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抗日战争中的回族(35)
2017-11-08 14:07:35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复制链接

  (二)抗战时期有影响的回民学校和回族教育家

  1.几所著名的回民学校

  抗战时期的回民学校中,如北平西北公学、成达师范、昆仑中学、平凉国立陇东师范、明德学校、兰州西北中学、成都西北中学、云亭中学、蒙化兴建中学、鱼峰中学等较有影响。现将部分名校介绍如下:

  (1)北平西北公学

  1928年,马福祥与一些回族军政上层人物及知识分子在北平相聚,共谈振兴回族教育大计,决定"创设清真中学于北平牛街,推祥(即马福祥)为董事,孙君(孙绳武)为校长,收纳回民子弟,教以艺能,励其品节,广群进身之途,借储国家之用,冀于全国回民,有所裨益"。以牛街的旧守备署作校址,先招学生50名,编成一班,于9月开学。学校经费来自募捐,其中马福祥本人月出40元大洋。到1931年,清真中学改称西北公学,并得到国民党行政院的补助费。取"西北公学"之名的含义在于振兴回族,因回族以西北为众,经营西北的责任最大。到抗战前夕,西北公学有中学部六个年级,小学部六个年级,学生共约千人。除开设一般课程外,另开有阿文课,学生可以参加礼拜。西北公学的创立者除马福祥、孙绳武,还有马松亭、马邻翼、白崇禧等。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燃起,西北公学首当其冲,北平沦陷后,"除校长及一部分师生南下成立分校外,留守的师生决定维护回教教育,和恶劣的环境奋斗到底,他们过着艰苦的生活"。在日伪组织成立后,对西北公学从监视变为直接占有,学校遂被黑暗势力所笼罩,学生纷纷退学,所余的为数已经极少了。

  (2)成达师范学校

  创办于1925年,是由马松亭阿訇、穆华亭、法静轩、唐柯三等人创办,校址在山东济南捍石桥穆家东门清真寺内。1928年因"五卅"惨案被迫停办。1929年迁入北平,马福祥在经济上给予扶植,并把他在北平东四牌楼清真寺后院房舍作为校址。成达师范自搬入北平后,将从山东带来的13名学生和北平各寺的学生编为一班,当年秋天招收第二班,学生64名,以后隔年招生一班。成达师范迁入北平后,不仅经费较充足,学校规模也日益扩大,课程内容也有革新,开设普通、宗教、社会、教育4个学科共24门课。抗战期间,成达师范迁往桂林。该校维持时间较长,到1949年全国解放,成达师范改为北京回民学院。

  (3)昆仑中学

  1935年,青海回教促进会高级中学在西宁成立,新校舍建于西宁东关水城门外。1936年,会立高级中学更名为西宁中学,设初中14班,高中3班,另附设简易师范1班,学生人数达1200余名,学校还发行《星月》刊物。1940年,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会立西宁中学改为会立昆仑中学。其后,扩大校址,增建校舍,增设班次。此时的昆仑中学已有初中15班,高中4班,师范6班;附设小学16班,幼稚园6班,在校学生人数达2000余人。1945年又分别办起了昆仑中学第一、第二、第三分校。西宁市内另设阿文女子小学5处,幼稚园2处。共计117个班次,学生8516名,教职员646人。1942年,蒙藏中学与昆仑中学第三分校合并,在此前后,撤销外县7所中学,尽量把学生集中到昆仑中学,从而使昆仑中学规模更大。该校占地百亩,校舍整齐,礼拜堂、图书室、仪器室、学生宿舍等一应俱全。当时,曾任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的马鹤天先生到西宁参观昆仑中学后称许该校"建筑壮伟,设备完全,为各省立中学所不及"。原西宁中学创办的《星月》不久改为《昆中校刊》。原任校长马霄石去职后,由马步芳兼任校长。昆仑中学为省内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中等学校。该校连同省内其它国立、省立、县立学校一道,为落后闭塞的青海培养了一批各民族的文化人。当时就有学者认为:"中国开办回教教育,这两个学校(北平成达师范和青海昆仑中学)均开风化之先。"

  (4)平凉国立陇东师范

  这所学校的前身是上海私立伊斯兰师范学校。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是哈德成在上海小桃园清真寺创办的,建校时间是1928年8月,哈德成聘请达浦生任校长。招收的学生以渎过经文的海里凡为主要对象,课程以阿文教义为主要内容。1937年,日军炮击上海,并对上海狂轰滥炸,学校被迫停办。

