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14)
2017-11-06 14:25:13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复制链接

  1945年8月底,回支攻打黄骅县城和歧口,进展顺利。从此,解放区连成一片,渤海地区的人民获得解放。

  回民支队的连续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敌伪阵营,许多伪军被迫投降或主动投诚,连罪行累累的回奸刘佩臣的部队也发生瓦解,他的一个大队向回民支队投诚。到日寇投降时,回民支队由原来的200多人发展到1500多人,建立了7个大队,武器装备也得到根本改善。

  威武雄壮的渤海回民支队,从1940年建立,到1945年9月日本投降,在渤海地区与日寇英勇作战100余次,攻克敌人大小据点40多个,歼灭日伪、汉奸2300多人,缴获长短枪2600余支,机枪10余挺,各种炮20多门,其它战利品不计其数。回民支队已成为一支具有1600余人的强大的人民军队。

  抗日战争胜利后,回民支队接受新的任务,奉命挺进东北,部队番号为七师21旅63团。至此,渤海军区回民支队完成了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光荣使命。

  (三)陕甘宁边区"回民骑兵团"

  在陕甘宁边区,有一支由回族同胞组成的抗日武装,叫"回民骑兵团",团长马思义。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回民骑兵团由一支松散的农民队伍,成长为具有一定政治、军事和文化素质的人民武装。抗日战争时期,这支队伍为边区建设、大生产运动和支援抗战做出了贡献。

  1."回民骑兵团"的来源

  回民骑兵团的基干力量,是海固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投奔边区的起义队伍。因此关于回民骑兵团的来历,还得从1938-1941年发生的海固三次回民起义说起。

  在抗日战争初期的1938-1941年间,回民聚居的甘肃海固地区(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吉、海原、固原、隆德、泾源一带),连续爆发了三次回族人民反抗国民党暴政、要求抗日的武装起义,即著名的"海固事变"。

  海固地区处于六盘山区。土地贫瘠,古老而闭塞。直到红军长征路过六盘山区,向广大回族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主张,宣传北上抗日的意义,才打开了这一偏远落后地区的时代天窗。许多回族青年参加红军,或主动为红军带路,看护伤员。抗战前,共产党领导回族人民建立了第一个自治政权--"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党领导海固回族人民进行翻身解放斗争,使回族人民看到了希望。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1938年初,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为防共反共,调集重兵,聚驻海固地区,大规模修筑所谓"国防工事",对海固地区巧取豪夺、摊租摊税、抓兵拉夫。恰在这两年,海固地区因自然灾害,连年歉收,天灾人祸,使这一地区民生凋敝,怨声四起。

  第一次武装起义的直接导火线是:海原县长贾从城搞"强化治安"运动和侮辱回民,拷打和搜捕敢于上书告他的人,引起公愤;同时,还接连发生了黄庄国民党军队强奸回族妇女、泉沟脑发生侮辱回民宗教信仰、白崖石坡底村伪保长抓去抗粮农民等事件。广大回族人民久已积压的怒火,一时迸发出来。1938年农历11月25日凌晨,海原县沙沟、白崖、固原红崖堡三处同时爆发起义。

  起义的领导者是马国琳、马银贵、马少净、马喜春等人。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壮大队伍,他们张贴布告,并提出起义口号:"自己武装自己,杀官劫库,除奸救民";"反蒋抗日,寻找民族出路";"暴政之下,不做顺民"等。四方民众,闻风而来,队伍迅速壮大,到12月7日前后,已达八九千人,推马国琳为起义部队司令。

  起义军声势很大,国民党统治者极为惊恐,朱绍良忙调重兵镇压。由于起义军内部意见分歧,马国琳和马银贵各带一部分军队,分头行动。马国琳率队伍南下,目标是泾源、张家川一带。一路上,虽屡挫国民党军队,连破防线,但自己的队伍损失极大,马国琳本人受伤。马银贵带部队东进固原,但遭遇强敌,未能达到攻占固原、扩大地盘的目的。后来两路队伍会师,处决了一批为害百姓的伪保长,将其财物分给百姓,并惩治了一些土豪劣绅,打了不少胜仗。

