学陪我在街上走访。荣昌县当年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县,它盛产夏布、纸扇、桑蚕、荣昌白猪等。虽然街还是原来的,但旧时的平房大多变成了二层以上的楼房。比较起来,1977年市区还不比当年的繁华。原来一进城门右侧有一条长长的货廊,卖日用百货、布匹、绸缎,现在没有了。找到了敖家巷,当年被称为“好吃街”,那里的牛肉面真解馋。有一次胡方太同学拿到了一点稿费,请我去吃过,真好吃,现在都改作住家了。
来到了原来的汽车站,记忆中那是热闹的地方,做烧饼的把擀面棒敲得噼啪作响,还有熏烤摊,真吸引人。卖花生、卖橘子的有时不用秤而用簸箕。记得一次,胡方太晚饭后来找我,我问:“又有牛肉面吃吗?”他说:“没有,烟瘾发了,跟我奔汽车站看看,是否能‘弄’一包来。”到了那里,未能得手,只得空手而归。几十年后在北京胡方太家中一起回忆这些往事,不禁大笑。他还记得卧佛寺殿门的对联,右联:问佛祖缘何睡到,左联:看世人不肯醒来,横联:千古一睡。
多才多艺的方太因操劳过度且烟酒过量而过早的辞世,让我们为他惋惜。
回忆是惆怅的,回忆也是欣慰的。在十五中成立60周年的日子,写下这点纪念文字,愿更多的人回忆起烘炉场的歌声和白象山的笑声。
1947年荣师自治会成立,第一任主席为张宝玉。为了迎接当年校庆,组织了球赛、话剧、歌舞以及查账等多项活动。篮球冠军为“山鹰队”,排球、垒球的冠军和篮球的亚军皆为“雏鹰队”所得。
上图为篮球赛后由张宝玉和体育老师胡进向冠军发了奖旗。左起:胡进、古荣璞、黄德生、XXX、肖登安、李治修、郑僚生、张宝玉、黄庆祥、张鲁。
上图为雏鹰队合影。前排左起:赵德善、傅致君、曾万里、李鹤龄、副队长熊骞举、队长危富元、洪玉林、张圣才、罗光荣;后排左起:张其义老师、吴荣新、徐学儒、赵裕江、廖子仲、贺意诚、军训教官唐振邦、校长王晓春。
上图:烘炉场文庙早已拆除,在原地盖起了乡政府办公楼。1986年从美国还乡寻访故址的姚毓霖同学(左三)同四川的裴金全(左一)、马良福(左二)、任天觉(左四)在国立十五中故址合影。
1946年2月乙组全班同学:杨传声、程焕荣、杨泽渊、严典先、李远志、何长煜、杜能则、李德义、黄金轩、黄心林、龚乃传、肖登都;二排左起:苏国信、李荣灿、李敦恭、张惠智、郑定辉、洪佩卿、傅广惠、殷应举、张广金、蒋君楷、魏福茂、张逸民、黄金松、叶如才、毛成群、陈本立、李文薮、尹宽洲、宋正清、黄辅桢、刘金远、阮庆祖、华衍宗、陈精忠、关昌福。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8-31 11:02:5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老师指引我们学走路
下一篇:直属第五保育院教职员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