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日本1941
P. 27
第三章 一切的开端
1882年是日本军事史上关键的一年,因为日本新生的现代政府颁布了一份官方文件。
新年第四天,现代日本第一位天皇、29岁的睦仁(明治天皇)在日本皇宫铺着红地毯的大厅里,拿着这份文件。与这个新兴国家的许多事
物一样,天皇和少数随从栖身的宫殿只是暂时性的,因为从前的宫殿几年前被烧毁了,现在仍在建设中。睦仁像普鲁士军官一样穿着黑色制
服,戴着白手套,站在只适合这种盛大场合的由金缕布铺设的讲台后面,笔直得就像一名训练有素的体操运动员。这一西方式背景中凸显出来
的是一个传统日式火盆,放置于他的身后,以温暖天皇陛下的臀部。
以当时的标准,睦仁1.68米的身高算是高大的(在他的统治时期,包含肉类和奶类的西式饮食引入日本,从此日本人的身高迅速提高)。
他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双眼炯炯有神,还留着浓密的黑胡子。讲台的另一边站着陆军大臣大山岩(Oyama Iwao)。这个矮胖的男人比睦仁大
10岁,他俩的共同弱点是对西方美食没有抵抗力,尤其喜爱牛排和法国红酒。大山岩被同辈人戏称为“小蛤蟆”,他总是穿着深色普鲁士制服
(这种制服及其他制度安排都是模仿普鲁士军队的)。他接受这一皇家文件的时刻到了,大山岩毕恭毕敬地伸出双臂,向天皇深深鞠躬。天皇
颁布了对军人的训令《军人勅谕》,文件按照礼仪从天皇手中递给下属手中。该仪式既是做给外界看,也是做给国内群众看的。它清楚地表
明,日本在认真开启现代化步伐,对西方强加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很不满。
一些西方观察家对日本开始迈向现代化的努力不屑一顾。最著名的就是曾做过水手的法国小说家皮埃尔·洛蒂(Pierre Loti),他在《菊子
夫人》中对日本人进行了冷嘲热讽,这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描述了法国海军军官与一位日本女性一段短暂的权宜婚姻,后来激发普契尼创作
了歌剧《蝴蝶夫人》。他的另一部不太有名的作品《江户的舞会》(Un bal à Yeddo)描述的是鹿鸣馆的一个夜晚,东京的鹿鸣馆是可以举办舞
会的两层楼建筑,1883年年底落成,用于招待外国宾客。洛蒂这样形容日本新兴的绅士和他们不合体的西装:“带尾巴的西装,甚至我们穿上
都很难看,他们穿上多么奇怪啊!……不知道为什么,在我看来,他们都有点像猴子。”
作为容易讨女性喜爱的男子,洛蒂对异性的描述稍微留了情面:
噢!还有这些女人!……年轻未婚的女孩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她们的母亲在墙边一字站开,就像挂毯一样。仔细观察,她们真是令人惊
讶。她们哪里不对?无论我怎样努力,都无法精确形容:也许她们戴的耳环要么太多,要么不够;她们位置不是太高,就是太低;抑或是她们
没有穿束身内衣。但她们的外在并不粗俗,她们的手小小的,穿的衣服是从巴黎直接进口的……不,她们的确很奇怪,一切都很奇怪——她们
是这样不真实,细细的眼睛,扁平的鼻子,走路内八字。
颁布《军人勅谕》后,鹿鸣馆盛大而不自然的舞会就开始了,这已经是日本国家工程的一部分,为了展现其现代化的一面。由年轻的英国
建筑师乔赛亚·康德(Josiah Conder)设计的鹿鸣馆既不完全像西方建筑,也不是东方建筑,初衷就是用于召开盛大的宴会。但对这一奇特景象
感到震惊的不光是盛气凌人的洛蒂一人,日本人也觉得不自在。许多女性出于礼节或害羞不愿意跳舞,所以在这些舞会上,男子的数量远远多
于女子。但没有什么可以阻止爱国人士为了现代日本而跳舞。性格古怪却喜欢作乐的大仓喜八郎是帝国饭店和鹿鸣馆的创办人之一,他描述了
一天晚上在舞场上的一对奇怪组合:
两人均为男性,其中一人像相扑一样壮硕,另一人极为瘦小。这两人非常认真地跳着舞,但因为对比太明显,他们在观众中引起了骚动,
大家都想弄清楚两人的身份。仔细一看,壮硕的男子原来是陆军大臣大山岩,而瘦小的那位是东京府知事……在这个场合下,大山岩穿着正规
的西式军服,而他的舞伴穿着日本和服,他们都在认真地跳舞,尽管两人并不擅长。
对于日本来说,所谓的鹿鸣馆时代就是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军人勅谕》是这一进程的重要开始,再加上1890年颁布的《教育勅谕》,
这些文件定义了现代日本民族性和明治政府的性质。《军人勅谕》不只是军队的行为准则,也是天皇对军人的命令,即使在一个快速变革的世
界,军人也要培养和保持日本核心精神。《军人勅谕》开宗明义,强调了天皇对军队的绝对统治权,军队由职业军人和强制服役3年的入伍士
兵组成,强制服役制度从1873年开始实施。军人必须将忠节、礼义、武勇、信义、质素这五德作为指导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忠节,强调军人
对天皇(而不是对任何民选政府)的绝对忠诚。《军人敕谕》开篇写道“朕既为汝辈军人之大元帅,”接着:
故即倚汝辈为股肱,汝等亦当仰朕为元首,效其亲爱。朕之能否保卫国家,上应天心,以报祖宗之殊恩,全视汝辈军人之能否克尽其
职……军人当以尽忠尽节为本分……夫保卫国家,维持国权,既唯兵力是赖,则当明兵力之消长,既为国运盛衰之所系,故当毋为世论所惑,
不为政治所拘,唯以守己本分之忠节为主。须知义有重于泰山,死有轻于鸿毛。慎勿丧失节操,而徒受无耻之污名可也。
尽管这样说,政府和武装部队之间的确切关系仍很难定义。
大约8年后开始实施的《明治宪法》也没有说清楚,没有规定军队要响应政府的号召。这给半个世纪后的右翼政客和极端主义官员留有余
地,他们可以通过向天皇提“建议”来执行不同的政策,利用天皇这位最高统帅的独立性。因此,1882年颁布的皇家法令可以被视为日本20世纪
30年代军国主义倾向并最终发动对珍珠港袭击的潜在因素之一。
一开始,《军人敕谕》立即起到加强日本新军的作用。法令由当时的军队领导和学者专家共同起草,最著名的人物包括“皇家陆军之父”山
县有朋。法令首要目的是减轻一些人对“新兴、开放”日本的不满情绪。1882年,一些被剥夺权力的武士仍然对1868年推翻德川幕府的新政权感
到不满。这些失去社会特权的武士对新国家怀恨在心,渴望恢复旧制度。
除了这些,新政府还有许多理由让人不满。受改革派思潮影响的人,尤其是武士阶层受过良好教育、怀有理想主义的年轻人,他们认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