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抗日战争爆发时,我在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三师三十七旅七十四团任代理团长兼第三营营长。1938年春,华北日军为打通津浦线,歼灭陇海路中国守军,沿津浦路南下;华东日军在攻占南京后,渡江北上,企图沟通南北战场,占领战略要地徐州,并最终会师武汉。国民政府鉴于战场安危,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全力防守徐州,把日军主力钳制在津浦线北段,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长官,指挥津浦沿线作战。从1938年的1月到5月,中日双方先后集结百万军队,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
来源:曾昭度
2018-03-22 14:15:38
乙未之秋,我有幸采访了都昌县鸣山乡程浪村95岁的老人程定华。程定华的父亲程万里,是黄埔六期毕业生。18岁那年,程定华继承父志,考入黄埔军校。两年后,风华正茂的程定华以优异成绩从黄埔军校毕业,随即被编入国民党49军59师76团,任少尉排长,驻军在浙江金华。49军是属于国民党第三战区,总司令是顾祝同,辖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省。程定华自1941年初正式迈入军营,便开始了他浴血奋战的四年半抗战生涯。1942年5月打响的浙赣会战,程定华所在的国民...
来源:江西政协新闻网 光华时报 作者: 汪国山
2018-03-14 16:32:59
黄埔军校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宣告成立。一九二六年三月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它位于广州市郊珠江中的黄埔岛上,世称黄埔军校。近来翻阅史料,发现黄埔军校的青年学生和教员中有不少萍乡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中国抗日和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资料统计,黄埔军校第一期到第二十三期,有萍乡籍学生共231人,另有一批萍乡人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员。其中1924年5月至12月的黄埔一期中,有一位名叫文素松的...
来源:江西政协新闻网 光华时报 作者: 漆宇勤
2018-03-13 14:59:32
“七七”芦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开始了。中国全国军民立即起来,积极参加抗日的民族战争,其势如暴风骤雨,奔腾澎湃。尚在日本留学的中华儿女,当接到“留日学生监督”通知“撤离敌国,回国参战”的命令后,立即收拾行装,争先恐后涌向指定乘船地点集中,我虽刚来东京就读不久,凛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义,和同学们一起乘坐“皇后轮”回到祖国。一、南京集中,入营受训当时留学英、美、法、俄、德、意、日等国的学生,以日本为最多。原...
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刘复英 撰稿
2018-03-09 14:30:57
1941年的秋末冬初,当东南特训班初创时,我任该班的少校中队长,1942年夏,调任财政部税警总团教导第三团(不久改编为税警第十九团)为少校副营长。1943年秋末,我调回东南特训班任中校军事教官,直至该班结束。一、东南特训班的来历东南特训班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后,军统局在抗战的名义下,在浙江警官学校开办电讯班、邮检班,继而在湖南的临法、衡山,贵州的黔阳、息烽及重庆、兰州等地,先后开办了十几个特训班、查干班和游干班,大量培训特务。鉴于东南地区还没有...
来源:中国黄埔军校网 陈光庚 撰稿
2018-03-09 10:35:36
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时的周恩来。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他开创了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许多个第一,最早系统提出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创建了军队政治工作制度,是我军政治工作开拓者与奠基人,同时又是军事教育与党务训练的先驱者。他的军事生涯起源于黄埔军校,历任政治教官、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法处处长,兼任潮州分校政治部主任等,...
来源:天下黄埔
2018-03-02 16:59:13
吕楷式,一位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惨案、亲历了抗日烽火硝烟的黄埔十七期学员、盘锦市黄埔联络组会员,讲述了他那段难忘的历史……黑夜里爬出屠杀现场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15岁的吕楷式随三姨一家逃到了南京。到了南京后,形势就出现了变化,战事吃紧,南京城的人纷纷外逃。这时,想从南京乘船离开非常困难,船已经上不去了,码头上到处是准备逃离南京的人。“12月9日,南京城就非常紧张了,军队陆续撤走,百姓也开始逃难。12月13日那天枪声不断,下午街上就到...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辽埔
2018-02-05 14:48:31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激起了全国人民无比愤慨,有志青年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杀敌救国的抗日战场。当时我正在衡阳市道南中学读书。适值当时设于桂林奇峰镇李家村的黄埔军校第六分校正在衡阳市招收有志青年学生,遇此机会,感到非常兴奋。我在父亲的支持下,毅然投笔从戎,于1939年秋考入了黄埔第十七期,被编入第十七总队第三大队第十中队。入校后,换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杨守慎
2018-02-05 11:30:01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的烽火迅速燃遍祖国大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不少知识青年积极报考黄埔军校第十四、十五、十六期,在这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军校里接受正规化的军事训练。一、抗战之需要黄埔军校在三十年代曾是世界著名军校之一。因此,她的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在一般情况下为三年或三年半。但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已没有可能墨守这种常规体制。学生入学后,学校既坚持其办学的传统不变,又结合战时情况相应地做了某些必要的变革调整。...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黄哲嗣
2018-02-05 11:27:55
