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的和战抉择
2017-05-17 16:17:00  来源: 新浪历史 作者:杨奎松  点击:  复制链接

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一寸山河一寸血",号召全民抗战

  蒋介石在七七事变后的决策过程,在相当多研究抗日战争的论文论著中均有叙述和研究。围绕着蒋介石及国民政府事变后在和战问题上的态度变化,以及事变后由北到南的军事战略的变动,海内外学者间也有过很多讨论。迄今为止,人们不仅在过去长期存在争议的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是否主张抗战的问题上,已经很少歧异,而且除少数学者对蒋发动淞沪作战的意图和效果持否定怀疑态度外,多数学者还对蒋的这一决策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文无意挑战或商榷已有的任何观点。在基本肯定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仅试图较多地根据蒋介石相关日记的片断,来尝试重建事变发生后,蒋在瞬息万变的政治、军事和外交局势,以及纷至沓来、矛盾冲突的种种信息与意见面前,如何于进退维谷之间,时而主和,时而主战的尴尬场景。显然,以往的研究较多地注意到的是蒋介石选择和战的结果,而非其过程。问题是,太过注意结果,人们很容易围绕着事变发生后几个月时间里蒋的这样或那样的言论各持己见,却忽视了事件、局势变动以及受此影响的蒋介石认识过程的渐进性。而这种做法又势必会因无视当时形势乃至蒋所面临选择的极端复杂性,使我们的判断容易简单和武断。因此,不论蒋经历这一过程后最终走向抗战给他和整个国家带来的结果如何,作为一国统帅,在当时条件下绞尽脑汁、担惊受怕,以至焦头烂额的决策经历,也许比他最终选择了什么,还更值得研究历史者给予关注。

  一、如意算盘:以进为退,局部解决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于次日得到确报。对日本此次侵略行动的准确判断,成为蒋决定和战的关键之点。但是,经历过1935年那场心惊肉跳的华北事变之后,平津地区发生过太多大大小小类似的冲突,蒋已多少有些见惯不怪,故一时间亦未感到特别紧张。他在当天的日记中推测道:“彼将乘我准备未完时,逼我屈服乎?抑将与宋哲元之为难乎?迫使华北独立乎?”在蒋看来,此一事变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日本可能乘机割占华北,或以武力促成华北特殊国的建立。基于1936年蒋自己在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上对“最后关头”一说所做的解释 蒋介石1936年7月10日在中国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就“最后关头”这一表述所做的解释为:“从去年(指1935年——引者)十一月全国代表大会以后,我们如遇有领土主权再被人侵害,如果用尽政治外交方法而仍不能排除这个侵害,就是要危害到我们国家民族之根本的生存,这就是为我们不能容忍的时候,到这时候我们一定作最后之牺牲。所谓我们的最低限度,就是如此。”他断不能容忍华北走上伪满洲国的前途。因此,他不能不开始考虑要不要应战的问题。问题是,“我之决心应战,此其时乎?”注意到蒋信心满满地估计:日方此时“实无与我开战之利也”,可推知蒋对应战可能导致大战的危险并无深切的认识。

  日本这时驻屯华北的军队,仅为混成第四旅团6000人,而驻守冀察平津地区的宋哲元第二十九军,连同地方保安部队,总兵力约10万。这正是蒋估计日本当不至有计划借机对华开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因为长期以来对导致中央军势力退出河北平津地区的何梅协定感到不满,蒋也正想利用这一机会使中央军重回河北地区。因此,既是为表明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也是为中央军重回河北制造理由,蒋在事变发生后,几乎马上就下令孙连仲、庞炳勋、高桂滋及中央军李仙洲的第二十一、关麟征的第二十五等6个师的部队动员并北上。

  7月10、11两日,蒋介石接连得到消息称,日本关东军态度强硬,并已增兵关内;日本天皇亦从外地赶回东京,日本内阁也有增兵华北计划。对此,蒋仍不予置信。他相信,日本此次挑衅的目的在华北,而不在整个中国,增兵仅为逼迫中方屈服而已。因此,蒋介石依旧坚持强硬态度,非进兵河北不可。当有传言说宋哲元意欲妥协时,蒋当即电告宋称:“卢案必不能和平解决,无论我方允其任何条件,而其目的,则在以冀察为不驻兵区域,与区内组织用人皆得其同意,造成第二冀东,若不做到此步,则彼必得寸进尺,决无已时。中早已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毋为瓦全,以保持为我国家与个人之人格。” 而得知宋哲元有意阻止中央军入冀,蒋更是怒不可遏,大发脾气。

