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3期
2020-05-11 08:36: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3期

  二、全文提要:

  鸦片战争前期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探析 林敦奎 孔祥吉

  发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奋起反抗外来资本主义的侵略的正义战争。这场战争,从道光十九年(1839年)七月的九龙之战开始,中间三起三落,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签订为止。战争的结局,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在这场战争中,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统治阶级内部的不同派别和集团存在着哪些分歧和矛盾?这些矛盾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它对整个战争的进程产生了何种影响?这些问题是鸦片战争史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鸦片战争在日本的反响 王晓秋

  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打开了中国的闭关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把鸦片战争放在世界和亚洲全局中加以考察,并具体分析鸦片战争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将有助于对鸦片战争史研究的深入。本文试图着重探讨鸦片战争在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所产生的反响。

  鸦片战争前后澳门地位的变化 王昭明

  澳门是我国广东珠江入海口西南端的一个半岛,现在面积约六平方公里,与香港犄角相对,形成珠江口的左右门户。澳门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外关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是西方殖民主义向东方侵略扩张在中国的第一个基地;鸦片战争以前它是中国领土上唯一的外国人所盘踞的地方。鸦片战争以后,澳门地位的重要性下降,但它的历史对我们全面理解中国近代史仍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中外关系史上新老殖民主义在中国更替的历史进程以及帝国主义在中国侵略所造成影响的其它侧面。

  论晚清上海机器织布局的性质 陈梅龙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运动时期一个重要的民用企业,是中国近代机器纺织工业的先河。考察它的性质及其演化,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洋务运动与早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探究洋务派创办企业的历史轨迹与特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在资本主义列强经济侵华势力加深,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形势下拉开其帷幔的。

  民初共和党的形成、组织及其派系 程为坤

  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是民初政局的一大特点,然而迄今尚缺乏研究。被视作“第三种政治势力”的共和党,曾经是当时政党政治的积极参加者,并且在政治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对其形成的原因、组织结构以及内部派系略作探讨。

  共和党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政党,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该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清末的立宪派。当时,该派势衷于早日实现君主立宪政体下的资产阶级代议政治,曾经大力鼓吹、研讨西方的政党理论,并且在1911年6月,成立了自己的全国性组织──宪友会,作为在资政院内推行政党政治的一次尝试。

  毛泽东早期“湖南共和国”思想刍议 萧延中

  在一九二○年的湖南自治运动中,毛泽东曾提出过关于建立“湖南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力图探求一个治理湖南与中国的理想方案,憧憬创设一种崭新的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近年来,史学界围绕着如何评价这一思想的问题,展开了不少争论。有人认为,毛泽东早期“湖南共和国”思想,“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的范畴”。有人认为,他当时所提倡的“实际是一场不触动地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和私有制度的争民主、争人权的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组织基础的变动及对它的不同认识 梁尚贤

  大革命失败后,随着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党的组织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动。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变动,是关系到加强党的建设,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问题。对此,共产国际、党中央和各根据地的领导人,是有不同认识的。对于他们的不同认识和态度,本文将略作分析。

  中央北上战略方针的实现和红四方面军的奋斗 程 光

  一九三五年六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县)会师,中央提出了北上的战略方针。一九三六年十月,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胜利地结束了长征。红军主力从懋功会师、甘孜会师到会宁会师的战斗历程,也就是中央北上战略方针从提出、发展到实现的过程。为实现这一战略方针,红军三大主力都经历了艰难困苦,创造了惊人的业绩。四方面军和兄弟部队比较,走过的弯路多,付出的代价大。他们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坚持同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和分裂党、分裂红军的罪恶活动作斗争,在执行中央北上战略方针的过程中,进行了英勇奋斗,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试论“两广事变” 夏 潮

  “两广事变”是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于1936年6月1日打出抗日旗帜、逼请蒋介石政府领导抗战的一次反蒋事变。“两广事变”在抗战爆发前的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曾是一件颇具影响的大事。本文试图将五十年前的这一事件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民族斗争的历史背景下作出几点分析。

  论台湾同胞参加祖国抗日战争的活动及其历史意义 吴国安

  1937—1945年间,台湾同胞曾积极参与了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民族革命战争。研究这一历史,对于了解台湾同胞在祖国抗日战争中的重大贡献,探讨中国共产党指导他们参战的成功实践,加深台湾同胞和祖国人民的血肉联系,是有意义的。?