  1938年,赴沙特朝觐回国的达浦生得到蒋介石接见,蒋允许达浦生在后方继续开办上海伊斯兰师范。校址最初考虑设在成都,后改为平凉。1938年秋季,伊斯兰师范在平凉东关开办。学校的培养目标,接爱马汝邻先生的建泌:"一部以培养小学教师为宗旨,按简师标准开课,每周酌加一二小时的阿文教义课;另一部培养阿訇人才,另行设班,标准另定。"因达浦生在社会上声誉高,政治上较中立,学校空气较自由。1941年7月,伊斯兰师范由私立改为国立,校名改为"国立陇东师范"。聘王梦扬任教务主任(继马汝邻之职)。1942年,达浦生被遴选为国民党参政会参政员,由马汝邻任校长。学校在原来3个班的基础上,增招简师1个班,又增设了附属小学。1944年又增设了普师和阿文专修班。王静斋任阿专班主任,白心斋任副主任。到1947年,全校共有在校学生六七百人。继马汝邻之后,安庆澜任校长。解放后,该校并入平凉师范。

  (5)云南明德学校

  云南私立明德学校是云南全省回族第一所包括普通中、小学和阿文专修等三个部分的民族学校。该校创办于1926年,初为"明德小学",学校由云南回教俱进会和振学社发起创办,学校经费主要来源由振学社筹措。明德小学是普通学校的性质,但加设阿拉伯文和教义两门课程,每周共4节,由阿訇讲授。到抗战前夕,先后毕业的学生近千名。抗战前明德小学历届回汉负责人先后有:马应恩、潘云章(汉族)、马登云、王弼、林兴华、娄光汉(汉族)、艾绍骧等。为适应新时代要求,1929年学校增开中等教育和阿文专修班教学,新型学校--云南私立明德学校改组成立。杨士敏为明德学校首任校长,李敏生为中学部主任,并聘定各部职员。如沙国珍、沙国玺、马会云、马之驹、沙平安、纳明安、杜耀喜、合连城、马玉龙、马占魁等回族教师到中学部任教;马耀武、杨楷(汉族)、夏耀南、周崧、张培光、顾品端、孙东明、金玉堂等教育界名流也受聘为明德学校教师。明德学校以原有的明德小学作为小学部,1929年增设中学部,原设高等中阿并授学校改为阿文专修班,既可培养按国家系统升学的学牛,又可培养具有宗教知识和修养的人才,深受回民群众欢迎。明德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的进入西南联大、云南大学及其它高校深造,还有的去埃及留学。后来,明德学校在开远、大理、元谋、武定等地有分校,对发展云南回民普通教育发挥了重大作用。但1932年初三班学生毕业后,因人事变动和经费困难而停办了7年,小学部和阿文专修班也一度因日机轰炸而暂时停办或疏散。

  1939年,沙国珍、马坚由埃及回国,在昆明正义路清真寺原校址恢复中学部,招收初中第四班学生,得到政府补助恢复开办费。明德学校复校后,沙国珍任校长,马坚、纳忠先后任中学部主任。因日机轰炸加剧,学校一度迁往嵩明县杨林镇。1942年学校迁回昆明,扩大招生,校董会聘杨士敏为校长,纳子宜为副校长,桂希禹为中学部主任,马忠英为小学部主任,纳明安为阿专部主任。到1945年,在校学生共有初中6个班,总数达300余人,教职工30余人。从1946年起,明德中学迁往昆明沿河路。

  (6)鱼峰小学和中学

  云南沙甸早在清末就开办私塾。1921年,在原鱼峰书院(私塾)基础上建新式学校,取名"鱼峰小学",白耀明任校长,这是云南回族开办最早的普通小学。鱼峰小学以学习中文为主,兼习阿文,为沙甸普及基础教育培养出第一批知识分子。

  1943年,白耀明创办鱼峰中学,聘请中法大学教授夏康农为校长,北京大学教授郑秉甓、同济大学教授曹礼吾及部分大学生担任教师。在校学生为初中各年级约百余人,学生除学习语文、数学、外语、植物、美术、大众哲学外,还由马坚教授、张有成阿訇讲授阿文。这个学校到抗战胜利后结束。

