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希舜,汨罗目前幸存的一位高龄老兵之一,他出生于1922年,汨罗市桃林寺镇大托村北塘张人(原属湘阴)。虽已93岁,但他思维清晰,谈吐优雅,一谈起那段记忆,就滔滔不绝,附近的人都很喜欢和他谈论历史。立志抗日救国1937年七七事变,山河破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
来源:岳阳市情网 2017-02-07
2024-07-09 09:02:00
2014年6月18日,我们乘车一路赶到平江,在志愿者苏冬先生的帮助下,采访安定镇河圳村曾柳生老人。曾柳生老人生于1924年,90岁的他脸上刻满岁月的沧桑,说话时慢条斯理,不时微笑,看上去乐观和善。老人打开话题,将我们带入了当年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第一次打鬼子吓得滚下山坡1938年,曾柳生只有14岁。那时,抗日战争如火如荼,军民抗日情绪
来源:岳阳市情网 2017-02-07
2024-07-09 08:55:39
王建(1925—2017),祖籍山东安丘。1942年从北京山东中学进入设在西安的中央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前身为战干四团),被编入学生总队第3大队第3中队(黄埔18期),成为黄埔政治科结业生。参加豫中会战,在潼关激战3个月。1944年报名参加中国远征军,在印度兰姆伽训练基地训练7个月,成为汽车兵团的上士班长。1945年冬,回到南京。1946年,回到山东,考入山
来源:《黄埔》杂志2021年第二期
2024-06-24 11:43:48
周广田(1917-2018)湖南常德人。南京保卫战时任教导总队军事营代理排长。采访于2014年11月湖南常德市。采访人:张定胜、刘康、章健。整理人:张定胜。2014年11月,我们在采访中获悉一位叫周广田的曾经是教导总队军士营的代理排长,他在南京保卫战时守卫光华门。19日下午,我们从湖南平江坐大巴到长沙,再转车赶到常德。到常德
来源:《黄埔》杂志2020年第3期
2024-06-20 16:30:08
我曾在“总统府”站岗——抗战老兵、黄埔21期生郭文侠的传奇人生(口述/郭文侠 整理/左中仪)
2018年10月14日上午,中国近现代史博物馆——南京总统府旧址迎来了一位四川省邛崃市94岁的老人,抗战老兵、黄埔21期生郭文侠。郭老70年前是南京宪兵独立营中尉排长,曾经在总统府担任警卫,此次受有关方面邀请,专程前来指认其当年工作过的场所等。笔者以四川省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成员身份参加了此次活动,全程伴随郭文侠老人旧地重游。早在3年前
来源:《黄埔》杂志2020年第2期 P64-69
2024-06-19 16:04:49
我于1924年10月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先是清朝末年文职官员。父亲杨志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回国后在祖父和乡镇政府的协助下,在杭州留下镇创办现代集体农场为祖国农业发展做贡献。母亲徐怜子,浙江师范大学毕业,早年曾在杭州惠兴中学教学数年。不幸在我6岁前,父母因病先后去逝。我孤苦伶仃,依靠二伯父杨兆芳和二伯母抚养长大。二
来源:《黄埔》杂志2020年第1期 作者:杨益光
2024-06-17 16:21:07
光阴如流水,很多往事都可忘怀,唯有有关黄埔的记忆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军事学府,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呼唤着广大的爱国青年投入她的怀抱,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军事人才。1948年6月,黄埔军校在沈阳招收第23期学员。东北长期被日伪统治,饱受压迫的青年学生有强烈的报国心愿,苦于找不到机会,黄埔招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6期 作者:王造时
2024-06-17 15:02:21
2016年夏天,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抗战老兵慰问团到湄潭县慰问,当时到我家里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慰问团的师生对我说:今天我们来到湄潭看望您,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抗日英雄、民族英雄,感谢您为国家独立、民族自由作出的贡献。我回答道:青年军官们,我不是什么英雄,我是一名黄埔生,我只是中国军人的一员。当兵就是为国家、民众尽责,争取国家独立
来源:《黄埔》杂志2019年第4期 作者:夏禹声
2024-06-17 09:16:28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的战幕在上海八字桥揭开。会战爆发后,中国军队英勇奋战,给日军沉重打击,但因装备落后等原因,战况并不顺利。10月26日,大场镇被日军攻占。大场失守使我中央作战军侧背受到严重威胁,第三战区不得已命令部队向沪西苏州河南岸撤退。这时,《九国公约》签字国代表正齐聚比利时布鲁塞尔,会议的主题正是讨论中国对日本侵略
来源:《黄埔》 2023年第5期 第67-73页 作者:蒲元,薛刚
2024-06-12 11:35:07
菅树元(1918—1992),籍贯山东阳信。为了保家卫国,参加抗日战争,两次入黄埔军校学习,终获黄埔军校19期学籍。生前为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百货公司退休职工。1986年加入黄埔军校同学会,1988年、1989年当选政协滦县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1989年,为存真留史,撰写回忆文章,本文即根据其回忆文章整理而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东三省,
来源:《黄埔》 2024年第1期 第56-58页
2024-06-12 11:08:33
