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回忆·桃李芬芳〗无尽的怀念——忆周品威
2019-08-06 14:46:27  来源:姚谷士  点击:  复制链接

  周品威是我在国立十一中的同班校友。从1939年7月入学。到1942年7月毕业,我们同窗共读三年整。

周品威

  品威是湖南新化人,家境贫寒,但勤劳朴素,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是班里的高才生。他虽然在理科班,但是对地理、历史、天文等都有浓厚的兴趣。他常与教地理的谢国度老师谈古论今对答如流。他对人宽宏大度、关心公益事情,和老师、同学关系非常融洽,在全校有较高的知名度。

  高中毕业后,我们并不在一起。他曾在《新化日报》任编辑。后考入重庆国立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学习。在校期间,他不仅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如组织时事研究会、邀请名人到学校讲演等等。他还应邀与储安平、周子亚诸先生编辑《新评论》杂志,他的《各国总统制度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社会的变迁》等文章发表在《新评论》上。他撰写的《美国、美洲与世界》一书,20万字,由商务书店出版。

  1946年品威在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市政府工作。1948年他到上海光华商业专科学校任教。当时我在上海市市西中学教书。我们相识8年,结为伴侣,靠两人的工资糊口,过着俭朴的生活。

  上海解放前夕,谣言四起,有些老同学去了台湾或美国。但我和品威相信党的政策,毅然留下,迎接解放。1949年5月,上海解放,品威立即参加了革命。1950年他到北京华北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系统地学习了马列主义和新中国建设的理论。1951年结业后,他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寒冷而陌生的辽宁省,投入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他先后在东北财政专科学校、东北财经学院、辽宁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院务委员会委员、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等。1952年,我调到中国医科大学任教,把家安到了沈阳。

  品威在3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讲授过《中外经济地理》、《工业企业管理》、《工业生产力布局》、《外国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才学》、《教育经济学》等多种课程。他学识基础雄厚,阅历广博,接受新鲜事物敏捷,被誉为“活字典”。他备课认真。每次讲课前,他都广泛收集资料,备课时逐章逐节反复推敲。课堂上既深入浅出地讲清课程中的理论,又引导学生探讨新的问题。学生普遍认为他的课具有思想性、逻辑性、启发性,听他的课是教学艺术的享受。

  品威曾自己撰写或与他人合作写了《中国近代经济史》、《关于生产力布局》等专著和论文二十多部(篇)。他撰写的《中国近代经济史》一书,被中央电视大学规定为全国通用教材。

  在“反右”中,品威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极不公正的待遇。他因为讲了一些真话,向党支部提了一些建议,就被打成右派,从此开始了二十多年的坎坷历程。他被送到辽宁西部地区劳动改造。那里恶劣的生活条件、沉重的劳动负担以及非人的待遇,把他折磨得皮包骨,使他的身心受到严重的损害。六十年代初,品威“摘帽”回到学校仍然被剥夺了教学的权利,一个副教授竟被贬为图书馆的普通工作人员,作图书咨询工作。没过几年,他又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再一次被下放劳动改造。

  1979年以后,他才得到彻底的解放,回到教学岗位,二十多年的冤屈得到了昭雪。此时,虽然他已经年近花甲、疾病缠身,但他把全部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和社会工作中。他不仅与原来一样地把课尽可能教好,还特别关怀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他们满腔热情,循循善诱。他是最受崇敬的老师之一。

  1980年,品威参加了九三学社,这是他政治生活的重大转折。从此,他以最大的热情投入九三学社的组织发展和建设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依靠辽宁大学党委的领导和帮助,建立了九三学社辽宁大学支社,他被推选为主任委员。以后历任九三学社沈阳市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辽宁省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第五届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等职,为党的统战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了协助党做好知识分子工作,他主动了解情况,及时地向各级党组织反映并尽最大的努力亲自为同志们排忧解难。在主持九三学社辽宁委员会日常工作期间,他不顾自己患严重的心脏病和糖尿病,奔走于各市、县,争取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与支持,相继在各地建立起了九三学社组织。他在各地作《党的统战历史和九三学社史》、《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发展》等报告,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加九三学社,为辽宁九三学社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省政协与代表九三学社所参加的各种会议上,他都遵循“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认真发言、赤诚相见、献计献策。

  品威对母校和校友有深厚的感情。从1979年平反后,品威就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找失散多年的老同学的信息。1982年,他听说姚卫薰到了沈阳,不顾年高体弱,忘记了糖尿病人应严格按时进餐的要求,纵贯沈阳市区,找了好几个地方,去看望比他低班级的学妹,使卫薰感动不已。八十年代初,他出差途经上海时,专程到上海市公安局查询高6班彭仲怀同学的消息,得知彭在上海市工商局工作后,品威立即前去看望,相互倾诉别后的情况。1984年得知彭不幸患了癌症,品威将相当于自己两个半月的工资的钱汇给彭资助他治病,彭和他的家人十分感谢。八十年代初,高12班陈永年同学(现名唐邑)只身一人暂时调来沈阳航空学院主持工作,因为户口不在沈阳市不能享受粮、油、副食品供应。品威常给他送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他还做了一些与国外校友联络的工作。品威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大哥、老学长,大家都尊敬他。

  品威爱家、爱孩子。他一生爱整洁、生活俭朴,家里的书刊、资料、讲稿、信件等他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六十年代初,我在沈阳及北京住院治病期间,他要照顾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还要照顾年过七十患老年痴呆症的姐姐,家里大事情全靠他一人承担。虽然这么忙,周末及节假日他还带孩子们去看电影或看话剧。他常常给孩子们讲自己幼年时家境贫寒而勤奋读书的经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长大成才。由于他严格要求,言传身教,使孩子们都得以健康地成长。我在北京住院时,同一病室的病友都有人来探望,但我并不感到孤独,因为品威隔三差五的来信(这些来信都是他在孩子们睡觉后写的)温暖了我的心,鼓励我战胜病魔。总之,品威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品威离开我们时才64岁,实在是走得太早了,走得太急了。品威的音容笑貌仍然清晰地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我和孩子们永远怀念他!

  (作者:高4班校友,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教授)

中央文献出版社:《雪峰山下谱春秋》

责任编辑:李谷灿 最后更新:2019-08-09 15:17:4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回忆·桃李芬芳〗母校为我的一生立下牢固的基础

下一篇:〖回忆·桃李芬芳〗开辟我国消费经济学理论研究新领域的学者尹世杰教授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