  (7)成都西北中学

  在成都,回族人办的学校有三所,即西北中学、私立清真男校、私立清真女校。其中西北中学影响较大。

  西北中学是孙绳武在"七菲?事变后开办的。西北中学校址在旧皇城侧,皇城内就是四川最高学府川大所在。因遭日机轰炸,西北中学迁往西距金泉场约7里的一所古庙中。本来这座破庙不能容纳400多人,校方不得不向庙侧扩展,搭起篦棚以作教室。学校有7个班,高级3班,初级4班,400学生中,有回教学生也有汉族学生。学校聘韩怡民主持教务,马轶尘先生执掌训育。抗战期间,成都西北中学组织战时乡村服务团,开展抗战建国的宣传服务工作。服务团下设民教股、宣传股、壁报股、歌咏股、戏剧股、担架股,学生利用假期,积极做有益于抗战的工作。

  (8)蒙化兴建中学

  私立蒙化兴建中学是一所中阿文并授的伊斯兰中学,1943年创建于滇西回民聚居区蒙化县晏旗厂村,后迁大围埂村。兴建中学刚建立时,只招收回族学生。学校从改革古老的经堂教育人手,传授中文,又教阿拉伯文。阿文课除了基础语法、文法、读本与会话外,还选学"古兰经浅注"、"圣训学"、"教律学"、"修辞学"等。中文课程设语文、中外历史、地理、数学、音乐、体育等。学生不仅能系统地学好阿拉伯语,而且可以接受汉文化教育,继续升学读书。兴建中学首任校长是纳润章。兴建中学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回民大众捐献,抗战期问,经费十分紧张,但兴建中学在艰难环境中仍生存下来。学校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教育改革计划,大胆探索,学生毕业前可担任低年级课程,在培养人才方面取得较大成果。兴建中学的建立,被人们誉为"滇西点燃了一盏回族文化的明灯"。解放后,兴建中学改为巍山二中。

  (9)山西私立清真崇实中学

  校址在山西晋城,由马君图先生创办。该校的创办始于民国9年(1920年),当时马先生独自捐资,设清真崇实两级小学,由于求学者日多,遂不分回汉学生都收。1927年,马先生鉴于社会工业不振,人才缺乏,学生升级者多趋重文法各科,学非所用,于是拟办中等职业科,以求实用。不久建成"山西晋城清真中山职业学校,两级小学部仍附设其内。山西省党部同仁,以中山名义未适,复改为山西晋城清真崇实中学"。设中学小学两部。1931年,本校改为山西私立清真崇实初级中学校,前两级小学部改称本校附属小学。1937年增设高中部,始定名山西私立清真崇实中学校。该校的经费,由马先生迭次捐资,作为基金,历年来建校舍300余间,并购置必须的仪器、教学用具。1938年2月,日寇直犯晋城,侵占崇真中学,作为兵站驻军。晋城一度收复,7月又再次被日寇侵占。日寇刺杀校职员数人,并各处纵火,将校舍焚毁。崇真中学历19年的建设,正当蒸蒸日上之时,竟被付之一炬,令人痛惜。马君图先生于灰烬瓦砾中,依然开办初中三年级及附小,招集学生,继续开学。"其余各级学生并入回民义勇队,同受国军训练,准备杀敌。"

  2.著名回族教育家简介

  三四十年代有不少回族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如哈德成、达浦生、马振五、王静斋、孙绳武、沙国珍、纳润章、马坚、杨士敏、马松亭、马汝邻、纳忠、纳训、林仲明、马占魁、纳明安、马以愚、傅统先等,现将其中最有名的几位的生平事迹简介如下:

