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全文提要:
学的发展需要健康的书评 本刊编辑部
“近代史书评的现状与期望座谈会”发言选登
学风应成为世风的先导——致曾业英同志 章开沅
学术性书评的要求 蔡美彪
书评的功能 张振鹍
书评是繁荣史学的有效手段 茅家琦
对开展近代史书评的几点浅见 祁龙威
书评的落后必然导致史学的落后 林家有
书评应扬善揭短 段云章
建立史学书评的学术规范 罗志田
书评与学术批评的规范 欧阳哲生
建立正常的学术批评氛围与机制 朱英
专家才能写书评 专家应当写书评 张亦工
关于书评的断想 林治波
1994—1996年《近代史研究》发表书评情况的基本分析 汪朝光
拒绝捧场应景式书评 茅海建
书评不仅仅是批评 马勇
书评应该多样化 王奇生
关于日本的中国近代史书评 刘世龙
抗日战争史书评情况介绍 荣维木
胡适与国际汉学界 桑 兵
[内容提要]近代中国学术史上,胡适与国际汉学界的交往之广,历时之长,或可称最。论国别则有法、英、德、美、俄、瑞典、瑞士、日本、朝鲜,论人物则包括夏德、钢和泰、伯希和、伊凤阁、高本汉、斯文赫定、尉礼贤、佛兰克、庄士敦、翟理斯父子、维列、苏熙洵、慕阿德、李约瑟、阿列克、戴密微、恒慕义、傅路德、魏特夫、狩野直喜、小柳司气太等,几乎囊括世界汉学研究机构及各国汉学名家乃至后起之秀。见多识广弥补了胡适学术上的先天不足与后劲不够,使之在议政从政之际保持作为学界领袖必不可少的学术鉴赏力。但国际汉学的巴黎、京都两大主流派成员对于胡适的学术主张与成果不无微辞,这对提倡用西方科学方法整理国故的胡适及其所引导的主流派颇具讽刺意味。由此可以显现中国近代学术发展的脉络与得失。?
谭嗣同与盛宣怀 贾 维
[内容提要] 戊戌维新时期,谭嗣同与盛宣怀之间,围绕开发湖南煤矿问题曾发生过一段交往。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后,急于在湖南寻找煤矿,以供炼焦炭之用。他邀请谭嗣同协助办矿,是想利用谭在湖南的关系和影响,为其汉阳铁厂服务。而当时在南京任候补知府的谭嗣同,主动承担赴湘开矿之责,其目的是藉此机会,返湘参加维新活动,并与梁启超赴湘讲学相配合,积极推动湖南的维新变法。由于陈宝箴对聘请外国矿师及成立商办矿务公司,存在顾虑;也由于湘煤当时的状况难以满足汉阳铁厂的需要,促使盛宣怀决定舍湘煤而用赣煤,致使谭嗣同的湖南之行无功而返。谭、盛交往,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揭示了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湖南维新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解读谭嗣同 罗福惠
[内容提要] 谭嗣同思想和行为的“幽挚”、“精锐”,非“单面”、“直线”式的解释发挥所能言尽。本文以语境、内证和“秘钥”为立足点,对谭氏的为学、谭氏与康梁的同异、谭氏在中西对比中的全盘自省、谭氏的民本位论和国家观、谭氏救亡维新主张的可行性、谭氏的生死观等6个问题,逐一解读。论证不取偶然之言,分析不强求系统性,惟取既往研究中未曾深究、因而失之简单偏颇之处,提出若干新见,阐释谭嗣同思想因“相反相成”而具有的复杂性、矛盾性和深刻性,并揭示其言论的不成熟、行动始终处于难以抉择之中的特征。
袁世凯早期史事订误 侯宜杰
[内容提要] 本文根据最近出版的《袁世凯家书》及其他第一手史料,对目前一些著述中颇为流行的关于袁世凯早期(1894年以前)史事的失实之处做了订误。考证的问题涉及袁世凯的家庭,袁本人投入庆军及以后、出国赴朝及在朝鲜乃至回国后一些重要活动的情况。本文不仅对推动袁世凯研究有一定意义,对于倡导严谨、规范的学风也有若干作用。
19世纪80年代上海股票交易的兴衰 彭厚文
[内容提要]本文对19世纪80年代上海股票交易的兴衰进行了论述,认为由于中国第一个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在初创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以及早期的股票购买者大都得到了丰厚的股息回报,因而在19世纪80年代初人们开始把购买股票作为一种理想的投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货币资金纷纷投向上海股票市场,大量投机者也加入了股票购买者的队伍,上海迅速出现了一个股票交易的狂潮,各种中外股票大量发行,价格暴涨,供不应求。这个狂潮开始于1881年,1882年达到顶点。但由于人们盲目购买股票,对股票的发行和上市缺乏管理,以及投机过度,上海股票市场在1883年出现暴跌。上海股市的暴涨暴跌,不仅对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严重后果,而且严重影响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民国初年经济政策的扶植与奖励导向 徐建生
[内容提要] 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参政、议政活动,是民初经济政策的综合社会背景的独特部分。以张謇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策精英”的苦心孤诣,使70余项经济法规得以出台。政策法规的多项内容中,都体现了扶植与奖励的政策导向。民初经济政策开始了近代化的转变,但其水平仍滞留在产生法规的初始阶段,并不具备近代经济政策根本转变的核心标志
──走上以发展资本主义为宗旨的法制化轨道,离法规完备并以法、依法干预经济仍然有巨大差距。扶植奖励导向与控制聚敛实质是民初政策无从调解、强弱悬殊的矛盾,它是民初政策发育不足和名实不符的根源。
1937-1941年香港华资工业的发展 张 丽
[内容提要] 近代香港华资工业发韧于19世纪下半期,20世纪以来,发展速度有所加快。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华资工业步入快速成长期。其发展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是原有华资企业走出了经济萧条时期苦苦支撑的困境,进入其有史以来的黄金年代;二是华资工厂的数量迅速增加;三是工业门类趋于齐全,出现一些填补空白性质的工业;四是华资工厂的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相当提高。这一时期华资工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首先是联邦特惠税制的实行;其次是销售市场的全面扩大,最后是国内工业企业大规模向香港转移。?