  国民党朱绍良部看到武力难以奏效,便用分化瓦解措施,"以回制回",威胁利诱。在此手段下,起义军答应谈判,结果,很快被瓦解了。马国琳左腿致残,马银贵被捕遭杀害。历时四十余天的第一次回民起义被绞杀了。

  第一次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各路军队,地方保安队、民团、地主、伪保长等纷纷扑向海固地区。他们对起义者余部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并以搜查枪支为由,对广大回民进行敲榨勒索,有枪交枪,没枪交钱,没钱就酷刑拷打,焚烧房建。这样,便激起了海固回族人民的又一次反抗。

  第二次海固回民起义于1939年4月11日凌晨爆发。这次起义以马国瑞为首,还有马思义、马喜春、马正荣、马凤歧、王文杰等头领。马国瑞本是第一次起义的发动者,起义前不久就被扣押于兰州。1939年4月初乘日本轰炸兰州之机,逃回沙沟艾壕湾村。由于第一次起义失败的教训,这次起义前马国瑞和马思义等头领作了较为周详的准备,制定了行动计划。马国瑞亲自拟定"打倒欺回灭教的国民党,为死难的回民同胞报仇","救国救民,受压迫的回汉人民是一家","五族共和,打倒蒋贼"等口号,并派人用鸡毛信送往各村。因消息泄露,起义提前举行。起义队伍在艾壕湾集结后,整编为一个旅,以村庄为主,编成四个团。为开展长期斗争,马国瑞等领导者决定,将部队拉到张家川大麻子山一带的深山密林,伺机歼敌。部队向南转移的过程中,在固原和尚铺遇到强敌--胡宗南97师的一个团,打了一场硬仗,虽获全胜,但队伍伤亡较大。其后继续向南,一路上连连击败追兵,并由于和尚铺胜利的影响,回汉群众投奔者很多,队伍进一步壮大。

  朱绍良深恐起义进一步扩大,也害怕起义军投奔边区,于是布置重兵,在泾源北面形成铁壁合围。国民党军队动用十几架飞机,几十下大炮,几百挺轻重机枪,用数千信于起义§艋鹊兵灸发动猛烈进攻。马国瑞、马喜春、马凤歧英勇牺牲。负伤的马思义指挥部队突围,向老龙潭方向转移。突出重围的队伍有一千多人,马思义与各位头领商讨起义军的出路。因许多人悲观失望,无心再战,只有马思义为首的少数人决心战斗到底,所以最终没形成一致意见,起义军便自行解散了。

  第三次武装起义,爆发于1941年农历4月初8日。主要领.导人是马国琳、马思义。正式起义前,由于国民党的各类武装力量控制很严,地方恶霸也严密限制和监视群众,马思义、冶老九、王登云、王德成、冶福荣等人秘密发动群众,并伺机肃霸除奸。他们昼伏夜出,惩除了三十多名土豪恶霸、伪保长及自卫队长,袭击了一批地主武装和国民党零星部队。对此,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及第八战区立即采取行动,将军队开赴海固地区清剿镇压。马思义等人立即起义,队伍很快增至六七千人,编为一个团,下设二十四营,马思义被推为团长,冶福荣等人担任各营营长。马国琳也从西吉滩赶来参加起义。这次起义军的行动方案,首先是摆脱正在进逼的国民党部队,然后向张家川进军。在张家川附近的大麻子山,起义军伏击敌人,全歼国民党42军黄初飞团,击溃191师两个团,歼敌九百余人,俘敌一百余人,缴获机枪五十多挺,步枪八百余支,弹药不计其数。但起义军没有实现攻打张家川的计划。不久,朱绍良调集各路大军一齐向起义军压来。起义队伍被迫向北行进,且战且走。马思义主张投奔红军,马国琳等人决定返回海固。起义队伍一部分追随马思义,朝庆阳方向开进;一部分追随马国琳,向海固方向进发,还有一些自行离队。