  哈德成(1888--1943)又名国桢,经名希拉伦丁,陕西南郑人。出生于宗教家庭,曾入私塾,及长,到河南、镇江等地礼拜寺随阿訇念经。1910年前后,上海协兴公司成立,哈德成作为公司职员曾长期居住在科伦坡,还先后赴埃及、香港、新加坡等地,并有机会去麦加。哈德成遍访名家硕彦,并考察各国的宗教、文化,同时,掌握了印度、波斯、乌尔多等多种语言。1924年归国,受聘为上海浙江路清真寺教长。哈德成与马晋卿、刘彬如、伍特公、沙善余等先生于1925年在上海创立了"中国回教学会",哈德成当选为副干事长,主持会务。随后,主持翻译《古兰经》。1928年,以中国回教学会名义,创办了伊斯兰师范学校,聘达浦生任校长,他自己退居教师之列。1937年抗战爆发,哈德成投入救亡活动,组织难民收容所。1942年离开上海,经安徽、陕西到重庆,后抵云南沙甸,和学生马坚等致力于《古兰经》翻译工作。1943年10月病逝,享年56岁。哈德成是爱国的宗教学者、教育家,他创办回教学会,从事泽经工作,创办伊斯兰师范学校,还创办敦化小学等,为中国回族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达浦生(1874一1965)名凤轩,江苏六合人。出身于经学世家,自幼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伊斯兰教教义。1894年在北京牛街礼拜寺跟随著名回族学者王宽阿訇学习汉文,五年后回乡创办广益小学,准备终身从事回族教育事业。1907年,应王宽之邀,赴北京,协助老师创立了回文师范学堂,次年又建成京师公立清真第一两等小学。从1912年起,任甘肃回民劝学所所长兼省视学6年。任职期间,遍访甘、宁、青三省数十个县,视察回民教育情况。1921-1927年间,出国考察印度及东南亚各国的伊斯兰教情况,并为国内办学筹集资金。归国后,任上海福佑路清真寺教长。同年,与哈德成等创办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任校长。1937年抗战爆发,达浦生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上海失陷后,汉奸引导着日寇追捕他,他暂居租界,才免落敌手。不久达浦生出国朝觐,并访问中东、南亚各地,做抗战宣传。1938年8月回国。因上海无法办学,达浦生将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迁往甘肃平凉,继续办学,此即后来的国立陇东师范学校。达浦生仍任校长,一面从事回民教育工作,一面继续进行抗日宣传。达浦生是我国著名的回族教育家和伊斯兰学者。

  马振五(1864--1938)名邻翼,字振五,原籍湖南邵阳,世奉回教。因认识到革新图存、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便毅然东渡日本,专攻师范教育,在日本吸收革命思想,遂加入同盟会。光绪二十九年回国,赴长沙,与黄克强、谭组巷、熊秉三、胡子靖等人一道兴办湖南教育。起初遇到很大困难,马先生尽其全力,利用邵阳试馆馆址,办起邵阳中学。不久,先生又创办清真偕进小学。"回胞素来不读书,所以自动入学者极少,先生挨家苦劝送子弟来读书,才凑齐了一些学生,正式开学。后来成效渐著,于是添办了中学部,改称邵阳偕进学校"。光绪三十四年,马先生赴北京,不久与王浩然教长一起,创办清真两等学堂,马先生任学堂监督。该校规模大,培养了大批北平回教社会的中坚分子。辛亥革命后,马先生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参事。北京成立中华回教俱进会,先生被推为会长,不久改任甘肃提学使。先生在甘肃时,组织了中华回教俱进会甘肃分会,极力发展甘肃回族教育,创办兰州清真学校,在甘肃各县创设清真小学达百余处。沙国珍(1884-1970)字儒诚,昆明人。父荣廷,是往来于云南、缅甸的行商。祖辈笃信伊斯兰教,世代相传。沙国珍幼习阿拉伯文和英文。1917年在香港圣保罗英语学校毕业。曾先后任云南省立第一中学、第四师范、普洱中学及私立明德中学英语教师,明德中学校长。1931年,云南回教俱进会派沙国珍率领明德中学第一批留埃学生马坚、纳忠、张有成、林仲明等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1935年爱资哈尔大学中国回教留学生部成立,沙国珍任部长。沙国珍1939年归国后,曾赴缅甸进行国民外交活动,一方面积极致力于发展云南教育,在培养回族人才方面做出了贡献。

  纳润章(1900一1971)原名荣填,经名努尔纺潞蹦?拢?颇贤êD杉矣?恕P私ㄖ醒Ыㄐ5闹饕?稍保?兹涡3ぁT颇现??囊了估佳д摺⒕?Α⒔逃?遥?刈逦幕?南惹?咧?弧D扇笳虑嗄晔贝?揖城搴??捶⒎芏潦椋?睹?η蠼蹋?小?ⅰ⒂⑽慕酝ā?928年,应保山回民之聘,创办伊斯兰中学,改革经堂教育。1943年,在蒙化创办兴建中学,纳润章执教四十年,诲人不倦。擅长演讲和翻译。译作有《古兰论》1-7卷手稿、《演讲集》等。解放后蒙化兴建中学改为公立,纳润章继续任校长,仍致力于民族教育事业。1971年病逝。

  马坚、纳忠、马以愚、傅统先等回族学者也为回族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其事迹抗战文化一节已述。