  为宣示中国政府的态度和立场,蒋介石在事变后不久即要求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声明书。然而,和蒋介石的估计不同,外交部,乃至军政各部的态度却相当谨慎。他们研究甚久,均觉难以着笔。他们报告给蒋的理由是:“中央并非申明宣战,仍须说明和平愿望,而地方政府已与对方签订和平条件,中央尚不知底蕴,仍在调兵遣将,准备抗战。是中央与地方太不连系,故发表宣言,甚难措辞。”

  蒋介石此时考虑问题的重点,仍不在和战,而在乘此机会能使中国重新立于更主动的地位。因此,他对宋哲元的态度尤为不满。但对于实际上处于割据地位,又有日本人参与其间的这种地方实力派人物,蒋除反复去电劝阻其不要妥协外,也别无他法。因此,以中央政府的姿态表明立场,自居掌控一切之地位,在蒋看来十分重要。

  7月16日,蒋介石召集专门会议,讨论发表宣言的问题。对此宣言可能的利弊影响,蒋的估计是:倭寇一贯使用不战而屈之伎俩,观卢案发动已10日彼仍徘徊威胁,未敢正式开战,可知其无意激战。且即使倭寇准备大战,“则其权在倭王,若我宣言能感动倭王,或可转危为安,是较平时权在下级与前哨者当易为力乎?”故他断定:我表决心之宣言发表“决不致因此而引起战争”。换言之,蒋介石的这篇谈话稿,实际上并不是用来对自己人讲的,倒是主要用来说给世人,尤其是说给日本人听的。要让日本人明白,真打起来,中国人是会拼命的,对日本不会有任何好处。

  据此,蒋介石在7月17日拟定的庐山谈话稿中声称:基于东北四省的经验和塘沽协定后的教训,我们已退无可退。“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但是,“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

  庐山谈话稿拟定后,各方意见纷纭。国民党内以及国内各民众团体态度激昂,纷纷主战。军政部与外交部会商结果,则一致表示慎重,强调绝交宣战于中国不利。驻日武官则数电表示,日本近卫首相决“谋和平”,并派有密使来华,请求切勿使事件扩大,演成大战。正在英国争取借款的财政部长孔祥熙也径直电告蒋介石称:“中日事件,如非确有相当把握,似宜从长考虑。以国际情形论,难望任何国家切实助我,在美与儒堂兄费尽唇舌,仅得美国口惠;英国态度则仍欲于不可能中求得调解人;俄则似不愿单独冒险出发,可知应付日本仍须以自身能力为标准也。”军事中枢之众多将领更反复申言战争准备不及,称:“现在我准备未周,开战难操胜算,必在此最困苦关头,能忍耐渡过。若日方真如其宣传,确不欲事态扩大,则我似应抓住其意向,表示可以妥协,最好由中央给予宋明轩(指宋哲元——引者)以妥协标准,使其便于商谈。”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驻华大使及武官也先后发出警告,要求中方撤回增援部队。为此,就连蒋最为倚重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也力主“应谋和平”,并怂恿各部长从旁向蒋进言。军令部长徐永昌在蒋从庐山回到南京当日即面告蒋称:“对日如能容忍总以努力容忍为是。大战一开,无论有无第三国加入,好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但其后日本工业国容易恢复,我则反是,实有分崩不可收拾之危险……德国以强以战而遭列强之压迫,以忍以不战而得今日之复兴,是皆在吾人之努力如何耳。”

  对于方方面面的意见,蒋介石自然不能不予考虑。但这时平津日军虽然时有动作,却因增援未到,尚未展开大规模进攻。因日军始终不敢大举侵略,因此蒋更信日本准备未足,非及时显示强硬态度,以影响日本当局和战心理不可。故蒋仍旧力排众议,决定以“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为题,公开发表庐山谈话稿。其抛出谈话稿的头天晚上还信心十足地在日记里写道:“人人以为可危阻,不欲发,我则以为转危为安,独在此举。”