  论中间派的历史性转折 顾关林

  一九四八年五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集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联合政府。”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号召立即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势烈响应。五月六日,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联名致电毛泽东,拥护中共中央的“五一号召”,赞同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商讨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有关事项。他们表示,“承认能代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海外华侨总利益的新民主主义为新中国建设的最高指导原则。”

  大刀会探略 罗宝轩

  大刀会是一种带有宗教迷信色彩的农民武装组合。起自清光绪年间,中经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直至抗日战争末期,历时达半个多世纪,遍及大半个中国的许多农村。在极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中,大刀会起过各种不同作用,充分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侧面。本文仅就所涉猎到的资料,作一探述,以求教于读者。

  论北伐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 沈 予

  《历史研究》1985年第4期发表了牛大勇同志的文章《美国对华政策与“四·一二政变的关系》(下以简称《美国对华政策》),我对这篇文章的一些主要论点有不同的看法。为了把讨论引向深入,本文拟进一步探讨北伐前夕和整个北伐战争时期美国政府破坏中国革命所采取的政策。同时作为对牛大勇同志在上述文章提出的商榷意见的回答。

  十种辞书工具书民国人物生卒年订补 王学庄

  历年出版的辞书、工具书中,近现代人物条目所标注的生卒年缺误颇多,这里先拈取部分民国时期(含辛亥革命)历史人物略加订补,以就正于编著者和读者。所取人物,分别采自以下各书:一、《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江西人民出版社);二、《中国历史人物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三、《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中华书局);四、《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五、《简明历史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六、《中学历史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七、《辞海》及该书《历史分册》(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上海辞书出版社);

  《唐才常集》辨误一则 郭汉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的《唐才常集》有《己亥冬于香港送梁任公去加拿大》诗一首,内容为:“咄咄天心不可常,茫茫尘世几沧桑。灯花剑蕊深深绿,海国自多南面王。”(见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4页)笔者认为这首诗的标题是错误的。

  第一,根据该标题,己亥(1899)冬唐才常应在香港送梁启超去加拿大。但实际上当时梁启超既没有到香港,也没有打算去加拿大。梁启超自戊戌政变后,流亡日本,到己亥冬农历十一月十七日离东京止,“凡居东京者四百四十日”,梁启超自述其“自(甲午)浪游以来,淹滞一地之时日,未有若此之长者也。”

  关于陈独秀的一封信 周天度

  下面刊出的是陈独秀的一封信。原信无上款,受信人姓名不详,似为北京大学某一新派教员;信末未署年月日,根据内容推断,约写于一九一九年春间。

  一九一七年一月,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新派人物到校任教,大力支持新文化运动,同时容纳了某些政治上保守但在学术上有造诣的旧派学者,如辜鸿铭(汤生)、刘师培(申叔)、黄侃(季刚)、崔适(怀瑾)等。

  龙州起义是百色起义的组成部分吗? 侯成韬

  吴忠才同志在《百色起义的特点和意义》一文中写道:百色起义发生在“地处边陲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广西左右江地区”,龙州起义是“百色起义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龙州起义所处的地理位置(左江地区)及其特点和意义均附从于百色起义。这是值得商榷的。

  龙州起义与百色起义的历史作用至少有三处不同。其一,龙州起义具有反帝特色。红八军建立后,法帝国主义驻中国龙州领事馆曾交来照会,污蔑左江革命,进行军事恫吓。《工农兵》报第五期所发表的《中国红军第八军政治部为法帝国主义驻龙州领事馆无理照会告全国民众书》,据理驳斥法国侵略者的无耻谰言,并发出四点严正声明,表达了红八军和左江壮族地区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意志。

  文章出处:《近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26 10:54:13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2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