  以上所述,为抗战时期回族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当时有名的中小学校、三四十年代回族知名教育家中韵典型。毫无疑问,回族教育从纵向看是明显地发展和提高了,但由于历史的N,N,国民政府教育政策实施中的弊端及日本侵华战争的严重破坏等因素,回族教育总体上仍处于落后状态,回民文化水平的真正提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三、抗战时期的回族宗教

  (一)伊斯兰教义与抗战宣传

  抗战时期,回族知名学者纳润章、马天英、孙绳武、王梦扬和其他一些宗教人士依据《古兰经》,系统阐发了伊斯兰教义中有关维护和平,伸张正义,反抗侵略,保家卫国等方面的内容,并将宗教教义与抗日救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回民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抗战中发挥了特殊作用。这种教义阐释与抗战宣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引《古兰经》中关于"维护和平、伸张正义"的信条

  伊斯兰的涵义有三层:"服从"、"忠诚"、"和平"。和平,即凡属信徒,当酷爱和平。古兰经云:"尔勿作乱于天下治平之后","真宰不喜作恶者"。古兰经所阐发的真谛中,"总希望达到世界和平,世界大同的目的。若有破坏和平和正义的事实表现,古兰经已明令讨伐。古兰经云’真宰允许被压迫而被侵凌者与敌抗战,真宰确能援助彼辈"’。伊斯兰教所爱好的和平是以正义为基础的和平,而不是屈辱的和平。"它绝对禁止教徒以侵略为目的而发动战争,但当自己的国土被人侵略,自己身家的安全失去了保障,若再侈谈和平,便小是以正义为基础的和平,而是屈辱的和平。这时回教徒便应该维护公理和正义,奋起与敌抗战,直到凌辱全无,失地收复为止"。

  2.关于"抵御侵略","铲除邪恶"

  圣谕云:"你们勿希望遇敌,惟求主赐安宁!如果敌人来,只有坚忍抗战,愉快的永生,系在剑影之下。’当日本作怨于我中华民族,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而此次之毒辣,则较往者为甚。他所欲侵略的不是局部的领土,而是广阔的版图;所欲绝灭的不是参战的将士,而是整个的民族,是可忍,孰不可忍!则中华民族中其不奋起杀敌、敌忾同仇者,实无心肝。实无人格,而为天人共弃之行尸走肉!"回教徒有一个非常坚固的中心信仰,凡是为匪为盗,以及一切不正当的行为,回教教义均不许可。同样,扫除邪恶、铲除奸佞,是回教徒应做的。

  3."回教是爱国的宗教"

  孙绳武先生撰文认为,回教在抗战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回教是爱国的宗教"。在人世的宗教中,"按其爱国的程度又可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人生只有物质的生活方面牵涉到国家,但是精神的生活亦即神圣的生活,却是更为紧要,两方面已经对立起来。另一种认为人生是统一的,真主的大道充塞于宇宙之间,立身处世,无时无地应该遵守着宗教的道德,而宗教的道德中最大的,莫过于爱国。’爱护生长的土地,属于信德的一半"’。伊斯兰教属于后者。伊斯兰教自唐时传人中国,千余年来,回教徒莫不忠勇奋发,以国家社稷为重。清代以来,在对外战争中捐躯报国的,不乏其人,左宝贵、马福禄,都是回教的真信徒。"自全面抗战以来,四千余万回教同胞以宗教信仰的坚定精神,对抗战建国方针的拥护不遗余力"。白崇禧指出:"宗教的信仰不应离开政治的信仰。’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疯狂侵略之下,整个国家民族,已经走到生死的最后关头,假如国家民族灭亡了,覆巢之下,必无完卵,什么宗教信徒,都得同归于尽,故而要救教必先救国"。许多回族人士认识到,回教信徒,同时也是中国国民,既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所以要一方面发扬宗教的精神,一方面要对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负起相当的责任。

  4.论"忍辱负重","坚强意志"

  "古兰经云:’历史圣人皆有多士从征,即遇灾厄,而保持正义之精神,无衰,无退缩,无屈服,真宰诚喜忍辱负重者’。意即坚强意志,义无反顾,奋斗到底。’此次我国上下,不屈不挠的心理,实合古兰经的意旨,但是敌人师老无力,必然老羞成怒,难免不倾其全力,与我国孤注一掷地决斗,则此次艰难必更胜于过去,而我们必得要加倍努力,抱破釜沉舟的决心,奋斗到底,总可以加速胜利的来临"。

