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第3支队进入皖南前线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战斗——马家园战斗
马家园战斗,是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皖南前线后,在安徽南陵县城东北马家园地区同日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斗。此次战斗,新四军第3支队有效反击了日军对该地区的扫荡,胜利地实现了守备的任务,同时也学习了阵地战的经验,说明我们不仅善于游击战,而且会打阵地战。 阻挡敌军,布防青弋江。1938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进驻皖南泾县云岭。8月中旬,第3支队
来源:中国国防报
2025-03-08 09:08:55
1938年,日军侵占巢县后,经常下乡扫荡,民众苦不堪言。新四军第四支队从鄂豫皖边东进皖中敌后,于4月展开于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到达银屏山区的新四军第四支队九团了解这一情况后,决定伏击骚扰日军。 为了确保首战胜利,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淮南人民的抗战热情,团长顾士多派出侦察员连续三天进行跟踪侦察,发现一股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吴小龙
2025-02-28 14:41:23
1938年,新四军在马家园战斗中英勇阻击日寇(资料照片)。 从1937年10月成立,到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十年间,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人发展为30万人,抗日战场从最初的三南丘陵地带,发展成地跨苏鲁豫皖鄂浙6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在战火的淬炼中,新四军凝聚了伟大的铁军精神,筑就起江苏人民的精神高地。新四军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党的领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张俊梅
2025-02-28 14:28:15
新四军第2师军工部第1厂旧址内的吴运铎雕像。 高邮县闵塔区平安乡,这个旧地名如今只能在江苏省金湖县境内找到大概位置。80余年前,新四军第2师曾在这里建立敌后兵工厂,被称作保尔·柯察金的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就是在这里发明研制出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一系列武器。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完全断绝了在华中敌后抗日的新四军的军火供应。淮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和勇琪 江楚 石留风
2025-02-28 14:22:17
1938年5月12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9团侦察队和第2营第4连在安徽省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东南的蒋家河口地区,全歼日军第6师团巢县守备队20余人,缴获枪10余支,新四军无一伤亡。这是新四军挺进敌后的第一仗,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当时引起较大反响,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还鼓舞了新四军和当地群众的抗日士气。时至今日,蒋家河口战斗仍时常被人们提起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胡遵远
2025-02-28 14:14:36
1939年11月,新四军第一次青年代表大会在安徽泾县云岭召开。 《解放军画报》资料室供图 1939年,总政治部对我军青年工作发出指示,要求培养青年队,使之成为党在军队中的外围组织及其后备军,成为党的工作的有力助手,并明确了加强青年工作的领导。新四军作为青年(25岁以下)占到60%以上的队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11月,在军部驻地安徽泾县云岭召开了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王明哲
2025-02-28 11:18:01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 1937年8月中旬,国共两党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问题达成共识。在此期间,周恩来请叶挺出面完成改编任务。叶挺欣然接受委托,很快向蒋介石提出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1个军的建议,并提议改编后的部队称为新四军。10月至12月,国共两党先后就新四军的建制、编制、干部、装备、经费等问题,进行多次协商。在编制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胡遵远
2025-02-28 10:49:50
1938年4月初,新四军第2支队与第1支队在安徽歙县会师。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随即提议,创办一份新四军自己的报纸,作为开展军队政治工作、对群众进行政治宣传的一个媒介。5月1日,《抗敌报》在皖南创刊,主要报道党中央的抗日方针政策、人民武装进行的抗日斗争和部分社论文章等。 创刊之初,由于缺少合适的印刷纸张,《抗敌报》只能使用当地的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2025-02-28 10:40:56
王明星,又名王明典,1919年4月出生于连江县透堡镇尖垱村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勤快聪颖、吃苦耐劳,性格坚强刚毅。 1933年10月,透堡成为连罗地区土地革命中心。14岁的王明星当了儿童团队长。1934年3月,被吸收为工农红军闽东第十三独立团卫生员。8月调连江红军医院,为中央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伤病员进行治疗与护理工作,不久调入闽东独立师师部卫
来源:“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
2025-02-28 10:33:34
