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开始后,他告别家人孩子,发誓不赶走日本鬼子不回家,带着部队从广东带领赶到上海,再从上海到南京,一路与鬼子厮杀。在1937年12月12日,南京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天,他实现了军人的誓言。率领部队在鬼子之中辗转冲杀,直到中弹牺牲,流尽最后一滴血!姚中英,字若珠,广东平远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2期。姚中英曾参加北伐战争,建立战功,后
来源:福宁客
2019-02-14 10:15:54
唐生智下令突围后,姚中英看着滚滚浓烟的南京城流下血泪,突围中牺牲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向驻守在北平的中国守军发动攻击,卢沟桥事变爆发,也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从此我大中华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日军的侵略铁蹄所到之处尸横遍野,给我国人民制造了不可宽恕的罪孽,在南京城更为残忍。上海失陷,南京告急,这位抗日名将率部奔赴南京参加保卫战,在南京保卫战总指挥唐生智下令各部分散突围后,他看
来源:嗨说历史百家号
2019-02-14 10:09:58
姚中英烈士是广东平远人。黄埔军校第2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后进入陆军大学第8期学习,毕业后任独立第1师6团副团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第83军156师团长,参加淞沪会战,屡立战功,升任第83军156师参谋长。1937年12月,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扼守南京汤山一带,阻击日军沿宁杭公路北犯。6日,日军向汤山发动猛攻,姚中英率部与敌激战,多次击
来源:趣历史
2019-02-13 11:36:21
姚中英是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淞沪会战后,姚中英所在部队退守镇江,奉命扼守南京汤山一带。1937年12月6日,日军进攻汤山,两天后汤山失守,姚中英部退守紫金山东北一带继续与日军鏖战,后退入南京城据守太平门。12月10日,日军进攻太平门,姚中英等将士与友军协同作战。激战中,部队伤亡过重,阵地动摇,姚中英等将士奋不顾身,率领部队拼死
来源: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
2019-02-13 11:30:55
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将军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官学校。1930年7月第七期毕业后停办。自1924年创建以来,黄埔军校共举办七期,培养、输送军事、政治人才近两万名,其中安庆籍学员共有86人。随着岁月流逝,当年驰骋沙场,或共赴国难,或兵戎相见的热血男儿,如今多已作古,健在者则已年逾百岁。他们曾是黄埔军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共两党军事发展史上
来源:安庆在线
2019-02-12 11:41:11
著名的黄埔一期里有一位蚌埠人,他就是怀远南乡高塘镇(查清末怀远地图,高塘镇应为高塘村、高塘寺,属洛河镇,靠近寿县,1948年划归淮南)的孙天放,生于1899年(一说1902年),父亲经商,经济中等,怀远县立高等学堂肄业,安徽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冒名考入黄埔军校并加入中共1922年9月,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开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月,
来源:柴昭宁
2019-02-12 11:25:56
1937年12月5日,南京保卫战首先在句容打响。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之后,因师劳兵疲,无法有效阻击日军的猛烈炮火,经过三昼夜的浴血奋战,阵地终被日军突破。12月9日,日军占领淳化镇,沿大道直抵光华门及通济门外,兵临南京城下。 日军指挥宫松井石根为瓦解中国守军的战斗意志,派飞机向南京城撒下劝降书。中国守军对日军劝降书毫不理睬,继续以高昂的
来源:《在反法西斯战场上战死的中国将军》
2019-01-26 16:52:33
不灭倭寇,誓不生还。国将不保,何以家为?……在易安华将军戎马一生的最后一役——南京保卫战开始前,留下了这封告妻儿书。易安华,时任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87师259旅少将旅长。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中国守军退至南京,已在淞沪战场同日军殊死搏杀三个多月的易安华奉命驻守南京光华门一带。他把妻儿送回江西宜春老家,立下遗嘱,抱着视死如归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朱达 、仓晓、 江涛
2019-01-26 16:42:07
易安华(1900—1937),字福如,号济臣,生于1900年2月2日。江西省立第八中学肄业。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八一三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集团军87师259旅少将旅长,于1937年12月在南京守卫光华门的战斗中壮烈殉国。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中国军队在沪激战长达三月之久,易安华
来源:老兵回家,作者:易安华之孙易超平
2019-01-26 16:28:06
