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3期
2020-05-08 15:07: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3期

  二、全文提要:

  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一日) 徐向前

  河北在持久抗战上的意义

  平汉津浦两大南北平行的铁路干线,纵贯于河北境内,日寇向中国的腹地侵略,这两条干线,已成为转运兵力的重要枢纽;为牵制日寇的前进,截断日寇的运输,分散日寇的兵力,所以开展河北的游击战争,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是第一。

  第二,河北有三千万以上广大人口,日寇想实现其以华制华的阴谋,与应付独霸东亚的大战,是需要大批的中国人民来替他做牛当马当炮灰的。最近日寇在河北所占各县,成立伪组织维持会、清乡军,并强迫群众成立护路队等,便是明显的表现,我们为着持久抗战,增强抗战力量,削弱日寇的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配合主力军作战,也必须要把河北的三千万以上的同胞,推动到抗战的阵线中来。

  抗日战争时期的苏中根据地 管文蔚

  苏中根据地是抗战时全国十九块主要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之一。它的范围:东濒黄海,南临长江,西抵运河,北至盐城、宝应以南,共十八个县,面积二万三千平方公里,人口据一九四一年统计,约八百余万人。该地区处于平原水网地带,盛产盐、粮、棉等战略物资,与上海、南京仅一江之隔,直接威胁日伪心脏地带──沪宁铁路沿线,因此为敌、顽、我必争之地。

  本文对苏中根据地的发展过程作一个概要的回顾。

  论运动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缪楚黄

  研究抗日根据地的历史,不能不研究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毛泽东和党中央要求我军从运动战向游击战的战略转变。这种转变是把已经集中起来的主力军分散为许多游击军,是把声威远震的大兵团的运动战分散为遍地开花的不易引人注目的小部队的游击战。这似乎是一种倒退的转变。但正是这种表面上的倒退,引导我军飞跃地前进,迅速地在敌后地区开辟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使我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迅速地获得空前大发展。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创造的一个奇迹。下面是我对这个奇迹的创造历程的初步研究,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杨奎松

  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过程,是近年来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开掘深度,直接关系到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部历史的研究和评价。本文拟对这个历史过程作一初步考察。

  西安事变前国共两党的重新接触

  一九二七年的“四·一二”事变和宁汉合流,宣告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结束,“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国共两党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

  论项英对皖南新四军北移方针的态度 童志强

  一九四一年一月六日至十四日,在安徽泾县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的结果是: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九千人除千余人突围外,其余悉数被国民党军队围歼;军长叶挺被扣,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新四军军分委书记、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这是抗战以来我党我军最大的一次损失。

  关于彭德怀致邓小平的信──兼谈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大生产运动 谢武申

  最近从有关史料和中共太行分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太行版)中,发现了《彭德怀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五日致邓小平的信》,邓小平一九四三年九月在晋冀鲁豫边区和一二九师联合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上的报告,以及《新华日报》(太行版)关于邓小平等五位同志带头“承包”二亩麦田的报道等数篇重要文献。这些文献,均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密切相关。

  工农武装割据的序曲──海陆惠紫革命根据地述论 黄慰慈

  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委领导海丰、陆丰、惠阳、紫金等县的人民,在同年的四月、九月和十月先后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用武装斗争挽救中国革命,开创新的局面。一九二七年五月,在第一次武装起义之后,开始创建海陆惠紫四县交界,以中洞为中心的海陆惠紫农村革命根据地。十月,在第二次武装起义之后,海陆惠紫边区已成为广东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雏型。十一月,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之后,割据区域迅速扩大,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土地革命迅猛开展,建立起广东最早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游民问题与党的策略 郑春苗

  游民无产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中占有一定位置。这个阶层虽然不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力量,但它在革命中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在近代史上,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每次斗争的发展变化都与这个阶层的参加有着密切关系。1927年中国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也和这个阶层的支持分不开。因此,能否正确对待这个阶层,是关系中国革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同时,也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中国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老洋人起义 陈传海

  老洋人起义,是1922年至1924年爆发于河南省、活动于江淮河汉广大地区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是继白朗起义之后中国现代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事件。

  “老洋人”,原名张廷献,乳名张庆,曾用名张国信(1886—1924)。“老洋人”是张庆1922年率贫苦农民起义后,所部官兵以其鼻高眶深、身材高大,有西方人的特征,而给他起的绰号,遂风传于世。

  清末立宪运动研究史述评 侯宜杰

  二十世纪初年出现的立宪运动不仅是清末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与辛亥革命的爆发、胜利和失败,乃至民国初年的阶级斗争形势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然而,对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在“文化革命”前的十七年中,并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者所重视。发表的专题论文总计不过七、八篇,有关的大量的观点都是夹杂在辛亥革命史的论某著中论述的;专著没有出版一本(不包括台湾),胡绳武、金冲及合著的小册子《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算是唯一的专论性读物;人物方面的著作只有李时岳的《张謇与立宪派》(中华书局,1962年)。

  建国以来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述评 靳良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以来,我国的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与其他学科一样,发展是比较快的,学术水平在不断得高,成绩十分可观。据不完全统计,三十五年来有关近代中外关系史的著作,包括涉及到其他方面的部分著作,约有156种,资料书、工具书98种,论文集16本。发表的有关文章2030篇,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按分类统计的话,其中关于列强与中国的综论性文章166篇,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斗争的347篇,中外经济关系的约193篇,中外思想文化关系的196篇。

