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初,抗日战争益加激烈,战区不断扩大,无数儿童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中国共产党和爱国进步人士以及一些有宗教信仰、有慈善事业心的人,为了增强长期抗战的力量,为保全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生机,发起、筹备、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动员、组织各界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紧急行动起来,抢救、保育战时儿童。
1938年3月lO日,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成立,各省以及香港、南洋等地相继成立了2O多个分会。总会立即派员到徐州、郑州等战区前线以至沦陷区附近,不畏艰难险阻抢救受难儿童,沿平汉、津浦等铁路线,收容、护送一批批难童到武汉临时保育院集中,并分批向重庆、长沙、南宁、贵阳等地疏散。
1939年1月,四川分会第三保育院(简称川三院或五通桥保育院),在四川省犍为县五通桥镇(现称五通桥市)多宝寺成立。陆续收容、保育从重庆、自贡等地疏散来的难童,前后总计470多人。
一、组织机构
川三院是完全按照战时儿童保育会的章程和工作计划大纲建立起来的。其经费则由四川盐务局提供(五通桥、自贡一带盛产井盐),院务工作受盐务局指导。师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战区,一部分为本地人士,在战前曾从事过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教育工作经验。
前后担任院长、副院长的有汪××(男,南京市人)、章文(女,江浙人)、张腾辉(女,四川人)等人。院长以下,设总务处、教导处、保育处、生产处、医务室等机构。总务处负责物资供应、膳宿管理等工作;教导处负责组织教学安排、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升留级、毕业升学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保育处负责学生品德教育、幼儿保育、生活指导等工作;生产处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指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艺。热爱劳动,使之具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二、日常生活、学习概况
和全国各地战区受难的儿童一样,川三院学生的家园遭受日寇侵占,亲人离散,生死不明,经过长期颠沛流离,由皖、豫、鄂等省长途跋涉来到四川,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物质上一贫如洗,其中许多人还染上了各种疾病。他们年龄大的14一15岁,小的才4—5岁。院方为了使他们能尽快地安定生活下来,并能得到文化学习的机会,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他们的衣、食、住、学习、劳动创造很好的条件。
在日常生活用品方面,每人都有一份里外齐全的服装和鞋袜,如可供换洗的衬衣、衬裤、制服等,另外每人还有棉背心、棉大衣做冬季御寒之用。每人还发给脸盆(木制)等盥洗用具,存放衣物的手提藤箱一个。考虑到四川雨多,每人还有斗笠一顶。在住宿方面。宿舍中一律是双层木床,每人一个床位,床上有棕垫、被单、被絮、被罩、凉席、枕头、蚊帐等,定期换洗被罩、床单等。
院有医务室,配有专职医务人员,定期为学生检查身体、接种防疫苗,使学生得小病能及时治疗,疑难重病转院治疗,因此未发生过因治疗不当的死亡事故。学生刚入院时,病号较多,许多人长了疥疮,在医务人员的诊治、护理下,很快得到了康复。
在伙食方面,一日三餐。早晨为大米粥,以咸菜、煮蚕豆等佐餐;午、晚为大米饭,两到四个炒菜,经常有荤菜,每个人都可以吃饱,有足够的营养。