  当然,蒋介石这时对卢案只想局部解决,并不想引发大战。因此,他深知言论行动的拿捏分寸非常关键。而他对发布此一强硬谈话的后果却毫无把握,内心里自然不免惴惴不安。谈话见报当天,蒋即在日记中颇为紧张地猜测:“余宣布应战谈话后,彼是否即下哀的美敦书?或进一步强逼?当视今明两日之态度如何。”次日早晨,因无异常消息,蒋心情即稍舒缓,又在日记中半猜测半自得地写道:“倭寇之虚实与和战真相,可于今日表现。如今日尚无最后通牒或坚强动作,则我国以精神战胜者,可得十之八。”

  7月20日,蒋介石庐山谈话公开发表,国人反响强烈。而日方却照样增兵不已,毫无妥协迹象。一连几天下来,蒋反而沉不住气了。

  22日晚,南京方面了解到,宋哲元、秦德纯还在11日即已与日方达成过一个停战协定,即规定第二十九军向日军道歉,处分责任者;中方撤退卢沟桥周围驻军,改由保安队维持治安;中方并保证取缔蓝衣社及一切抗日团体。23日一早,蒋就专门召集会议,出示宋哲元昨日发来之停战协定三条,请与会者讨论。会议最后决定通知宋哲元:“所拟三条,倘兄已签字,中央尚可同意,与兄共负其责,惟原文内容甚空,第二条之不驻军(宛平县城、龙王庙),宜声明为临时办法,或至某时间为止,并不可限定兵数。第三条之彻底取缔(抗日)团体必以由我自动处理,不由彼方任意要求为限。”“至此事件之真正结束,自应以彼方撤退阳(7)日后所增援部队为重要关键。务希特别注意。”

  就在几天前,蒋介石还反复去电宋哲元,严令宋不得擅自妥协,强调“倭寇不重信义,一切条约皆不足为凭”。两三天前他还不顾军事将领的种种质疑,公开发表强硬声明,这时却突然赞同示弱,这更加显示蒋的强硬实在只是一种唬人的手段。

  显而易见,蒋这时正处于进退两难的严重困境之中。基于前车之鉴,蒋相信,妥协必定会带来比几年前塘沽协定及何梅协定更大的屈辱和困扰。但强硬,中国又尚未做好战争准备。蒋所以冒险硬一下,其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与其妥协退让更不得安宁,不如干脆硬一下,看看能否逼得同样准备不足的日方做出让步。让蒋意想不到的是,日本虽无全面开战的计划和准备,却还是很快集中起10个陆军师团大举增兵中国华北,大有强行夺取华北数省之势。注意到大战危险临近,蒋介石到底还是不能不向后退缩了。他虽然明知宋哲元这个过了十几天的妥协条件未必还有什么效力,却像面临没顶之灾的落水者那样,还是幻想这根稻草可能将平津危局缓和下来。蒋介石甚至还为自己的这一后退设想了一番堂而皇之的道理,即“民国廿四年七月,中央军由北平撤退时,人皆忧惶,一若第二伪满即在华北出现,或华北独立,必无可免者。谁知今日中央军仍有回驻河北之一日,此相隔两年时间耳,若再加我两年时间,岂不能恢复当年之原状。若有十年时间,不惟东北全复,而台湾、朝鲜亦必恢复甲午以前之旧观,收回台湾,扶助朝鲜独立,自信必由我而完成矣。”

  蒋之转向妥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23日以来平津“倭寇求战更急,形势险恶甚矣”的观察。因据驻日总领事报告,日本除留本土5个师团和留朝鲜1个师团外,其他本土7个师团和在满洲的3个师团,均向华北出动。一旦如此庞大的兵力齐集河北平津,战争势难避免。再加上平津日军此时行动规模明显扩大,故24日午后蒋紧急召见徐永昌,告以“日人已大举侵华,预料一星期内必有大问题来寻。吾人准备务于一星期内完成云云”。蒋“并手令若干条”,令徐当即办理。此一情况说明,蒋这时对和平解决卢案的前途已基本绝望。因此,他电告孔祥熙称:“情势日急,战不能免”,“中央决心抗战,再无回旋余地矣”。故“如英法借款一时不易成,就请兄即飞回国”。

