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5 - 近代史资料 总113号
P. 275

我的"部艺"生活                                                                                          273








                                             边区部队的主要任务,一是准备打仗,二是开荒生产。我们




                                 就根据部队表扬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创作编排秧歌剧演出。"鲁




                                 艺"的秧歌剧有《周子山》、《赵富贵》等,加上我们编的《徐




                                海水》等,整个部队开展了一种新的灵活的官兵喜闻乐见的文




                                艺形式一一秧歌剧。作为专业工作者,以前也没有接触过这种文




                                艺形式,这是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以前排人物戏,排的多是外




                                 国人的戏。演生活里的人,是从这时开始的,直到后来演的




                                《塞外风光》、《青年游击队} ,都是反映现实敌后斗争的戏。




                                              日本投降后,部队去了东北。我们一路上边演出,边行军。




                                有时还开座谈会,一边学习,一边编节目。到了解放区,我们也




                                看人家演出的节目。例如,到了那韩,看了晋冀鲁豫地区的节




                                 目;在山东看了山东吕剧;到了丹东看了艺术学校的节目。这一




                                段路程,一面行军,一面学习,一面受教育。




                                             一到东北,部队又有扩大。来到哈尔滨,开头说让我去搞学





                                校,成立"东艺",办了一期,和我在延安的学习方法有点儿区




                               别,主要是讲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讲为工农兵服务和怎么




                                为工农兵服务;讲写兵,演兵,给兵演的问题。给兵演就要到部




                                队去,当然写兵也要到部队去了 O 我们→直遵照《讲话》精神,




                               从延安出发,沿路上,走一路演一路。部队非常欢迎我们文工




                                团,特别是在东北,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指导思想办学的。从部队




                               调学员来,学完回部队去,有野战部队来的,有军分区来的。在




                               佳木斯办了 5 个班。学员队建制不打散,集中力量排戏。我就负




                               责一个队,当教员,领着排戏。记得排了《徐海水》、《军民互




                               助》等。《军民互助》是途径绥德时写的,当时中央要开政协




                               会,好多部队在那儿待命,看形势发展。时值过年,有几十万军




                               队要通过绥德去晋西北,那么多队伍过来过去的,老百姓有意




                               见,因此写了个歌剧叫《军民互助》。




                                           在"东艺"时,正当第一期学习结束,第二期学习还没开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