孙中山先生关于创办黄埔军校暨第一期生的阐述: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都担负得救国救民的责任,便要从今天起,先在学问上加倍去奋斗;将来毕业之后,组织革命军,……所以要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的后尘,更要用这500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功告成,中国便可以挽救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作者:黄哲嗣
2018-02-05 10:44:52
孙中山先生关于创办黄埔军校暨第一期生的阐述: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都担负得救国救民的责任,便要从今天起,先在学问上加倍去奋斗;将来毕业之后,组织革命军,……所以要诸君不怕死,步革命先烈的后尘,更要用这500人做基础,造成我理想上的革命军。有了这种理想上的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便可以大功告成,中国便可以挽救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于欢
2018-02-05 10:38:25
我已年逾古稀,但几十年前在黄埔军校十二期的生活情景,却时时在脑海里清晰浮现。1935年暑期,我高中毕业,时值日本帝国主义继强占我国东北三省后,又继续向我华北侵犯。我出于爱国心的驱使,放弃投考大学的机会,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十二期。报考黄埔军校时,规定要缴验高中毕业文凭,年龄限制18至24岁。考试科目有党义(三民主义)、国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六门课程。报名投考的共有五千多人。由于受“何梅协定”的限制(即当时的国民党军政部长何...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谭玠生
2018-02-04 15:10:38
纪念周和星期天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那时,全国各级单位每周都要举行一次总理纪念周活动。我们军校规定每周星期天的上午8时举行。这天,早晨六点钟就要提前开饭,六点半在大操场上徒手集合。全校军官、学生人人服装整齐,一律白手套、呢绑腿,脚穿带口钉的牛皮鞋,站得挺直,等待检查。检查过后,再按连排顺序,浩浩荡荡地走向校本部的大礼堂。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 作者:谭玠生
2018-02-04 15:04:45
邓权民读2012年《黄埔》杂志4期的“征稿启事”中“生我的是父母,育我的是黄埔……”这是黄埔一期学员李仙洲的心里话,触动了我的心声,其实这也是我的心里话。同时,我还感到黄埔军校是锻炼和养成一个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意志的大熔炉。1937年末,我考入了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教导总队第一期,这是应全民抗战的需要而设立的军校组织,主要是为了加速培养下级军官以补充前线。我们入伍后不久,学校教育长王俊(陆军中将,日本士官学校和保定军校毕业)给我们训话,...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邓权民
2018-02-04 15:00:44
军 衔姓名人数元 帅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陈毅(黄埔军校教官)徐向前(黄埔一期)林彪(黄埔四期)5大 将陈赓(黄埔一期)许光达(黄埔五期)罗瑞卿(黄埔六期)3上 将陈奇涵(黄埔军校学生队队长)周士第(黄埔一期)萧克(黄埔四期)张宗逊(黄埔五期)杨至成(黄埔五期)陈伯钧(黄埔六期)宋时轮(黄埔六期
来源:资料来源:广州长洲岛黄埔军校遗址博物馆
2018-02-03 11:25:02
抗战爆发,日军大举进犯广东、广西境内,原在广东燕塘、德庆等地办学,后迁广西宜山的黄埔军校四分校,于1939年底1940年初,不得不再次迁址,到贵州黔南地区办学,校本部设在独山县城北的铜鼓井,各总队部分别在三都、平塘,独山基长等地办学。 由于抗战期间物资缺乏,军校粮食供给紧张,加上当时贵州山区交通不便,从1940年起,军校就布置学生到附近各地运粮。当时,军校运粮缺乏运输工具,同学们就别出心裁,将自己的军裤脱下,用裤腿装上
来源: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杨瑞堂回忆并提供 高林整理
2018-02-02 16:49:13
1936年我在原乡广东 兴宁教书,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爆发了全民抗战的高潮,日冠奸淫掳掠,残杀我同胞的兽行激起了血气方刚热血沸腾的青年义愤填膺,于是我遂萌发了弃教从军的思想。事有凑巧,堂兄曾造时于腊月间由部队返里省亲,我欲从军的心事与他倾谈,得他理解与支持。1938年春节过后他返部队时与我一同北上陕西,抵达陆军第一师后,经安排我在师部军法处当文书。1938年冬我们第一师进驻西安城郊,恰逢军校第十六期在西安招生,很多高中,中专毕业...
来源: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曾越万
2018-02-02 16:06:52
1943年秋,祖国大好河山,到处硝烟弥漫。日机随意临空肆掳,四处轰炸扫射,神州大地,大部已处于日寇铁蹄蹂躏之下。颠沛流离,备尝艰苦,很多城市的车站码头、大街小巷、都聚集来之论陷区的难胞,扶老携幼,啼饥号寒,其困苦之状,实不忍睹。面对日寇人侵,任意烧杀抢掳,山河破碎的当时,凡属有热血的中国青年,莫不义愤填膺,同仇敌忾。我作为一个家乡被沦陷的青年,激于爱国热情、民族大义,更深深的感到,要打败日本侵略者;不做亡国奴,只有投笔从戎,保卫祖...
来源: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作者:蒋玉才
2018-02-02 16:02:23
李文华,1914年12月25日出生,现年101岁。1935年,考入南京炮兵学校受训,后被保送到炮校下级干部训练班。1938年至1940年,就读中央军校炮校代训第16期,曾任国军炮10团上尉连长、突击总队炮兵连长、第8军少校副营长等职,曾赴卢沟桥配属二十九路军执行任务等。解放后,定居贵阳。家乡在泰安李文华出生在泰山脚下泰安县城郊凤台村,兄弟姐妹四人,在家里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当时家境较好,父亲李培伦为兖州邮政局职员,因此能供李文华在兖州一直上学到...
来源: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2018-02-01 11:30:49
一九四三年春,日机轰炸贵阳,学校纷纷疏散。我因升学无望,只得执教桑梓。可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时时响于耳际,使我教学无心、坐卧不宁。遂与李昂、杨平书两位志同道合的同行文友一起,取道重庆,投奔抗日前线。临行前,我作一联以抒怀,联曰:庄严黉命,须臾火海硝烟,负笈终成泡影,罪归日寇;锦绣河山,几载腥天血地,从军只为家乡,功在中华。抵渝次日,持军界熟人信函,去九十四军驻渝办事处联系,处长说:“来得正好,有三位四川商大学生要求上前线...
来源:贵州省黄埔军校同学会
2018-01-31 11:49:2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