  果然,26日以后,平津形势急剧恶化,增援到位的日军开始了大举进攻。一连几天,坏消息接踵而至,蒋介石焦心如焚。29日,得知二十九军被迫撤出北平,天津亦在日机轰炸下行将失守,蒋不禁大呼“可悲孰甚!”并因此痛下决心,重定战斗序列,准备声明武装自卫,同时亦开始改变对共产党苏联的高度戒备心理,紧急部署联俄外交。用蒋自己的话来说,这叫“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这一着真能够对日本有所牵制,也就达成目的了。

  二、突发奇想:借力消力,以战促和

  1937年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举国震动。蒋介石迅速分别召见各地重要将领,如阎锡山、韩复榘、白崇禧等商谈抗战事宜。蒋介石明言:“平津既陷,人民荼毒至此,虽欲不战,亦不可得,否则国内必起分崩之祸,与其国内分崩,不如抗倭作战。” 我之弱点固多,如组织不健全,准备未完全等,以此而作战,危险实大。“然而,为我民族之人格计,苟能振起民族精神,未始不可转危为安,因祸而得福也。”

  8月7日,蒋召集国防联席会议,公开鼓动称:“这回中日战争,实在是我们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这回战争能胜利,国家民族就可以复兴起来,可以转危为安,否则必陷国家于万劫不复之中。”“有人说,将满洲、冀察明白的划个疆界,使不致再肆侵略。划定疆界可以,如果能以长城为界,长城以内的资源,日本不得有丝毫侵占之行为,这我敢做。”但是,“要知道日本是没有信义的,他就是要中国的国际地位扫地,以达到他为所欲为的野心。所以我想,如果以为局部的解决,就可以永久平安无事,是绝不可能,绝对做不到的。”“有许多学者说,你不能将几百千年的民族结晶,牺牲于一旦,以为此事我们不可以打战,难打胜战……我对这般学者说,革命的战争,是侵略者失败的。日本人只能看到物质与军队,精神上他们都没有看到。”与会者一致赞同抗战,同意:“在未正式宣战以前,与彼交涉仍不轻弃和平”;一旦战争打响,“今后军事、外交上各方之态度,均听从中央之指挥与处置。”

  蒋介石这时所称许多学者反对战争,指的就是胡适与陶希圣密呈条陈一事。据杨天石先生考证,8月5日,北京大学教授陶希圣专函蒋之军事委员会侍从室第二处主任陈布雷,提出政府绝不应“轻启大战”,而应不惜一切“做最后之外交努力”,为此应下决心“放弃力所不及之失地,而收回并保持冀察之领土行政完整”。所谓“力所不及之失地”,指的就是东北三省。他们建议:一定条件下,如热河全省归还中国,东三省自治独立,人民得以自由选择国籍等条件下,“可以承认东三省脱离中华民国,成为满洲国。”以此为交换,日本应承诺完全撤退其驻屯在中国其他地区,包括冀、察、平、津、济南、青岛、上海、汉口、福建等处的军队及特务机关,并自动放弃其驻兵权、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双方并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显然,深知日本野心的蒋介石,对胡适等人的上述意见很不以为然。对于蒋心高气傲的这种个性,熟悉其心理的中方代表于国防联席会议次日,即直率地告诉日本驻华大使川樾称:蒋公并非无意妥协,“蒋公两度谈话(要点),实只在不丧失领土主权一语,故苟有为蒋公可以接受之条件,中国定愿交涉也。”但如果日本不能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那么,依“蒋公性格……是不屈的”。要知道,“蒋一向以东洋武人典型自命,成败在所不计也”。

  8月8日,蒋介石以军事委员长名义发表了《告抗战全体将士书》,为全体官兵打气,要求全军“要有牺牲到底的决心”,“努力杀贼,有进无退,来驱除万恶的倭寇,复兴我们的民族!” 两天后,军事委员会进一步批准了《国家总动员设计委员会组织大纲》。11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决定设置“国防最高会议”,规定以该会议为全国国防最高决策机关,以蒋介石为主席。不难看出,蒋介石已经在着手做应对华北战争全面爆发的准备了。