  马国琳率领的队伍被镇压。马国琳被诱捕,于第二年4月14日就义于兰州,时年26岁。

  马思义所率的队伍行至中途,又有一部分离队,最后只剩二百余名追随者,坚定不移地准备投奔陕甘宁边区。

  2."回民骑兵团"的建立

  自1941年5月马思义率领部分起义队伍向边区进发,大约一个月后,才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和堵截。6月6日,马思义率领的二百余人到达环县庙儿掌,进入了边区。部队到达砖城子后,从当地群众口中了解到,苦水掌有共产党的队伍。马思义派人和八路军联系,又派马智宽、周尚义等去商谈。共产党庆阳地区保安大队长王世保接待了起义军代表。其后王世保带人来看望起义军,并与马思义等人谈了话。部队暂驻砖城子,马思义、马智宽等人在王世保陪同下,经曲子、环县去庆阳。一路上,马思义等人受到了八路军警备二团和环县地方政府、沿途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接待。6月10日,马思义一行到达庆阳,陇东军分区司令员王维舟接见了他们。

  回民起义队伍进入边区后,国民党军队并未善罢干休,曾袭击和包围驻砖城子的起义军。由于马思义等领导人不在,队伍又遭国民党袭击,起义队伍中出现许多谣言,说"马思义被共产党骗去了"等等,军心有些骚动。党组织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将马思义、马智宽等派回砖城子。并决定把起义部队接到远离国统区的合水县。

  马思义率部队到合水县后,在柳沟驻扎。王维舟带延安歌舞团来看望回民战士,并演出《阎王债》、《抓壮丁》、《血泪仇》等戏剧。不久,党中央又委派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员肖劲光看望回民起义军代表。肖劲光赠起义军锦旗一面,上书:"浩气长存"四字,表达了党对起义阵亡将士的悼念和对海固回民起义的高度评价。1941年7月,党中央安排马思义、马智宽等主要领导人到延安参观访问。马思义等人参观了中央民族学院、抗日军政大学、鲁艺等。毛泽东接见了马思义和马智宽,分析了三次回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指出回族同胞今后斗争的方向。针对回民起义战士怕编散队伍,怕取消回民自己的独立领导权,怕在队伍中发展党组织的情况,毛主席向马思义表示:你们的人马我们都不动,也不编散你们,等你们成立回族自治政府后,由你们自己去领导。我们也将尊重你们的风俗习惯,不在队伍中发展党组织。马思义临走时,毛主席让马思义代自己向回族战士问好。1941年7月,中央将这支部队命名为"回民抗日骑兵团"。隶属于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党中央深切关怀回民骑兵团战士,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而且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特意从关中请来阿訇,于7月14日在延安举行清真寺开放典礼,并在离骑兵团驻地不远的曲子镇新建清真寺。为了加强对这支回民队伍的教育和改造工作,党先后派杨静仁、马克、卫一吾、鲜维俊、何忠发等同志到回民骑兵团,以加强党对回民骑兵团建设的领导。

  由于起义者队伍中成份复杂,他们当中多数人投奔边区。并非为了献身革命事业,而是希望共产党支持他们报仇雪恨。同时,他们对共产党军队严格的纪律约束和思想教育不习惯,再加上队伍中有不纯分子,如当过国民党军官的苏山,在起义队伍中现任团部副官,二连、三连的连长都是土匪出身,在他们挑唆和分裂下,回民骑兵团中要求返回海固的呼声很高。马思义也有接应马国琳的想法,愿意将队伍带回去。共产党在同民部队中的代表尽量劝说他们,动员他们不要出边区。但回民队伍中战士干部执意要走。党明确指出:回去肯定要挨打,最好不要走。但如果一定要走,我们也不强拦;再要回来,我们仍然欢迎。1941年11月中旬,部队在庆阳三十里铺举行告别会,根据庆阳地委孙作宾和卫一吾同志的建议,马思义将老小病弱战士留在庆阳,带骑兵团100多人离开边区。

  国民党军队得知马思义的队伍返回海固地区,立即从四面八方扑过来。骑兵团摆脱重围,赶到海原贾躺时,得知马国琳已被抓走,马国琳带的队伍溃散了。队伍留在海固已失去意义,而且随时有可能被国民党军队吃掉,于是马思义决定重返边区。苏山等人制造分裂,带一连人跑了。剩下的不足百人,跟着马思义又一次踏上通向边区的道路。不久,回民骑兵团战士又回到党的怀抱。国民党反动派恼羞成怒,对骑兵团干部战士的家属和失散人员进行报复性杀戮。至此,回民起义战士才真正认识到:没有共产党领导,回民不可能获得自己的解放。回民骑兵团的干部战士终于提出接受思想改造,决心真正走上革命道路。

