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抗日战争研究》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4期
2020-05-26 21:21: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点击全本阅读:《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4期

  二、分篇阅读与PDF文件下载点击篇目下[全文]:

  战时国民党党员与基层党组织 王奇生

  内容提要 与战前相比, 战时国民党的组织规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膨胀和扩充。在国统区, 党机器的组织触角延伸到了县以下乡村基层社会, 其组织扩张和渗透能力达到了它建党和执政以来的鼎盛。然而, 由于国民党党机器长期以来所积淀的组织功能障碍和内在积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疏理和清除, 战时党组织在量上的膨胀和扩张, 不仅没有展示出党力的强健和壮大,相反组织的涣散随着组织的扩充而同步增长。

  关键词  国民党党员  基层党组织

  [全文]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士兵养成教育 季鹏

  内容提要 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后, 日本帝国主义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 开始了以灭亡中国为目的的全面侵华战争, 南京国民政府被迫开始武装抵抗。为适应长期作战的需要和提高部队作战能力, 国民政府采取了多种形式培训部队各级干部, 并分拨到各部队去训练士兵, 使士兵尽快获得正规的军事知识; 对前线和后方部队分期分批进行整训, 加强士兵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 以激发爱国热情和提高作战技能。强化军事技能训练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使士兵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 部队持续战斗力得以增强, 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国民党后来执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政策, 大大降低了政治训练的效果, 再加上军事训练时间紧迫且主要局限在西南地区, 因此士兵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养成的预期目标远远未能达到。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统区 军队 政治训练 军事训练

  [全文]

  抗战时期江南农村经济的衰变 马俊亚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依据量化统计, 指出日军占据江南农村后, 肆意屠杀江南农村平民有案可稽之数即达40 万人, 被烧毁的房屋达300 万间以上。由于日军大肆烧杀、强征夫役、大量捕杀耕畜、破坏农具, 造成农业生产耕作失时, 整个江南农村失耕土地达百万余亩, 失耕总人口近百万人, 许多县份主要农产品产量不及战前半数。由于日军的掠夺, 向来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江南农村, 在日据期间长期处于米荒中, 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况。整个江南农村的副业经济, 包括蚕业、林业、棉业、渔业和手工业等均惨遭破坏, 受灾破产的农村人口之多, 为历史上所未有。尤为令人痛心的是, 这场侵略战争打断了江南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阻断了江南农村的改良建设和社会发展。加上日军破坏了江南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受灾与破产的农民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愈加增进了江南农村的贫困化程度。

  关键词  江南农村 损失 灾变

  [全文]

  抗战时期的合山煤矿 唐凌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的特殊形势, 使广西省政府与中国银行联合投资扩建合山煤矿。由于市场的扩大, 广西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以及企业内部的严格管理等原因, 煤矿产量不断提高, 有力地推动了大后方的经济建设。从桂南战役开始, 合山煤矿成为日军破坏的重要目标之一, 遭受了重大的财产损失。日本投降时, 新桂系集团所具有的实力使合山煤矿没有被“劫收” , 生产迅速得以恢复。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合山煤矿

  [全文]

  华北(甲)一八五五部队的细菌战犯罪 谢忠厚,谢丽丽

  内容提要  笔者在《华北( 甲) 一八五五细菌战部队之研究 一文( 载》抗日战争研究》2002 年第1 期) 中, 比较系统地揭露了华北( 甲) 一八五五细菌部队的组织系统及其进行活人实验、实施细菌战的罪行。本文作为前文的补充, 主要依据档案文献, 以时间为序, 对华北( 甲) 一八五五部队的细菌战罪行进行更深入、更具体的考察和揭露。

  关键词  华北( 甲) 一八五五部队  细菌战

  [全文]

  日军航空队袭击广西暴行述评 王晓军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期间, 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分为三个阶段, 给广西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目标主要为教育机关、文化场所、医院、庙宇、教堂、居民区、交通设施和工厂企业等可以清楚地看出, 日军航空队对广西的轰炸是一种极其凶残的集体屠杀行为, 是对和平与人道的肆虐, 是违背国际公约的。

  关键词   日军航空队 广西 暴行

   [全文]

  也谈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与西北地区工业开发——与李云峰先生等商榷 薛毅

  内容提要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曾以行政手段和较得力的措施促进了对中国西北地区的工业开发, 此举对坚持抗战, 推动西北地区的工业近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这段历史, 既要开阔视野, 解放思想, 更要脚踏实地,全面占有资料。对已掌握的资料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   西北地区   工业

  [全文]

