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一声枪响,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中国教育并没有停下步伐。
国立中学,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却是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中国教育史上一段高亢、悲壮、颇具影响的传奇。流亡在大后方的老师和学生们靠着一股精神动力,把教育坚持了下来。教育不亡,则国家不亡。
设立国立中学,是政府的一种战时措施和应急手段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寇大举入侵,大片国土沦丧。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纷纷踏上了流亡的长路。一时间,几百万难民向西南、西北撤退,这其中就包括了数以十万计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拜别爹娘离开家乡,跟随师长奔向了大后方。
大批青少年学生流落大后方,校方经费拮据,师生衣食无着,情况十分危急。国民党的有识之士呼吁救助流亡学生,共产党的《解放日报》也发表了《救救大后方青年》的社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国民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从1937年12月开始,教育部着手筹建专为接收沦陷区、战区流亡学生的国立中学。
在抗战之前是没有国立中学建制的,公立中等学校都是由地方政府管理,为省立、市立或县立。抗战兴起,为了安置失学青少年,国民政府便首先在内地各省(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五省)设立国立中学,以鼓励东部沦陷区的中等学校内迁。抗战初期,国立中学以省冠名,如国立山东中学、国立甘肃中学等。
从1939年4月起,教育部决定国立中学不再以省、市来命名,而改按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数字排序命名。期间,共排序成立了二十二所国立中学。因为22所国立中学一般只招收男生,不收女生(或只招收少量的女生),1942年8月,在四川合江专门成立了国立女子中学。后来又在贵州设立了分校,称为国立第二女子中学。
全面抗战开始后,日寇一面扩大侵略中国,一面挑唆东南亚国家反华排华,许多爱国的华侨青少年纷纷返国参加抗战。为收容大批华侨青少年,教育部于1940年开始,在云南保山建立了国立华侨一中。后在四川和广东等地分别建立了国立华侨二中和国立华侨三中。
抗战时期用“国立”字头的中学还有国立中央大学附中、国立社会教育学院附中、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附中,在四川威远县静宁寺成立国立东北中学和国立东北中山中学,在云南昆明成立国立西南中山中学。
可以看出,国立中学的设立五花八门,参差不齐,规模有所不同,每校都有几千学生,其中国立八中最大,有4000人之多。国立中学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育部为其配备的校长大都是当时的名人或政要。
抗战八年,各国立中学克服敌机轰炸、经费不足、设施欠缺等等困难,每年春秋两季滚动招生,招生数字今日无法精确统计,估计总数当在20万人以上。
教室是柴房草棚,笔是钢笔尖绑在竹枝条上蘸水
抗战时期的国立中学为远离敌人炮火,躲避敌机轰炸,大都设在偏远地区的“穷乡僻壤”,学习和生活环境很差,只能是因陋就简,勉强维持。学生全部住校,朝夕与共。校舍一般借用祠堂、庙宇和空旷柴房,再添盖若干茅寮草棚,作为教室或宿舍。教室有窗户无玻璃,宿舍是双层床的大统舱。膳厅有木桌无凳,茅棚是用毛竹打桩,以竹片编成篱笆,糊上泥巴做墙,屋顶覆盖稻草,仅能遮避风雨而已。
教学设备也只能用“简陋”二字来形容。图书资料、实验仪器、生物标本堪称“凤毛麟角”。体育器材更是“绝无仅有”。
教科书多是用四川乐山嘉乐造纸厂生产的嘉乐纸印刷,这种纸色泽褐黄,字迹难辨,又因纸脆容易破损而不耐翻阅。即使这样,一本教科书往往是一届生用了传给二届生,再传给三届生……有些学科甚至连课本也没有,学生只能手抄讲义。做作业的竹纸(草纸)薄如蝉翼,只能用铅笔轻写,时间稍久,字迹便模糊不清。若使用毛笔,则墨透纸背,污染桌面。大家多使用蘸水笔,买一个钢笔尖,绑在竹枝条上书写,墨水用颜料清水自己兑制。晚上校舍一片漆黑,只有教室中闪烁着微弱的灯亮,那是自习课点的菜油灯,两人或四人共用一盏,灯草顶端发出的萤光如豆。自习下来,学生的鼻孔都是黑的。
功课压力是很重的,学子们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来完成。每天的课程表上,七节课排得满满的。各科作业都不少,早晚自习时学生们都在教室内做作业,总觉时间不够用。大多数学生每天吃饭、做操、上下课,一脑门子都塞满了书本、习题、测验、考试。
在生活清苦、功课繁重的条件下,同学们课余自动组织起来,成立歌咏队、戏剧社、话剧团、读书会、壁报组,大唱救亡歌曲,排演抗战话剧,丰富文化生活。走进各国立中学的校园,朗朗读书声、猎猎弦歌声不绝于耳。
从敌占区和前方后撤的教师们,和学生同住在校舍内,生活环境好不了多少。但他们大都爱国家、爱学校、爱青年,不顾清贫,以满腔热忱,投身于教书育人的课堂。回首当年站在各国立中学杏坛上的教师队伍,多数是战前各省、市中学资深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呕心沥血地谆谆教导,循循善诱,使众弟子进德修业,与日俱增。