全院根据学生的年龄、过去的学历和实际文化水平将学生分班。年幼的入学前幼儿班,有女保姆照料他们的生活。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各班有级主任老师进行学习和生活指导。一年分为三个学期,无寒暑假。实行半工半读制,两个班共一个教室。上午在这个教室上课的班。下午去参加生产劳动;上午去参加生产劳动的班,下午回到这个教室上课,一星期一轮换。每星期一按当时规定要举行总理纪念周仪式,仪式后体息,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用来料理个人生活。星期二到星期日为上课和生产劳动日。每天清晨,敲过起床钟后,学生们就立即起床,整理内务,到盥洗室漱洗后.各自携书本到教室或操场进行早读。早饭前半小时集合进行早操和举行升旗仪式。然后各桌派一人去食堂盛饭,其余同学由值日生领唱抗日歌曲。歌唱毕,排队依次进入食堂入座,等值日生吹用餐口哨后,才能举筷进食。每餐用餐时间约2O分钟,吃完饭,各桌自动把碗筷收拾好,等值日生吹哨后方可离席。每天中、晚饭的全过程也是如此安排。整个用餐过程均保持肃静,同学间能相互谦让。早餐毕,上课的班级进教室。劳动的班级到山下农场和工场劳动。下午下课或收工后,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外活动。同学们可在运动场进行各种游戏,荡秋千。打球等活动,然后举行降旗仪式,接着吃晚饭。晚上有一定的晚自习时间,然后就寝。每天的生活、学习劳动,十分有规律。
在文化学习方面,课程设置与普通学校相同,课本、文具、作业本、纸张都由院方供给。教师特别注意贯彻抗日思想教育和形势教育,让学生懂得持久战必能战胜日寇的道理,并谆谆教导学生把对敌人的仇恨和对亲人的怀念,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每门课程的内容都很充实,讲解清楚。作业要求也高,同学们都能自觉地抓紧时间预习和复习功课,及时完成作业。每天除早读外。晚上均在规定的教室或饭厅进行晚自习,在微弱的桐油灯光下,几个同学围坐一桌,或演算,或作文,或阅读课外补充读物,或练习书法。每周有作文和周记,要写一页大字,可按个人所好临摹颜、柳、欧、黄等帖。
生产劳动的内容也极为丰富。院里设有农场和工场,供学生进行生产劳动之用。按学生年龄、性别、爱好的差异,有的到农场学放羊,种菜;有的从事生活后勤劳动,如磨豆腐、理发、打草鞋;绝大多数是学习纺纱、织布、织毛巾、织袜子等生产劳动;许多女同学还学习刺绣、缝纫等。所得产品供自己消费,还可做商品销售。农场和工场有专门的教师和技师进行组织、技术指导和成果考核等。学生在掌握一门生产技艺之后再轮换学习另一种生产技艺。
三、亲密的师生关系
大部分教师和工作人员来自沦陷区,他们对敌人入侵、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有切身的感受,因而他们对失去父母,失去家庭的战区儿童有着亲切的感情。他们把年幼的学生视作自己的子女,年纪略大的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倍加爱护。学生也把老师们当作自己的家长或兄长,极为恭敬和尊重。尤其是幼儿班和低年级小同学,把照顾他们生活的保教人员称作妈妈。每天晚自习后,年长的教师如吴印若老师等从办公室回宿舍,总有同学去给他们掌灯、搀扶。许多同学毕业升入初中学校之后,还和他们尊敬的老师保持书信联系,寒暑假期间还徒步百里去看望老师。老师在几十年之后,还能叫出学生的名字,记得他们当时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还能讲出他们的身世。
同学之间、从籍贯来看,皖、豫、鄂各约占三分之一。其他省籍的甚少。许多同学是同县、同村人,甚至原来就是同学或亲戚关系。有的就是兄弟姐妹同时流亡,同时进入保育院的。如安徽寿县籍姓方的同学有7—8人,他们是同宗。姓毕的也有好几个,或者是亲兄弟姐妹,或者是同族的亲属,又如尹常德兄弟4人,张广金兄弟姐妹3人。两姐妹、两兄弟的更多。如郭铭铎、郭二铎;曹书贞、曹书芸;桑秀兰、桑秀英;闵梦筠姐妹;萧咸松、萧咸清等等。张素贞、张仪贞、张兰贞姐妹及弟弟张家扬是他们的母亲带着进保育院的,他们的母亲担任照料幼儿班及生活后勤管理工作,同学们都亲热地称她张妈妈。同学间形成了大同学照料小同学的好风气,年龄大的以姐姐、兄长口吻称呼小同学,小同学也以弟弟、妹妹那样的态度来尊重大同学。同学相互之间能相互关心,团结友爱,关系融洽,很少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川三院老师有:章文(女,院长)、张腾辉(院长)、张连珍(院长)、汪××(男,院长)、吴印若、余咏仪(教导主任)、羌绍桢(保育主任)、徐承溥(生产劳动主任)、许术汉(总务主任)、何凤笙、曹颂芳、邵体文(女)、蒋解颐(女)、金映雪(女)、吴伯和(童军教官)、孔青池(技师)、李玉华(医生)、徐医生(女)、邵妈妈、张妈妈(均为保育员)等。
