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接收和救助战区流亡青少年学生,从当年12月开始,国民政府教育部着手筹建国立中学,先后在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广东等省设立了39所中学,以继续开展中等教育,延续中华民族文化根基。
最早成立的国立中学都是以学校内迁到某省的地名来冠名,从1939年8月起,改为按学校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数字命名。
成立陕西中学并改名
1938年3月,“国立陕西中学”在陕西安康成立,5月1日正式开学,胡子恒为校长;12月,教育部改派顾兆麟任代理校长。学校主要接收察哈尔省、绥远省和山西省等沦陷区和战区的流亡学生,同时接收一部分其他省市的流亡学生。1939年4月,陕西中学改名为“国立第四中学校”(以下简称“国立四中”),同时改师范班为第一分校、初中班为第二分校。
学校成立半年后,因生员激增,出现了教学设备不足的问题。同时,安康地区春荒连着夏荒,致使粮食、蔬菜和副食品供给十分紧张,学生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已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1939年夏天,安康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蝗灾。原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蝗虫来袭时,至为可怕,迄今回忆,仍好像世界末日之来临,农田庄稼被席卷一空,连房顶上的青草都被吃光。教育部乃指示当时之第二任校长张志广先生,将学校迁往四川阆中。”
阆中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军事文化重镇,国民政府将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巴山警备司令部设于阆中,因此阆中被选为国立四中南迁的理想之地。
迁往阆中
从1939年9月开始,国立四中全体师生溯汉江、越秦岭、跨剑门,披星戴月,行程近3000里,于10月抵达远离炮火的川北重镇阆中。在阆中锦屏书院古老的大门上,挂出“国立第四中学校”吊牌。
1940年12月,教育部改派刘伯衡任国立四中校长。1941年3月,第一、二分校合并为初中部;1942年3月,师范班学生被并入“国立梓潼师范学校”。同年9月,刘伯衡辞去校长职务,教育部派魏孝亭任校长。1943年秋,国立四中应地方政府要求,增设蚕桑班,为当地培养蚕桑技术员和管理员。1944年3月,教育部改派黄怀信任国立四中校长。
当时国立四中实行军事管理,整个教育工作及各科教学都以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为原则,特别注意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抗战精神,培养抗战自卫等必须的应用知识技能。学校增设“战时常识”课,高中男生普遍进行军事训练,女生学习“军事看护”;语文科多选学古今民族英雄救国志士之言行、传记,以及激发爱国情绪之诗歌、故事和重要时事等文章。
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国立四中的师生来自沦陷区或战区,大家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对抗日救亡运动特别热情。
同学们在学校党支部及党员教师张臻一、杜若凡等进步教师的带领和具体指导下,不顾功课繁重、生活贫苦,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利用课余时间成立文学社、木刻社,出壁报、办刊物,进行抗战文学艺术创作和宣传;更多的同学加入了“冲锋号”话剧团、“隆格隆”国乐队、“北辰”歌咏队,他们排演进步话剧,到街头举行文艺演出,高唱抗战歌曲,既传播进步思想,激发热爱民主和抗日爱国的热情,又使校园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1940年春天,学校发起了为前方抗日将士募捐寒衣活动,学校刚建不久的文艺组织到街头、下场镇,开展义演募捐活动,仅第一个月就募集捐款800多元;1941年黄河泛滥,河南遭受严重水灾,全校师生再次上街义演募捐,募集款项全部用于支援灾区。
国立四中的抗日民主力量始终以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地下组织为核心,以广大爱国师生和爱国群众团体为基础,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战奉献了智慧和力量。
抗战胜利后国立四中撤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沦陷区从日本手中收回,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国立中学师生迫切要求返回家乡;1946年4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国立中学复员办法》,要求国立中学全部在当年秋季以前复员,给学生颁发《毕业证书》或《转学证书》,并发给返乡路费。
国立四中正式撤销后,省立阆中中学迁入该校址。原学校师生员工在自愿原则下,大部分返回原籍就读或就业,一部分学生就地转人阆中中学就读。国立四中成立8年,在阆中度过了7个春秋,阆中人将该校视为当地最高学府,ー直尊称为“四中大学”。
责任编辑:黄雪 最后更新:2022-10-29 15:15: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尘封的历史,国立四中迁址阆中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