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近代史研究》2021第三期
P. 3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笔谈
          鸦片战争,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下,以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经济

          总量(GDP)占全世界 1 / 3 的大清帝国丧权辱国,中华民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
               一个具有 5000 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且雄踞世界独领风骚达 1500 年之久的伟大民族,居

          然沦落到了这样的境地,“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①  这是孙中山先生
          对那时中国状况的描述。 我们这个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民族,是个不甘任人宰割、发奋图强

          的民族,怎能容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苦难深重的屈辱状况呢? 绝不可能!
               先进的中国人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不懈探
          索,寻找救国救民道路。 在农民起义和君主立宪运动失败后,孙中山试图搬用资产阶级共和制救
          国,并在兴中会成立时破天荒地喊出了“振兴中华” 的伟大口号。 但是,即使在取得辛亥革命推翻

          封建帝制的胜利后,仍没有改变苦难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中华民族千年盛世与百年衰败的变奏曲,呼唤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她接过一代又一代中国

          人“振兴中华”的接力棒,开启了救国的新征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是由五四运动揭开的,但它的领导者是随后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党领

          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28 年,就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救国革命艰苦卓绝斗争的 28 年。 在这 28
          年里,需要浓墨重彩书写的历史人物很多,但对于建党和救国两件大事而言,影响最大的当属陈独
          秀和毛泽东。 没有陈独秀,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救国革命的胜利。


                                        二、 陈独秀的救国初心与党的创立


               陈独秀是充满激情的革命家。 他 5 次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接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
          想,于 1905 年成立安徽第一个具有军事色彩的革命组织“岳王会”。 1911 年辛亥革命后,他任安徽
          都督府秘书长,并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成为安徽地区民主革命的领军人物。 辛亥革命
          的失败,使他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还要进行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 他创办《新青年》,高举
          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两面大旗,率先吹响思想启蒙的号角,担当新文化运动的精
          神领袖。 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他的思想进一步转变,《新青年》 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
          阵地。 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身爱国运动,起草并亲自散发《北京市民宣言》。 一个著名教授
          奔走呼号,直接冲锋陷阵,他是唯一的一个。 毛泽东非常敬佩地称他为“ 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他
          被捕获释后,由李大钊护送离京,途中两人商讨建立共产党组织。 这就是“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他在上海时,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发表《上海工人宣言》,催生劳动者的觉悟,呼喊“劳工
          万岁”。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和深入工人群众的淬炼,陈独秀的思想境界升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他与李大钊积极筹备建党。 1920 年 8 月,他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不
          仅主持拟定宣告共产党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宣言》,还大力推动建立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以
          及旅日、旅法华人中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正是有了这样的背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
          于 1921 年 7 月 23 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闭幕,宣告党的正
          式成立。 陈独秀尽管没有出席会议,但被大会选举为最高领导机构即中央局的书记。 就革命资历、
          活动能力、个人声望和社会影响而言,这个职务非他莫属。


             ①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1894 年 11 月 24 日),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 第 1 卷,中华书
          局 1981 年版,第 19 页。
                                                                                                             5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