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日本1941
P. 77

来栖从来没有想到过事态竟能如此迅速地恶化,1937年4月,他和家人以及一群兴高采烈的观众还在布鲁塞尔机场欢迎破纪录的“神风”飞
               机。来栖1939年接受驻柏林大使的任命时,他希望能够防止日本的外交进一步偏离轨道。在德国期间,他继续寻求德国的介入来解决中日战争
               问题,但正当一切看似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时,近卫内阁认可了汪精卫政府,从而永远与蒋介石分道扬镳了。
                  德国与日本官员之间的交流很快就避开了来栖。希特勒政府认为,单靠来栖不足以吸引日本,最后《三国联盟条约》是一位德国特使在访
               问东京时与松冈洋右仓促达成的。尽管如此,由于来栖在照片中与希特勒并排站在一起,他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来栖十分厌恶这张照片以及他在德国的所有经历,于是他要求卸任,最终在1941年2月,他被允许离开柏林。回到日本后,他过着自我放
               逐的生活,他拒绝一切政府任命,包括加入东条内阁的邀请。解决日美分歧是他真正想做的事,他本质上是亲英美的。他的父亲是成功的实业
               家,帮助了横滨国际港的发展,也许因为这样,对商业自由主义的崇尚渗透在他的血液里。在日本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横滨港一直是认识世
               界的窗口,也造就了像来栖这样理智、务实的人。

                  来栖为了美国和日本的未来着想还出于个人原因,他娶了一位来自纽约的美国姑娘(女方的父母是英国人)。来栖将尽一切可能避免这两
               个对他家庭意义重大的国家开战。这势必是一项危险的任务。参谋本部甚至有人说,他们希望来栖乘坐的飞机坠毁。带着这种恶意诅咒,来栖
               11月7日清晨动身前往台湾。
                  来栖的路途漫长,所以在11月中旬前,野村仍需要单兵作战。东乡向野村概述了《甲案》和《乙案》的内容。东乡写道:“眼下的谈判是
               我们孤注一掷的尝试,是我们最后的对策……如果我们不能迅速达成妥协,那么很遗憾,谈判和两国关系都将中断。”虽然真正的截止时间是
               12月1日的零点,但野村却被告知,必须在11月25日前达成协议。野村还不知道东乡在《乙案》中争取到了多么大的军方妥协——立即从印度
               支那南部撤军。东乡认为,如果所有努力都失败了,他可以在谈判的最后一刻打出这张牌以取得最大效果。
                  野村尽早采取行动。11月7日,他去见国务卿赫尔,向他递交了《甲案》。赫尔已经从情报部门获知了《甲案》的内容,但他告诉野村大
               使,他需要一些时间研究和考虑。11月10日,野村见到罗斯福。总统没有直接提到《甲案》,但却用“权宜之计”来形容两国想要取得的成果。
               罗斯福说,他和野村、赫尔“在讨论两国关系及其他太平洋国家的关系上仅花了6个月”,保持更久的耐心是必要的。在他看来,权宜之计“不仅
               是暂时的协议,而且是考虑实际现状的协议”。野村离开后,他推测总统开始在考虑与日本达成临时妥协,不再要求日本进行全面彻底的政策
               改变以达成永久性解决方案。
                  从美国角度看,罗斯福一心想要参加欧战,所以想要在另外一边形成威慑,让日本不敢进攻。美国一点也不着急,但野村等不及了。为了
               在东京下达的最后期限前取得具体成果,他需要罗斯福对《甲案》条款给出最终答复,于是他11月12日再次要求总统给出答复。公使衔参赞若
               杉要第二天会见了副国务卿约瑟夫·巴兰坦,他说:“(日本)民众正变得失去耐心,甚至绝望。”这是个巨大的谎言,把日本描述为信息开放的
               民主国家,似乎公众对当前至关重要的事情了如指掌。
                  若杉对巴兰坦说,既然野村大使11月10日已亲自将东京的方案呈交给总统,日本认为两国的谈判本质上是正式的谈判。但巴兰坦却说,美
               国政府认为双方之间的对话“仍然处于非正式的探索阶段”。他进一步解释说,美国政府在需要时还将与中国及其他有关各方会谈,在此之后日
               美之间才算进入“谈判阶段”。
                  11月14日,野村向东乡拍发电报说:“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不应在一两个月草率了事,我们必须坐下来,从全局上审视整个世界,耐心地
               等待,直到我们找到一个更好的未来路线。”由于最后期限日益临近,这一非常合理的观点其实有点儿答非所问,这让东乡感到恼火,但他在
               内心深处也知道,野村是对的。
                  11月15日,野村和若杉来到赫尔的住处,野村得到一份口头声明以及关于美日经济政策和贸易机会均等联合声明草案。赫尔没有同意日本
               的观点,即机会均等政策在中国实施前应先在世界其他地区实施。赫尔解释说:“(日本不能指望)美国对其司法管辖权以外的歧视性做法承
               担责任,或者向美国提出只有征得其他政府同意才能实现的条件。”但他至少认可了《甲案》中的一项具体条款。若杉询问了美国是否对其他
               问题也能迅速作出答复,而野村询问了两国现在是否算是跨过“非正式会谈”阶段而进入了正式谈判(因为这对东京意义重大)。赫尔均给出否
               定答案,他说,“如果我们要在太平洋地区寻求和平解决方案”,美国政府“只能通过这种试探性对话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赫尔认为,只有美
               国与英国、中国和荷兰协商后,他才能将“之后的过程称为谈判”。赫尔反问到,如果这些国家从报纸上读到,美国不提前打招呼就与日本就牵
               涉这些国家的问题进行谈判,他该如何向这些朋友交代?最后,赫尔也鼓励地说,只要日本在非歧视性贸易政策和《三国同盟条约》问题上展
               现和平意图,双方“就能像兄弟一样坐下来解决日本在中国的驻军问题”。

                  11月16日,东乡对野村取消最后期限的要求给予回复。东乡写道:“很遗憾,由于各种现实因素,我们不能等到看清世界格局的那一
               刻……我们必须迅速在谈判中达成和解,我们无法改变这一现状。”
                  前一天,来栖终于抵达华盛顿。在东京,东乡向他详细交代了向白宫递交《乙案》(如果《甲案》被否决)的不同版本,两个方案的条款
               略有不同。《乙案》3个版本中的第一个版本是11月5日御前会议上达成的,包括:(1)不再向东亚和南太平洋其他地区进军;(2)在确保荷
               属东印度资源方面进行合作;(3)将两国商业关系恢复到美国冻结日本资产之前;(4)美国不干涉中日和解。在这一版本中,日本准备从印
               度支那撤军、在非歧视性贸易政策上让步以及为《三国同盟条约》辩护等内容仅被列为“附加说明”。

                  在第二个版本中,前4项条款没有变化,后3项“附加说明”变成正式条款(分别列为5~7条)。这些新条款也有不同的限定条件,以“附加说
               明”的方式列出,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个条件是:如果美国和日本能达成协议,日本将愿意把印度支那南部的军队立即撤往北部。

                  东乡认为第三个版本对美国最有吸引力,这一版本的第5条(不是以“附加说明”的形势)明确表示,日本准备“将现有驻扎在法属印度支那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