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33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仅18岁。1936年王崇实先后在别山镇和朱华山村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8年4月,王崇实参加了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武装暴动筹备会议,23岁的王崇实被任命为蓟县县委书记。1938年8月17日,抗联队伍一部在别山镇被日军石川部队围困。当日夜,王崇实所属部队支援其突围,与日军激战。为争夺制高点,王崇实身先士卒,勇猛冲杀,吸引了敌人火力,被围部队得以突围,但王崇实却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仅23岁。
主要功绩
1938年4月4日,王崇实参加了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武装暴动筹备会议。会上,受中共河北省委的委任,23岁的王崇实任蓟县县委书记。此后,王崇实领导全体党员在基本群众和上层士绅、伪职人员中发展救国会员,建立抗日救国会组织,准备抗日武装暴动。
7月,冀东抗日武装暴动开始了,王崇实立即行动起来,与卜荣久、商香阁、王少奇等人以城内简易师范、第一高小的师生及城南板桥、城北白马泉一带的救国会员为骨干,组建了抗日联军第五总队,商香阁任总队长,王崇实任政治主任。随后,王崇实带领五总队一部,向别山六区、下仓七区一带发展,摧毁日伪区村政权,宣传抗日,收集枪支,筹备粮款,扩大队伍。不久,王崇实与张士毅、郝希武领导的六总队取得联系,共同组建了第五总队军事委员会,并担任军委会成员。7月底,王崇实带领五总队一部与十六总队、十八总队、三区队等抗联队伍,配合八路军四纵三十三大队攻克县城。战斗中,王崇实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王崇实经常对党员说:“共产党员为革命,应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抗日就不能怕牺牲。”
1938年8月16日,王崇实带领五总队一部、六总队、十六总队等抗日队伍,转战到县内东部一带,攻克了彩亭桥伪警察分局。随后,王崇实又带领抗联队伍向玉田进军,配合洪麟阁部攻克了玉田县城。17日,抗联回师来到县内,攻克了别山镇伪警察分局。当晚,抗联各个队伍都驻在了别山镇。次日凌晨,伪满洲军甘珠尔扎布支队骑兵第五团、石川部队、呢玛部队、山炮排前来围剿抗日联军。王崇实得到情报之后,立即下令抗日联军各部撤退。但是,因为一部抗日联军没有接到通知,被伪满洲军包围。王崇实撤出别山后,发现抗联还有一部没有撤出来,立即率领抗联队伍回头解救被围的抗联部队。经过激烈战斗,被包围的抗联队伍终于被解救出来了,随后向西北的翠屏山一带撤退。但是,伪满洲军甘珠尔扎布支队却紧追不放,尾随其后。王崇实指挥抗日联军一边阻击,一边撤退。来到翠屏山东部的普陀山下,王崇实率领抗联战士抢登普陀山的制高点,准备居高临下阻击日军。伪满洲军见抗日联军登山据守,不明底细,不敢贸然进攻,远远地向山上的抗日联军开枪开炮。此时,王崇实布置好队伍之后,登上了一座小庙外边的高地,举起望远镜观察山下的敌情。一颗子弹飞来,王崇实不幸被击中,光荣牺牲,时年23岁。
人物评价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王崇实是其中之一,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轶事典故
幼年入学,颖异聪慧,尤其喜爱文学。少年时代的王崇实就受到革命熏陶,特别喜欢听表哥李子光讲“打土豪”的故事。王崇实功课好,书法也好,13岁就能临帖《文心雕龙》,笔锋刚劲有力。他尤其喜欢文学,爱看进步书刊,如安徒生的童话、高尔基的小说以及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王崇实从十四五岁就开始写童话,后来写小说和诗歌。作品有《雕王的故事》《麦田的风波》《一粒真葡萄》《一个乡下的姑娘》《在花园门外》《转眼成人的孩子》和长诗《镜与炼》。其中,《麦田的风波》用散文的形式描写拾麦穗的穷孩子同地主儿子斗争的故事,这正是他组织穷孩子拾麦子的亲身经历。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正在北平师范大学读书的王崇实和那些具有民族气节的学生,愤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大同盟。王崇实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抗日活动,因此被学校开除学籍。回到县内家乡,王崇实仍不气馁,继续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又被县公署警察局通缉。王崇实投奔了玉田县的亲戚,辗转来到唐山赵各庄煤矿中学求学。他名义上是这里的学生,实际上仍然从事革命工作,并找到了党的关系,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时年仅18岁。
王崇实边上学边从事革命工作,又被学校开除。党组织派他到林西、古冶一带的煤矿工人中,从事工人运动工作。当时,王崇实没有职业,生活无着,只有靠捡煤渣、打短工挣钱来维持生活。王崇实和工人一样,挨过工头的鞭子,也挨过日本人的大棒子。在党的领导下,他不断组织工人举行反抗资本家,反抗日本人的罢工活动。在罢工活动中,王崇实很快成了工人兄弟的知心朋友,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后来,王崇实还进入天津,在天津书店领导工运工作。
1936年,王崇实接受中共党组织的委派,到农村开展抗日工作,因而回到家乡。先在别山镇,后在朱华山,以教书为掩护进行抗日宣传工作,并自编教材经常对少年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责任编辑:钟思宇 最后更新:2018-05-31 09:40:10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杨大章
下一篇:杨梦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