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妇女进入中国通商口岸问题 郭卫东
[内容提要] 鸦片战争之前,清政府实行外国妇女进入中国口岸(澳门另说)的禁限政策,它是清朝闭关政策中较早形成的一个方面,根源于中西传统的若干歧异和清朝统治者对西方殖民者的戒心。为此曾在中国与西方的交往史上多次酿发大的争端,亦成为英国侵略者煽动对华战争的一个重要借口。鸦片战争之后,这项禁令遭废弃,反映了清政府在西方的压力下被迫作出的退让,同时表露出国人西洋观的某些有意思的变化。而各埠对“西人进入”不同的心态反应及所引致的后果是另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有关1862年中葡条约的几个问题 黄庆华
[内容提要] 澳门自古即为中国领土,从16世纪葡人借居,至19世纪鸦片战争结束,300年时间里,葡人如期缴租纳税,始终受中国地方官府之管辖。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不断入侵中国,特别是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葡人一反往日“恭顺”,决意援香港为例,企图通过与华立约,攫取澳门主权。然而,葡国兵力毕竟不比英国,不足以逼迫清政府就范。20年百计钻营之后,葡国终在法国驻华公使馆积极策划、支持下,于1862年同清政府议立“和好通商章程”。不过,因为葡方立约别有动机并采取欺诈蒙骗手段,以及换文时中方提议对有关澳门主权的条款做明确解释并修改,葡方拒不与商,所以,不仅此约未获清廷批准生效,葡国窃据澳门主权之阴谋亦暴露无遗,且此后的中葡关系亦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友人与华南早期航空事业——从夏利亚弼在粤港地区的航空活动 莫世祥
[内容提要] 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计划以购买外国飞机及零部件,在中国进行仿制;聘请外国军事专家,教练中国的飞行技术人员等方式,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应孙中山的聘请,夏利亚弼等3位美国飞行技术人员先后应聘来到广州,指导制作“乐士文”号等中国自制的第一批飞机,协助训练国民党早期航空人才。此后,夏利亚弼在香港创办首家飞行训练学校──“亚弼航空学校”,为草创香港的航空事业作出不朽的贡献。70多年后,夏利亚弼的儿子从美国来到广州“寻根”,引出本文叙述的历史。?
20世纪初中国版权问题论争 李明山
[内容提要] 20世纪初,美、日等国以续修商约为契机,相继向中国提出了版权保护要求,并在“续订商约”中加入版权保护条款。一时间,版权保护问题成为中国朝野,尤其是文教出版界所面临的敏感问题。从修约大臣、管学大臣,到教育界文化界人士,从来华传教士,到东邻(日本)舆论界,都围绕中国的版权保护问题开展了激烈论争。论争虽见仁见智,难有定评,但它却成为《大清著作权律》产生的前奏。?
责任编辑:国强 最后更新:2021-05-30 19:39:47
特别说明:抗日战争纪念网是一个记录和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公益网站。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与网站的文/ 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科研之目的,如转载稿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告知本网及时撤除。以史实为镜鉴,揭侵略之罪恶;颂英烈之功勋,弘抗战之精神。我们要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感谢您对抗日战争纪念网的支持。
纠错电话:0731-85531328、19118928111(微信同号)
上一篇:《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
下一篇:《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文域名:www.抗日战争纪念网.com 主办单位:长沙市抗战文化研究会
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0731-85531328 手机:19118928111(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E-mail:krzzjn@qq.com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ICP备案号:湘ICP备18022032号 长沙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