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灿,字子文,湖北省黄冈(今属武汉市新洲区)人,1898年生,自幼喜好读书,刻苦自勉。青年时代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帝国主义横行霸道,加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军力不整,难以御敌保国,于是立下了投身军旅,报效国家,救国救民的志向。投笔从戎林英灿于是投笔从戎,考入了当时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兵科学习,在军校的学习期间,林英
来源:新洲区近现代人物
2019-03-12 09:52:03
林英灿(1898—1939),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二军第一五二师少将副师长。字子文,1898 年出生在湖北黄冈。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喜爱读书,关心国家大事。青年时期,中国国力衰败,国家的命运令人担忧。此时的林英灿意气风发,满怀救国之志,毅然弃笔从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学习。在校期间,他学习努力,成绩优异,待人诚恳,深得校方器重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2019-03-12 09:49:27
林英灿烈士,字子文,湖北省黄岗人,1898年出生,卒于1939年,曾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因战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参谋长、副师长等职务。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最后在与敌战斗中壮烈牺牲,以身殉国,抗战烈士。自幼喜好读书,刻苦自勉。青年时代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帝国主义横行霸道,加之军阀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军力不整,
来源:360图书馆,作者 金色年华
2019-03-12 09:41:49
三战三捷1941年5月21日下午,日军出动两个营的兵力。第一次向新四军黄金山阵地发起进攻,由于罗忠毅指挥得当,全体指战员奋勇杀敌,到黄昏时全歼顽军一个连,击溃一个营,残部即仓惶逃窜。初战告捷,谭震林和罗忠毅料到顽军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卷土重来,遂布置四十六团及其他部队,选择有利地形,埋伏起来。第二天,日军集中两个团的兵力,第二
来源:儿童网
2019-03-03 14:34:31
萧永智(1915—1943),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七军分区政委。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县箭厂河乡肖湾村一个农民家庭。1930 年4 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一军军部当通讯员,次年调任红四方面军第十师少共团委书记,1932 年5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 月,他带领二十多名战士偷袭了敌人一个营,创造了速战速决,以少胜多的模范战例。同年,又率领百余名红军战士吸引牵制了敌人一个师的进攻,掩护了鄂豫皖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总部及红军总部二万余人安全转移。1934 年随军...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2018-09-19 15:02:37
查子香(1912―1939)湖北广济(今武穴市)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1934年,随本县理发师吴庆也到大连,在南山区仁和轩理发馆当学徒。因会日语,常与日本人接触。1937年12月13日,日本人在大连举行庆祝占领南京大捷活动和日军侵华阵亡军人追悼会,与会的有日军旅顺要塞司令、关东州厅长官和在乡军(日本退役军官组织)头目等以及各种官、民团体共1万余人。会场由宪警森严戒备。查身着和服,怀藏利斧混入会场,并逐步靠近一名日高级军官,伺其向神像行90度鞠躬礼时,突然...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8-09-19 14:19:02
梅宏华,号梅宏发,又名梅红华,1908年12月5日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河乡曹门村邓家畈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梅恢庭以种租田和帮人做工来维持家人的生活,母亲王荣芝生有五子二女,梅宏华排行老二。梅宏华自幼聪明能干,很逗人喜爱,经人介绍,父母为他收养一位姓马的姑娘为童养媳。对此,梅宏华非常不满,执意不从,一直未圆房。本来他学的木匠手艺已经出师,加之他心灵手巧,足以用之维持生计,可他毅然放弃手艺,投身革命。1928年,他加入了共产主义...
来源:中华英烈网
2018-09-18 10:24:08
丁炳权(1899—1940),字御伯,湖北云梦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九七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参加东征、平定杨刘叛乱等设。1926年7月去家乡云梦组织别动军配合北代,任总指挥。后别动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补充营,又改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特务第一营,任营长。不久该营扩绸为警备第三团,任团长,参加龙潭之投。后任第二十二师第六十六团团长。1928年参加二次北伐,年冬入陆军大学第一期受训。期间先后奉令为郑州...
来源:抗战纪念网综合
2018-08-23 19:01:18
全民抗日,历经22次会战,1117次战役,38931次战斗。其中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全军覆没。重庆多位画家创作的巨幅长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全长800米,抗战人物一千余位,是有史以来最长的中国画画卷。欧治渝创作的《血肉长城》部分,全长180米,为214位抗战阵亡将领造像,画家为此左眼视网膜破损失明。入画的国民党烈士都拥有少将以上军衔(含追授);共产党烈士则有左权、彭雪枫两位将军。考虑到抗战中共...
