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简历:1945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编入五十六团五连新兵连,八月初在河北丰润县沙流河与日军交战,消灭了全部敌人。后参加解放战争,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平津战役中荣立大功。1952年9月随46军137师410团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在410团一营一连任排长,主要任务是修筑防御工事,1953年3月升任为副连长,获得朝鲜政府颁发的国际三等功军功章,1955年10月25日回国。之后随部队在吉林省饮马河一带防守。1955年11月进入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学习。...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2-12 09:40:20
抗战简历:卢杨辉出生于浙江东阳陈家里村,1937年至1938年在湖北武昌军区第51后方医院担任看护兵。1938年至1945年,先后在湖南、福建、徐州等残疾军人教养院担任司药兵(负责按处方配药、发药的士兵),期间,从司药下士升至司药上士、二等佐司药、二等佐军医等(佐意为“辅佐、辅助”)。抗战胜利后在江苏徐州军区总医院担任佐司药。1959年来到新疆,在新疆生产兵团第五师医院担任医生,后在吐鲁番地区七泉湖化工厂岩木石盐厂担任医生直到离休。2017年来到乌鲁木齐和...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2-11 09:34:17
抗战简历:1939年秋在陕西榆林入伍,在第二战区民族革命通讯社电台任上士通信兵,1940年调至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电讯总队二大队96分队任少尉通讯员。1941年随电台转战西安、河南、湖北等地,负责华北地区作战部队的联络和宣传教育任务。1942年参加政治部在重庆歌乐山的训练班,受训三个月,结束后仍在电讯二大队工作,提升为中尉通讯员。后随113台到云南,一直到抗战胜利。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2-10 09:21:54
抗战简历:卓华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少年时,在学校的组织下参与为抗战募捐活动。1945年1月,卓华参军入伍,部队为直属中央“联合勤务总司令部驻新疆供应局”,主要工作任务是:为抗战前方和各战区筹集各类物资,并转运到战区各地。卓华见证了新疆人民支援抗战的历史,如,新疆人民为抗战前线捐款、捐冬衣、捐棉花、捐献巴里坤的优良战马;为抗战前线输送来自全疆各地的1000名各族青年军等。卓华于194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23期,1951年去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一...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2-09 10:18:55
抗战简历:1943年在云南昆明参军,学习汽车驾驶技术后成为汽车兵,分至輜汽(意为汽车兵)十三团三营九连,开车往返于滇缅公路运送抗战物资,直至抗战胜利。1950年来到新疆,先后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下了安全行驶50万公里的记录,1959年被评为兵团一级劳动模范,进京参加1959年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2-08 09:14:48
宋毛出生于1918年。1941年9月开始在国民党部队当兵,从汝州到洛阳,再到四川、云南,在云南巫家坝机场服役至抗战胜利,到海口接受日军投降。老人经历了百年沧桑,仍然耳不聋眼不花,精神矍铄,生活能够自理。虽说他膝下无儿无女,但他还是谢绝了公益团队和寄料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五保”的提议,坚持和自己侄儿一家生活在一起,不愿为国家和政府增添麻烦。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1-07 09:42:05
于廷选,1927年出生在汝州一个富裕的家庭,家里经营着香坊和酒馆。16岁读高一时,跟伯父吵了一架,碰巧在街上遇到了在13军军部当报务员的小学同学,在同学的引荐下来到13军军部译电科学习翻译电报,在机要室译电科翻译来往电报,密码本由科长保管,不到一个月换一次。1943年~1944年跟随军部在栾川一带与日军遭遇,并遇到过一次日军轰炸。1944年在南阳被遴选到汤恩伯司令部当随从译电员,随部队一路打到独山、贵阳、桂林、柳州。日本投降后跟随汤恩伯部从柳州飞到...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1-05 09:19:28
张保信,1926年出生,河南孟津县人。1942年初被抽丁,经乡公所直接送到洛阳的师管区,分到第一战区第四纵队司令部,在陕县、灵宝一带守河防;半年后司令部通信排当通信兵,负责架设纵队司令部到支队之间的电线,用的是西门子的电话机,两台总机。1942年河南灾荒时,曾在观音堂车站亲眼目睹灾民扒火车去往陕西、路边饿死难民无数。1944年洛阳沦陷,部队撤到伊川跟日本人打了一仗,在嵩县与日本人激战三天,部队伤亡很大。此后在豫西一直跟日军打游击,1945年日本投...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1-03 10:24:57
2020年10月30日,《为抗战老兵记录历史》项目组志愿者一行前往山西运城市永济市土桥村,采访94岁抗战老兵裴合玉。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31 09:16:34
