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日本作为世界东方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列强争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企图独占中国利益,排斥英美等国在华势力。20世纪20年代,田中义一内阁提出了新的大陆政策。这一政策的主旨,不仅要独占在华利益,把满蒙从中国本土分离出去,而且要并吞整个中国,消灭中华民族。1931年在中国东北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以及其后的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和对中国内地的大规模入侵,无不是日本企图实现这一阴谋的具体步骤。日本的军事侵略,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生存,陷中华民...
来源:宪文
2018-04-23 09:27:40
所谓一号作战,就作战范围而言,北起河南省,南至广西边境,绵延数千公里;就作战规模而言,打破了日军侵华以来的空前纪录。战役正式发起于1944年4月,但日本大本营早在上年8月就开始策划了。日本大本营鉴于海战的接连失败,意识到自己的防线并不稳固,便开始制订其长期战争的计划。其指导思想是:即便将来在太平洋上的防线全被突破,也要保证在中国大陆上有足够的立足点。通过中国大陆,再与被切断海上交通的南洋50万日军联系起来,利用这一广阔领域内的丰...
来源: 宪文
2018-04-23 08:54:31
日本武力侵占东三省后不久,又把触角伸向热河、察哈尔和长城,中国人民则在长城沿线和察哈尔地区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一)榆关抗战和热河沦陷热河省地处辽宁、察哈尔两省之间,南与河北省为邻,长城横贯其南境。1932年4月,日军第八师进入东北,配置在辽西,受命秘密准备侵热。7月,该师借口一名叫石木权四郎的关东军特务被抗日义勇军抓获,派兵进入热河省境,向朝阳寺中国驻军发动进攻,并占领该地。年底,日本又从国内调遣第六师到东北,与第八师一起准备进攻热河...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8-04-20 17:07:43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辽宁、吉林后,又迅速派兵占领东北全境,建立了伪满洲国,对东北实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东北人民则纷纷组织义勇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一)东北全境的沦陷日本关东军占领沈阳、长春、吉林等地后,立即准备侵占黑龙江省,但因该省与苏联接壤,日本当局对直接出兵侵占尚有顾虑,因此,企图利用叛国投敌的原洮辽镇守使张海鹏率其属下的伪军攻占龙江(齐齐哈尔),以达不战而得黑龙江省的目的。张海鹏是奉系军阀元老之一,早...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8-04-19 17:57:51
1932年初,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转移视线、减轻其侵占中国东北的国际压力,加紧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制造事端,点燃了新的侵略战火。(一)一·二八事变日本侵犯上海,也和进攻东北一样,事前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和周密的准备。1932年1月5日,日本关东军的高级参谋、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之一坂垣征四郎大佐,从中国东北飞回日本东京,向裕仁天皇和日军参谋部报告侵占中国东北的情况,随后参与制订在上海发动战争的计划,并从东京给日本驻上海公使馆陆军辅助武官田中隆吉发出...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8-04-19 17:47:04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争夺殖民地,谋求世界霸权,大举侵略中国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和逐步强大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对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它们相互争夺霸权的斗争日益尖锐;经过战争浩劫而更加贫困的世界各国人民和被压迫民族日益觉醒,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进一步加强。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8-04-19 17:32:05
1931年6月26日,发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的中村事件,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一桩重大事件。事件发生后的第84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略东北的战争。导致东三省13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1300多万东北人民沦于日本殖民统治下。日本帝国参谋省情报科陆军大尉中村震太郎等4人是在1931年6月25日,被驻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后旗四方台子(清末民初称佘公府,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宝河屯)东北军兴安屯垦军第三团一营官兵捕获的...
来源: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8-04-17 09:33:13
被称为皇军之花的日本关东军(简称关东军)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是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划者,是伪满洲国的太上皇,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要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充分揭露关东军的罪行,高度警惕日本右翼保守当局复活军国主义的言行,从而锐意进取,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关东军的建立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逐渐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外扩张,从事殖民地掠夺,并首先把矛头指向中国。1904年2月,日、...
来源: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8-04-17 09:27:27
29军军长宋哲元1937年,九一八事变时隔六年,侵华日军已完全占领中国东三省、热河,平津危矣!华北危矣!此时驻防平津、河北一带的中国军队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29军原为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一部,至1937年,总兵力已达10万多人(其中143师驻张家口),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作为民国地方实力派的代表人物,此时的宋哲元实际上是平津当局最高军政负责人。长城抗战后,日军通过《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事实上控制冀东非武装...
来源:抗战文化传播小张
2018-04-16 09:29:30
国民革命军第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将军1937年,九一八事变时隔六年,侵华日军已完全占领中国东三省、热河,平津危矣!华北危矣!此时驻防平津、河北一带的中国军队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29军原为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一部,至1937年,总兵力已达10万多人(其中143师驻张家口),军长宋哲元,赵登禹将军时任29军第132师师长。长城抗战后,日军通过与国民政府签订《塘沽协定》、《何梅协定》,已实际控制冀东非武装区,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包围北平。北平守军仅通过西南...
来源:抗战文化传播小张
2018-04-12 08:41:57
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将军1937年,九一八事变时隔六年之后,侵华日军已完全占领东三省、热河,直接威胁平津。此时驻防平津、河北一带的中国军队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第二十九军原为冯玉祥将军的西北军一部,总兵力约10万多人,军长宋哲元,佟麟阁时任二十九军副军长。长城抗战后,日军通过《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事实上控制冀东非武装区,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包围北平。北平守军仅通过卢沟桥方向与外界联系。1937年春,日本关东军大批入关,平津日军增...
