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抗日战争研究》2020第三期
P. 46
抗日战争研究 2020 年第 3 期
魂全面部署反共,把矛头对准东江地区。 11 月,省委指示曾生、王作尧两部坚持在原地抗战,至不
得已时,经过战斗可向紫金、海陆丰撤退。 ① 12 月,吴道南准备动用武力消灭游击独立总队。 1940
年 2 月,鉴于根据地未能建立起来,琼文一带地区狭小,不宜大部队活动,而国民党顽军恰在身后,
琼崖特委和游击独立总队机关转移至美合地区。 ② 同月,香翰屏再度下令曾生部赴惠州受训,梁广
派人交涉延期未果。 3 月 9 日,香翰屏集结 3000 多兵力包围坪山曾生部驻地。 为避免武装冲突,
梁广率部突围,向海陆丰方向转移。 11 日晚,因遭遇下令缴械,王作尧部离开东莞,寻找曾生部
汇合。 ③
香翰屏向李汉魂报告称,曾、王两部相继“叛变,足证异党份〔分〕 子有整个计划,其阴谋并不在
小”。 李则第一时间向蒋介石报告,“ 共党包藏祸害,粤省情形复杂。 ……电请香主任及饬属切实
防剿,并请准余(汉谋)副长官派兵一团迅即追剿,以免滋蔓”。 ④ 足见曾、王两部不太可能与国民
党军队和平共处,破裂势所必至。 东南特委对此也有所察觉。 梁广称,“如果广东抗战情势没有大
的变化时,这两个部队继续下去是相当困难的”。 ⑤ 吴有恒也称,“红出了脸的部队” 是不能设想在
东莞等地靠打游击存在的。 ⑥ 曾、王两部在东移过程中,遭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原
700 多人的队伍减员至 100 多人,在海陆丰分散隐蔽。 ⑦
统战破裂,张文彬自然不必再有顾虑。 他向中共中央报告发展武装的计划称:日军分兵占
领据点,敌后多水、纵深不大;增城、从化、花县之间,三水、花县、南海之间,北江和粤汉铁路之
间,以及顺德和中山之间仍有小块地盘,有可能建立武装,发展游击战;唯有独立自主发展武
装,才能制止投降、妥协,战胜分裂、克服突变;中共广东党组织应把武装工作放在首位,先从建
立基干武装部队、训练新干部着手,争取在一年内完成一万到两万人,不顾国民党的反对是可
以实现的。 ⑧
五、 华南敌后抗战格局的成型
1939 年下半年开始,国民党在多地制造摩擦事件,蒋介石批准逮捕已暴露的共产党员,獠牙已
露。 1940 年 4 月,张文彬抵达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工作情况。 毛泽东指出广东省委的缺点是没有
大力发展武装,今后应以此为中心,将工作重心放在武装和战区。 ⑨ 5 月,毛泽东指出,国统区和战
区、敌后不同,前者应“荫〔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反对急性和暴露”,后者应强
调统一性,而非特殊性,不论华北、华中或华南,均有敌人,皆应抗战,不受国民党的限制,独立自主
① 《张文彬关于广东工作报告》(1940 年 4 月 23 日),《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40)》 甲 37,第 166—167、169—170、186—
187 页。
② 张文彬:《广东报告(节录)》(1940 年 3 月 7 日),《琼崖抗日斗争史料选编》,中共广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广
东省海南行政委员会党史办公室 1986 年编印,第 9 页。
③ 《梁广关于坪山事件经过的报告》(1940 年 4 月 12 日),《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40)》甲 37,第 133—135 页。
④ 《李汉魂电蒋中正香翰屏称第四游击纵队王作尧部在宝安乌石岩叛变》 (1940 年 3 月 17 日),台北,“ 国史馆” 藏,蒋中正
总统文物档案,002 / 090300 / 00205 / 246。
⑤ 《梁广关于坪山事件经过的报告》(1940 年 4 月 12 日),《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40)》甲 37,第 137 页。
⑥ 《吴有恒关于粤东南特委工作给中央的报告》 (1941 年 1 月 13 日),《 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37—1944)》 甲 41,第
81 页。
⑦ 《曾生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8—156 页。
⑧ 《张文彬关于广东工作报告》(1940 年 4 月 23 日),《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40)》甲 37,第 191—192 页。
⑨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第 189 页。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