  根据7日召开的国防联席会议中何应钦部长及刘光副主任所报告的军事部署可知,这时国民政府仍旧把军事重心放在华北方向。经蒋核准,全国第一线约100个师,预备军80个师,“使用于河北者共约五十个师,正源源向沧州、保定、石家庄一带集中。”弹药储备亦在黄河以北囤积2/3,而在江南仅囤积1/3。其已划分的4个战区之兵力分别为:“一、冀鲁等地——六十个师。二、晋绥察——十五个师至廿个师。三、上海、杭州、乍浦——十个师。四、福建、广东等地——十五个师。”然而,8月9日下午,因为在上海虹桥机场发生了个别日本军人和中国机场保安队之间的冲突,双方互有死伤。这一看起来并不很大的事件,却意外地使蒋介石注意到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经历。当时,中日两军在淞沪大战,因事关列强在上海的利益,各国驻华使节共同出面干预,结果不过3个月时间,双方各撤一步,达成了停战妥协。蒋显然萌发了想要再度利用上海来刺激列强各国政府神经,促其直接干预的外交设想 根据黄绍竑回忆,蒋介石这时曾明确告诉国民党领导人称:“在北方打仗,国际上是不大注意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结果,对中日两国政府来说均毫无准备的上海之战意外地打响了。

  由于华北战火已经燃起,蒋介石及国民政府数度声言抗战,故原本就驻有日本海军陆战队的上海地区,早已充满了火药味。就在两名日本军人被打死在虹桥机场附近的当晚,负责京沪防务的第九集团军司令官张治中就呈报蒋介石称,日本海军武官已急电要求东京向上海增兵一个陆军师团及一个舰队。在此之前,张治中已再三提议:一旦敌方决派航空母舰及陆军师团来沪,“可断定敌必发动无疑时”,我应“首先发动”,以主力军向上海输送,以立于主动地位。鉴于此时上海只有日本海军陆战队5000人,各舰上可随时登陆的水兵3000人,蒋介石亦深知如果要在上海动手,就必须抢在日本陆军大队增援到来之前先发制人,以夺得先机。因此,得知日本将要向上海增兵的消息之后,蒋介石很是费了一番斟酌,但最后蒋还是于11日电话密告张治中:“中央决心围攻上海”,命张率所部八十七、八十八师立即进占吴淞及大场、江湾、真茹、闸北一带,构成对沪日军的围攻线,同时令驻蚌埠的五十六师和嘉兴炮二旅开一团分别赶往苏州,并调九十八、三十六师增援,统归张治中指挥。

  12日黄昏时分,张治中所率各部基本到位。为保持进攻的突然性,蒋下令“等候命令并须避免小部队之冲突为要”。同时密调驻汉口之八十九师和驻嘉兴的五十七师一旅,并驻宜兴之炮兵一营,分别续向上海集中,归张治中指挥。根据新的部署方案,张治中担任上海右翼(沪西)防务,第八集团军司令张发奎所部担任上海左翼(沪东)防务。

  由相关电报可知,史称所谓八一三事变当日,中日双方多次发生交火事件,但尚未发生激烈冲突。当晚,蒋命令张治中14日拂晓对被围日军发起攻击,同时命令空军出动轰炸,命令海军协助封锁江阴。这一天午后,张治中才根据与蒋介石、何应钦商定的作战计划,正式通报说:本军“决于本日午后五时,对敌开始攻击”。值得注意的是,14日中国空军轰炸时虽有两弹误落于英法租界内,“各国责难备至,且有干涉我沪战之势”,但蒋介石对此不仅无动于衷,而且颇有庆幸之情。其在日记中不无兴奋地写道:“惟望神圣佑我中华,使我沪战能急胜也。”

  淞沪抗战刚一打响,蒋介石就以国民政府名义于14日当晚正式发布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中方决心要在上海方向实施作战。声明详尽解释了中方无法依照1932年上海停战协定规定回避与日军接触之种种不得已,并称:“当此华北战祸蔓延猖獗之际,中国政府以上海为东方重要都会,中、外商业及其他各种利益深当顾及,屡命上海市当局及保安队加意维持,以避免任何不祥事件之发生。乃八月九日傍晚,日军官兵竟图侵入我虹桥军用飞机场,不服警戒法令之制止,乃至发生事故,死中国保安队守卫机场之卫兵一名,日本官兵二名……迨至昨(十三)日以来,日军竟向我上海市中心区猛烈进攻。此等行动,与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向河北运输大批军队,均为日本实施其传统的侵略政策整个之计划,实显而易见者也……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破坏无余……吾人此次非仅为中国,实为世界而奋斗;非仅为领土与主权,实为公法与正义而奋斗。”