四、精心育才
五通桥战时儿童保育院的学生和全国各地战时儿童保育院一样,来自不同省份,不同的社会阶层,个人过去的家庭情况,自己的经历和遭遇有差别,学生个人的性格、素质也各不相同,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他们都是抗日战争的后备力量,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战时儿童保育院不是单纯慈善收容机关,而是肩负着为国育才的神圣职责。从院长到教师到一般工作人员,都有这个明确的指导思想。他们除给学生以亲人般的慈爱之情外,更注意培养他们德、智、体、劳的全面发展。教师十分注意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循循善诱,熨平每一个儿童的精神创伤,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文化、学习劳动技能,并注意组织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教育活动,把自己培养成为坚决抗日和建国的有用之才。
在学生中,把学生组织起来,全体学生为一大队,有大队长一人,下设学习股、生活股、纪律股、卫生股、纠察股等等。每股有干事5—7人,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如每天都有人负责检查寝室、教室以及环境卫生,并记分公布。因而同学们十分注意做好内务整理及卫生清扫工作。床上被子折叠得方方正正,还要用夹板夹一下,摆得横成行,竖成线。地上床下东西也必须摆放整齐。从小就形成一种雷厉风行的作风。经常组织文艺活动,每逢儿童节、迎新年,全院举行同乐会,演出师生共编的节目,除演唱抗日歌曲外,还演一些控诉日寇暴行,积极参加抗日,动员各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献金救国等节目。还组织学生参加五通桥各校联合举办的演讲比赛及有关抗日宣传游行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扩大社会影响。平时还组织学生参加帮厨活动,和炊事人员共同搞好伙食,学生从中也提高了社会工作能力。
1939年12月25日出版的《难童教养》月刊创刊号上,发表了当年担任五通桥战时儿童保育院保育处主任工作的羌绍桢先生撰写的《对于保育院儿童训导上的管见》一文,充分体现了当时院方和教师们精心育才的情景。羌文如下:
全国所有的儿童教养院保育院慈幼院,除了极少数的几个是专门教养出征军人子女之外,其余的都是教养战区里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孩子。实在是比训导普通学校的儿童来得困难。原因虽多,但是分析起来,不外下面几种:
(一)儿童来自战区,脱离爸爸妈妈,精神上不免起了一种变化。
(二)有许多儿童,言语习惯上多不相同,加以他们原来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也不一致。
(三)无家可归或年幼的儿童。无法调查他们的家庭情况,不能知道他们的底细。
(四)被社会上一般人认为“难童”,对自身失去了“自尊”的心理。
因此,训导这许多儿童,颇非容易,本人调查过好几个保育院的儿童生活情况,得到几点普通学校不常见,不易见的情形。
(一)私逃 这是无庸讳言的事实。也许是每一个教养院所(除了出征军人的子女)里都发生过的。他们有的是一个人潜逃,也有是结伙私逃。推其原因,并不是因为物质供给的太差。或是受了教师的严厉责罚,而是:
甲:生活不习惯;
乙:精神苦闷或失常;
丙:去寻找父亲母亲或是亲戚;
丁:去当兵杀敌;
戊:想回到老家去。
(二)忧郁 脱离了家乡而觉得难受,成人尚且难免,何况于儿童。由“难受”而“妄想”,造成了极度的“忧郁”,失去了儿童的天真活泼。有时稍受刺激(如接
到家信或是听到家人死亡的消息等)便会痛哭流涕得不能自制,积郁越多,忧郁得越厉害。