易安华小时候就学于宜春县高等宜阳小学,后考入江西省立第八中学,学习成绩为全校之冠。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宜春时,他带头响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国运动,遭到校方的阻挠。为此,他愤然喊出打倒刘汉(第八中学校长)的口号,因而被勒令退学。返回乡里后,他躬耕力行,修身养德,并改名为安华,以表达自己的人生抱负。青年易安华见国事日非,深知非革
来源:涯读涯史百家号
2019-01-26 16:22:01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复兴之路,每一场列强侵略战争的背后,都有无数英勇抗争的民族英雄,作为中国近代最为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抗日战争时期更是中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全民抗战,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在肩负保家卫国的责任,庞汉桢将军就是这千万人中的一个伟大的抗日英雄。庞汉桢,广西靖县人,生于1901年,是一位
来源:华山论史
2019-01-26 09:56:32
吴继光将军是早期国民党军队中一员享有威名的猛将,1937年11月11日为国捐躯,血染淞沪抗战沙场。是国民党军队八年全面抗战阵亡的71名少将之一,他的爱国壮举已永载史册。吴继光,原名吴绍麟(琳),字铁失。1903年出生于明光市三界镇老三界行政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父名吴克恒,号久臣,系前清秀才,与晚清封疆大吏四川总督吴棠同宗。吴继光幼年在父亲熏陶
来源:搜狐
2019-01-25 15:15:30
抗战前我温暖的家我的父亲1897年出生于明光市老三界。有些资料上的出生日期为1903年,其实我父亲比我母亲大,我母亲属兔出生于1903年,1937年父亲牺牲的时候,母亲35岁(虚岁),父亲应该是40周岁。国民党黄埔抚恤委员会发的恤金证上是籍隶安徽滁县现年40岁,第二期同学吴继光。1985年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发的烈属证上的出生日期为1897年。至于为什么资
来源:琅琊区政协文史委,作者:吴志浩
2019-01-25 15:08:39
吴继光,原名吴绍琳,字铁夫,1903年出生于安徽省嘉山县三界镇书香门第之家。父亲吴克恒前清秀才,颇不得志。吴绍琳自幼受父亲影响,心怀效法民族英雄戚继光守土杀敌的崇高志愿,故改名吴继光。少年时,他目睹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况,萌发了舍身报国之决心。1917年,年仅14岁的吴继光抛开四书五经,毅然投笔从戎,到南京充当了一名备补兵。
来源:中华英烈网,作者:斯风民、程海山
2019-01-25 15:00:19
1924年蒋介石奉命创办了黄埔军校,然后专门建立了卫兵队负责蒋介石的安全与警卫,后来蒋将卫兵队扩编为特务营,到了北伐的时候又将特务营扩编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为了匹配自己的身份,又将警卫团扩编为首都警备师。1930年12月,首都警备师与中央军校教导第1师合并成为首都警卫师,辖2旅6团,师直属1个特务团
来源:腾讯网
2019-01-23 16:44:18
在抗日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誓死抵抗,并命令八百壮士继续抗敌的抗日名将孙元良,2007年5月25日在台湾过世,享年103岁。孙元良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在他过世前,是硕果仅存仍然在世的黄埔一期校友。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时,孙元良担任国民党第八师二五九旅旅长,是国民党军队少数在抗战爆发前即与日军作战的部队。抗日战争爆发时,孙元良
来源:《青年参考》
2019-01-23 16:37:44
从一二八上海抗战,到八一三淞沪会战,孙元良作为出色的青年将领、八百壮士们的师长,名声越来越响。在泛道德化的中国,一个杰出的青年将领,在群众与社会舆论的期待中,也必然是一位道德上的楷模、一位视死如归的猛士。所以孙元良在南京保卫战中失踪后,他英勇拼杀战死疆场的传闻开始四处蔓延。当1938年3月,孙元良重新在武汉现身时,牺牲的传言
来源:新浪看点,作者:王戡
2019-01-23 16:24:28
孙元良(1904—2007),原籍浙江省绍兴杨家垅(今齐贤镇),出生于四川省成都;父亲孙廷荣,曾任清廷知县;叔父孙震,曾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国民革命军第五绥靖区司令官等职。1926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炮兵科,不久辍学回国,任第一师野炮营营长、陆军第二师七团团长、警卫军第一师一旅旅长等职;1932年,任第二五九旅旅长,参加一·二八淞
来源:趣历史
2019-01-23 16:08:25
孙元良出身黄埔,曾参加过淞沪抗战、淞沪会战、南京包围战等抗战史上有名的战役,固守上海闸北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就是他的部下,孙元良也由此名垂青史。2007年5月,孙元良在台湾去世,享年103岁,成为最高寿的黄埔一期毕业生。孙元良祖籍浙江绍兴,1904年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员家庭,父亲孙廷荣做过前清知县,叔父孙震是有名的川军将领,曾经担任
来源:文史e家,作者:王凯
2019-01-23 16:04:05
孙元良(1904-2007)将军是黄埔一期生,先后参加两次淞沪抗日战役,阻止日军北上之独山战役,是当年名声显赫的抗日将领。一、中国军第一次击败日本军1932年一·二八松沪抗战时,任陆军第五军(军长张治中)第八十七师(副师长王敬久代指挥)第二五九旅旅长,率部在南翔、吴淞、闸北、庙行镇一带抗击日军。他指挥所部2月20日至3月1日坚守庙行镇11天,
来源:正北方网,作者:陈予欢
2019-01-23 15:59: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