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的周家岗烈士陵园。 周家岗,它坐落在路西东大山旁,皖东第一次反扫荡,我们夺回了这个地方,于是这一带的人民把新四军和徐副指挥的名字记心上……这首由新四军的文艺工作者章洛和洛辛完成的《周家岗上》,曾是让皖东根据地军民激动的旋律。85年前,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4支队司令员徐海东,指挥第4支队7团、9团在皖东周家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胡遵远
2025-02-28 10:21:21
1938年,新四军在马家园战斗中英勇阻击日寇。 马家园战斗,是新四军第3支队挺进皖南前线后,在安徽南陵县城东北马家园地区同日军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斗。此次战斗,新四军第3支队有效反击了日军对该地区的扫荡,胜利地实现了守备的任务,同时也学习了阵地战的经验,说明我们不仅善于游击战,而且会打阵地战。 阻挡敌军,布防青弋江。1938年8月2日,新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张磊 张正第
2025-02-28 09:37:29
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前身是诞生于鄂豫皖苏区的红二十八军。全国抗战开始后,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为司令员,下辖第七、八、九团和手枪团,共3100多人,是新四军中人数最多的支队。1938年3月8日,四支队在红安七里坪举行誓师大会,挥师东进抗日前线。当时,皖中大部分地区沦入敌手,日军气焰十分嚣张。日军侵占安徽巢县后,经常进行
来源:湖北党史网
2025-02-20 10:38:47
1942年4月,新四军第二师四旅决定以主力第十团坚决攻下勾结日军的地方顽固派、伪定远县县长牛登峰盘踞的杞岗据点,打击日伪顽的嚣张气焰。杞岗据点是个四周筑有围墙的水圩子,圩子内有5个大碉堡和10余个小碉堡,驻有还乡团骨干分子等200余人;圩子外的水壕20米宽、3米深,水壕外300米左右的民房被牛登峰下令强行拆除,并布设了鹿砦等障碍物。距杞岗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欧阳青
2025-02-18 14:53:34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闽赣省委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闽北斗争实际,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谈判,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协议,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在闽赣地区的实现,并在石塘镇将红军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奔赴抗日前线,为抗战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中共闽赣省委向国民党当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4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4-12-09 15:39:20
▲百战百胜第三营荣誉战旗。资料图片1942年11月7日,新四军第3师在江苏省阜宁县孙河庄举行军事检阅比赛大会。然而此时,敌人获知这一情报后,闻风而动。日军第17师团达子万部和伪军第36师各一部共800余人,从响水口、小尖子、百禄沟等据点出发,企图袭击大会会场并扫荡我抗日根据地。获悉敌情后,我第3师命第8旅第22团第3营及涟东独立团第5、第7连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蒲元 李智
2024-12-02 14:46:57
1944年,侵华日军在中国抗日军民不断打击下屡遭败绩。江苏的日军害怕驻守在一些小据点的部队兵力不足被各个歼灭,于是命令这些据点里的敌人放弃原有驻地,向较大的据点收缩。4月中旬,新四军四师九旅首长获悉了归仁集据点的日伪军200余人,企图由驻埠子集据点的日军接应,沿泗(县)宿(迁)公路经双蔡、侍卫圩子向埠子集收缩这一情报后,决心乘敌收缩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栗枫
2024-11-20 09:42:50
新四军成立后,用无线电台为部队提供通信和情报保障成为当务之急。新四军在上级的指导和帮助下,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大量购买器材、培训人员、制定制度,迅速组建起无线通信体系。皖南事变后,随着新四军军部的重建,新四军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得以在短时期内恢复并发展壮大,报务员的技能和纪律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4-11-17 10:25:34
1938年10月1日,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彭雪枫率游击支队誓师出征,挺进豫东敌后战场。24日,游击支队渡过黄河,艰苦跋涉通过黄泛区,于10月25日夜以急行军通过淮(阳)太(康)公路敌封锁线,次日上午抵达淮阳县城东北的窦楼村及其附近村庄宿营。此地紧靠淮柘公路,敌人汽车及骑兵时常来往出没。彭雪枫决定不作久留,于27日继续向鹿邑县城方向前进。
来源:人民政协报
2024-11-06 09:30:47
新四军政治部《抗敌报》编辑室。一九二八年四月,井冈山会师示意图。资料图片1938年4月初,新四军第2支队与第1支队在安徽歙县会师。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随即提议,创办一份新四军自己的报纸,作为开展军队政治工作、对群众进行政治宣传的一个媒介。5月1日,《抗敌报》在皖南创刊,主要报道党中央的抗日方针政策、人民武装进行的抗日斗争和部分社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国防报 作者:徐升 周一
2024-09-13 10:08:51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到全面反攻阶段。新四军淮海军分区经过多次战斗,把日伪军牢牢压缩在宿迁、淮阴、泗阳、沭阳等几座县城里,敌人在运河线上的水陆交通也完全被新四军切断。为保障宿迁、泗阳间的水陆交通,8月29日,日军调集日伪军及汉奸武装数百人,占据了距离泗阳县城西北约40里的重要渡口林宫渡,并在附近修建碉堡和炮楼,企图切断淮海、淮
来源:人民政协网
2024-08-31 15:35: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