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游击战加运动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侗族抗日斗争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红二、六军团为骨干,创立了以永顺、大庸、龙山、桑植为中心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即后来的红二方面军)由桑植出发,开始了长征。中央红军也通过侗区。许多少数民族青年毅然随军长征,北上抗日,贵州三穗侗族青年杨德忠(在贵阳)、黎平侗族青年罗成章、天柱侗族青年龙贤昭、玉屏侗族青年刘兰亭、会同侗族青年粟泽沅(在常德)、靖州侗族青年粟周华、广西龙胜侗族青年苗延秀、湖北宣恩侗族青年杨敏、夏云芳等都随红军或受红军影响到达陕北。
1934年冬,从江西瑞金出发的中央红军进入湖南境内,红军经过靖州时,侗族青年粟周华在黔阳跟随红军踏上了北上抗日的征途。中央红军在著名的“通道转兵”后,西入贵州,通道、新晃、黎平等县的侗族青年也有不少随军北上抗日。参加红军的湖南侗族等少数民族将士,随红军大队爬雪山、过草地,身经百战,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甘宁边区,进入到了抗日战争的最前沿阵地。据不完全统计,黎平共有百余名侗苗贫苦子弟参加了红军队伍。关于扩红一事,肖锋在他的《长征日记》里是这样记录的:“十二月十五日……九连在苗胞区扩大了四个新战士。”“十二月十六日……这两天,全团扩红七十五名,有许多苗胞参军,他们熟悉环境,熟悉道路,使我们行军宿营、生活方便多了。”“十二月十七日……在鳌鱼嘴,七连扩红四名,都是苗胞兄弟。吃午饭时,苗胞看到红军官兵在一起吃饭,都说还是红军好。”由于长期的艰苦转战,很可惜绝大部分在黎平参军的红军战士在后来的艰苦战斗中阵亡或失踪了,仅个别幸存下来。孟彦镇罗伞村的罗成章就是幸存者之一。他在红军部队中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于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间,曾任一二0师某营副营长,后调任晋绥二分区大队长、副大队长、支队长,解放战争时任某团副团长、团长,解放后任傅宁、包头、呼和浩特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64年7月离休,1980年病故。他是黎平籍红军战士的优秀代表。
湘西南是侗族、苗族聚居区。抗战时期,由于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陷,国民党政府也被迫迁往重庆,这样,湘西南的战略地位显得尤为突出,这里地处黔楚蜀之咽喉,西南江山之门户,成为西南大后方的前沿军事重地。抗战爆发后,湘西南各族人民愤于国民党的溃败自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秋,靖县(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各族人民组成了有800多名官兵的“靖县抗日自动兵团”,开赴宝庆(今邵阳),其中有200多人编入国民党正规军,走上抗日前线,杀敌卫国。在通道、新晃、芷江等侗族地区,在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下,一些侗族青年积极参加“读书会”、“抗日同盟”、“抗日救亡大队”、“农民抗日救国会”等组织,他们订报纸、出墙报,了解和报道前线战况,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会同侗族青年粟泽沅在常德还奔赴延安,天柱侗族青年龙宪昭(后改名龙贤昭)、龙胜侗族青年伍延秀(后改名苗延秀)等投奔延安,献身抗日救国大业。
在湘西南侗族地区,1939年爆发了以晃县(今新晃侗族自治县)为中心的侗族人民自发的“三抗(抗丁、抗役、抗税)武装暴动。三十年代末,国民党政府以抗日为名,行加紧准备内战之实,在后方大肆征兵,一个11万人口的晃县,每月征兵多达85名,年征兵数占全县总人数的1%,征抽壮丁时,又畏强凌弱,徇私舞弊,引起乡民愤怒。1938年8月,县政府派兵前往凉伞乡抽丁,遭到群众反抗示威,次年3月,县政府又派兵武装抽丁,更激起侗族人民的反抗,群众包围了乡公所。这时,侗族人民“三抗”斗争声势大振,共推侗族人杨位三、杨圭浩等为首领,正式建立了暴动武装,队伍发展到千余人,震动了国民党省政府和鄂湘川黔边区绥清公署,派兵镇压,到7月,坚持了五个多月的“三抗”斗争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死于国民党屠刀之下有百余人。此外,湖南少数民族人民为湖南的国防工程建设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1938年,晃县、芷江、黔阳、麻阳、会同、凤凰、辰溪等县的侗、苗、汉各族民工几万人齐集芷江,参加芷江机场施工,仅一年就峻工起用。芷江机场的建成为抗战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湖南少数民族人民为加强抗战防空能力贡献了一份力量。在1945年4—6月的“湘西会战”中,湘西南侗、瑶、苗各民族同胞更是积极配合正规军抗击日寇。侗族人民为保卫芷江机场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湘西会战”保卫芷江机场的战斗中,国民党第18军第11师师长、芷江籍侗族将领杨伯涛带领全师官兵,直插日军左侧背,向南攻击,迅速切断了日军退路,使日寇遭到最后的惨败。湖南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的反蒋抗日斗争,也是湖南各族人民对抗日战争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英勇斗争也给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予有力地打击,大大鼓舞了湖南各民族人民为抗战胜利作贡献。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在红军长征时期,红七军、红八军、第六军团、第一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曾先后进入黎平、榕江、通道、三江等侗族地区,极大鼓舞了侗族人民的革命斗志,许多侗族青年纷纷加入革命队伍,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30年4月,红七军到达榕江县城,其严明的纪律、和蔼的态度,深得群众欢迎和支持。