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回忆·恩师难忘〗深切怀念父亲易新州医生
2019-08-06 10:35:46  来源:易秉钺  点击:  复制链接

  我老家原在浙江杭州。1937年末,日寇攻陷杭州前夕,我们举家逃亡到祖母的娘家湖南岳阳。不久,武汉战事吃紧,长沙大火,我们又逃至湘西、黔东一带。国立十一中是当时国民政府专为收容逃亡学生而建立的一所学校,父亲通过表伯李溥的介绍到学校当了一名校医。他在这里,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由于我父亲和表伯都在国立十一中工作,表伯的一子二女,我的六姑和我以及我的一个哥哥、一个妹妹都在这所学校生活和学习,直到高中毕业。就我来说,从十一中附小到高中毕业,在这里读了整整八年,对于国立十一中的变迁,我都亲历过。国立十一中是我的母校,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我对她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

  父亲年轻时在杭州医专就读,医德、医术都有较好的修炼。他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视为自己的天职。早在学生时期,就曾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开赴前线抢救伤员的工作。思想上、医术上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我清楚地记得贵州铜仁的一次大轰炸,当天一大早,就响起空袭警报,母亲带着我和弟弟躲进了防空洞,中午时分,敌机飞临铜仁上空狂轰滥炸,差点把我们藏身的防空洞炸毁。警报解除后,我们爬出防空洞,一幅惨不忍睹的景象就映入眼帘:到处是硕大的弹坑,倒塌的房屋,燃烧的树木,死伤的同胞,有些死者的肢体被炸飞上天挂在了电线杆上……。人们忙着用门板等简易的物品当作工具,搬运伤员及死难同胞。在人群中,我们找到了父亲,他告诉我们,敌机轰炸时,他与大家正忙于现场抢救,面对如此惨烈的事件,哪能顾得上家庭和个人的安危!

  在长年累月的工作中,父亲把病人当亲人,尽心尽力,救治病人,1946年夏,在湖南辰溪龙头脑,学校一位挑水的工友被国民党伤兵打成重伤,父亲在他家彻夜极力抢救,终于使他转危为安,后来这位工友也随校迁来坪桥河。学校医务室,还接诊校外群众,不论老幼,不分贫富,不分内外,总是有求必应,一视同仁。记得在坪桥河的个深夜,当地一位老乡急请父亲出诊,说他老婆难产。父亲跟着他摸黑在羊肠小道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还淌过一条小河才来到他家,经过父亲的紧急抢救,孩子总算顺利降生,母子平安。等父亲回到家时已是次曰清晨,他没进食就径直上班去了。还有一次,一个老乡小腿溃烂,直冒浓血,恶臭难闻,找到父亲,他用两个压舌板一点一点地把烂肉挖掉,经过他的精心治疗,这位老乡的腿很快就痊愈了。

  父亲工作十分投人,兢兢业业。那个时候,缺医少药,病房设施简陋。在坪桥河时,他已是卫生组长,医务室有五、六个人。到五十年代后期,只剩下他一个人。面对千多学生规模的学校,既要看病,又要换药、配药、收费,有时还要去外地采购医药器材,偶尔晚上还要出诊(有的老师、职工在校外住)。每个学期一次的学生健康检查,学校经常的卫生检查,全校师生灭蝇、灭臭虫等工作都得他亲自抓。还要给初三的学生讲生理卫生知识,自编教材,自画挂图。此外,还组织学生开展红十字会活动指导现场急救、针灸等等。这样全天候的繁重工作,从不见他叫苦叫累,计较报酬奇怪的是这样超负荷的劳动,他却很少生病,这应该是一种崇高的信念在支持他吧。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父亲而对的病人有老有小,有男有女,什么病部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等等,有些病甚至是少见的,很难治的。但是,父亲努力学习各科有关知识,尽力使自己成为“全科医生”竭尽全力对患者进行救治,治好了不少病人或减轻了他们的痛苦。

  在坪桥河,由于地处农村,濒临洞庭湖,背靠山林,老乡多患血吸虫病,或遭虎豹伤害。当时医治血吸虫病还没有特效药,送来医治的病人,大多到了晚期,肚子里大量浮水,全身浮肿,十分痛苦。父亲为了减轻他们的痛苦,便用大注射器的针头札入肚子里,把浮水一盒一盒地引流出来。有一位农村妇女上山拔草,被豹子抓下她背上大块皮,鲜血直流,经父亲紧急处理,把掉下的皮敷在原处,几经调理,这块皮居然长还原了。

  岳阳解放初,父亲是经政府正式考试后第一次批准的两个医师之一。为了响应中西医结合”和“预防为主”的号召,他积极自学中医、中药和针灸。

  岳阳城里有一青年患了脑膜炎,长治不愈,眼看不行了,家人已做了后事安排后来,他们找到父亲,父亲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亲自配制药物,给患者服用。没想到,竟奇迹般地给他治好了。

  父亲对一些常见病,如中暑、感冒、胃病、拉肚子等等,采取预防为主的方法,用西药、中药配制药剂和饮料,发给师生服用,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

  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臭虫猖獗床上墙上都爬了好多,同学们常常被咬得彻夜难眠。父亲和工友一起用特大的铁锅和蒸笼把整个木床放进去蒸煮,效果很好,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臭虫基本上消灭了。

  父亲一生没有离开过学校,也没有离开过医务工作,他念兹在兹,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安祥地走了。刚去世的那几天,正值严冬,下了一场大雪。许多人闻讯冒着严寒前来吊唁,有他的老同事,也有他的学生;有从乡下来的,也有从外地来的。令我感动的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身患重病不久于人世的老人,还坚持要家人搀扶着前来与父亲作最后的告别。

  常有一些校友,他们一谈起我的父亲,都不胜感慨和怀念。一位校友说,我在高中时患有严重胃病,一次住在校医室病房,易老师给我精心治疗,还让师母给我下面条、煮稀饭,治好了我的胃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们。另一位校友说,易老师兢兢业业地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开处方写的一手漂亮的拉丁文,他的医德、医术促使我后来选择了白衣天使的神圣职业。还有不少校友,在中学接受父亲生理卫生的启蒙教育,参加红十字会活动,深有感悟,最终报考了医学院、医科大学,实现了争当白衣天使的崇高理想。

  (作者:校友,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中央文献出版社:《雪峰山下谱春秋》

责任编辑:李谷灿 最后更新:2019-08-09 15:02:1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回忆·恩师难忘〗此情长留人间——怀念老师汤铮训

下一篇:〖回忆·恩师难忘〗良师典范垂千古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