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日本1941
P. 79

为“英国、美国和荷兰加大了针对日本的排外经济政策”,而日本占领印度支那南部是对抗这些政策的“防御措施”,日本的做法却“受到这些国家
               的质疑和猜测,它们于是冻结了日本的资产,形成事实上的全面制裁”。东条认为,这种做法“是充满敌意的挑衅,相当于挑起武装冲突”。
                  东条对国民说,政府仍然在尽力达成和平解决方案,但他表示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因为,“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为了日本、亚洲和世
               界更加光明的未来,整个国家需要团结一心。最后他对日本国民的动员努力表示感谢,对保家卫国“战死沙场的英灵”表示崇敬。

                  东条的发言结束后,议会正式批准了一项新政策,其中包括增加军费。1941年11月18日,记者奥托·托利舒斯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引述
               了这项政策的内容:
                  尽快解决东亚问题,确保东亚国家永续共荣并促进世界和平,这是日本帝国坚定不移的国家政策。政府必须解决当前危重的形势,妥善处
               理国内外问题,在执行国家政策时不能犯任何错误。
                  东条的演讲并没有让日本人过于担忧,这种强烈的措辞由于过度使用已经失去了效果。但演讲成功地让东条的声音第一次传遍全国。他那
               种有距离感、正式语体的讲话方式让日本人感到颇为熟悉,甚至学校里的孩子都开始模仿他。
                  这一被广泛宣传的演讲对美国的影响更大。日本没有发出和平主义言论的领导人,虽然包括东条在内的大小官员都声称想要和平,但他们
               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战争做准备并公然进行战争威胁。托利舒斯认为,东条和东乡在国会中所作的发言“明确显示,日本和美国的最终对决不
               远了”。虽然东乡表示达成和解也绝非不可能,但托利舒斯观察到,“国外及此间外交人员普遍的观点是,(这些演讲)对日本宣称想要实现的
               太平洋地区和平无所助益”。

                  11月19日,托利舒斯发回另一篇报道,引述了岛田俊雄(Shimada            Toshio)的演讲。这位前农业大臣说,“傲慢的美国领导人想要称霸世
               界,他们甚至通过帮助英国来对欧洲进行干预,这些人心中有一颗太平洋毒瘤”,当前的决定对治疗毒瘤至关重要,日本应当用大刀切掉毒
               瘤,继续日本的“正义之战”。他还表示,“让有关方面理解我们还有其他方式”。

                  虽然美国认为日本已决定开战,但居住在东京的美国人几乎没有人离开。尽管两国外交关系紧张,但在一段时间内,住在东京的美国人的
               数量却在增加,并在1940年6月达到超过1000人的高峰。但到了1941年11月,仅有200名美国人离开日本,是在过去30年中最少的。

                  来栖要在华盛顿洗刷的负面形象不止他一个。
                  尽管美德关系紧张,但美国一直在避免与希特勒开战。“格里尔”号事件后,美国驱逐舰“奇尔尼”(Kearny)号10月17日在冰岛海域被一艘
               德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造成11人死亡。虽然从罗斯福当时的表态来看,战争似乎一触即发,但他接下来并没有要求国会宣布开战。10月30
               日,美国再次遭受打击,德国潜艇在爱尔兰以西1000公里处袭击了美国驱逐舰“鲁本·詹姆斯”号,造成115人死亡。罗斯福总统又没有要求国会
               宣布开战。实际上,罗斯福对这起事件的回应很慎重,这让人意外。他非常重视国内孤立主义者和反战者的意见,认为美国没有做好战争动员
               工作,而在太平洋方面,美日关系的不确定性也与日俱增。

                  “鲁本·詹姆斯”号事件后,美国参议院通过了废除《中立法》部分条款的决议,众议院在11月13日也通过了该决议。两院通过决议的票数都
               很接近(参议院为50票赞同、37票反对;众议院为212票赞同、194票反对),这也说明罗斯福的谨慎不无道理。美国现在能够武装商船,携带
               任何货物前往战区。美国议员最终移除了阻碍美国向大西洋进发的法律屏障,与此同时,太平洋方面也蠢蠢欲动。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的日军数
               量增加了,于是英美两国也加强了对马来亚和菲律宾的防御,东南亚地区的气氛令人不安。
                  日本新的调兵计划再一次直接影响到大兵潮津的命运。我们前面看到,1941年夏天他被征召入伍,为进攻苏联作准备,但最后这一切没有
               发生。他于是在“满洲”北部负责训练新兵,一直到初秋。10月末,他所在的部队被派往“满洲”地区的大城市哈尔滨,开始连续40天从事艰苦的
               建设工作,他们建造军事地堡。这项工作给他的左腿造成轻度残疾。11月中旬,他们突然接到撤离哈尔滨的命令。潮津和他的伙伴带着轻松的
               心情上路,他们认为自己的“临时服役期”终于结束了,现在正在回家的归途中。他们在整整3天的火车行程中都兴高采烈。

                  当他们抵达大连后,这股兴奋劲立刻被浇灭。他们被命令换上夏装,每人发了用蚊帐做成的面罩和手套。他们不知道下一个目的地,但显
               然不是回家。他们与其他部队一起登上一艘大船,在海上,他们靠少量米饭和海藻生存,这很难填饱肚子。随着船的航行,他们感到天气一天
               天热起来。这艘船最后终于停了。有人说他们在台湾海峡。士兵们爬上甲板,他们惊讶地看到一个壮观的日本海军舰队。所有舰船加满油后便
               一起出发。在战机和军舰的护航下,这些士兵感到很安全。气温越来越高,他们又饿又渴,潮津还是不知道要去向何方。

                  向南部调兵只是日本进攻计划的一部分。在此之前,11月7日,军令部发布了第一份调动命令。11月10日,海军挑选出10名水兵,他们将
               协助珍珠港空袭,发动潜艇袭击。参加这项特别任务的是5艘小型潜艇,每艘潜艇由两名水手操作,携带两枚鱼雷。这些鱼雷的射程有限,所
               以水手一旦进入珍珠港的范围,他们活下去的概率微乎其微。山本五十六向来不赞成以自己手下的生命作为代价的战略方案,但在制定该计划
               的年轻军官的坚持下,山本最终妥协——但条件是,这些军官必须继续研究潜艇安全返航的可能方式,并承诺要尽最大可能实现安全返航。
                  一项有效的自杀任务就这样制定了。这也反映了整个战争决定的根本逻辑:只要有一丝成功希望,就值得冒险搏一把。11月18日,完成最
               后一次演习后,6艘航母驶向日本最北部岛链上的单冠湾(Hitokappu),舰队将最终从这里向珍珠港进发。之所以从这里出发是为了避免被其
               他国家船只发现。54岁的海军中将南云忠一(Nagumo           Chuichi)负责指挥第一航空舰队。这位老派的舰队指挥官可以说没有任何航空作战经
               验,他的任命完全依仗自己的资历。

                  同一天在华盛顿,野村和来栖与赫尔会面。对于日本留在法西斯集团问题,赫尔与前几天一样强硬。他说自己不能理解为何日本如此执着
               于履行与希特勒的协议,要知道,在遵守朋友协定方面,德国并没有树立好榜样。赫尔对日本外交官说,只要日本还是法西斯盟友,他不知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