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孩子剧团演出1(前排左一为少年刘炽)
“他是我们延安长大的孩子”,周恩来曾这样多次地向人介绍作曲家刘炽。刘炽,红军里的一个小鬼,受着延河水和陕北小米的哺育而成长的作曲家。周恩来关怀他,爱护他,熟悉他。
三个小红军与老红军赵品三(前排中为刘炽)
“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1945年8月16日晚上,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周扬站在东山上几声高喊,鲁艺沸腾了!刘炽症患着疟疾,又冷又抖,捂着几条杯子。一想自己是鲁艺秧歌队的领头,跳秧歌游行不能没有他,便被子一掀,打着火把,蹦跳进狂欢的队伍。从桥儿沟到延安城有七八里路。只见一条条火龙向延安城蜿蜒着,群山被照亮了,延河的水波里也跳动着火。鼓乐声中,欢歌声中,刘炽忘情地跳着秧歌。一直跳到宝塔山顶升起了黎明曙色。下山后才发现,疟疾“跑了”。
孩子剧团演出2(上排中间为少年刘炽)
不久,党中央决定组织干部挺进东北,刘炽兴冲冲地报了名。可宣布名单没有他,他急了!从1936年12月25日在云阳参加红军来到了延安,在红军大学,在抗日人民剧社,在鲁迅艺术学院,生活了8个年头。是延安的小米汤、延河水滋养他成为作曲家,他深爱着延安。而挺进东北,与蒋介石进行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伟大斗争,刘炽把它看作是艰苦的磨砺,是无上的光荣。早在西安跟张寒晖学唱《松花江上》,他就有了对东北大地的神往,刘炽这个充满热情想象而不太循规蹈矩的小伙子,陡地心头一亮,他想到了周恩来副主席。
鲁艺三期师生(中间行自右数第六位上为刘炽)
在刘炽的心目中,周副主席是位宽厚仁慈的长者。舞会上,刘炽用笛子即兴吹奏迎宾曲,总是在周副主席落座时恰恰一曲终了,周恩来朝他颔首而笑,多么和蔼可亲。1943年,刘炽在秧歌剧《减租会》中改编了一曲《翻身道情》。后来在延安,凡是招待贵宾(如美国的赫尔利、国民党方面的张治中等)的音乐会上,周恩来都点名刘炽独唱《翻身道情》,而且总是击节鼓掌给他以鼓励,刘炽的歌声也便更加高昂嘹亮。对,给周副主席写封信,请求周副主席批准!8月的延河正发大水,他不会游泳,便在岸边徘徊。恰巧陈赓将军骑着马经过这里,便问:“小刘,等谁?等女朋友?”“不,我写了封信,要给周副主席,水大,过不去。”“我正好去开会,帮你捎过去吧。”刘炽十分感激地把信交给了陈赓将军。
8月24日,延安文化界人士在交际处礼堂为即将赴东北、华北的两个文艺工作团举行欢送会。休息时,刘炽窜到了前面,怯怯地问周副主席信收到了没有。“收到了,收到了!”周副主席的语调是那样的温和平易。周恩来似乎从这个革命青年的眼神里看到他心头燃烧的火,脸上掠过了一丝笑意,便转身向周扬说了:“小刘要求挺进东北,是好事嘛,就让他去闯闯吧!”
周副主席批准了他的请求,可就在他获准加入干部挺进团的同时,系领导说他越级写信是无组织无纪律,给了他警告处分。刘炽一高兴,连洗脸的瓦盆也给摔了。……
“作曲家、指挥家是个什么官?”
早期延安秧歌剧-1943年《赵富贵自新》/右起第一位为刘炽(刘炽作曲)
1949年7月,新中国诞生的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刘炽作为东北代表团的成员出席了这次文艺盛会。
在东北,他用自己创作的歌转战了4年,创作了《人民胜利大翻身》、《生产忙》、《解放军打胜仗》、《钢铁部队进行曲》(现为《三十八军军歌》)、《工人大合唱》以及歌剧《火》等作品。可以说,刘炽没有辜负周恩来的希望。
这次大会由周恩来主持,会上演出了刘炽的《工人大合唱》。最后一曲混声五部合唱《建设祖国》优美情深,表现了人民对未来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动人情怀。这正好是向周副主席汇报,是他献给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第一个大型作品。
7月6日,周恩来给大会作政治报告。休会时,在外面的席棚里,刘炽和东北代表兴致勃勃地交谈着。突然头上被人轻轻地拍了一下,抬头一看,他高兴地蹦了起来。
“周副主席,您好!”
“小刘炽,你也来啦。几年不见,你可真长大了嘛!”
接着周恩来又关切地询问起他的近况。
这是离延安后刘炽与周恩来的第一次重逢,真是高兴激动呀,一时间有好多的话涌向喉头,可那场面、那时间不允许他全部倾倒出来,只是作了简短的汇报:
“挺进东北后,我一直转战,宣传鼓动群众,搞作曲和指挥,这次会上演出的《工人大合唱》,就是我在哈尔滨为全国第六次工代会写的……”
周恩来听着,望着这延安长大的孩子露出了淡淡的微笑,目光里又融进了某种思考。
周恩来继续作报告。其中着重讲到了文艺工作者,搞文艺的专家,不应计较什么待遇,去攀比当什么官,作什么长。他说:“艺术家当官,不就是能做个文工团团长、剧院院长吗?到头了吧?…… 艺术家越是做得时间长,年头久,就越能深入到人民心中,人民会记住他。”说到这里,周恩来突然话锋一转:“今天到会的有个小刘炽,他在东北工作,成了作曲家、指挥家。他是我们延安长大的孩子,现在都长成青年了。你们说,作曲家、指挥家是个什么官?”
这是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刘炽身上…… 周副主席当众表扬了他,他没想到,却把周恩来的话深深地刻在了心上:“艺术家应当把精力用在艺术工作上。”多少年来,他把头埋在创作里,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崖畔上开花》、《祖国的花朵》、《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责任编辑:谢妙 最后更新:2017-12-11 10:22:3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