学生饥肠辘辘,教师捉襟见肘,他们的精神却是昂扬的
国民政府维持战时教育的最大困难,是大部分离乡背井的学生都丧失了经济来源,政府不但要负担起对他们“教”的责任,还必须承担对他们“养”的义务。1938年,国民政府开始实施“贷金制度”,规定家在战区的学生,可向政府申请“贷金”,毕业后三年内向政府无息偿还。
但抗战既系持久,学生毕业后并无正常就业环境,加之自1940年以来国内通胀日趋严重,“贷金制”在1943年被“公费制”取代。而先前的“贷金”并未要求归还,国家实际上承担起了他们的全部学习生活费用。
因长期浴血抗战,国力极端困乏,为救助学生,教育部只能对流亡学生实行低标准的全公费教育制度。由于物价飞涨,学生仅靠的每月六元生活费已是杯水车薪。老师每月八元的生活费,亦是捉襟见肘,他们生活之拮据可以想象。他们就是靠一股精神动力,顽强地把学业坚持下来。
以口粮为例,初中生每人每月两斗一升糙米,高中生每人每月两斗三升糙米,另有少许菜金。一日三餐,两稀一干,实难果腹。副食和营养更谈不上了,莲花白、牛皮菜、老苋菜、带老茎的空心菜、连根带叶的小萝卜要从上市吃到下市,水发蚕豆、酸菜汤则自年初吃到年尾。有时一餐饭的副食仅是平均每人数颗盐水煮蚕豆。学生们每天饥肠辘辘。
由于营养不良,又缺医少药,各校均有多种疾病流行。有时上课铃声已响,虽在夏季,患病的学生仍然披着破棉袄,蹲在墙角,瑟瑟发抖,那是正在发疟疾(打摆子)。有的学生走路叉开双腿,行八字步,浑身搔痒不止,多半是疥疮发作。也有的学生消瘦、苍白、乏力,每天午后脸庞泛起红潮,且咳嗽不止,这是患了肺结核,当年称为痨病,那个年代得了痨病就算判了死刑,逃过此劫的很少。有些学生每到夜晚,双目不明,经常碰得头青脸肿,那是因营养不良患了夜盲症。
一年四季,学生们无不忍受着恶劣自然环境的煎熬。春季雨水连绵,阴冷潮湿,洗的衣服数日不干。道路泥泞,缺鞋少袜,只有打赤脚行走,还要不时远赴十多里外的江边背米。夏秋两季最为难挨的是蚊蝇臭虫和跳蚤的叮咬,虽有蚊帐,但一个晚自习下来,两腿和臂膀上布满一个个大包。木床上的臭虫多得数不过来,翻一次身就压死几个,一觉醒来,满床都是血印。校方虽设法用开水烫,甚至用开水煮木床,但因臭虫繁殖太快,终无法根除。各学校均无取暖设备,每到寒冬腊月,教室和寝室四面透风,寒气袭人,不少学生手足和耳脸都生冻疮。
生活苦则苦矣,但万千学子共赴国难,体恤时艰,笑对清贫,没有任何抱怨,更没有当逃兵。在物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们的精神却是昂扬的。大家磨练意志,砥砺品格,追求新知,探索时空,都在快乐地寻觅彩虹一般的青春梦。
让战时的一代青年人能够接受较好的启蒙教育
国立中学始建于1938年,结束于1946年。八年全面抗战,八年办学,风风雨雨,磕磕绊绊,所走道路是不平坦的。广大师生同舟共济,渡过时艰,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教育部给每个战区学生发放了毕业或转学证书和返乡路费,令各复员回籍继续学业,国立中学的番号也就消失。抗战期间兴办国立中学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形成了特殊的篇章。
在当时十分拮据的战时财政体制下,政府对国立中学的办学经费实行国家和地方财政包干制,对流亡学生则实行全面的由国家供给低标准的免费教育。
将大批教员加以聚集,组建成一支庞大的、爱国的、敬业的队伍,由他们把众多懵懂的青年教育成材,这是一大成功。当时国立中学办学条件普遍很差,但教学质量却相对较高,就是凭借这支总体高素质的教员队伍艰苦奋斗、精心培育得来的。
将众多青少年收容集合起来,使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学校住、有书读、有人管教,摆脱了蹉跎青春年华的厄运,这是一大功德。国立中学绝大部分是实施基础教育的普通中学,以文化知识课为主体,其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比较全面、完整。这就使一代青年人能够接受较好的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为继续深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国立中学的课程虽然有公民课,后期又增加了军事训练课军,并有纪念周训话的例行公事,但所占课时比重不大,政治色彩并不甚明显。在机构设置上虽有训育处,用以控制学生的思想行为,但训育主任大多是与学生所对立的人物,大多为学生反感,被称为“卖狗皮膏药的”,对学生思想控制难以收到实效。学生的思想主要是受到授课教师的潜移默化熏陶,基本倾向完全是爱国抗日的。
在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期间,彼此争夺青少年是历史的客观存在。中共在各个解放区也以不同的办学方式,收容、教育了一大批有为的青少年,成为后来的精英。但相比大后方开办国立中学而言,是国民政府在战时履行其应当承担起的责任,其初衷并未在争夺青少年上多做文章。
抗战时期国立中学像一台台巨大的炼钢炉,锻炼熔铸出大批国之栋梁。抗战胜利后,这批学生怀着深厚的底蕴,投身社会为国家、民族服务,大都成为社会之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5-06 11:15: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抗战中的国立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