大家纷纷组织起来,为红军送茶饭,抬担架,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同年10月,红军到达黎平的龙额、水口等地,并转道至三江的独峒、盂寨、八江、程阳等地。在八江,红军领导当地侗族与恶霸地主斗争,没收其财产分给群众,深得群众信任。红军离开时,还给当地人留下枪支自卫,而群众也自送给红军大米,照顾伤员。至今,八江侗族还流传着当年的红军故事。1934年9月,红六军团由绥宁抵通道、靖县一带,并在萧克的领导下于靖县新厂击溃国民党何健的第一纵队,歼敌200余人,俘虏300余人。之后,部队转战黎平、锦屏、剑河、三穗、镇远、台江、施秉、黄平、石阡等地,于12月24日抵印江县的木黄,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二军团会师,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军在所到之处,备受百姓欢迎,有的还主动照顾受伤的战士,精心给予治疗。1934年底,红军在锦屏的启蒙驻扎时,侗族青年杨和钧为了掩护两位受伤的红军,惨遭国民党杀害。同年12月初,中央部分红军主力由周恩来等率领由广西龙胜进驻龙坪大寨,在那里阻止了敌人纵火,保护了民居和鼓楼,为了纪念红军,当地侗族人民将鼓楼改名为“红军楼”。之后,红军分三路进入通道,并在通道境内召开了“通道转兵”会议,决定放弃北上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2月14日,红军由通道分两路进入黎平,18日,党中央在黎平城内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这就是著名的“黎平会议”。与会者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李富春、博古等领导同志。会议批判了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肯定了毛泽东提出的西进贵州的正确主张,为召开遵义会议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红军在侗族地区虽然停留时间不长,但其一心为民的行为、严明的军纪、勇敢的战斗作风,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革命斗志,为侗族人民指明了革命的道路和方向。一些有志青年在红军的感召下加入了革命队伍,为革命事业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侗族青年或应征入伍,奔赴抗日前线;或参加抗日救国志愿学生队,宣传抗日革命;或在后方组织各种抗日救国会,广泛开展各种抗日救国活动;或参加**地下党,展开敌后抗日工作;或组织武装队伍,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据统计,抗日战争8年中,黔东南16个县的征兵入伍或自愿参军者为91747人,阵亡将士1156人,这其中就有不少侗族人,如三穗侗族周志群、张鹏霄,天柱侗族王天锡等。1944年冬,日寇侵入广西龙胜、三江、融县的一些地方,遭到了当地自卫大队或民团的武装抗击。
苏中、苏浙皖抗日民主根据地党政军一把手粟裕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十大贡献
第一、 粟裕参与创建和亲自创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区有包括浙南、浙西南、苏南、苏北、苏中、浙东、浙西、苏浙皖、海上根据地9个之多,时间之长、难度之大、数量之多创我党我军之冠。
粟裕(1907-1984),湖南会同人,侗族。1934年7月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转战闽浙赣皖边。1935年1月任挺进师师长、闽浙军区司令员,在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地区开辟浙南游击根据地。在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领导部队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4月任新四军第2支队副司令员、先遣支队司令员,率部挺进江南敌后,首战韦岗告捷。接着率领第2支队在南京、芜湖、溧水地区抗击日军。1939年8月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同陈毅一起,率部开辟了苏南抗日根据地。1940年7月率部挺进苏北,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副指挥兼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黄桥战役,粉碎了4倍于己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发展了苏北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中区委员会书记。在临江濒海、交通发达的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挫败日伪军频繁“扫荡”、“清剿”和“清乡”,建成了巩固的苏中抗日根据地。1944年3月开始对日军发动局部反攻,组织指挥车桥战役,创华中敌后歼灭战的范例。同年12月率第1师主力南渡长江,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又兼中共苏浙区委员会书记,巩固和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1945年指挥所部在天目山区对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行3次自卫反击战,率先实现了从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
责任编辑:张波 最后更新:2017-09-08 11:05:4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