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文提要:
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的台前幕后 杨奎松
1940年秋冬,因为在判断蒋介石有无联合日本夹击八路军的阴谋的问题上,毛泽东与莫斯科之间发生了意见分歧。几经往复,毛泽东最终放弃了先发制人,集中15万精兵进入甘肃与河南,打破日蒋夹击的军事行动计划。紧接着,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总部近万人被歼,蒋介石公开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了新四军的番号,毛泽东再度提出政治上和军事上同时采取攻势的策略,并多次告诫莫斯科不要再向蒋介石国民党提供援助,双方为此又一次发生重要意见分歧。
“古今事无殊,东西迹岂两”──论学衡派的文化观 郑师渠
以吴宓、梅光迪、柳诒徵诸人为代表的学衡派,崛起于20世纪20—30年代。他们服膺美国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曾创《学衡》杂志与新文化运动立异。学术界长期以来视学衡派为顽固守旧派,加以贬斥。近年来人们的看法开始有了新的变化。本文拟集中探讨学衡派的文化观。
欧战后,“欧洲文化中心”论根本动摇,世界文化潮流出现了由对立走向对话的新变动。这反映了在世界历史日趋统一发展的进程中,人类愈益关心自身的命运,希望借助东西方的智慧以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
晚清学部成立前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沿革 关晓红
1905年学部的成立,是清政府中央行政体制的重大调整和新政时期上层建筑变革的重要一环。尽管外务部、商部、巡警部设立于前,整个内阁官制变更于后,它的问世没有石破天惊的轰动,却显示在西学东渐的促动下,清朝统治集团被时代潮流裹胁,向着近代政治形式迈进一步,为我国近代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与新事新设的外、商、巡三部不同,学部虽然面向新式学堂,却由旧体制脱胎而出,其诞生历程的一波三折,相当典型地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体制转换的艰难曲折,即使这种变革只是发生于政体范围之内。
从祗洹精舍到武昌佛学院 何建明
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是中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的两大重镇。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的创办,追根溯源,不能不提到杨文会居士在清末创办的祗洹精舍。正如1923年夏季欧阳竟无居士在法相大学特科开学时发表演讲所说:“今兹所存,惟武昌佛学院与本院(支那内学院),实承祗洹精舍而来也。”本文仅从佛教文化教育的角度,就武昌佛学院与祗洹精舍的历史关系略作探讨。
鸦片战争赔款研究 郭卫东
鸦片战争赔款为近代中国第一笔对外赔款,于此论者不乏,其中以彭泽益的《论鸦片战争赔款》一文为尤具功力之作,其基本观点迄今仍为不移之论。1惟当时英国方面有关这一专题的诸多档案尚未出版,使得学者难以利用。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有关鸦片战争的档案大规模地揭出,使得后学比前辈有了更好的研究条件。鉴于此,姑对这一重要专题再补论之。
试论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双重动因 刘存宽
1840年英国发动的对华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来是中外史学界关注的焦点。关于此次战争的动因,学者们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英国是为了“外交平等”和捍卫“国家尊严”而发动这次战争的;有的人认为战争起源于“中西文化冲突”,等等。但大多数中外学者均认为这次战争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但其中又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这次战争完全是受英国保护其对华鸦片贸易利益所驱动;另一种认为这次战争与鸦片贸易无关,战争的起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开拓对华“自由贸易”。
义和团运动与美国对华政策 〔韩〕金希教
大致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开始在形式上强调“保全中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这一措辞与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坚持要求取得并扩大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旧扩张方式是有所不同的。美国则是这一改变的代表,它的门户开放政策非常鲜明地成为这一新的帝国主义扩张方式的集中表现。在这里我们所要研究的,正是美国这一政策与义和团运动的关系。曾有中国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力量阻止了各侵略国的瓜分野心,制止了列强扩张的加速化,可惜迄今为止还缺少对这一问题的具体分析。
苏州杀降事件与戈登李鸿章的矛盾冲突 王洪运
1863年12月6日,卖友献城投降清朝的苏州太平军守将郜永宽等八人被李鸿章杀死,震惊中外的“苏州杀降事件”发生。这一事件直接影响到了当时的中外关系,负责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英方代表人物──“常胜军”统领戈登,几乎与李鸿章火并。然而,这一既有悖于中国传统道德标准又与李鸿章“儒将”身份不相符的杀降行为,却意外地得到了“理学家”曾国藩的赞许,称“此间近事,惟李少荃在苏州杀降王八人最快人意”。
