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0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史述、理论与模式
P. 260

248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 (1933—1945):
                     史述、理论与模式


              两大民族之间的传统友谊,一些发言人还直接抨击了以保拉 · 汉森为首的单一
              民族党所宣扬的反移民、反亚裔的种族主义思潮。澳大利亚媒体对这次活动所

              做的大量报道和评论,也都突出了这一主旨和精神。
                  1998年春夏之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先后访

              问了上海犹太旧址。内塔尼亚胡总理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虹口的摩西会堂和犹太
              难民纪念碑,一再对上海人民当年救助犹太难民表示感谢。希拉里 · 克林顿及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一行参观了拉希尔会堂及会堂内的“犹太人在上海”图

              片展。参观后第一夫人对记者说 :“上海市政府能将这样一个80年历史的古老
              会堂维修得这么好,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这是尊重宗教多样性和信仰自由的

              最好例证,说明中国是尊重历史,是尊重外侨在中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的”。                                 26
              奥尔布莱特国务卿在走到会堂门口时也对记者说 :“这座会堂的开放显示中国

              正在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进展是多么深刻,这再次证明总统决定来此访问是
                                                                     27
              正确的,并揭穿了那些反对总统如期访华的人所散布的谣言。” 此类事例突出
              显示,“中国犹太人”(特别是“上海犹太人”)这一课题不但在促进中犹、中

              以友谊,而且在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如中美关系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
              作用。

                  1999年春,以色列总统魏茨曼访问了上海虹口和拉希尔会堂。11月3日,
              德国总理格哈德 · 施罗德访问了拉希尔会堂及内设图片展。他的访问更具特殊

              意义,因为当年逃来上海的犹太难民绝大多数来自德国及德占地区。他在贵宾
              留言簿上写道 :“曾有诗人说,当年死亡是来自德国的‘大使’,而有许多被迫
              害者在这里找到了避难的港湾。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并向在这里伸出援手的人
                                       28
              们致以极大的感谢和赞赏。” 多年前,也是属于社会民主党的德国总理勃兰特
              曾在华沙犹太起义者纪念碑前双膝下跪,代表德国人民向波兰人和犹太人表示

              认罪和忏悔。今天,施罗德总理又以自己的行动向世界表明 : 德国人民没有忘
              记那场历史悲剧,将世代铭记历史教训,坚决抵制否定历史的各种错误思潮,
              决不允许种族主义和新纳粹卷土重来。令国际舆论界注意的是 : 他选择上海来



              26  潘光:“陪同美国第一夫人访问拉希尔犹太会堂旧址”,载《上海外事》1998年18期,第13—14页。
              27  前引潘光 :“陪同美国第一夫人访问拉希尔犹太会堂旧址”。
              28  潘光:“陪施罗德访问上海犹太会堂旧址”,《文汇报》1999年11月22日。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