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专题片——《国立八中在湘西:长鸣国难警钟,撒播文化火种》
2017-05-09 15:44:58  来源:团结报 作者:吴红艳  点击:  复制链接

  团结报讯(吴红艳)湖南卫视《新闻联播》“燃烧的火把”专题片———《国立八中在湘西:长鸣国难警钟,撒播文化火种》,时长约5分钟。湖南卫视专题采访报道组来到我州花垣县、吉首市,拍摄“抗战学校”国立八中的尘封往事。

  1938年初,合肥沦陷后,安徽的四所临时中学和三所中等学校奉命西迁,在湘西及川东一带,以安徽西迁各校为基础成立国立第八中学,收容流亡学生和招收当地子弟入学。国立八中校本部设在乾城所里(现吉首),下设11个分校或分部,分别在洪江、麻阳、乾城、永绥、保靖、秀山等地。八年之中共有4000多人在这里接受教育,是抗战时期大后方33所流亡中学中结构完整、规模宏大、学生人数最多、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学校老师来自全国各地,都是抱着高度的爱国热情来这穷乡僻壤任教。八中校友在回忆中说,老师们有学者的风度、严谨的教风,爱才、重教、富有正义感,教好学生,争取抗战早日胜利、收拾破碎山河是他们的共同愿望。1945年日本投降,翌年,国立八中师生奉命复员回皖,至此,国立八中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设在永绥(今花垣)的初二部和高二部是国立八中的精华,特别是高二部,是八中存在时间最长、学生人数最多的一个分部,花垣成了国立八中最主要的教学基地。从花垣走出去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八年中共有1000多人,这些青年在国破家亡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环境下发愤读书,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在花垣就读的学生中,90%的考取了高等院校,有300多人成为国际国内颇有影响的政治家、专家和学者,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8月18日至20日,报道组深入花垣分别采访了朱镕基的同班同学、92岁的彭庆海老师,以及当年国立八中初二部的学生付汉彬、田宗棠等。从这些90岁以上的老人的叙述中了解到,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国立八中,在湘西扎根了整整八个年头,她不仅为安徽延续了一线文脉,更给当时的湘西带来了文明之风,播下了读书的种子,开创了湘西现代教育之先河,同时为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建设人才。现在的吉首市峒河公园内,伫立着一座富有人文内涵的八角纪念亭,金色的琉璃瓦、红色的亭柱,掩映在葱葱郁郁的绿树和竹林中,“八皖生员昔困流亡苦遗恨国耻民仇传世远,中楚儿女曾逢受业缘难忘师恩校训继天长”的楹联,既表达了八中校友的感恩情怀,更激励后人铭记历史,奋发前行。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05-09 15:45:44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国立八中在湘西:长鸣国难警钟 播撒文化火种

下一篇:庐州中学西迁湖南之后成为国立第八中学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