  为抗战胜利,必须坚强意志,忍辱负重,为此,回教同胞办的刊物《回民言论》上,连载王静斋先生写的《穆罕默德怎样战胜他的困难》,在叙述先圣穆罕默德的故事时,阐明智者逆境中毫不退缩、最终克服困难的道理,用以教育下-;k:回胞,抱定牺牲自我的精神,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惜一切。"古兰经云:’顺民乎.当忍辱负重,谨守疆界,敬畏真宰,期获善果,而登天国,,又云:’圣人乎,尔其鼓励民众出征,若尔辈中有坚韧者二人,可以胜敌二百;尔辈中有坚韧者二百,可以胜敌二千,缘彼敌不知正义"’。如果回民族皆能坚韧抗战,必能克敌制胜。

  5.论"抗战必胜之道"

  首先"要抱大无畏之精神,具抗战必胜之信心"。"逆天害理的日寇,向来是夜郎自大的。他曾声明三日就要占上海,三个月便可以征服中国,做太平洋的霸主。殊不知,他人寇中国已将两年,他负了重大的代价。似此人力财力有限的小国,而欲并吞地广民众决心抗战的大国,真是异想天开!","古兰经云:’行善者利己,行恶者伤身。’又云:’恶者之报惟恶。’今日敌人所施于吾国之各种暴行及毒计,将结成日敌自受之恶果"。中国自抗战以来,山河破碎,满目疮痍,表面看,确实是空前浩劫,但实际上,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机:"失地虽广,国其亦形巩固;牺牲虽大,精神日益焕发。"这是中国取胜之根本。中国人民空前的觉醒和团结,中国人的坚韧不屈的精神的发扬,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一方面对"逆徒和伪信者"征伐,毫不留情,另一方面,用最温和的语言,用宽容的态度"联合人心",能引人听命,得到众人的拥护。这是从伊斯兰经典里引申出的信条。

  6.论"加强团结","统一全民行动"

  日本"以六千余万人的国家,希望征服四万万五千万人的大国,本来是荒唐绝伦。但是敌人所以启其这样的野心,是认为我国内部缺乏团结,有机可乘。两年半以来,既已证实敌人观念的不正确,可是假如我们的团结比现在更坚强,效力一定也比现在要大。我们对于’精诚团结’的解释,应不限于人事上的融洽,尤须救亡工作的一切部门密切地联系起来,活泼泼地运用着,才能真正集中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意志和力量"。

  "古兰经所云:’敌在全力杀汝,汝以全力杀之,须知真宰乃襄助敬慎者’;又云:’尔众无论轻重,胥宜出征!宜以金钱性命,为正义而牺牲,若尔等知之,则于尔等为至善’。又云’遇敌即杀!’就是全面抗战.不分南北东西。所云’汝以全力杀敌!’就是精诚团结,全民动员,人人抗战。如蒋委员长所说的地无分南北东西,家无分富贵贫贱,人无分男女老幼,均要坚韧到底,负起救亡工作的责任!’的意义无异了"。

  7.论"扩大宣传,唤起民众"

  穆罕默德初布道时,"以环境险恶,满地荆棘之原因,未能公开宣传,所以向化的极少,穆圣受命宣传后,人心渐渐向化而投诚,真理蓬蓬萌芽而滋长,是可见宣传效率之伟大。其后圣门弟子因遭多神教徒的压迫而奉命抗战,时教胞多争先赴义,以寡胜众,亦穆圣宣传鼓励之力。盖宣传能唤醒人心,团结意志,鼓励能激发情感,振刷精神。然宣传须正大光明,鼓励须切实忠恳,方能有良好的效果。我国此次坚决抗战,是为谋东亚和平,树世界正义,师出光明,理义正大。世界上爱好和平,崇尚正义之民族,闻之无不具诚恳之钦仰,迫切之感应,此后欲摧毁敌人最后挣扎之猛侵略,击破敌人第二期之阴谋诡计,必须努力于国内国外严词正义的广大宣传。"这是纳润章在抗战期间的理论,给回教徒及广大抗日民众指明了取胜的重要途径。自日寇全面侵华以来,近东的回教徒,无不对我抗战表示极真挚的同情。中国派访问团、朝觐团出使近东,扩大宣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实属必要。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7-11-08 14:07:5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中的回族(34)

下一篇:抗日战争中的回族(36)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