来源:抗战文化传播小张
2018-04-10 08:52:11
众所共知,“慰安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通过诱骗和强迫征招的随军妓女和被迫为日本军人提供性服务、充当性奴隶的妇女,是日本军队专属的被强迫的性奴。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违反人道主义、违反两性伦理、违反战争常规的制度化了的政府犯罪行为。日本军国主义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中,最丑陋、最肮脏、最黑暗的一页,也是世界妇女史上最为悲伤惨痛的记录,是对被侵略国人民犯下的严重反人类罪行,早已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浙江省委员会 作者:凌惠良
2018-04-06 10:44:22
日军从北、南、东三个方向包围北平1937年,驻防平津、河北一带的中国军队为国民革命军第29军。国民革命军第29军原是冯玉祥的西北军一部。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下野,张学良整编西北军零散部队,编成国民革命军第29军。至1937年,29军已经发展到4个师,10万多人,军长宋哲元,副军长秦德纯、佟麟阁,参谋长张樾亭,第37师师长冯治安,第38师师长张自忠,第132师师长赵登禹,第143师(驻张家口)师长刘汝明。长城抗战后,日军通过《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事实上控...
来源:抗战文化传播小张
2018-04-02 08:45:44
摘要:本文考察二战时期日本陆军作战部队组织情况,分析各级各类部队及其番号之内涵、渊源、规格以及部队间指挥与隶属关系,订正了中文资料中的一些错讹记述,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日本陆军作战部队组织的若干特点。日本陆军地面作战部队组织与隶属关系的简略表述是:总军——方面军——军——师团等独立单元——(师团属步兵旅团、步兵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一、领率机关:总军、方面军、军七七事变后日本陆军陆续组建5个总军:1939年9月的中国派...
来源:抗战文史
2018-03-31 15:21:39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国民党内一些军事战略家已经看到第二次中日战争无法避免,提出中日一旦开战,中国可以在对日作战中实施持久抗战。蒋百里就多次向国民党政府建议,以拖的战略拖垮日本。1935年春夏,蒋介石也曾构想中国对日至和平绝望时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争取最后胜利。李宗仁于1936年4月在广州对记者发表谈话中提出焦土抗战:即利用我广土众民、山川险阻等优越条件来困扰敌人,作有计划的节节抵抗的长期消耗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8月7日,国民...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陆卫明
2018-03-30 17:05:19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中美抗日同盟的正式形成。中国政府在中美外交中一时间占据了主动地位。它抓住战争初期盟军节节败退,而中国抗战一花独放的有利时机,不仅要求美国提供战时租借援助,而且还以可能会退出战争的暗示相威胁,促使美国按照中国的条件,无偿地提供5亿美元财政贷款。国民政府在以前4年的百般努力中,所得之有偿贷款5次累计不过1 7亿美元,而这次理直气壮的索取,一下子就赢得了5亿赠款。对蒋介石来说,他...
来源:《中国近代史研究期刊》
2018-03-29 19:38:33
蒋百里 (1882—1938)名方震,号澹宁,浙江海宁硖石镇人,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也是一位具有强烈民族正义感的爱国将军。蒋百里8岁入学,十年寒窗,勤奋学习,13岁时父亲亡故,家境清贫,靠母亲做针线活度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深深地刺激了蒋百里,立誓为国效命。17岁考中秀才,才华横溢,思想维新。1901~1905年蒋百里胸怀报国志投笔从戎,考中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在毕业考核中,他获步兵科超等第一名,天皇亲赐指挥刀。在此期间蒋百里创办大型综合性...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宁市委员会
2018-03-25 10:23:49
蒋百里(1882—1938),名方震,浙江海宁县硖石镇人。1899年考入求是学院(浙江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学习军事,1906年赴德国研习军事。1903年在东京主编《浙江潮》。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少将校长。1938年8月起任国民党陆军大学中将代理校长。他是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国民党高级军事顾问。蒋百里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其代表作《国防论》凝聚着他一生军事著作的精华。1938年11月在广西宜山病逝,享年57岁。次年被国民政府...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宁市委员会网 马 永 祥
2018-03-25 10:19:29
蒋百里先生是保定军校第二任校长,我国早期著名的军事教育家、理论家、战略家。他任保定军校校长虽仅仅半年,但他那学贯中西的兵学理论,他那强固国防的真知灼见,他那育才心切改革受阻的治学之路,他那少年得志老大不遂的传奇人生,他那羽扇纶巾笔墨刀枪的倜傥风流,都在保定军校史上乃至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研究保定军校及其人物,蒋百里先生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保定军校是对1902年至1923年先后开办于保定的各类军事学堂(校)的一个泛称。用已...
来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宁市委员会网 任 牧 辛
2018-03-25 10:17:20
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好!蒋百里先生,是海宁人的骄傲,也是我们浙江人民、全国人民的骄傲,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对于蒋百里先生的宣传和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90年代初期,才逐步引起政界和理论界的关注。作为地方名人文化研究,我们市政协在90年代初才编写了第一本关于蒋百里先生的资料专辑,此后,一直到目前,就再没有更深一步的挖掘,尤其是蒋氏军事思想的理论性研究层面上,还基本上属于空白,我想这也许就是需要我们文...
来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宁市委员会网 韩 海 军
2018-03-25 10:12:3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