  上海战事最初因中国军队兵力上占据优势,一度进展顺利。尽管蒋介石对日本政府17日宣布放弃此前所定对卢案“不扩大方针”,进而对张治中不能迅速围歼数千日军,夺取实地颇为不满,但当得知英、美、法三国政府已提出将上海作为中立区,中日双方军队撤出上海的建议后,仍不免深感庆幸。他当即命令张治中暂停进攻。他乐观地估计:“敌或有退却可能”,并认定“倭军恐慌万分,其国内陆海军意见纷歧,政府内部不能一致,已陷于进退维谷之势”。考虑“英国提议调解,可运用之,使倭得转圜离沪,以恢复我经济策源地乎?”

  然而,8月21日晚,蒋介石得到消息,日本政府已经拒绝英国调停。这一消息传来,又让蒋极为沮丧,“忧心倍增”,他不得不马上找到苏联驻华大使,通知对方中方决定在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问题上做出让步,同意立即签约,以换取苏联对华提供军事援助物资 蒋介石此前一直在要不要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问题上犹犹豫豫,担心英美不满中苏接近而改变对中国的同情态度。

  很显然,蒋介石并不希望扩大战争,甚至也不希望让苏联在中日战争中起太过重要的作用。可惜形势发展已容不得他再存有任何幻想了,他甚至已经不能不暗中求诸上帝了。其在日记中自解道:“存亡盛衰之理,冥冥中上帝自有主宰,吾何忧何惧?”几天后,得知英国大使被日机射成重伤,蒋又马上生出些许希望来,暗中欢喜,称:“此事必于我无损,于倭不利或于全部战局有关”。可是,以英国多年来在亚洲地位之下降和日本对英之不以为然,蒋到底不敢寄太多希望,因“未知英国取何种态度耳”。他唯一能够坚信者仅仅是:“上帝必不负真诚之人也。”

  蒋介石是信教之人,祈祷上帝自是情理中事。但祈祷归祈祷,当蒋发现日军增援部队大批抵达,而中方防线相继发生动摇之际,到底还是不能不干脆直截了当地向各国政府发出呼吁了。8月30日,中国与苏联正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因为顾虑此一条约可能在英美政府面前造成负面影响,蒋主动约见了英国记者,解释此一条约不含任何政治意味。而且,蒋介石再度强调了中国政府对英美作用的高度重视。他为此指出:“国际间对于现时中日两国不宣而战之战争,有干涉之必要”。再不干涉,不仅对中国不利,而且对国际都有损害。故“此种国际干涉,非完全为中国,实为谋国际整个之安全” 。

  三、性格使然:“与其坐待而亡,何如死中逃生”

  进入1937年8月下旬,日本增援部队陆续抵沪,并于23、24日大举在浏河、川沙口、张华浜等处登陆,上海战场的形势迅速开始发生逆转。检阅战报时,蒋介石常常怒火中烧,对负责第三战区的陈诚和第九集团军的张治中,颇多斥责和痛骂。其忽而痛斥“张治中指挥无能”,忽而指责何应钦用人不当,忽而大骂空军主将“愚劣怯懦”,且常常发起脾气来“责骂(下属)不留余地”。

  随着淞沪抗战渐入危局,国民党内主和的声音再度高涨起来,但蒋倔犟依然,丝毫不为所动。向以军人为自傲的蒋介石,绝不愿做城下之盟,任人宰割,故再三强调:时至今日,“除牺牲到底外,再无其他出路”,中国“只有抗战到底之一法”。他尖锐批评“主和之见乃书生误国之见”,并声称对此种言论“应竭力制止之”。

  妥协既不可能,军事上又无胜算,蒋介石这时自然更加看重外交干预的可能性了。虽然各国无意介入中日战争,蒋还是在暗中设想派宋美龄赴苏,派胡适赴美,派蒋百里赴德、意,采取主动,或可促进各国政府出面干预。只是,人尚未如期派出,中国军队在上海的阵地已数处被日军突破,弄得蒋一日数惊,遑遑不能终日。其虽一再为自己打气称:“上海之得失,不关最后之成败”,但他已经不能不开始考虑张发奎等将领的提议了。此前,张发奎主张,沪战应采取持久消耗的战略,而蒋则力主:“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惜牺牲,尽力固守上海。” 余子道前引文。这时,蒋介石也开始在暗自思忖:“我今集中兵力在上海决战乎?抑纵深配备以为长期抵抗乎?”

