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时间跨度长,影响范围广,是中国文化觉醒的运动,对中国的变革有深远和持久的影响,从五四运动开始,西方现代文明的春风逐渐在中华大地飘扬。在文化上也彻底动摇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根基。科学与民主像两颗种子在中华大地发芽。
1918年12月22日,陈独秀(1879—1942)和李大钊(1889—1927)创办《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的爆发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作用。图为连续刊登三期的《山东问题》。
李大钊陈独秀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北京大学的学生。
5月5日,上海《新申报》为五四运动爆发印发的号外。
五四运动时期印发的漫画和传单
1919年5月7日起,上海各界约2万人在南市公共体育场举行国民大会,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
1918年11月13日,北京城兴奋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由东单迁移至中央公园。北京大学为此在天安门搭台演讲数日
五四运动中激昂陈词的学生
许德珩: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五四宣言”的起草者
于方舟: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领导,南开大学第一位为国捐躯革命者
胡适是五四运动的旗帜性人物,提出了文学革命
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集会
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在北京街头派发传单和向群众演说。
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遭军警逮捕
学生返校时,被当做英雄搞搞站起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盛大的游行示威。图为学生队伍向天安门汇集。
1919年5月4日,女学生的游行队伍。
1919年5月4日,向天安门进发的北京大学游行队伍。
1919年5月4日,游行
1919年,北京基督教青年会门前的学生演讲。
“五四运动”时期,街头张贴的爱国标语。
反对二十一条约的标语。
被学生烧毁的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大门。
1919年5月6日,当时的报纸对五四运动的报导和支持。
1919年5月7日,在各界人民声援下被捕学生获释。图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被捕学生返校时受到热烈欢迎。
1919年,欢迎被捕同学出狱时的合影。北京山东学会欢迎5月4日被捕同学出狱,前排左起第7人为出狱的北大学生许德珩。
1919年5月9日,清华大学举行国耻纪念大会,会后,学生在操场焚烧日货。
1919年5月29日,广州有3万余学生上街游行,声援北京的“五四”运动,被桂系军阀镇压,图为游行的学生被拘禁在长堤先施公司内。
责任编辑:刘惟文 最后更新:2020-06-02 16:48:08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下一篇:五四运动背后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1372388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