我第一次听说宋希濂先生的名字,是在读初级小学的时候,那时,也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野心勃勃、无比凶残的日寇,蹂躏着神州大地,安图把耻辱的印记永远烙向中华民族的躯体。为了保卫祖国,捍卫民族的尊严,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抗日的长城,中国军队用枪炮、大刀和铁拳浦挫了侵略者的凶焰。宋希濂先生当时正在驻滇远征军指挥反攻滇缅的战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第74-76页
2024-06-12 10:50:05
秦国安同学,又名昆山,一九二四年出生于黄茅洲区长洲村八组一个老实农民的家里。父亲澍林公饱读诗书,但未曾出仕,在家躬耕自娱。国安同学六岁启蒙,在父亲的辅导下,品学兼优,后考入育才中学毕业。当时抗日战事已进入相持阶段,国安同学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态度,离乡别井,考入军训部入伍生二团第二期。入伍期满后,编入中央军校第二分校第十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第73页
2024-06-12 10:23:53
徐毅又名运兵,出生于一九二二年八月,家住黄土包镇,是黄埔学校18期12总队的同学,毕业后分发在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暂编五十四师。一九四四年三月,请假回家结婚,结婚不到半月,日本侵略军调运近三个师团的兵力向衡阳城进逼。部队急电通知他归队,他立即告别父母和爱妻,奔赴战地衡阳。在太子庙战役中,徐毅身负两伤,立二等功,晋升连长,调飞机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第72页
2024-06-12 10:18:34
谢定藩同学出生于一九一〇年,住本市新华乡界福村。祖父谢爱亭系清末秀才,父亲谢芝伯在一九二七年参加农民运动,曾任沅江县廖保第三区农民协会秘书。定藩同学自幼热爱祖国。在求学期间,常书写此日定邦须勤学,他年藩国要从戎的对联作为座右铭。一九四〇年,烽火连天,日寇铁蹄入侵湘省,志士青年,岂能旁观。定藩同学乃邀同窗好友数人。毅然投笔从戎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第71页
2024-06-12 09:56:37
杨尚武、别号铸成,本市明月乡人,生于一九〇六年九月,因家境清寒,入学较迟。小学毕业后,投笔从戎,以军功递晋副排长、排长等职。一九三一年由部队拔优,选送湖南长沙军官干部学校学习。结业后任国民党军十五师某连连长。他不以此自满,喟然叹日:外御强权,内弭萧墙,非有博大精深武学知识不克肩此重任。于是,乃复入中央军校洛阳分校深造。一九三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第70页
2024-06-12 09:46:49
郭开同学,又名金生,一八九四年三月出生于资水河畔李茅山的一个名门大族之家。其父汉东公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一生辛勤劳动,只知发家致富,望子成龙。郭开同学八岁启蒙,天资聪颖,过目不忘,两年时间攻读完五经四书,常受到垫师的称赞。后考入湖南甲种商业学校肄业。当时军阀割据,连年混战,民不聊生,乃投笔从戎,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四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第69页
2024-06-12 09:39:13
绍武同学字止戈,号静端,公元一九一九年正月三日出生于本县蒋罗坊一个封建礼教家庭。从小聪明强悍,七岁入国民小学,十三岁考入湖南私立育群中学,再入湖南文艺高级中学。一九三九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宫学校特别训练班,毕业后于一九四一年六月分配到陆军第四军新一师某团任排长。是年九月,日寇犯湘,在湘北大会战中,其中一连连长阵亡,廖寇武团长令他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第68页
2024-06-12 09:21:14
我是军校十七期第一总队工兵科学生,一九四二年四月毕业,当即分发在陆军第五军装甲兵团工兵连当少尉排长,带领新兵。刚入伍的新兵思乡心切,加上部队生活严肃,其情绪极不稳定。我对此深感焦虑,思考再三,觉得首先应使新兵安定下来,再慢慢进行教育。要使新兵安心,首先要生活安定。我排驻在一座古庙内,我带领士兵先用黄泥、石灰将庙内外粉刷一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第66-67页
2024-06-12 09:11:10
一九四四年六月,沅江沦陷,盘据于琼湖镇与益阳毛角口、南县乌嘴之敌,连结成一条侧卫线,由于其兵力不足,加上洞庭天险,不敢肆意滋扰。故沅江以北湖区尚属安全,成为真空地带。特别是草尾镇,各省难民云集,市面繁荣,商业畸形发展。农业、手工业也发展迅速,共中尤以手工卷烟、纺织业为盛。当时,草尾有小南京之誉,故日寇时有进攻草尾的企图。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1995年出版 第63-65页
2024-06-11 17:22:00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匪徒,藉一士兵失踪为由,大举向芦沟桥进犯,遭到我当地驻军二十九军的奋起抵抗。一场空前的抗日战争的序幕揭开了,国家突然地进入了非常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民党军民发出了动员号召: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都有抗战守土、保家卫国的责任。当时我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岂能袖手旁观?为
来源:《巍哉·黄埔——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第61-62页
2024-06-11 17:01: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