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宋哲元
2018-04-02 14:59:42  来源:山东省情网  点击:  复制链接

  宋哲元(1885—1940),字明轩,乐陵县人。做过乡村私塾教师,北洋武卫右军随营学校毕业。历任连、营、团、旅、师、军长、方面军总指挥、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等军职,并先后兼任过热河、陕西、察哈尔、河北四省和平津两市的地方行政首脑,是一位有影响的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宋哲元7岁时,他的父亲开始教他识字,读一些启蒙书。1906年春,宋哲元辍学入京投军。1912年入北洋左路备补军随营学校,毕业后任中营前哨哨长。后在冯玉祥部下任十六混成旅营长、第十一师团长、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1924年10月,任国民军第一军第十一师(后改为第四师)师长,1925年任热河都统。1926年随冯玉祥加入国民党,任第二集团军北路军总司令兼暂编第一师师长。1927年6月,出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28年改任暂编第九师(后改编为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1929年,代理国民军总司令。1930年中原大战时,任第二方面军第四路总指挥。同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1932年9月任察哈尔省主席。1933年3月,任第三军团总指挥,率部参加长城抗战。1935年8月任平、津卫戍司令。同年11月任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河北省主席。七七事变后,历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并向关内步步紧逼。宋哲元把抵御外侮视为自己的光荣职责,提出了“枪口不对内”“宁作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爱国口号。他率领第二十九军官兵积极进行备战训练,准备随时奔赴战场,杀敌卫国。

  1933年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便长驱直入,向长城各口——独石口、古北口、喜峰口、冷口进犯,企图一举进占华北。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推动下,驻守长城的国民党广大士兵和长城内外的义勇军奋起抵抗。这时,第二十九军奉命驻守冷口迤西至马兰峪,长达300余里的长城各口,其中包括董家口、喜峰口、罗文峪诸要塞关隘。3 月8 日,第二十九军奉命接管喜峰口防务,宋哲元即令先头部队赵登禹以急行军向喜峰口挺进,还委任张自忠为前敌总指挥,冯治安为副总指挥,马上赶到前线,指挥作战。9 日,二十九军军部抵达遵化城,离喜峰口110 里。是日,日军服部、铃木两个旅团联合先遣队开始了对喜峰口的进攻,占领了口上高地。宋哲元令冯治安师赵登禹部继续兼程急进,午后抵达喜峰口,与敌发生了战斗。由于敌人炮火猛烈,二十九军无力夺回高地。宋考虑拼杀下去,对我军甚为不利,决定采用夜战、近战。11 日夜间,王治邦旅负责防守喜峰口正面之敌,赵登禹、佟泽光两旅则乘夜色分路迂回,包抄日军后方。当敌人正在酣睡之际,士兵掷出手榴弹,在敌人住处炸开花,随后挥舞大刀,拼力砍杀,日军猝不及防,留下无数尸体。同时,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13 日下午,敌机10 余架轮番轰炸喜峰口,并掩护其步兵反攻。宋部官兵沉着应战,远则枪击,近则刀砍,敌终不支,弃尸退去。敌人在遭受二十九军夜袭之后,已成惊弓之鸟,在反攻中又遭惨败,于是攻击喜峰口正面之敌于14 日上午自行悄悄撤退。黄昏,喜峰口正面高地,为二十九军王治邦旅完全占领。喜峰口战役胜利的消息,传遍全国,舆论称赞二十九军是中国人永世万代亦不能忘记的英雄,各界慰问团体更纷至沓来。宋哲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抗日意志。

  1935 年6 月,发生了“张北事变”。日军乘机要挟,国民政府免去宋哲元察哈尔省主席的职务。8 月28 日,任命宋为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市长,11 月底又任命宋为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河北省主席。不久,日本煽动华北五省自治,华北告急。

  1936 年8 月,宋哲元派联络员刘子青前往延安,向中共转达他情愿抗日的思想。毛泽东于8 月14 日接见了刘子青,并给宋写了一封信,信中对宋哲元的抗日功绩做了高度评价,对其抗日决心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

