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日本1941
P. 57

第十章 最后一次机会



                  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日益叫嚣备战的必要性。为了延缓战争趋势,近卫安排东条与东久迩宫稔彦王会面。东久迩是一位自由主义亲王,他年
               少的大部分时间在欧洲度过,尤其是在法国。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公开反对日本与西方开战的人。由于他也是一位陆军大将,他对东条的劝导
               可能会得到认真考虑。东久迩还是裕仁天皇的叔叔,属于皇族,这加强了他的说服力。东条对皇家的态度近乎奴颜婢膝,似乎是想为祖上曾与
               皇家对抗来赎罪。

                  近卫对时机的把握又很拙劣。两人的会见安排在御前会议后的第二天,前一天天皇刚刚批准10月初作为外交努力的最后期限,不然就在10
               月末开战,所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东条坚持开战的决定,除非天皇收回成命。据说东条向下属描述裕仁诵读和平诗时流下了眼泪,但他不认
               为天皇是在反对战争。对他来说,这首诗代表皇家对军方战胜困难的鼓励。
                  东条决心要走在为他铺好的道路上,如果必要的话,他要拖着整个国家跟他一起走。他对东久迩说:“美国最终想要日本退出《三国同盟
               条约》,加入英美阵营。”但即使日本放弃法西斯道路,加入同盟国,“英美一旦打完德国后,一定会袭击日本”。
                  虽然东条的西方威胁论纯属猜测,但他的恐慌是确实存在的,且一直萦绕不散。他相信自由主义的西方只有对日本有企图,并且想要支配
               亚洲时才会对调停日中战争感兴趣。国务卿赫尔喜欢宣扬自由贸易和机会均等,但他认为鉴于美国拥有更大的野心,赫尔的话不可信。东条还
               强调说,考虑到“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灵”,日本不可能从中国撤军。东条是在重复军方内普遍存在的看法。但他不是普通军人,他是陆军大臣,
               直接对内阁负责。他一味沉浸在军人的效忠职责中,拒绝相信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失去了理智。东条最大的特质就是极其专注于他所认为正确
               和正直的目标上。东久迩能否像近卫希望的那样改变他的顽固态度?
                  东久迩身材纤瘦,气质阴柔,他的小下巴是日本贵族的特征。他相貌较好,与其他陆军官僚不同的是,他不蓄胡子。这位有国际视野的53
               岁亲王拥有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他一开口就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他对东条说,日本的形势让他想起法国政治家马歇尔·贝当和乔治·克列孟
               梭曾对他说过的话。两人都表示美国最终想要挑起与日本的战争,他们很容易判断出,开战是地缘政治的必然结果,目的是争夺对亚洲的控制
               权。但同样不可避免的是,日本由于物质相对匮乏将败于美国。日本所能做的就是保持耐心,尽量减少损失。然后,东久迩严正表示:既然天
               皇和首相都想与罗斯福达成协议,作为陆军大臣的东条应当顺从上级意思。如果他无法执行非抵抗政策,他就应当辞职。
                  东条对东久迩的话完全不感到惊讶,这一定是近卫的意思,近卫认为东条爱惹是生非,但又不想直接与东条起争执。东条回应说,如
               果“ABCD包围圈”仍然存在,日本注定要灭亡。如果日本现在冒险一搏,日本还有二分之一的获胜概率(如果从战争非胜即败的角度看才是二
               分之一的概率)。当然,冒险一搏比不抵抗灭亡的选项更好。东条的冲动显然战胜了理智,他对东久迩说,他无意停止备战。
                  9月8日和9日,参谋总长杉山元来到皇宫,向裕仁介绍陆军的战术细节。天皇想知道,日本与西方开战后,苏联与“满洲国”边界发生军事冲
               突怎么办。杉山向他保证,冬天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小,就算发生冲突,陆军总是可以将在中国的部队派向北方。但冬天不会永远持续,日本
               也承受不起将中国的部队派去攻打苏联(杉山这一不负责任的言论说完不到10天,日本陆军就发动了长沙战役,以控制中国的中南地区,但日
               军受到中国的猛烈抵抗)。再发起一场战争难以想象,裕仁本可以提出异议,但他反而对杉山说,他理解这一决定背后的逻辑,似乎裕仁认为
               这是理论上的演习,与政治现实无关。或许他仍在指望近卫与罗斯福的会面。
                  陆军先后6次(5次在9月,1次在10月3日)宣布成立临时部队以及向南调动的计划。日本伞兵部队开始加紧训练,该部队是征服印度尼西
               亚苏门答腊岛的关键。日本伞兵部队一年前才刚刚组建,组建过程依靠对美国陆军空降部队照片的模仿。伞兵部队在游乐场的自由落体塔接受
               训练,别人以为他们是享受娱乐活动的大学生。这些伞兵2月底首次实现空降。
                  海军也在加紧备战。9月11日至20日,一场模拟向南侵略的演习在海军大学校展开。9月16日还进行了袭击夏威夷的桌面演练,但军令部认
               为该计划过于危险,不切实际,最终放弃了计划。
                  日本武装部队大肆宣扬战略家和领导人的好战言论时,美国差点儿在冰岛开战。德国于1940年4月入侵丹麦,根据《联合条款》,位于大
               西洋重要航线上的冰岛属于丹麦附属国。英国在1940年5月向冰岛派兵,加拿大也派出援助部队。丘吉尔希望,美国将能接管冰岛的国防。
               1941年春,罗斯福同意如果美国加入欧战就承担保卫冰岛的责任。德国入侵苏联后,虽然罗斯福的强硬派顾问呼吁立即向欧洲地区派兵,但罗
               斯福一直很谨慎。1941年7月7日,在冰岛政府的请求下,罗斯福同意派出440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他小心地绕开《选征兵役与训练法》,派遣
               职业士兵而非应征入伍者——后者不允许在西半球以外的地区服役。这样他就避免了与公众作对,履行了他此前的承诺,即这些“孩子”不会参
               与外国战争。后来,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罗斯福同意美国军事护送所有船只,最远到达冰岛。这一系列举动与日本息息相关。由于美国关注
               于西大西洋,所以在1941年春,美国开始愿意与东京达成某种和平,这将确保日本不会妨碍美国即将与纳粹的战争。当然,日本浪费了这一机
               会。
                  1941年9月4日,冰岛海岸线外的水域成为德国与美国上演不宣而战的舞台。载有军方人员及邮件的美国驱逐舰“格里尔”号(Greer)于上午
               8点40分抵达冰岛时,一架英国轰炸机发出警告说,有德国潜艇在附近潜伏。英国飞机发射了4枚深水炸弹,但没有击中目标,由于燃油快要耗
               尽,英国飞机决定返航。没有接到任何出击命令的“格里尔”号决定追赶德国潜艇,而不是回基地待命。德国潜艇已暴露了3小时,它的电池可能
               耗尽了,所以急着要浮出水面。它此时距离美国军舰不足330英尺(译者注:约100米),并发射一枚鱼雷,但也没有击中目标。“格里尔”号发
               射了8枚深水炸弹,但没能给潜艇带来太大伤害。德国潜艇又向美国军舰发射第二枚鱼雷,但也打偏了。双方于是停止了这次近距离接触,经
               过约10小时的追逐,两艘舰艇均安然无恙。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