  《天演论》探微 郑永福 田海林

  严复的《天演论》,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但绝不是赫胥黎原著的翻版。《天演论》出版二十几年后,一个耶稣会神父写了一本书,名《天演论驳义》,书中的几句话很值得玩味。他说:“赫氏书无害于中国”,“惟自严君又陵译以华文,及其传毒中土,后辈闻之,误为外洋新学,故纷纷购置,先睹为欢,而理之曲直、学之真伪不辨之”,“其谬论之害人心,尤甚鸩毒之害人身”。是的,若严复一字一句原原本本地把赫氏原著翻译过来,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就会大大地打折扣。

  清末苏州商会与捐税抗争 唐文权、林植霖

  如所周知,清末的政治危机是与财政竭蹶迭相始终的。为了弥缝匡救,清政府对外滥借条件苛刻的洋债,对内暴敛名目繁多的捐税,结果则如饮鸩止渴,抱薪救火,加速了自身的灭亡。江南素为全国财赋之区,而素以商业繁富雄甲东南的苏州则受捐税征敛之累尤深。本文根据苏州商会档案中的有关材料,试论苏州商会对清政府横逆而来的苛捐杂税的抗争,借以考察苏州商业资产阶级与当局的关系,它的矛盾心理和妥协性格。

  从“海丰血案”看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摧残 蔡鸿源 孙必有 徐梁伯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正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末代王朝风雨飘摇,频临崩溃的时刻。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炽烈,互相交错。农民暴动遍地皆是,著名的“海丰血案”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当时苏北地区刚刚建立不久的面粉工业基地──海丰、永丰、大丰面粉公司,在这一事件中,首当其冲地受到沉重的打击。

  张绍曾与“滦州兵谏” 杜春和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不久,华北地区发生了以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为首的新军将领用武力逼迫清廷实行立宪的“滦州兵谏”,并与第六镇统制吴禄贞策划“立宪军”、密订联合进占北京的计划。虽然他们的活动前后不到十天就宣告失败,但在当时革命高潮中,曾经震动一时,引起各方的关注,对辛亥革命也有一定的影响。对此,论者评价不一,有的说它是“假立宪之名,行革命之实”;有的说它是以立宪“消弭革命”;而多数史书则语焉不详。

  旅英所见英国国家档案局藏有关中国近代史的档案 刘存宽 徐日彪?

  英国在世界近代史上曾经是一个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保存的档案,数量庞大,涉及面广,不仅对研究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英国史的人们至关重要,而且受到欧洲以及世界其它地区近代史的研究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与重视。

  英国在近代列强的对华侵略中曾经起过主要作用,长期在中国有重大利益;历届英国政府不仅十分注意中国的事态发展,而且对中国的内政外交有重大影响。这一情况决定了有关中国的档案在英国政府档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评吴相湘著《孙逸仙先生传》 赵矢元

  孙中山先生是海峡两岸中国人共同敬仰、缅怀的伟大革命先驱,中国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他,象一条不可割断的纽带,把炎黄子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是一个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后来人为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和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对孙中山这个经久不衰的重大研究课题,海峡两岸的史学界同仁有许多共同语言。

  据统计,中外学者研究孙中山各类著作有五百部以上。这说明孙中山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影响,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遗憾的是,在一个时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的中国史学工作者对孙中山的研究并不占优势,欧美日本却出版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和自己研究特点的著述,使我辈孙中山事业继承人面临难堪的挑战。

  介绍一批湖广铁路借款新资料 撰 侃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有几位同志过去曾整理过上海花旗银行的档案,发现其中有一些材料与湖广铁路借款有关。现在他们把这批材料作了加工,翻译并编成《花旗银行与湖广铁路借款资料选译》,作为《近代中国对外关系》(《近代史研究》专刊之一,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书中的一组资料发表,以便提供给我国近代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这批新发现的资料都是从外文原档中选译出来的,主要是花旗银行驻华办事处与纽约总行之间的通信,该银行代表与北京历届政府交涉的来往函札,以及四国新银行团内部会议的记录、报告、意见书等。

  邱国轩团的隶属关系及其被秋收起义部队收编过程 龙正才

  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中,有一个由原黔军王天培部邱国轩团组成的第四团,这个团是在秋收起义前夕由原江西省防军暂编师师长余洒度收编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后,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由江西修水向湖南平江进军,该团在金坪反戈叛变,给工农革命军以至整个起义造成了很大损失。正因为如此,不少同志在研究秋收起义的历史时,只承认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中的一、二、三团,而把第四团排除在第一师的序列之外。一些著述对该团的情况研究得不多,在叙述这一历史时,出现了一些不确切之处。本文准备就三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对许继慎两次任职问题的考辨 徐修宜

  近年来,有些党史著述对许继慎生平的记载,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1、说许继慎任过叶挺独立团参谋长的职务,这与史实不符。许继慎从未担任过叶挺独立团的参谋长,他所任的是叶挺独立团的二营营长。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叶挺独立团成立后,参谋长开始是吴济民,吴济民走后,此职即由周士第接任。对此史实,当事者是有说明的,“参谋长开始是吴济民(海南岛人,任职约二个月后脱离,后到国民党中去做官),吴济民走后由周士第接任。”

  开除冯自由党籍时间的订正 戴均良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老右派冯自由被开除了国民党党籍。过去讲到开除冯的时间常常有误,认为在国民党“一大”或稍后一点就开除了。据笔者见到的材料,正式把冯开除出党的时间是1925年3月27日。

  国民党“一大”后,冯伙同张继、朱卓文、黄大伟等在北京组织所谓“中华民国国民党同志俱乐部”,并于1925年3月8日在北京大学三院开成立大会,从组织上分裂国民党。鉴于此,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在致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复函中说:“查去年故总理曾于中央会议宣布除冯自由名一事,嗣经有人辩护,由本人悔过,将案打销。

  文章出处:《近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3-01-29 16:04:4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2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