来源:抗战纪念网综合
2018-08-22 18:09:30
谢翰文(1904~1942),号汉文,字鸿锡,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城关槐树下村(衡阳市耒阳城关槐树下村)。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八路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中国首批著名抗日英烈。历任红五军秘书长、红三军团秘书长、八路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牺牲时任八路军总部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人物生平1904年春寒料峭,谢翰文出生于衡永郴...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15 09:29:03
程世才(1912—1990),湖北省大悟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简介程世才,1912年8月8日生于湖北省大悟县。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14 09:01:05
新四军第四旅东南支队司令员,于1945年不幸牺牲。郑维发(1905-1945),男,湖北红安人,1905年,生于一个贫农家庭里。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就在地主家中帮工、放牛。1926年,郑维发在家乡参加红军组织的赤卫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烈士事迹郑维发(1905-1945),男,湖北红安人,1905年,生于一个贫农家庭里。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就在地主家中帮工、放牛。1926年,郑维发在家乡参加红军组织的赤卫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任红四军十一师排长、区警卫营三连连长...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8 10:45:55
文立正(1911-1945),原名文立征(徵),字国遒,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山县东湖镇)人。抗日名将、著名革命烈士、铁道游击队政委、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历任山东鲁南人民抗日自卫军政训处副处长、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政治部主任、鲁南军区第一军区政治部主任兼尼山支队政治处主任、鲁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鲁南军区独立支队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中共鲁南区二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等职。1945年2月遭敌伪突袭...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8 09:56:44
陈耀元(1908—1943),出生于湖北天门县。1931年,由于不满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新婚燕尔,陈耀元毅然告别妻子父老,参加了贺龙领导的红军。人物生平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随红二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由战士升任营长。1938年1月,由中共北方局书记朱瑞将他调直南第四支队任第二中队队长。他率部在小定州、常庄、小伏州战斗中,狠狠打击日寇,受到广泛赞誉。不久,升任第一大队队长。后任七支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同年10月,七支队整编为东进纵队第三团,陈...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7 08:57:10
严昌荣(1913―1943)湖北松滋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排长、连长。随军参加长征到陕北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调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任军事教员。后调皖南任三支队五团营长。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一师三旅七团团长。率部首战泰州,歼伪军1个团。1942年6月,指挥所部于三阳镇东部伏击敌人,歼灭日伪军200余人,俘敌30余人,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1943年9月,率部攻打日军兴化县唐子镇据点。为掩护部队进攻,...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6 14:12:29
张浩(1897~1942),男,字祚培,原名林育英、曾用名林仲丹,化名张浩、林春山、李生等。湖北黄冈人,是林彪的堂兄。张浩于民国11年(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最早的工人党员之一,曾是上海杨树浦部委第一任书记。人物简介192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苏学习。1925年回国任中共上海沪西区委书记。1927年任中共汉口市委书记。1928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29年任满洲临时省委书记。1932年后任全国总工会常委,海员总工会书记,赤色职...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5 14:27:35
刘诚光,原名刘德富,1915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故乡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初创地。1931年,刘诚光在本县高等小学毕业后不久,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三省。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调集重兵,继续围剿红军。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县七里坪宣告成立。并主动出击,再次攻克黄安城。黄安战役中,黄安男女老少齐动员,全力支援红军作战。当时盛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5 14:11:13
黄全德,湖北省通城县黄袍荻田学堂屋人,出生于贫农家庭。幼时读私塾,后因父亲早逝而辍学。12岁从师学艺(理发),走村串户。1926年,北伐军攻克通城,共产党组织公开活动,掀起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这时,年仅14岁的黄全德,结识了一些革命志士,从他们手中借来一些进步书籍,白天串乡理发,晚间刻苦攻读,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1929年,苏维埃运动在通城各地兴起,他跟随中共湘鄂赣边特派员沈国桢从事革命活动,并参与组建了通城县暴动委员会、农民赤卫军第九...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5 09:41:14
钱远镜(1919―1941)字石民,号照华,化名程全。湖北咸宁人。父钱亦石是中共早期著名理论家,姐姐钱韵玲、姐夫冼星海均是爱国民主运动的积极参加者。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受父影响,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途经武汉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毕业后回武汉。7月,奉派回咸宁,参加中共鄂南特委领导工作。同年9月,参与组建咸宁县国民自卫队第二大队,任该大队二中队指导员。1939年先后任汉川巡视员、汉口小夹街秘密联络站中共特支书记。1940年12月,...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5 09:28:09
夏瑞香,男1901年出生,团风县淋山河镇张畈村二组人,1925年参加革命。于1941年在鄂城华容被日军捕捉,同年12月29在新州大埠被杀害。夏家是黄冈磙子河乡董家湾张家畈村的富有之家,每年年尾最少能收到两百石粮食的租子。因家中富有,当教书先生的太公还会免去学生的学费,有时也会免去别人的租子。夏瑞香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在1923年前后,受同学影响进入董必武讲学的浚新学校接受马列主义教育,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5年,夏瑞香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不久结婚。...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6-05 08:59:1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