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人数及变动情况考 李学智
北京临时参议院,1912年4月29日开院,至1913年4月8日解散,存在近一年,是民初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场所。目前所见几种著作中关于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人数及人员的记载,多有分歧,笔者根据北京临时参议院历次会议速记录,并参考当时《申报》、《大公报》的有关报道,对几种关于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情况的记述进行了考订,以期得出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结论。疏谬之处,尚祈方家教正。
韦伯学说与美国的中国研究──以费正清为例 李 帆
马克斯.韦伯(MaxWeber)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他的宗教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思想及其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对于中国问题,韦伯也留下了《儒教与道教》(ConfucianismandTaoism)等著作,开启了海外中国研究的一个新趋向,即从发生学的意义上去追问“理性资本主义”(RationalCapitalism)在中国能否产生的问题。这一“韦伯式命题”深刻影响了海外中国学家,他们的大量成果是沿着这一命题追踪的产物。
日本的中国女性史研究 沈 智
1997年9—10月,我应日本“中国女性史研究会”的邀请,赴日作短期访问。“中国女性史研究会”成立于1977年,最初仅由4人发起,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100多名会员的学术团体,研究成果累累。现将日本多年来对中国女性史的研究作一简述。
一、最早的一部《中国女性史》
日本的中国女性史研究开始于60年代,后来成为中国女性史研究开拓者的小野和子当时是京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专业的唯一女学生。她在1954年毕业后,最初致力于中国明清史的研究,先后写了《东林派的政治思想》、《黄宗羲的前半生》、《明末的结社》、《清初的思想统制》等论文。
《孙中山与日本》评介 俞辛火享
在孙中山3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在海外从事革命活动17年半,其中在日本9年半,占54%。在这一期,孙中山进出日本16次,其中8次是在日本居住时临时进出的。这一次数和时间远远超过欧美及南洋地区,占居首位。因此孙中山也自称日本为“第二故乡”。日本在孙中山的革命运动中占有特殊地位,孙中山作为贵族访问的唯一的国家是日本,为他的革命提供过一时援助的国家也是日本,而且他的革命队伍的骨干多系留日学生。这使孙中山的革
命运动与日本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近二十年来张之洞研究概述 黎仁凯 乔丽荣
张之洞是晚清政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张之洞研究是令人瞩目而又十分复杂的课题。自80年代中期至今,是张之洞研究走向繁荣的时期,研究向纵深发展,研究成果大量涌现,现将提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概述。
一、张之洞的洋务思想
1.张之洞洋务思想的形成
张之洞何时形成洋务思想并转化为洋务派,大体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其洋务思想形成于1881年担任山西巡抚前后或更早一些。刘建一指出,还在清流时期,张已对洋务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伊犁事件后,张之洞在外交、国防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初步构想。这证明他已基本上接受了洋务思想。
“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概述 郭常英
由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福州市严复学术研究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办的“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日至3日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以及港台的学者80多人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60多篇。这次会议以“严复与中国近代化”为主题,围绕严复“文化与教育思想近代化”、“政治与哲学思想近代化”、“经济与科学技术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严复传播西学与中国近代化有学者提出,严复处于中西文化由冲突走向融合的时代,他适应时代的需要,以传播西学为己任,在晚清思想界卷起了巨大旋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1996—1997年台湾、香港、澳门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周年院庆通告
关于评选“中国革命史学术奖”的通知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39:22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3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