  9月23日,上海罗店守军在日军反复进攻下发生溃退,蒋介石终于决心部署撤退了。虽然他注意到部队仍有一定战斗力,相信“沪战尚可相持”,但他已经意识到继续坚持上海抗战并不能造成国际干预和日本让步的局面了。27日,蒋介石开始研究如何转换战略方向的问题:是“引其在南方战场为主战场”呢,还是集中主力“击其一点”好呢?或是利用平型关战役的胜利,督促山西方面主动出击,使敌被迫分兵好呢?抑或现在就采取“持久”战略好呢?思来想去,蒋并未能提出十分明确的军事战略。当然,蒋始终不能忘怀他发动淞沪抗战的初衷,即以夷制夷。他因此反复考虑是否应将大战的战场从华北转向黄河以南地区,即我“外交重点在英俄,如何运用之?引敌深入黄河以南,使英俄着急,不得不参加远东战争,可乎?”

  10月1日,眼看自七七事变以来种种战略策略均告失败的蒋介石,暗自反省了对日关系及政略问题。其检讨确信,对日战略策略之无效,根本上不在自己一方之失策,而在日本侵华野心之不可遏制。蒋介石写道:“甲、如我与倭妥协,无论至何程度,彼少壮派侵略之宗旨必得寸进尺,漫无止境,一有机会,彼必不顾信义,继续侵略而不止矣。乙、即使与倭解决东北问题,甚至承认彼所要求者,彼亦必继续侵华,毫无保障,一时之妥协,不惟不会奏效,徒自坏人格、自破国格而已。丙、倭之望我与彼妥协者,其惟一目的,乃在破坏余之人格,使中国无领导中心也。丁、此次抗战,无论结果如何,如不抗战而与倭妥协,则国乱形势决非想像所能及也。戊、倭寇因志在与俄作战,但非先击败我革命军,确实掌握中国后,则不敢对俄开战,故我虽欲与倭谋妥协以待机,决不可能。己、总之,倭寇一得国际动摇机会,必先向我进攻,此为无可挽回之事,亦不能用任何策略可转移者也。庚、此次抗战乃实逼处此,无可幸免者也!与其坐而待亡,何如死中逃生,保全我国格,以留待后人会继起而复兴!况国际形势非由我自身牺牲不能唤醒其同情而来干涉耶!”

  10月26日,战略要点大场镇被日军攻占,中国军队中央作战部队的侧背暴露于日军攻击之下,导致中方全线动摇。蒋介石此时已心灰意冷,仅自勉道:“大场失陷矣,尽人事,听天命,勿慌急!”“沪战本未列入整个抗战计划之内,且一时与局地之得失,无关全局之胜败”。且自定此后之和战原则道:“国际调解则可,单独交涉则不可”;“抵抗到底,决无妥协余地”。既然全面战争已不可避免,蒋不能不暗自鼓励自己称:“有我在世,中国必能挽救,此非特自我之自信,实已成中外人士普遍之心理矣。余何自惧乎?”