  1942年初,在回民骑兵团指战员的要求下,党组织将马思义、冶福荣、周尚义、马希杰等十余名干部分别送往抗日军政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学习。同时,系统地向骑兵团干部战士进行党的抗日救国道路教育,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教育,全面加强骑兵团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解决回民骑兵团战士的后顾之忧,党决定设法把他们的家眷接进边区随军,并从生活上给予照顾。回民骑兵团干部战士深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积极接受党的改造和领导,并迅速成长起来。

  就在这年春,党中央命令回民骑兵团开赴延安。部队到延安后,陕甘宁边区联防司令部司令员肖劲光代表党中央和边区联防司令部正式给回民骑民团颁发了任命书,任命马思义为团长,杨静仁为参谋长,马克为指导员,卫一吾为副官。不久,骑兵团奉命开赴延川永平区,参加除奸肃特的工作。

  尽管回民骑兵团没有开赴抗日前线,但回民骑兵团为支援抗战,为肃特除奸,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回民骑兵团在延川永平地区的除奸肃特任务完成后,开到庆阳县的东太白地区,一边学习,一边生产。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回民骑兵团战士中不少人被评为劳模。1944年秋,回民骑兵团奉命调往合水县古城,继续进行生产和政治、军事、文化学习。回民骑兵团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回民骑兵团直接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宁夏解放后,骑兵团留在海固地区,1953年5月,党中央决定在海固地区以回民骑兵团为基础,成立地区军分区,将回民骑兵团改为海固地区公安大队。回民骑兵团中一批经过锻炼的干部,支援地方行政,成为新中国西北民族工作者中的骨干。

  陕甘宁边区的回民骑兵团,是在共产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民族抗日武装,为支援抗战做出了贡献。

  (四)抗日根据地其它的回民武装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回民武装,除了冀中回民支队、渤海回民支队、陕甘宁边区回民骑兵团外,在冀中、冀东、鲁北、鲁中、皖东、河南、山西等地,还有不少分散的回民抗日武装,它们有的是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由回族同胞自发组织起来,后接受共产党领导,编入抗日队伍的武装力量;有的是共产党地下组织直接发动起来的回族抗日力量。

  1.冀中、冀东分散的回民抗日队伍

  整个河北中部,马本斋率领的冀中回民支队,主要转战于献县、河间、深县、深泽、无极、安国、藁城、交河等地,后来曾在冀东和冀鲁边战斗,1944年初,冀中回民支队开赴陕北。而定县、任丘、文安、肃宁、雄县、霸县、武清等地,还有好几支回民队伍进行抗日活动,尤其是1944年和1945年,这些抗日武装成为冀中重要的回民抗日力量。

  (1)八分区回民支队

  在冀中回民支队凋离冀中时,曾派一位中队长白振武同志带领一些人留在冀中八分区。白振武同志经过一番工作,收编了一些失散的同志,在八分区组织了一支队伍,叫做"伊斯兰支队"。这支队伍发展很快,到1944年下半年,扩充到400--500人,改称"八分区回民支队"。八分区回民支队主要活动于马本斋最初的活动区域,即献县、河问一带。马本斋部队转战其它地区时,八分区回支正好填补了献县、河间一带的空白,并与当地一部分回民武装合并,为保卫这一带回汉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贡献。

  (2)七分区回民支队

  在定县,原有一支规模不大的回民武装,称"回民小队",以后发展成为"回民中队"。定县回民中队把藁城、无极等县的回民武装扩编进来,建成"七分区回民支队",队长是金清波。七分区回民支队主要战斗于定县一带。

  (3)九分区回民支队

  在冀中九分区的文安县一带,有一支回民武装,一直在文安、任丘、肃宁等地坚持抗日斗争。随着斗争形势的有利变化,这支回民队伍得到了发展,壮大到300余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九分区回民支队",支队长是马志新同志。