  《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 佚名

  2003 年8 月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渠长根著的》功罪千秋——花园口事件研究》, 38.2 万字。作者考证、分析了中国内地和台湾的历史研究成果和史料, 力图从军事、政治、社会、道德等诸多方面研究、分析花园口事件的过程和影响, 指出花园口事件虽然在军事战略上延缓了日军南下的时机, 但给豫、皖、苏三省广大人民造成严重灾难。

  [全文]

  关于“跨国诉讼”——中日民间战争赔偿诉讼评述 档案史料集》 解学诗

  居之芬、庄建平主编的《日本掠夺华北强制劳工档案史料集》( 下称本书) 最近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笔者因业务实践中史料工作比重较大, 加之目前又正在从事包含劳动问题在内的沦陷区经济研究, 故对本书较为关注, 愿先睹为快。

  [全文]

  为了历史的尊严——评《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 倪腊松
  章开沅先生是我非常敬仰的历史学家, 也是一位非常可亲的长者。一个偶然的机缘, 他在耶鲁神学院发现了以贝德士博士( 也是章先生早先的老师) 为代表的原金陵大学以及当时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部分外籍教师和传教士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目击证词, 并由此一头扎进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研究, 终于在古稀之年迎来了又一个学术高峰。

 

[全文]
 

  《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 本刊
  2002 年12 月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由程兆奇著的《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虚构派批判》 , 41.5 万字。该书汇集了作者5 篇论文, 14 篇短文与札记, 1 篇论著评议, 通过对抗战时期日本军队组织和个人等大量公私原始资料的查考, 逐一细致地批判、纠正了日本虚构派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的种种胡搅蛮缠, 肃清理路, 以正视听。该书附录有日本有关南京大屠杀书目, 相关大事记, 进攻南京日军编表, 日本虚构派、中间派、大屠杀派三派问卷调查等。

 

[全文]
 

  战时劳工问题研究的重要文献——读《日本掠夺华北强制劳工档案史料集》 解学诗
  居之芬、庄建平主编的《日本掠夺华北强制劳工档案史料集》( 下称本书) 最近已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笔者因业务实践中史料工作比重较大, 加之目前又正在从事包含劳动问题在内的沦陷区经济研究, 故对本书较为关注, 愿先睹为快。

 

[全文]

  2002年海内外中日关系史研究述评 柯惕

  笔者所见2002 年出版的图书: 郭汝瑰、黄玉章编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1 月出版的的《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上海史学会、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协办的“日本侵略亚洲战争责任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

  [全文]

  《血肉丰碑——侵华日军滇西暴行与滇西抗日战争纪实》 佚名
  2003 年7 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由沙必璐主编的《血肉丰碑——侵华日军滇西暴行与滇西抗日战争纪实》。该书图文并茂, 记述和绘制了抗战时期日军在滇西轰炸, 投放霍乱病菌、鼠疫菌, 屠杀百姓, 强迫污辱各族妇女的野蛮罪行; 中国军队出征缅甸, 怒江阻敌, 龙陵、腾冲大捷, 盟军美国空军飞越驼峰运送物资, 滇西人民支援抗战, 战后对滇西抗战史实的资料整理、研究等。

 

[全文]
 

  “第四届日本侵华史学术研讨会”纪要 陈丹
  2003 年9 月13 日至14 日, 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美国的日本侵华研究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日本侵华史学术研讨会”, 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会议室召开。来自中国、美国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与会, 就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暴行、战争遗留问题、对日外交“新思维”等有关历史及现实的学术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中国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记者和人民网及918 网的代表采访了会议。

 

[全文]
 

  “抗日战争史实调查研究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综述 张会芳
  2003 年9 月14 日, 由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和北京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的“抗日战争史实调查研究与中日关系学术研讨会”, 在北京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及沈阳、石家庄、常德、北京等地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专家共60余人。

 

[全文]
 

  “日本侵略亚洲战争责任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陈丽菲,苏智良
  2003 年9 月18 日至9 月20 日, 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 《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上海史学会、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协办的“日本侵略亚洲战争责任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

 

[全文]

  2002年抗日战争史论文目录索引 刘丽

  [全文]

  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各期篇目索引 本刊

  [全文]

  《轰炸东京——中国救助美国飞行员纪实》 佚名

  2002 年12 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由王国林著的《轰炸东京——中国救助美国飞行员纪实》 , 30 万字。

  [全文]

  《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探讨》 佚名

  2003 年1 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由伊原泽周著的《从“笔谈外交”到“以史为鉴”———中日近代关系史探讨》,42.7 万字。

  [全文]

责任编辑:振中 最后更新:2023-01-02 09:31:4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3期

下一篇:《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

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与处置管理办法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