  时至于此,整个上海抗战已告失利。蒋介石再无办法推动各国干涉和阻止日本进攻了。面对本不欲发生却已无法回避的长期抗战前景,蒋亦不能不忧心忡忡。他显然能够看到,对日战争一旦持久并全局化,势必会造成一系列严重局面:“甲、各省军阀割据,国内分崩离析;乙、共党乘机捣乱,夺取民众与政权;丙、散兵游勇到处抢劫,民不聊生;丁、人民厌战,民心背弃;戊、政客反动,伪政权纷起;己、各国与倭妥协,瓜分中国;庚、倭俄以中华为战场,陷于西班牙水深火热地位;辛、财政竭蹶,经济枯槁,社会纷乱。”显然,上述情形一旦数种并现,都势必会根本动摇蒋介石国民党的统治地位。正是这些危险的存在,使得蒋介石在随后的抗战时代,始终不能完全放弃对国际调停乃至对日人“觉悟”的种种幻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蒋介石就有心对日妥协屈服。上海撤兵,南京动摇,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之后,一时间国民党内求和之声蜂起,蒋却态度依旧,毫不动摇。除军事上全力部署持久作战外,他同时愤然怒斥求和者曰:“文人老朽以军事失利皆倡和议,而高级将领亦有丧胆落魄而望和者,呜呼!若辈竟无革命精神若此!究不知其昔日倡言抗战之为何也?”且“彼不知此时求和乃为降服,而非和议也。”

  随后紧接着发生的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出面调停一事,最能表现此点。

  对1937年11月5日开始的陶德曼调停事,蒋最初亦存有幻想。在12月2日的军事长官会议上蒋明确表示:(1)德国调停不应拒绝;(2)但华北政权必须保存。依据这一原则,蒋当天与陶德曼进行了会谈。然而,日本政府对此断然拒绝,反而于21日通过陶德曼转达了四项谈判条件:“一、中国政府应抛弃亲共抗日反满政策,而与日满共同合作,实行防共政策。二、在必要地区划非军事区和特殊政权。三、中、日、满缔结在经济上密切合作的协定。四、中国偿付日本所要求的赔款。” 据蒋日记称,日本方面还“另附二件:甲、谈判进行时不停战。乙、须由蒋委员长派员到其指定地点直接交涉云云。”蒋介石26日从孔祥熙那里得到日方此等条件后,反而再无幻想,“为之心安”了。蒋在日记中称:“其条件与方式之苛刻至此,则我国无从考虑,可置之不理。而我内部亦不致纠纷矣!”

  对于蒋介石的这一态度,国民党内高层相当一部分人却颇不以为然。12月27日,当蒋介石在最高国防会议上说明了日方条件之后,不少与会者力主应继续接触谈判。蒋表示不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于右任等乃嘲笑蒋多优柔而少明断。蒋当即声言:“今日除投降外无和平,舍抗战外无生存。”在蒋看来,“彼等实昧于大势,不知国家利害”。

  28日,蒋再召集汪精卫、孔祥熙、张群等要人开会,强硬地宣称:“国民党革命精神与三民主义只有为中国示自由与平等,而不能降服于敌人,订立不堪忍受条件,以增加国家民族永远之束缚!若果不幸全归失败,则革命失败不足以为奇耻,只要我国民政府不落黑字于敌手,则敌虽侵占,我国民随时可以有收复主权之机会也。”29日,蒋复与于右任等国民党元老谈话,告之:“抗战方略,不可变更!此种大难大节所关之事,必须以主义与本党立场为前提。今日最危之点,在停战言和耳!”而“倭寇所提条件,等于征服与灭亡我国,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经过反复申说,国民党高层终于决定坚持中方原则立场,绝不在日方所提条件上讨价还价了。鉴于此,日本政府被迫于1938年1月16日发表声明称:“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正能与帝国合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和发展。” 七七事变后蒋在和战问题上的抉择也就此告一段落了。

  由上所述不难了解,无论在七七事变后,围绕着和战问题,蒋介石基于特定形势、环境与自身训练程度、性格特点,有过怎样的摇摆与矛盾的心理和表现,如果把蒋置于当时国民党领导层内来观察,我们还是不能不承认他在政治外交上的卓识与远见,仍胜过国民党其他军政领导人很多。这也是此后汪精卫等中途降日,而蒋介石却能硬撑到底,终于看到了日本投降之日的某种原因之所在吧。但具体到蒋介石在当时条件下摆来摆去的和战选择,以今日后见之明,也实在还是存在着颇多值得讨论之处的。只是,历史的发生,从来都是限定于特定的人群之间和特定的条件及环境之下的。我们后来者通常只能设法去重现当时的场景,总结经验教训,却没有必要过多地去对已经过去的人和事求全责备。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5-17 16:20:5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卢沟桥事变大事年表

下一篇:日本人后悔卢沟桥事变的处理方式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