  1937 年3 月,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田代皖一郎邀宋哲元赴宴,席间向他提出了“经济提携”的书面条款,迫使他在条款上签字。事后宋哲元概不认账,拖而不办。日军一再催逼,宋哲元在穷于应付的情况下,借回乡扫墓为由,于5 月21 日避往乐陵,以摆脱日方纠缠。7 月7 日晚卢沟桥事变爆发,宋哲元甚为愤慨,曾命令部队要坚决消灭当前之敌。7 月20 日,日军以重炮向长辛店、宛平县城进攻,造成中国军队的大量伤亡。此时,宋哲元一方面电呈南京最高当局,陈述华北严重局势;一方面召集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赵登禹、刘汝明等将领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表示决心抗战。27 日下午,宋哲元发表了《决尽力自卫守土通电》,表示在国家兴亡之际,“决心固守北平,誓与城共存亡”。宋哲元下令设立北平城防司令部,委冯治安为卫戍司令,张维藩为戒严司令,秦德纯为总参议,并配备了城防部队,另任佟麟阁为平南指挥官,赵登禹为南苑指挥官,何基沣为平西指挥官,冀北保安队防守平北,准备固守北平。当晚,又派戈定远星夜驰赴保定,催促孙连仲、万福麟等督师北上,协同作战。

  7月28日黎明,日军出动了关东军增援部队之铃木混成旅团及酒井机械化旅团,分头向南苑、西苑、北苑之二十九军驻军猛烈袭击,对南苑的轰击尤其惨烈。尽管宋哲元决心坚守,但因二十九军部署仓促,日军兵力源源增加,战局对二十九军日趋不利。是日下午,宋在铁狮子胡同进德社召集秦德纯、张自忠、冯治安等人紧急开会,商讨对策。会上传来佟麟阁、赵登禹阵亡的噩耗,南苑失守。在这种形势下,宋哲元决定二十九军从北平撤退,委任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当晚,宋哲元、秦德纯、冯治安及二十九军撤往保定地区。30日北平、天津沦陷。

  宋哲元撤到保定后,于8月3日给蒋介石发了一封电报,引咎自责,后又派秦德纯亲往南京,向蒋介石报告七七事变经过和应变情况。蒋为达到先拉后打的目的,对宋哲元未加责怪,将二十九军扩编为第一集团军,委宋哲元为总司令。扩编后,部队集中到津浦沿线,总部移驻沧州,布防于河北大城、青县、河间一线。宋哲元除自责外,在各地发表了一些谈话和对亲属的勉励书,表明自己的抗战决心,并激励其部属认清职责,勇敢杀敌。9月初,日军向冀南发动进攻,冯玉祥为第六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指挥津浦作战。宋哲元是冯玉祥的部下,蒋介石深恐冯、宋结合,派萧振瀛离间,宋在冯玉祥到达前线就职时,请病假到山东泰山休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交冯治安代理,回避了冯玉祥。10月,第六战区撤销,第一集团军改隶第一战区,为程潜指挥。11月下旬,宋哲元销假返回前线总部。这年冬,韩复榘、刘湘密谋倒蒋,韩复榘派人联合宋哲元,要宋部撤守潼关以西。蒋介石获悉,对宋哲元产生猜忌,缩小第一集团军建制,以削弱其力量,将宋部所属六十八、五十九、六十九三军分别调往皖北、苏北、冀南,使第一集团军仅余冯治安的七十七军归宋指挥开赴豫北。

  1938年初,蒋介石调宋哲元担任有职无权的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不久又将第一集团军撤销,命冯治安以十九军名义指挥七十七军和六十九军。此时,宋哲元的部队全部被调走,他意识到蒋对他不怀好意,终日忧郁不乐。不久,因疲劳和肝病请假赴湖南衡山休养,后辗转赴广西阳朔、四川灌县、绵阳等地养病。宋哲元在养病期间,虽受疾病折磨,却壮志犹存,雄心未灭,时刻期望重返前线,收拾山河。

  1940 年4 月5 日,抗日名将宋哲元在绵阳病逝。宋哲元病故后,国民政府追赠一级陆军上将衔。遗体安葬于绵阳富乐山,并为其立了一座高大的“神道碑”。丁惟汾为之撰《追赠一级上将宋公明轩神道碑》。冯玉祥、沈尹默、于右任为墓碑题词。蒋介石先后挽以两联,一曰:“佛日方中,忽痛阴云遽护法;倭奴未灭,为怜民族失干城。”一曰:“砥柱峙中流,终仗威稜慑骄虏;星芒寒五丈,不堪殄瘁恸元良。” 周恩来的挽联写道:“失地未收回,虎威昭垂卢沟月;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 朱德、彭德怀有联云:“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勿忧乎九泉。”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之联可谓宋的盖棺之论:“应知创始难,大功未竟公何恨;谁说今终易,晚节无亏死犹荣。”

  (刘晓焕)

责任编辑:杨晴 最后更新:2018-04-02 15:00:0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袁聘之

下一篇:于克恭

办公室 0731-85531328

抗日战争纪念网 13723880171

抗战文化研究会 15116420702

抗日战争图书馆 18182129125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抗战文化研究会

抗日战争纪念网

抗日战争图书馆

红色力量传播

抗战研究

微博

抗战研究抖音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