(三)多病 甲:精神上的,虽然没有精密的统计,但是患精神病总是不在少数。有的儿童亲眼看见父母被炸死的惨况的,有的儿童自已是炸弹底下爬出来的,有的在流浪生活中,经过了不少的惊涛骇浪,种种重大的刺激,间接直接予他们精神上的打击。还有许多儿童和家庭取不到联络,或是听到了不幸的消息,由于“思家”“忧都”而造成了精神病。
乙:身体上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两种痛苦,影响于身体健康者极大。“面黄肌瘦”“疮疥满身”这是最普通的病症。
(四)粗暴 因为心理的不健康,或是家庭教育的未能注意,养成粗暴的举动。他们很容易动怒,遇小事,便会“大打出手”,有时为要发泄积闷或是忘掉痛苦,便故意的做那种明知是粗暴野蛮的举动。一个孩子想起了父母被炸死的惨况,痛恨日本鬼子,握紧了拳头,借个同学来出出气。也是曾经发现过的一幕。
从上面的情形看来,“训导”是谈何容易?所以担任教养院工作的职教员,除掉有意义有道德和优良的服务精神的条件之外。我以为要收良好的“训导”的效
果,下列几项是可以注意的:
(一)予儿童以家庭之爱。教师要有慈母的心肠,热忱的态度,以家长的一切责任,放到自己的肩上,指导他们读书做事,带他们游戏谈天,给予他们一种慈母的爱,他们的精神上,一定可以减少许多的痛苦。
(二)注意儿童思想的启发。他们的“忧郁”、“难受”、“好斗”,我们当然要想法诱导他们到正当的道路上去,同时更应该启发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认识努力的途径。
(三)满足物质享用的供给。我们当然是不可以尽儿童享用一切物质,使他们尽量享用而获得快乐,可是,有时候一个儿童接到了家信,感叹之余,没有信纸信封写回信(现在各保育院每月发明信片一张)他们便会“日夜不安”、“痛苦异常”有,假如能够替他们解决困难,他们便会欣然自喜了。所以,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我们应该予以满足的供给。
(四)培养儿童团体生活兴趣。如指导他们举行同乐会,组织各种活动团体,使他们从团体生活中,得到乐趣,生活就容易习惯了。
(五)培养儿童自尊的心理。我们不能轻视他们,处理儿童的问题时,要持有“公正”、“宽大”、“慈祥”的态度,随时随地鼓励他们“自重”,教导他们,养成他们“自尊”自重的心理。
(六)注意积极方面的训导。训导方法,最好注意多用积极的诱导,少用消极的惩罚;注意积极的鼓励,减少消极的限制。
现在各教养院保育院慈幼院里的训导工作,负责者不是教导处就是保育处,其实凡是职教员,最好能,集合在一起,时常商讨儿童训导上的问题,融总务,教导.保育,生产劳动,医务卫生等各处的职教员于一起,取同一的态度,分全院的儿童为若干组,每一位职教员负责一组儿童的训导工作,每组人数不多,不但指导便利,而且也容易明了他们的个性。关于这一部分问题,容有机会,再另文讨论。
五、升学、就业及其他
经过院方和老师们的悉心教育培养,川三院的学生学业不断进步。1939年夏盐务局负责人到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突出,决定推荐一批升入贡井一个中学学习,经过考试,该中学最后选毕汝訚六人入学。这是川三院的第一届毕业生。1940年夏第二届毕业生方心馀、方秀颖、毕汝琮、张仪贞、苏文锡、魏先知、缪玉仙、郭铭铎、陈玉珍(陈玲)、何其盛、韩裕本、桑秀兰等25人毕业,经盐务局安排,保送到四川万县世界红十字会万县慈幼院中学部(又称私立印川中学)学习。第三届毕业生李培华、曹书贞、张良真(白欣)、刘凤琏、危廉志、熊华珍、周香珍7人,于1941年毕业,升入五通桥通材中学学习。以上三届毕业生中的一大部分,在国立十五中成立后又转入国立十五中学习。
此外,有一些学生在川三院就学期间,应永利化学公司等单位招工考试后离院就业。去永利化学公司工作的有陈集仁、陈玉生等人。前后就业的有数十人。
随着几届毕业生离校,抗日战争也进入了艰难阶段,物价飞涨,各地保育院经费来源逐渐困难,保育总会决定将保育院作适当合并。1942年川三院奉命合并入贡井战时儿童保育院(川六院),办得颇有生气的五通桥战时儿童保育院就此结束。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8-08-09 16:50:4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智澄与西北儿童教养院
下一篇:诞生于武汉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