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抗战研究研究刊物《近代史研究》内容正文

《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2020-08-13 20:13: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点击:

  一、阅读全文(点击):《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二、全文提要:

  大沽口之战考实  茅海建

  由于当时奇特的政治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其主战场仅为广州地区和京津大沽地区。而广州地区的战事,又是在清廷中枢不知真情的状态下进行的,在当时一些清朝人士的眼中,似乎可以看作是广东方面与英、法的战争。就实际情况而言,广东方面也确无他省和中央的军力及财力支援。真正反映战争水平的战事仅在京津大沽地区,而最具重要意义的作战区域又是大沽。1858年、1859年、1860年清军在大沽与英、法军进行了具有战略决定性的三次大战,规定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进程。本文拟从军事学术的角度来探讨那三次作战,并对其中的史实考订厘清。

  琅威理与北洋海军  戚其章

  在北洋海军所聘用的众多洋员中,以琅威理(CaptainWilliamM.Lang)表现最为突出,影响也最大。他先后两次应聘来华,对北洋海军的发展和正规化作出过贡献;最终又辞职返国,不仅使北洋海军的发展受到重大影响,而且还酿成中英之间的一场严重外交风波。琅威理与北洋海军的兴衰关系至大。惜乎百余年来,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却不多见。故撰此文,谈点浅见。

  一、琅威理其人及其两次应聘北洋海军的经过

  琅威理(1843—1906),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校,其后一直服役于各舰,成为一名职业的海军军官。

  河间、彰德会操及其影响  张华腾

  光绪三十一、三十二年(1905、1906年),清政府调动数万名新军先后在直隶河间、河南彰德进行了两次规模巨大的军事演习,即会操。这两次会操展示了晚清军事改革的成就,在中国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两次会操造成的巨大影响,还直接关乎晚清政局。但到目前为止,对两次会操似没有专文研究。本文试作探讨,以期补苴罅漏,抛砖引玉。

  (一)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袁世凯督练的北洋新军六镇正式成军。为考察一下这支部队的实际作战能力,练兵处计划于当年在直隶河间举行会操。

  近代华北平原佃农的土地经营及地租负担——近代华北平原租佃关系探索之二  史建云

  近代华北平原不属于租佃制度很发达的地区,尽管如此,或者不如说正因如此,这一地区的租佃关系应该加以充分重视。因为在中国古代地主制封建社会中,租佃关系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之一,这种关系到了近代是如何发展的,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减弱,在并不发达或者说已经减弱了的租佃关系中,佃农经济的形态如何,对这类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对近代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理解。

  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  单 强

  近代江南市场体系从层次结构上可以分成农村集市、乡镇市场和城市市场三种贸易体系。农村集市是整个市场体系的最基本的层次。乡镇市场上连城市,下通集市,成为城乡商品交流的桥梁,处于中级市场的地位。城市是现代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信息中心,拥有十分完备的全方位市场功能。近代江南乡镇市场不仅面广量大,其专业化趋向也日益明显,而庙会与茶馆交易以及市场经纪人的活跃,为我们透视江南乡镇市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清末江苏“商变”浅论  张海林

  清末十余年间,“民变”、“兵变”两词频繁出现于文档书报,而本文题目所涉及的“商变”一词却似乎未见。但是,“商”与政府背离、进而像“民”与“兵”一样组织起来向政府抗争又是人所共见的客观存在,其发生的频率、动员的规模、社会政治影响都比“民变”或“兵变”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说,晚清事实上存在着大量的“商变”,只是人们还没来得及创造一个相应的浓缩性词汇称呼它罢了。而清末的江苏是全国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商人的力量最为强大,在与封建政府斗争方面也最为活跃。

  试论薛福成对藩属国的政策主张  刘悦斌

  薛福成曾多年追随李鸿章襄办外交事务,后又任清政府驻英、法、义(意大利)、比公使数年,为晚清著名外交官,对晚清外交多有赞画。19世纪以来,以中国为封主的东方朝贡体制受到西方殖民侵略活动的猛烈冲击,如何应付这种局面,成为晚清外交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即试图就薛福成对藩属国的政策主张作一分析。

  一、“守在四夷”的传统思想

  薛福成对藩属国的政策主张,原则上本之于中国传统的“守在四夷”的国防思想。“四夷”指中国周边的国家或部落。

  晚清香港设领问题初探  郭双林

  晚清中英香港设领交涉,是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略的一个问题。此事从1869年发端,到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在这几十年间,中英双方进行了多次交涉,但最终也未能成功。此事的起因是什么?交涉的经过怎样?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拟就上述三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

  晚清中英关于中国设立驻香港领事的谈判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查缉走私,保护正当贸易。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作为一个自由港,香港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也成为一个著名的走私贩私中心,走私的货物,从昂贵的鸦片到廉价的食盐,几乎无所不有。

  论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的变迁  陈蕴茜  叶 青

  民国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无论政治制度还是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一定变异。这些变化冲击着城市传统社会结构,传统婚姻制度也受到挑战并开始出现变动。本文试图对民国时期婚姻制度的变迁及人们实际婚姻生活状态作一考察,以揭示民国社会深层的变异。

  (一)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婚姻纯粹是为家庭和宗族传宗接代的需要而存在,“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因此,婚姻带有宗族主义色彩,自然要由家长包办,青年男女根本没有自己的婚姻决定权。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首次使用问题——与陈金龙先生商榷  陶季邑

  笔者最近拜读了陈金龙先生的大作《“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颇受启发。陈先生在文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作了不少有益的探讨。这是应该值得肯定的。不过,笔者觉得文中有的地方值得商榷。陈先生在文中说道:“中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分析中国社会性质时,继承了经典作家的上述思想,但开始时也是分开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两个概念,直到1929年2月才把二者合为一体来概括中国的社会性质。”“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中,首次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完整概念。”

  论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两个概念的理论界定  张庆海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有关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讨论是个长盛不衰的课题,已有许多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而对于流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以下简称“两半论”)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成果颇少,陈金龙先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一文弥补了这一空白。陈先生以深厚的功力、丰富的史料,将这一过程阐述得相当明晰,令笔者深受启发。但是,笔者不同意陈先生关于列宁首次使用“半殖民地”概念来界定社会性质及蔡和森在中国首先使用同一概念来界定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观点。

  1997年国外出版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  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近代史研究》1998年各期目录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首届评奖启事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39:36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