杨西川,陕西蒲城人,1933年出生,10岁入伍。因二哥在第22军第86师当少校电台台长,接到第86师,编入童子军队。经过一年学习后下放到第86师第257团2营3连2排当上士班长,管15个人。1945年3月,该团的渡过黄河进入山西柳林镇作战,俘获几十名鬼子,押送至西安,其中一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特转送重庆。后二哥觉得太危险,将其调至自己管理的电台,入警卫排,领中尉军衔。1949年6月起义。1951年报名参加志愿军,但未被分配至前线部队。遭受政治运动后几起几落,1977...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30 08:49:50
赫留存,陕西蒲城县人,1927年出生,1941年加入第八战区挺进第一纵队营部通信班通信兵,1942年至抗战胜利一直在山西黄河滩一带驻防打游击。攻打临汾县城时腿部负伤,1946年撤回陕西休整时请假回乡务农。1951年报名参加志愿军入朝,1956年从朝鲜复员回家,支援地方建设。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29 08:51:26
张秀山,陕西渭南市蒲城县椿林镇人,1928年1月生,1942年参军,第38军35师104团文书,驻防黄河边,曾在河南与日军激战。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28 08:50:52
贾凤祥,1928年生,中共党员,家住斗门街道张旺渠村八组,曾参加过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荣立过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27 09:04:32
张文杰,1926年生,汉族,陕西省周至县马召镇人。1944年参军,从驼峰航线去印度,在印度接受训练,第二年五月回到昆明,后入缅甸,克复八莫,歼敌南坎,炮兵勇士,扬威外域。1949年在连云港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伞兵师,后转入河南开封,1954年光荣复员回家耕地,还保留有伞兵训练记录本一个。脚趾有伤,对日寇的仇恨刻骨铭心。老人晚年幸福,贤妻作伴,为人耿直,常讲远征军故事,乡邻皆知,广为传播。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26 14:29:33
李汉勋,1927年11月26日生,陕西西安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伞兵,1944年10月初中毕业后被动员参加青年远征军,从西安乘C-47运输机前往云南沾益后到曲靖大营房,编入207师621团,四个月后被遴选去“鸿翔部队”。作为抗战老兵,李汉勋并没有“历经百战”,他是中国历史上首支空降部队的伞兵,从军1年,日本即宣告战败投降。“我参军时,伞兵这种数量少、高度保密的“特种部队”鲜为人知。”李汉勋自言当时也没想到胜利来得那么快。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25 14:17:37
陈学龙,男,1928年出生,陕西城固县人。少年时入编到90军53师159团,因为年龄小,被编至学兵队训练4年。1945年,随部在河南西峡与日作战。日降后赴洛阳,在一次行军中脱离部队,回家务农至今。张锡光,男,1928年出生,陕西城固县人。1944年响应政府号召,自愿参军。从西安坐飞机到昆明编入青年军207师621团1营1连。1945年元月参加国民党青年军207师621团八连当兵。1947年到53军130师388团输送连任排长。1948年元月到军训班受训四个月后,返回原部任原职;十月,...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23 15:33:54
邓成贵,1925年1月5日生,陕西南郑县人。在1939年入伍,隶属于国民革命军90军28师。由于年龄小,被编入83团担架队,负责向前线运送弹药补给以及将伤员从前线转移到后方的任务。在咸阳训练了一阵后部队开到合阳县,在那里训练了两年,1941年初参加豫南会战,该部负责阻击日军。1944年,参加豫西鄂北会战,在南阳,西峡口、大红林等地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部队伤亡惨重。1945年日军投降后到郑州接受日军投降。之后辗转平凉,回到汉中老家。由于所在部队衣衫褴褛,棉...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22 14:11:30
抗战老兵闫长生,陕西洋县人,1927年出生。1943春编入90军53师157团特务排,师长严明,驻地在澄城县一带,主要任务是黄河防务。1945年调河南西峡口和日本人打的最后一战。1948年3月所部在瓦子街战役中被全歼,闫老被俘加入解放军第1军第3师第7团,后随部在西宁等地清剿马家军残部。1949年加入解放军3师7团。1952年底编入志愿军1师炮兵团入朝作战。1956年复员。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21 09:50:21
张广义,1920年12月出生,1942年10月在临潼参军。1943年调至灞桥区火车站交通队守护铁路。同年4月调至凤县双什镇铺守护公路。1944年到河南回郭镇瓦窑沟,在38军当通讯兵,军长张耀明,随部与日寇多次激战,抗战胜利后返乡。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20 11:03:41
杨继俊,男,1929年阴历2月生。现居陕西省临潼区斜口街道。小时候家庭中农,有三四十亩地。兄妹六人,我是老二。七八岁时入斜口小学读书,校长叫刘亚在,主任叫刘少堂。在这没读过老书,如《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那时,国民党摊派、抓壮丁。我曾被抓了两次,我不愿意,家里就卖了不少粮食和油来雇人当兵。大哥在临潼中学读书,响应政府号召,参加青年村,走了后就一直没回来。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10-19 09:36: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