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2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62

250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种复杂的因素,他们的事迹至今不为人所知。70多年过去了,要找到确凿的历
              史证据、特别是书面的文字证据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学者们也曾想过在驻欧洲

              的中国外交官中寻找线索,但由于从1937年到1939年犹太难民进入上海是无需
              签证的,因此一度没有在这方面花较多的精力。1995年本书主编访问德国、奥

              地利时才了解到,当年犹太难民若无其他国家外交机构发的签证是无法离开的。
              在维也纳,许多当年的犹太难民提到了何凤山博士的名字,有的还讲述了他救
              助犹太人的故事。此后,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便开始积极寻找关于何凤山博士的

              资料,并向世界各地的犹太组织和有关大屠杀研究机构发出了寻求帮助和合作
              的信息。在这些组织和机构中,最为积极的就是与西蒙 · 维森塔尔中心关系密切

              的“生命签证”(Visa for Life)组织。他们经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住在美国的
              何凤山之女何曼礼女士及许多当年何凤山救助过的犹太人。经多方通力合作,

              有关何凤山博士救助犹太人的完整资料终于整理出来了,并利用温哥华活动的
              机会向全世界推出。有关何凤山博士的一些情况,前面已经提及,这里就不再
              重复。何博士的事迹一经公布,便在世界各国媒介引起轰动,许多报纸刊登了

              他的事迹和照片,并称中国也有一个“辛德勒”。2000年10月,经过以色列相
              关部门的周密调查,耶路撒冷的大屠杀纪念馆正式授予何凤山“国际义人”称

              号。2007年9月,以色列政府又授予何凤山以色列荣誉公民证书。


                 (二)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重要访问和纪念活动

                  进入新世纪,与这一难忘的历史篇章密切相关的重要访问和纪念活动在
              内容方面继续深化,在层次上则不断提高,这里仅举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

              和事件。
                  2000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应邀访问以色列。这是中以建交以来中

              国最高领导人对以色列的首访, 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一位中国领导人访问犹
              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以色列总统魏茨曼在盛大的欢迎宴会上发表讲话时特
              别提到 :“我们不会忘记,在犹太民族历史上最艰难的时刻, 欧洲犹太难民在上

                                                               32
              海找到了他们的避难所,受到了当地人民温暖的容纳。” 访以期间,江泽民主


              32  《人民日报》,2000年4月14日。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