  (4)编入冀中回民支队之前的"十分区回民大队"

  即1941年夏合编丁马本斋率领的冀中回支第三大队,第三大队的前身是马玉儒率领的"十分区回民大队"。它在编入冀中回支前,基本上是独立活动的。

  1939年,回族志士马玉儒,在永定河畔拉起30多人的队伍打游击。这几十个战士都是永定河两岸的安音、穆庄、崔指挥营、曹家务、北钊等村庄的回民。自然灾害、地主压迫,加上日寇侵扰,使他们无路可走,就跟着马玉儒,拿起武器打日本鬼子了。不久,马玉儒带领队伍投奔冀中十分区司令部,成为十分区独立大队。1939年8月,成立十分区回民大队。其后,马玉儒的弟弟马玉衡在永定河北又拉起100多名回民战士,扩充到十分区回民大队来,这支队伍扩充到200多人,三个连队,具有一定,的战斗力。在黑岱长庄、齐家营村等地打过几次胜仗,受到十分区司令部表扬和奖励。十分区回民大队主要活动于雄县、霸县、武清、永清一带。由于十分区回民大队的同志不太了解冀中回民支队的情况,加上乡土地域观念较强,当初不愿全部把队伍拉过去。直到了解冀中回支的详情后,才编人了冀中回民支队。

  此外,冀东还有"冀东回民大队"和"抗日救国军"。

  冀东回民大队组建于1941年,主要活动于香河一带。这支回民队伍多次打击日寇,在抗日斗争中不断扩大,成为有战斗力的回民武装,常年转战于平津之问。

  抗日救国军,是在中共津南特委领导下,由河北省沧州地区的回汉青年组成的抗日武装力量,创立于1937年冬,指挥员为刘子芳。他曾率回族战士80余人,在盐乐公路伏击日军,缴获汽车一辆,名震冀鲁边区。1939年率队伍南下,进入山东,被编为八路军115师一部。

  2.山东的回族抗日力量

  在山东,除鲁北地区著名的回民抗日武装--渤海回民支队外,鲁中、鲁南、鲁北还有几支颇有影响的回民抗日队伍。

  (1)鲁南的回民抗日武装

  枣庄回民游击队。1938年3月,枣庄沦陷后,枣庄老街组成了一支以回民为主体的近百人的游击队。这支队伍系原民众自卫团的一个连队,为防御土匪骚扰而建立。游击队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以后,编入临、郯、费、峄四县边联支队,隶属鲁南军区。回民游击队转战鲁南地区,坚持游击战,伺机消灭日伪军。这是鲁南沦陷区抗日最有利的方式。其中,枣庄铁道游击队,以枣庄回民矿工为主体组建,活跃于枣庄一带和微山湖上,屡立战功,闻名全国。

  枣庄"抗日民族先锋队"。1937年成立,是中共枣庄中心县委派李微东同志在当地发动群众组建的。抗日先锋队员以回民青年为主,创办《抗敌报》,成立抗日文艺宣传队,后转入战地服务团工作。

  (2)鲁牛酉民支队。

  是以太西回民大队、益都回民大队、泰安王庄院回民营、章在冀中九分区的文安县一带,

  邱和楼往一带回民中队、分队合编成的一支回民队伍,活跃在泰山地区、沂蒙山区、益都等地。

  (3)冀鲁边军分区"回民大队"

  渤海回民支队原来的四个大队中,第三大队由于地理限制和残酷的战争,实际上与一、二、四大队完全隔绝,成为以李玉池同志为首的一支独立作战的部队,被冀鲁边军区命名为"回民大队"。这支队伍几乎参加了鲁北地区的所有战斗。不论是打德平、打临邑、打齐河,还是打陵县和德州,都有他们和汉族同志共同流下的鲜血。1942年,马本斋路过冀鲁边区时,留下回族老红军周志坚担任大队长,孙树楷同志任教导员。到抗战结束时,这支队伍已发展到1000余人。后来编为渤海二军分区回民支队。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1-06 14:25:2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中的回族(13)

下一篇:抗日战争中的回族(15)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