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之时爆发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伟大爱国主义运动,也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在这场对中国现代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伟大运动中凝聚起来的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核的五四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不懈努力中形成的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同时也是反映时代精神、内涵不断丰富的思想文化财富。教育与社会之间具有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它决定了教育必须与时代变革相同步,与时俱进,如是才能顺应乃至超越时代的要求。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就是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通过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逐步构建起来的,是对由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教育实践变革的反映和表达,它予我们今天教育理论创新有重要启示。
教育实践变革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个时代主流精神的思想文化。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的是对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教育活动的高度关注,因此必然会受到主流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回顾历史可以看到,重大的社会变革总会对教育理论和实践带来重大影响,这在五四前后表现得特别突出。此时,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叠加,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剧变。社会变革必然引发思想的争鸣,由此,在知识界发生了激烈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的争论和冲突。以陈独秀1915年创办《新青年》为标志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主张从文化源头上进行变革,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引导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此外,20世纪20年代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科玄论战等讨论也对当时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场讨论中,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受到广泛推崇。在它的引领下,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呈现出新的发展样态。一是各种教育学术组织、教育思潮和教育活动风起云涌。中国科学社、全国教育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华教育改进社等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同时,许多欧美教育流行的思潮开始介绍到中国,形成了多种教育思潮交相呼应的局面,诸如国民教育和军国民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美感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科学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国家主义教育思潮、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潮等层出不穷,广泛地影响了当时社会和知识界对教育的认知。二是在蔡元培、胡适等联名邀请下,杜威于1919年5月来华讲学,系统地传播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之相关的道尔顿制、克伯屈设计教育法等也陆续引入,深刻地影响了这个时期中国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特别是在这个阶段,一些教育家开始进行划区实验,如陈鹤琴的幼儿教育实验、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开创了中国扎根本土的现代教育实验之先河。此外,基于对国情的深切体认,乡村教育受到广泛关注,晏阳初等认为中国80%的人口是农民,乡村是农民之家,中国乡村存在着“愚”“穷”“弱”“私”等四大问题,为此,把改造国民性作为主要目标,将乡村教育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主要途径,希望通过教育对乡村进行改造。这些发生在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变革,充分说明教育是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活动,它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的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决定了它必须与时代变革相同步,与时俱进,这也是教育理论前进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教育实践变革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五四运动发生在中国社会产生剧变的关键时刻,要求教育能够及时予以应对。区别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兴办现代学堂等一味介绍西学的做法,一代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抱着教育救国的美好愿望,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满腔热情,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并从这个高度审视教育。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教历史的国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思想影响甚广。而五四前夜的旧中国,封建主义思想盛行,人的独立和尊严被严重束缚,为了使人从旧文化和旧体制中摆脱出来,这就需要从根本上改造社会和改造人性,教育在安国立邦中的基础性地位得到再次确认。《平民教育》的发刊词中指出:“不先有了平民教育,哪能行平民政治?哪能使用平民政治的工具?……所以我们要来细谈根本改造的教育,不愿去高论‘空中楼阁’的政治。”一切发展都要从人的培养谈起,离开这一点去讨论问题都是空谈,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尽管如此,有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条件性,正如敬云先生所言:“主张教育救国的人,他们以为中国的国民,若是都能认认字、念念书,中国即可得救了……其实,在我们看来,救中国的方法,决没有这么简单。”可以看到,在社会剧变时期的教育担当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其作用很可能被特别地强调,加之强烈的教育救国情怀,有可能在认识上助长教育万能论,但此时对教育的作用的认识却是辩证的,反映出了对教育职能的准确把握。这个过程说明教育实践变革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每每在社会转型时期,都会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超前于社会发展,但教育实践变革有其内在的逻辑,这正是产生新的教育理论的极佳时刻,教育理论要能够反映和揭示这个逻辑并对教育实践做出价值澄清和批判,这是确保其在合理化轨道上行进的关键。
教育实践变革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人为己任的活动,而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一个人如果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就必须服从社会的要求与制约,尤其是在特定的体制下,他甚至不得不牺牲个人的某些需要以适应环境,为此,受制于社会、为一定的时代和体制服务是教育得以发挥自身功能的前提。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盛行,士农工商的等级观念也十分强烈,职业教育并不受关注,但它又是现代教育中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领域。在新文化的影响下,革除旧弊,转变观念,职业教育在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得到高度重视。黄炎培在论说职业教育目的时指出,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从个性发展、个人谋生、为社会作贡献以及促进社会生产等方面,全面论及职业教育的职能。随着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迅速壮大,受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被看作是实现民主自由、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期望通过改造教育入手去改造社会、改造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开始在中国现代学制中有了一席之地。同时,在五四前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开始在国内传播,特别是杜威于1919年5月来华讲学,更是把其思想和理念带到了中国,此时的中国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上都以美国为仿效对象,在“壬戌学制”中就规定,设置初等、中等和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以及实业补习普通学堂、艺徒学堂,作为开展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历史表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一定的社会现实及体制与人的发展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不相适应的方面,两者间有时甚至会出现相互冲突甚至背离的现象,但适应与超越始终是教育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适应与超越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教育实践变革,教育的形态、内容、结构等都会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这说明教育自身具有强大的能动性,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超越外部条件的制约,实现其内在目的,它促成了教育理论的发展,丰富了其内涵,提升了作为工具的教育理论的功能。
教育实践变革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且展开于生活,而变化是生活的本性,其过程无以去预设,人只能以探究的方式推进和展开生活活动,这是与生活、与人的发展内在需要相一致的活动方式,同时也是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活动方式,它确保教育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通过积极、能动的作用彰显自身的存在,由此构成教育的探究品格。在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条件下,教育的职能没有仅仅被定位在经世致用的功利层面,它更为广泛和高远的价值目标被揭示。让人感怀的是,即便在当时那种条件下,美育受到了王国维、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的重视。梁启超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而蔡元培更是从美育的宗旨、价值、作用、内容、方法乃至德智体三育的关系,对美育做了成分论述,并使之成为国家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五四时期对美育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说明,人的需要和愿望都不可能凭空生成,它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生成的,人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教育实践变革的根本原因,特别对教育认识而言,其功能并没有仅仅被局限在生计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培育和滋养精神的高度。同时,也说明了作为推动社会变化和文化变革的活动,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教育实践变革实际上总是从微小的方面渐进式地展开,渐变性是其常态,是在与之相关的各方面力量不断蓄积的情形下,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强调美育的价值,正是对教育的价值和功能的绵延性的把握。因此,宏伟叙事的教育理论并不完全能够与教育实践变革相适应,有一定价值理念引领、能够充分说明教育的丰富多样性的教育理论才与有时代同步的。
总之,五四前后的教育实践变革给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教育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参照。教育实践变革是在社会变革的条件下生成的以改变当下教育生态为目的的活动,其意义是时代赋予的。它从文本逻辑上至少包含了变革的理念、原因、内容、方式和条件等,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而能够反映教育本质的教育理论就应当与教育实践变革的逻辑相一致,能够对其作出充分诠释。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和丰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在长期的日常教育实践中,天人合一和学思行统一的思想方法对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认识产生了巨大影响,规范着我们的教育行为,引导教育趋向服务于人的现世生活,五四前后的教育实践变革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长足进步,取得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奠定了构建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不可或缺的实践基础。在今后的发展中,教育理论要参与到时代教育的意义建构中,用自己的教育理论说明自己的教育实践,这正是五四精神留给我们今天教育理论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叶子 最后更新:2019-05-27 09:50:25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亦师亦友,习近平与青年的故事
下一篇:看看这些难得的五四运动老照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